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醫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點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11月2日-3日,「首屆中國醫院能力建設與發展暨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辦,主要聚焦中國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建設與健康醫療大數據政策設計與制度安排。會議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分享了「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學」,在其看來,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3D列印等十大技術領域都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未來量子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服務於大數據下的精準醫療發展。耿慶山表示,精準醫療與微生物組學的發展帶來數據的急劇膨脹,現有的技術將無法支撐運算任務,而量子計算比傳統的電腦擁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它能夠解決一些高度複雜的醫療問題。人工智慧則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更深的層次處理數據,從而幫助人類從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中找到不一樣的視角。在耿慶山看來,人工智慧還具備卓越的學習能力,可以實現個性化分析目標,因而可以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

  而圍繞人工智慧進一步延伸的醫療機器人、納米機器人以及人體電子化等領域也是未來大數據引領下的熱門醫學領域,且目前已受到產業資本的關注。其中達文西機器人系統就已被使用,其未來的應用場景主要為遠程監控,即機器人系統能夠讓醫生跨地域遠程診療,同時也可以為特殊的病人提供康復護理幫助。而納米機器人則是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類內部,在病理監控、行使功能、靶向運輸藥物、納米級手術等方面有應用潛力。

  數位化診療同樣依賴於人工智慧。耿慶山告訴記者,患者可以求助於手機語音助手的設備,例如全息投影醫生Dr.WebMD,它可同時解決多種詢問,包括解決患者疑問,通過網絡預約醫生,並向醫生反映患者的症狀和顧慮,構建一個數位化醫療護理模式。

  而所謂人體電子化,耿慶山介紹稱,到2025年,人類身體的一部分也會轉變成電子化。這種概念現在多見於假肢、器官等代替物的應用。除了仿生的假肢,預估已有3萬-5萬人體內植有RFID晶片。「腦機接口」就是人體電子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耿慶山稱,它主要是在人腦和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連接通路。這一技術最常見的應用是實現腦成像、監測神經活動。據悉,目前已應用於耳蝸移植、心臟起搏器,且有望實現「神經塔橋」。

  便捷式診斷設備則是未來醫療大數據的另一大突破領域。耿慶山告訴記者:「業界有研究團隊正試圖開發一種手持便捷式診斷設備,它可以在數秒內掃描人體器官並診斷疾病。其特點就是輕便、易攜帶,可用於治療咽喉炎、睡眠呼吸暫停、心房顫動等疾病。」

