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成BCS大會最熱詞 內生安全框架開啟安全新生態

2020-11-26 中國青年網

  近日,由科創板上市公司奇安信(股票代碼:688561.SH)舉辦的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 2020)順利閉幕。本次大會為期10天,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地通過雲上互動的方式舉行,其中,圍繞內生安全框架展開的產業生態、技術生態等成為大會熱點話題之一,並在行業內引起了持續反響。

  被提及超2000次 「生態」成為BCS大會最熱關鍵詞

  在BCS 2020大會的近10場峰會、50多場論壇中,生態與合作的話題無處不在。 可以說,「生態」是此峰會上被提及最多關鍵詞之一,經粗略統計與會嘉賓提及「生態」一詞超過2000餘次。尤其是內生安全框架重新定義安全廠商與信息化廠商、安全廠商之間的合作模式,給安全與信息化的真正融合、安全廠商間弱化競爭提供了新思路,讓共享、共生、共贏有了現實基礎。

  圖: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出席峰會

  「信息化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必將開創一個新的生態時代,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能力提供完整的產品和服務,其生存、發展和繁榮必須依靠整體生態中其他可以互補的上下遊夥伴。」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開幕致辭中談到。他同時呼籲,整個行業需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推動網絡安全產業走向共贏繁榮的局面。

  圖:奇安信總裁吳雲坤出席峰會

  奇安信總裁吳雲坤也強調安全大廠商、大集成商發揮好牽引作用,小企業專精細分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能力建設,各方通過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實現整個網絡安全生態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出席峰會

  營造良好的安全生態,獲得了參會領導與嘉賓的普通認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大會致辭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營造良好網絡安全生態環境,紮實推進網絡安全各項工作。劉烈宏特別指出,充分發揮網絡安全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支持辦好、用好網絡安全交流合作平臺,進一步發揮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協同帶動作用,推動形成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合力。」

  圖: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出席峰會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在峰會演講中表示,「生態就是生命,生態的繁榮離不開業界的聯合創新」。芮曉武同時迫切的希望,全社會能夠快速構建新的安全生態,未來中國電子將攜手合作夥伴布局網絡安全產業,共建更開放、更包容、更有活力、更有韌性的「新安全生態」。而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尚冰先生則強調構建多方參與、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是實現產業整體升級重要舉措。

  數位化轉型不僅局限於國內,而安全生態更需要國際合作。聯合國世界絲路論壇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春暉在本次大會演講中重點強調「新基建」 的供應鏈生態安全;現任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也在大會上重點提到中美之間應當鼓勵兩國開展技術共享與合作,提升行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也表示,如果產業界能構想和搭建這樣一個合作的框架,各國企業就能夠共享全球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實現企業間需求的精準對接與互利合作。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網絡空間與現實世界深度融合,世界經濟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國際網絡安全合作除了需要加強政府間的溝通,還要推動全球網絡安全產業的交流,實現凝聚共識、分工合作、互補共贏。

  頭部企業擔當 創新百花齊放 助推產業從池塘變海洋

  安全技術的廣泛創新,需要生態來支撐。而安全生態的建設,則需要頭部企業勇挑產業責任、合作夥伴齊心協力。

  2020年8月13日,第四屆「網絡安全產業擔當與發展高峰論壇」也在北京網絡安全大會上成功舉辦,近百家安全廠商齊聚一堂,圍繞「共擔安全使命,共創產業未來」的主題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如何克服疫情帶來的各方面不利影響,協同防禦,開創網絡安全產業新局面。會議上,奇安信、安天、飛天誠信、新華三等頭部廠商,攜手百家企業肩負起責任與擔當。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在論壇上談到: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和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嚴重不匹配,需要我們齊心協力把整個產業的規模做大,將其從池塘變成海洋。

  論壇上所有出席企業聯合發布了《網絡安全產業開放合作倡議書》,倡導要以網絡強國建設為己任,踐行國家網絡安全戰略,不忘安全初心,共同打造網絡空間安全產業的中流砥柱。

  頭部企業的積極擔當,為安全技術百花齊放奠定了良好的土壤。眾所周知,技術創新是網絡安全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以5G、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為安全技術帶來變革,各類安全技術也依託新技術場景不斷迭代。可以預見各類技術的深入融合將是大勢所趨,未來5G將為信息流動主動脈、區塊鏈強化數字世界的保護和溯源、大數據安全分析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智能引擎、零信任持續評估重塑訪問信任關係。未來安全企業需要專注於細分領域,在創新場景和技術應用領域攜手合作,讓整個安全產品朝氣蓬勃,呈現百花齊放的勢頭。

  在區塊鏈安全論壇,業內學者、專家和技術行業領袖認為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數字信任的關鍵支撐,探討區塊鏈在場景融合中為實體經濟賦能,同時強調未來需要更加關注區塊鏈技術在安全方面的剛性需求。

