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峰:AI發展面臨四大機遇 只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2021-01-09 網易科技

2020-10-23 11:55:04 來源: 網易科技報導

舉報

10月23日,在2020科大訊飛全球開發者大會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詳細闡述了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思考,並提出了未來AI發展的四大機遇。


他首先表示,過去10年,我們讓機器說話,語音合成首次超過了人類水平,不僅是中文,英文也首次超過了人類說話水平;我們讓機器的語音識別轉寫準確率超過了人類水平;我們讓機器從能聽會說延伸到能理解、會思考。「我想正是這樣又一個的登頂和攀登的過程,使我們看到了越來越遠、越來越大的未來。」劉慶峰談到。

此外,他還首次總結闡述了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

一、場景驅動。中國在人工智慧場景應用上的獨特優勢,以及在教育、醫療這些需要補短板的民生領域的迫切需求,將帶動中國新基建的發展,這為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二、數據支撐。疫情使得更多的人群開始進入到數字生存時代。 比如原來不習慣在網上進行教學互動的老師們,開始網上教學。越來越多的數據進入後臺,政府也在對數據進行使用管理。數據驅動會使人工智慧下一步發展面臨著更加難得的機遇,因為人工智慧很多領域還是需要數據來餵養的。

三、技術驅動。我們一直強調人工智慧是一個強技術的能力,要靠技術驅動。我們必須更加嚴格、更加關注於我們的源頭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尊重技術發展的基本規律。

四、資本助推。很多技術獨一無法的公司,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大量的資金支持,可以使得源頭技術創業的公司,看更遠的未來,做更長期的布局。

劉慶峰還重點提到,只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尤其在今天背景下判斷,一個企業的成功,絕不是單獨成為一個帝國,做帝國註定會衰落。只有願意以自己為核心,開放出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形成的產業鏈,形成的生態體系,才能夠生生不息的發展。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毛新思_NBJS11624

