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3 月,阿爾法圍棋成功打敗李世石;2017 年5月再次打敗了全球第一的柯潔,機器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開始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一面;同時,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人工智慧在未來的巨大潛力。事實上,各行各業在當下這個人工智慧時代都發著巨變,我們的生活也在不斷被改變著。
10月23日,科大訊飛第三屆聲博會暨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在合肥正式開幕。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發表了《場景驅動AI賦能》的主題演講。劉慶峰表示:今天我們正在開始一個全新的人工智慧新10年,新機遇和紅利已來。
同時,劉慶峰也表達對人工智慧的積極態度。他表示:人工智慧是賦能的,而不是去代替人的,未來是屬於掌握AI的人類。
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
人工智慧簡稱AI,泛指讓機器具有類人智能的一種技術。人工智慧在1956年被正式提出。近年來得益於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高密度計算能力的發展,迎來了一個發展高峰。
如今,人工智慧在國內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各行各業已全方位引入人工智慧,期望在未來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劉慶峰認為未來人工智慧將包括四大機遇:場景驅動、數據支撐、技術驅動和資本助推。
場景驅動其實很好理解,人工智慧場景應用上面擁有著獨特優勢,同時教育、醫療這些需要補短板的民生領域也有著迫切需求,這為國內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人工智慧要依託大量的數據,從而進行分析和學習。比如在疫情期間學生們的網課,各地區用到的健康碼,購物時各種精準的信息流推出,這些背後都是數據,我們正在一個數字生存時代。所以,數據驅動將是人工智慧下一步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因為人工智慧很多領域還是需要數據來餵養的。
另外,人工智慧是一個強技術的能力,要靠技術驅動,而源頭則是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劉慶峰強調:社會將更加關注科研的基本規律,更加關注產品核心能力的基本規律,對中國未來人工智慧三步走的戰略是至關重要的。
資本方面,從去年到今年,科創板開始從最早的審核制到現在的註冊制,對資本的鬆綁,會極大的助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如國盾量子、寒武紀的上市,不僅獲得了很高評價而且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劉慶峰強調:機遇與危機是並存的!人工智慧並非拿來主義,而是要回歸到創新的根本本質,真正的倒逼按照科學規律辦事。
AI生態是未來 三大變化開啟全新紅利
「一個企業的成功,絕不是單獨成為一個帝國,做帝國註定會衰落。只有願意以自己為核心,開放出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形成的產業鏈,形成的生態體系,才能夠生生不息的去發展」,劉慶峰這樣說到。
目前,AI生態正在迎來三大變化,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來臨,萬物互聯和工程師紅利已來。
首先,移動互聯紅利到期。因為手機的增幅已經十分有限,全球市場基本上處於一個相對飽和階段,很難出現新的增長點。但是萬物互聯的紅利正在大規模開啟,如可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智能終端、車聯網等等,以上這些都需要人機互動。所以萬物互聯會帶來我們以語音為核心,能聽會說包括能理解會思考的整體的產業生態的繁榮。
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提高,出生率不斷下降,人口紅利也已經到期,但是工程師紅利正在開啟。未來將是一個人帶著人工智慧設備,可以承擔原來成百上千人所要完成的工作,大幅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和效率。以A.I.為支撐的工程師和高端人才的紅利是大勢所趨。
另外,人工智慧初期主要以產品賦能為主要方向,如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下,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計算算法、穿戴設備、智能家具、AI機器人等等,但市場中類似的產品越來越多,天花板顯而易見。
企業為了進一步發展,逐步走到了用人工智慧給企業自身的轉型,從內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自身的市場能力以及提高製造過程的損耗、降低損耗,提高、品質等等。
據了解,科大訊飛目前擁有334種複雜的AI能力;應用終端數超過了20億。過去一年科大訊飛平臺上的開發者團隊增長了近50萬家。目前平臺上157萬家實名認證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了90多萬款應用。
未來科大訊飛將以技術進步驅動人工智慧持續發展,主要聚焦在算法突破重點方向、技術賦能數字生存及前瞻研究方向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