  在商用密碼應用論壇,與會專家熱烈討論未來密碼發展的思路和趨勢,基於內生安全框架的密碼與網絡安全融合發展獲得高度認同。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陳華平提出「以密碼為基石支撐內生安全,以框架為起點保障新基建,以價值為導向建設網絡安全大生態」的核心觀點,倡議業界同仁攜手合作,共同打造密碼應用新生態。

  安全創客匯點燃創新之火 創新企業成為行業發展動力

  2020年8月12日,第五屆「安全創客匯」總決賽在北京網絡安全大會上成功舉辦。據介紹,安全創客匯致力於創新, 高效銜接政府、頭部企業、投資人、創業團隊,構建資源全面對接、知識高效聚合、商業高度信任的生態平臺。通過幾年的成長蛻變,創客匯已經成為奇安信開放生態的亮麗舞臺,吸引眾多初創企業登臺亮相。本屆創客匯賽事更是匯聚大批內存安全、零信任、工控安全、威脅治理、動態防禦、智能編排等新興領域明星企業,以超乎想像的創意為子彈,以客戶真實需求為目標,激烈碰撞,向呈現思維盛宴。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先生表示,未來中國網絡安全發展模式將從過去「零散化」發展向「體系化」發展轉變,創新企業將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動力,改寫網絡安全行業的「小零同」格局。

  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先生表示,中國的網絡安全產業成為創新、創業和投融資熱點,無論是大廠商、小企業、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應該秉承開放共生的原則,通過投資與合作共同構建安全生態,共同推動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的發展。

  與信息化深度融合 安全新生態加速向各行業滲透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因此,網絡安全產業與信息化領域的變革密切相關,必須深度融合和需求匹配。如果網絡安全的發展與信息化不匹配,就會出現要麼網絡安全制約業務發展,要麼出現嚴重的安全風險,這是甲方客戶與監管機構都不願看到的。所以網絡安全的發展方向,一定離不開與信息化的融合,一定要聽甲方客戶與監管機構真實訴求。

  在內生安全框架的理論指導下,本屆網絡安全大會積極開展安全與信息化融合在多個行業場景的探索,邀請來自甲方客戶、監管機構、研究機構、信息化廠商的領導和專家,共同探討新形勢下醫療、金融、證券、能源、教育等行業的網絡安全生態變革與發展模式。不同行業的嘉賓都表達了網絡安全生態對未來行業發展的重大意義,並充分肯定奇安信對於推進安全與信息化融合以及行業生態建設的貢獻,對於奇安信生態理念在行業落地表示期待。

  例如,在醫療網絡安全創新與實踐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信息科主任劉敏超主任提到,醫療領域網絡安全很大的挑戰是醫院的信息化生態,已經由區域網轉到了網際網路+,醫療單位業務形態都隨之改變,相應的安全技術管理模式乃至技術生態機制都需要進行探索。而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副會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主任委員、奇安信集團副總裁何新飛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從內生安全框架,到能力組件化,就是希望能從安全產品安全技術上升到安全的產業鏈,上升到安全的產業生態,聯合生態夥伴共同提供奇安信在數據技術平臺以及產業化的協同能力來保證國家網絡安全。

  圖: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陳華平出席擔當論壇

  對於安全生態和信息化的融合,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陳華平在擔當論壇上強調了幾個方面:首先,安全廠商要摒棄零和思維,找準在市場中的生態位,專注細分領域,把自己的優勢技術填充到整體安全框架當中去,弱化競爭,深化合作;其次,安全廠商需要與信息化廠商深入合作,把安全技術如融入到更多的業務場景與行業應用,實現安全技術對整個業務保障效果的價值加成,從而推動安全技術在信息化領域的融合與應用,打共享、共生、共贏的融合生態體系;最後,安全廠商要藉助資本助推,讓更多的新技術快速湧現出來、應用到客戶業務當中,不負我們對客戶、對行業、對國家的安全擔當。