相關焦點

  • 科大訊飛劉慶峰:AI生態開啟全新紅利 未來屬於掌握AI的人類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發表了《場景驅動AI賦能》的主題演講。劉慶峰表示:今天我們正在開始一個全新的人工智慧新10年,新機遇和紅利已來。同時,劉慶峰也表達對人工智慧的積極態度。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劉慶峰認為未來人工智慧將包括四大機遇:場景驅動、數據支撐、技術驅動和資本助推。
  • 科大訊飛劉慶峰:隱私保護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AI應用正滲透到各行各業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人工智慧賦能人類,而不是替代人類。未來不是屬於AI,而是屬於掌握AI的人類。同時,他介紹了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以及科大訊飛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強調情感計算與隱私保護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 2019年科大訊飛年會開幕 劉慶峰暢想人工智慧未來
    此次典禮以「激流勇進,風華正茂」為主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及2019年度輪值總裁胡鬱做內部主題演講,吳曉如被任命為科大訊飛2020年度輪值總裁。一年前,劉慶峰提出,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戰略正式進入2.0時代,即從戰略擴張期進入規模深耕期,更加強調規模應用、賽道控盤、效益起飛。一年後,科大訊飛人工智慧2.0戰略得到持續驗證,開局良好。
  • 劉慶峰代表:加強源頭技術創新 搶佔AI浪潮智高點
    近日,劉慶峰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暢談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談AI下個20年 源頭技術創新突破,可奠定領先地位未來二十年,人工智慧技術將發展成什麼樣子?劉慶峰認為,當前是人工智慧第三次浪潮的紅利期,接下來人工智慧將實現規模化落地,應用於教育、醫療、司法等諸多產業領域。
  • 兩會看AI:馬化騰挺基礎科研,劉慶峰推小白巖松,董明珠造5G手機
    馬化騰在《關於加快發展產業網際網路 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認為,發展產業網際網路,將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歷史機遇和技術條件,對實體經濟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去年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召開前日,馬化騰發布公開信,宣布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 劉慶峰: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間煙火
    10月23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當天,以「A.I.煥新·更美好」為主題的2020年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暨第三屆世界聲博會啟幕。開發者節自2017年至今已是第四屆,活動秉持「開放·合作·生態·共享」的理念,用最新最全的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促進跨行業連結、多領域碰撞、新技術開發。
  • 2020數字創新經濟峰會劉慶峰:人工智慧為「數字經濟」轉型畫龍點睛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發表主題演講《用人工智慧助力社會治理》12月18日,2020中國(合肥)數字創新經濟峰會現場,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登上年度新經濟領軍人物頒獎臺,深刻詮釋數字經濟背景下的人工智慧正成為全社會對衝疫情影響
  • 聚焦企業家年會⑤∣劉慶峰:人工智慧將推動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當前最具發展前景的行業,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處於一個怎樣的發展階段?在2020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慶峰分享了該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情況,並對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分享觀點。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立 中國企業面臨的四大風險和兩大機遇
    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型,伴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和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嶄新開啟的2021年,中國企業將迎來關鍵變革。中國企業的未來增長之路在何方?需要重點警惕哪些風險?
  • 中國移動楊傑:未來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將面臨四大趨勢
    楊傑介紹稱:「截至目前,我們提前超額完成了今年5G建設目標,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 SA服務;創新打造5G消息、超高清視頻、VR/AR、視頻彩鈴等特色業務,落地了5G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電網等多個行業應用;聯合推出千元檔手機在內的5G終端150餘款,釋放了終端消費潛力;實施百億生態引入和百億分享計劃,實現近300億元價值分享。」
  • AI的技術發展非常快 只有不斷進步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打開APP AI的技術發展非常快 只有不斷進步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南京日報 發表於 2019-11-25 11:02:02 在人工智慧(AI)最熱門的當下,其技術、產業落地、人才培養方面都面臨著哪些問題?
  • 人工智慧的未來 | 科大訊飛創始人劉慶峰:17年AI從業經驗,從這...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更要強調打造人工智慧的產業生態,每一個創業者也更擁有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科大訊飛開放平臺數據進展科大訊飛在去年發布會上把我們的平臺開放給所有創業者以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數據進展。首先,我們人工智慧雲平臺上的總用戶數,今天已經達到8.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48%。8.9 億是什麼概念?——過去18個月,累計下載人工智慧相關應用的獨立終端數。
  • AI教育築夢校園|科大訊飛劉慶峰:未來屬於掌握了人工智慧的新人類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同時,我們也看到,教育領域還有很多工作需要破題,比如普惠制教育和教育均衡如何跟每個人的個性化發展平衡好?而在很多問題的解決上,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已經助力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果。」 從2004年開始進軍教育領域開始,科大訊飛從語音評測切入,已經構建了精準教學、自主學習、智慧考試、高效管理和創新教育的全場景智慧教育產品體系。
  • 中國海洋環境深度報告:可持續發展面臨四大危機
    展望「十二五」及更遠的未來,我國沿海地區將面臨新一輪的經濟快速發展對海洋環境和資源提出的更多的要求,必須從生態系統功能的角度,分析海洋空間資源的供給能力。「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統籌海洋環境保護與陸源汙染防治,加強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控制近海資源過度開發,加強圍填海管理;完善海洋防災減災體系。
  • 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
    近日,陝西衛視《陝西新聞聯播》欄目播出《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陝西省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代表之一進行了報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而現在,在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
  • 以創新引領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
    廣東省委省政府最近印發的《關於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侷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廣東省委省政府最近印發的《關於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侷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發展指明了方向。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結合北部生態發展區發展實際,在科技、產業、金融、文化、制度等方面不斷創新,才能實現綠色發展。
  • 讓亞洲象生生不息 浪潮雲數智融合護航西雙版納生態保護
    藉助科技力量,管護局不僅緩解了當前緊迫的人象衝突,對西雙版納雨林生態保護也有了很多新的發現和啟迪,為亞洲象這一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在地球上生生不息注入了強大計算之力。亞洲象保護的「新煩惱」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確定的瀕危物種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境內的亞洲象僅有170頭左右。
  • 對水產人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這樣的高壓政策下水產人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十年之期,才可以讓長江四大家魚繁衍兩至三代,從而恢復數量,才能挽救長江中更多的生靈。在過去幾十年為了擺脫貧窮落後的局面,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讓長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許多人竭澤而漁,採取「電毒炸」「絕戶網」等非法作業方式,最終形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 【中國夢·踐行者】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希望10年後我的一半工作...
    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正用英語採訪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的韓國女記者說。對面的劉慶峰,在半小時的交談中,說著帶安徽口音和中式腔調的英語,偶爾遇到「執業醫生」「自然語言理解被認為是人工智慧制高點」等專業詞句時,他對著手中的訊飛翻譯機說中文,翻譯機即時翻譯成英文。這讓坐在旁邊的女翻譯的工作也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