2020-11-26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日下午,綠會研究室邀請豐臺區園林綠化局、中規院、鏡朗生態等單位,以及溼地、森林、法律、生態等領域專家和志願者召開專題討論會,圍繞南苑大泡子施工區域現狀、生物多樣性問題進行交流,並提出科學建議供參考決策。
首先,綠會研究室楊曉紅主任介紹會議背景,此前北京豐臺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綠會研究室曾兩次參與建設方案研討會並多次赴現場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包括配合開展反盜獵工作等,側面反映出該區域作為北京重要原野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義重大。
綠會組織召開此次會議,支持相關工作表示感謝。中規院作為規劃單位對項目區域周邊水利、地質、環境等情況進行介紹,並分享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作思路。
鏡朗生態黃越博士代表生物多樣性調查單位,分享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2020年8-10月鳥類監測報告,其他物種調查尚未開展。五次調查共計發現11目28科60種。其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種,即紅隼(
Falco tinnunculus);IUCN 紅色名錄近危物種(NT)1 種:鵪鶉(
Coturnix japonica)。IUCN 紅色名錄瀕危物種(EN)1 種:細紋葦鶯(
Acrocephalus sorghophilus);北京市一級重點保護動物4種,即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和灰喜鵲;以及北京市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3種。
接著,國際溼地陳克林主任、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蔣高明、湖南師範大學王斌教授、中科院植物所副研究員於順利、北京工業大學譚柏平副教授、綠會副秘書長馬勇等專家,結合各自工作領域分享對該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科學建議。
(詳情見後續報導)
周晉峰指出此次討論會目的不是在於反對項目建設,希望有更多專家參與研究,充分接受科學思想保護生物多樣性。如果只是「買方」思維,項目方請一些專家說說「好話」,建設規劃就通過了,像深圳灣疏浚工程這類項目,一定會出問題。綠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不只是公益性社會組織,通過搭建平臺建言獻策,兼聽則明。最後,首先向讓候鳥飛志願者表示感謝,經過他們的堅持長期推動,才有此次會議並達成良好溝通目標。其次向豐臺區園林綠化局、規劃設計單位等親臨現場表示感謝,面對面交流工作會有更好效果。最後向線上線下與會專家、志願者和熱心朋友等表示感謝,大家共同努力守護北京南苑重要原野,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整理/飛 審/Tammy 責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