  「今天生態、創新和資本已經成為網絡安全的主題,市場本身也在在醞釀一場生態變革,只有通過生態合作,產業才能做大、業務才能融合。」陳華平表示。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師領銜,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告訴你未來經濟...
    騰訊To B年度最重要戰略大會——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將在9月9日-11日正式召開,與首屆大會不同的是,這屆大會將全部移師線上,以「未來經濟,數字優先」為主題,採取雲上會的形式舉辦。而不變的是,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2020雲上會仍匯聚了多位「重磅嘉賓」,今年領銜的是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Jean Tirole)。
  • 優化生態安全格局 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生態安全」的重要性。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指出,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係,加快發展生態產業,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
  • 生態大會開幕,百度Apollo重磅發布小度助手、百度地圖汽車版2021
    12月7日,2020百度Apollo生態大會在廣州盛大開幕。在主論壇上,百度Apollo全新發布「智駕智艙智雲智圖」四大智能化解決方案,自動駕駛、智能車聯、智能交通三駕馬車並駕齊飛,為行業帶來「樂高式」的領先一代整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其中,百度Apollo智能車聯發布全新升級的「智艙」和「智雲「兩大產品。
  • 北京2019網絡安全大會議題全球火熱徵集中
    近日,被譽為網絡安全「達沃斯」的北京2019網絡安全大會面向全球公開進行議題徵集。據了解,此次大會是中國電子戰略入股奇安信後,雙方首次攜手舉辦面向網絡安全行業的產業盛會,旨在打造世界級的網絡安全產業交流平臺。
  • 天才諾獎得主讓·梯若爾再來中國,他將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說些...
    騰訊To B年度最重要戰略大會——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將在9月9日-11日正式召開,與首屆大會不同的是,這屆大會將全部移師線上,以「未來經濟,數字優先」為主題,採取雲上會的形式舉辦。而不變的是,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2020雲上會仍匯聚了多位「重磅嘉賓」,今年領銜的是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Jean Tirole)。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高頻熱詞複習:生態環境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詞彙>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高頻熱詞複習:生態環境 2017-01-12 13:45 來源
  • 第三屆(2020)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邵陽)生態油茶產業...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生態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邵陽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生態農業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邵陽)生態油茶產業論壇」在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邵陽國家油茶產業示範園成功舉辦。
  • 《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從人工智慧應用的概念框架、投資、採納、管理和國際發展態勢(包括俄、中、法、德等約15個國家組織)等方面研究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所需的關鍵因素,以及人工智慧成功融入國家安全體系應採取的步驟。
  • 董戰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框架與重點
    隨著長江流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開發和保護矛盾日益突出,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失調,沒有理順流域上下遊各相關方的經濟關係和生態關係,導致生態環境需求和供給不均衡,產生了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等一系列威脅流域生態安全的問題。上遊高強度資源開發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並直接影響中下遊的生態環境,中遊河湖關係失調、溼地退化嚴重,下遊一些地區的資源環境超載問題突出。
  • 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
    設立生物多樣性法,更符合時代需求今天大會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主題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什麼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是什麼關係?人類歷經了三個文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今天的工業文明無以為繼,必須要改變,這也是國際上很多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共同的結論。
  • 馬化騰寄語,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正式...
    微信連結的這4萬個商家也只是整個數字生態的冰山一角。 今天,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正式開啟,馬化騰先給出了大會寄語。 「疫情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連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數據正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
  • 人民智庫|現代生態農業的理論框架與實踐創新
    發展現代生態農業有助於生產高質量的生態農產品,提升了我國農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生態農業的內涵十分豐富,既是內容,也是途徑;既是模式,又是理念;既強調保護生態,也強調產出效率。從背景而言,生態農業的產生是在人類認識到生態、經濟、社會以及農業生態系統中人、生物、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時,對農業這個最古老的、巨大而複雜系統的再認識。
  • 深圳跨越百年的「2121計劃」啟動,這一次關於生態
    9月12日上午,歷時兩年多建設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紀念園於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正式開園。據介紹,開園之日起,深圳也將依託紀念園開啟一場以百年為時間維度的長期科學實驗:「2121計劃」,使紀念園成為一個開放的城市自然恢復過程的長期觀測平臺。
  • 濟南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10月29日下午,《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在北京籤署。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中國職工之家會見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歐陽志雲一行,並見證協議籤署。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也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且受到威脅最大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滇東南、滇南、滇西、滇西北、無量山—哀牢山等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域均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構建了我省「三屏兩帶」的生態安全格局,系統保護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生物多樣性寶庫更加牢固。 ——建立健全法規,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體系更加完善。
  • iFace在Consensus 2019共識大會發布生態發展白皮書
    日前,在紐約Consensus 2019共識大會上,iFace發布了《iFace 2019生態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內容主要涉及iFace生態遠景、科技布局、計算節點、價值共享等方面。據iFace研發負責人介紹,iFace的未來生態有三個顯著特點,分別是以安全為核心、智能化和賦能用戶。在安全方面,iFace在系統安全、加密防護、應用和網絡安全、設備和隱私控制等領域展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開發。
  • ​經濟學院舉辦「生態經濟學與生態文明」國際會議
    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多國高校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多所高校院所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此次大會。大會旨在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商討生態經濟學理論創新和學科建設要義,共同分享國內外生態文明的制度創新與實踐碩果,共同探索生態文明的理論與實踐方向,進一步推進生態經濟學學科發展,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 全面推行林長制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林草生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我國森林覆蓋率23.04%,低於全球30.7%的平均水平,特別是人均森林面積不足世界人均森林面積的1/3。總體而言,我國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森林生態系統功能脆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生態產品短缺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所以在繼續加大林草生態建設的同時,必須構建最嚴格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制度體系。
  • 周晉峰: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2020...
    設立生物多樣性法,更符合時代需求今天大會關注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主題,從自然科學來講,生物多樣性是多元的,包括生物安全領域的內容應該在生物多樣性法下面設立生物安全法。目前野生動物保護法,從整體邏輯、從哲學講,只是一個部門法律,是生物多樣性裡面的物種多樣性中對瀕危野生動物多樣性的保護法,或者可以理解為是對人類密切關聯的物種進行保護的一個很窄的概念。生態文明是解決生物多樣性衰減與生物安全的必由之路什麼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