  在耿慶山看來,伴隨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及應用,IT領域和醫療服務機構都應該保持更開放的態度,相互融合加強整合,只有將前沿技術與醫療服務充分整合,醫療服務的效率才能夠真正提升,發揮1+1大於2的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市場上萬達信息、衛寧健康、創業軟體、海虹控股等公司均已率先投身醫療信息化,其共同點均是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優化醫療服務,並分別從區域衛生信息化管理、醫院信息化管理、醫保管理等角度積極探索醫療大數據的商業化價值。另一方面,九安醫療、樂普醫療、魚躍醫療、美年健康等公司則是從硬體端、服務端出發向技術端謀求融合,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而未來隨著醫療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上述十大醫學領域或將很快成為各路資本爭相競逐的下一風口。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量子智能或將定義人類未來社會的技術圖景
    導語:神經網絡最初被提出來的時候便受到當時學界的一眾嘲笑,而時至今日,這一顛覆性的技術正在改造我們世界的當下和未來。同樣命運的還有量子計算,當一系列需要超級計算能力的科學問題急需解決的時候,量子計算+人工智慧也許將是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是人類未來社會的科技圖景,更是21世紀最具顛覆性的技術成就。
  • 中科大新增臨床醫學、人工智慧、量子科技三個博士點
    為了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需求,始終緊跟國際前沿科學步伐,中科大近年來也推陳出新著力發掘新的學科增長點,進行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研究方向戰略布局。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發展,促進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中科大將新增設立人工智慧一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量子科學與技術一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三個博士點均為自主審核增列,授權層次包括博士和碩士。
  • 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最佳時機相遇
    這是量子人工智慧研究的最佳時代!可以說,現在最關注的前沿科學技術是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 Go)實際上擊敗了頂級圍棋選手,谷歌開發了一種量子計算機,聲稱能夠計算出10,000年的經典計算機...儘管這些消息有時有些噱頭,例如谷歌正在迅速成為朋友IBM指出,經典計算機只需要兩天半的時間就可以使用優化算法。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人工智慧|醫藥|醫療|...
    會議參加者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大多成為AI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們預言,經過一代人的努力,與人類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機器將會出現。之後的科研實踐證明,研究人員低估了這一工程的難度,人工智慧發展史上出現過好幾次低潮,半個世紀中AI研究高潮和低谷不斷交替出現,具有與人類同等智能水平的機器至今仍未出現。AI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與醫學密不可分。
  • 量子計算獲得突破性進展,人工智慧「奇點」提前?
    而谷歌自己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甚至將此次量子計算研究成果的意義與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相提並論。相對於傳統計算,量子計算優勢明顯。就拿谷歌看重的人工智慧領域來說,其源動力分別為大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大數據靠積累,而計算能力則由摩爾定律衍生而來。重點在於,人工智慧發展的障礙就是計算能力。
  • 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
    新康界就目前人工智慧+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前景等方面做一系列闡述,今天發布「AI+醫療」第一篇《AI+醫療系列之一:智能病理診斷及醫學影像識別系統》。人工智慧在經歷幾次起落之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並且獲得很高的重視,已經成為當下非常重要的技術。自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來,中國人工智慧技術得以迅猛發展並在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社交等領域快速推廣。
  • 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量子計算,這些尖端專業 未來出路會很牛...
    今年國內38所大學以人工智慧專業開始招生   先說說人工智慧。從幾位高校老師口中得知,今年,很多重點大學要開設人工智慧專業。   浙大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說,人工智慧這兩年很火,但之前,國內沒有高校在本科階段設人工智慧專業(美國目前也只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在2018年9月設置了人工智慧專業)。
  • 量子計算將永遠改變人工智慧的四種方式
    來源:黑谷量子 資料來源:Matt Swayne作者:776跨過這座橋可能將為筆記本電腦和智慧型手機變成超強大的量子計算機打開了大門。量子計算機將具有驚人的強大功能,比當今的狀態運行速度快上億倍。儘管量子計算將在AI上結合的程度,尚待爭論,但許多專家現在懷疑量子計算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AI。
  • 未來量子計算將在人工智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未來量子計算將在人工智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光明日報 發表於 2020-11-03 17:00:21   量子科技普通人看不懂,聽起來很玄。
  •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白皮書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已非常廣泛,包括醫學影像、臨床決策支持、語音識別、藥物挖掘、健康管理、病理學等眾多領域。人工智慧技術呈現與醫療領域不斷融合的趨勢,其中數據資源、計算能力、算法模型等基礎條件的日臻成熟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勢下,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技術能力不斷增強,但產品和服務仍需完善。
  • 生物醫藥:我國醫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
    會議參加者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大多成為AI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們預言,經過一代人的努力,與人類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機器將會出現。之後的科研實踐證明,研究人員低估了這一工程的難度,人工智慧發展史上出現過好幾次低潮,半個世紀中AI研究高潮和低谷不斷交替出現,具有與人類同等智能水平的機器至今仍未出現。AI從產生的第一天起,就與醫學密不可分。
  • 徵文選登|量子計算與智能金融:一個文獻綜述
    量子計算具有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量子計算與機器學習的交叉研究已成為近年來的熱點研究方向之一,未來有望重塑智能金融的發展水平。不過,量子計算與智能金融的結合還需要應對一些困難,基於此,本文從三個方面提出一些發展建議。
  • 全程燒腦幹貨,當人工智慧遇見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就被阿里視為能「解決20年後計算資源稀缺的秘密武器」,將應用於目前無法處理的重大科技難題上,其中包括通用人工智慧的市場化、癌症的治療計劃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量子計算,全程燒腦幹貨!  任何科技的發展總結起來,都是人才的競爭。這似乎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當然量子計算領域也是如此。  量子計算大牛施堯耘加入阿里雲,擔任阿里雲技術首席科學家。
  • 量子計算如何幫助鋪平數據科學的道路
    但是,量子計算使用量子比特或qubit,以利用亞原子粒子以多種狀態存在的能力,即1和0,同時。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這使量子計算機能夠以指數速度處理操作,同時還消耗更少的能量。銀行控股公司BBVA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中使用量子算法將提高機器的學習能力。
  • 量子計算如何幫助鋪平數據科學的道路
    但是,量子計算使用量子比特或qubit,以利用亞原子粒子以多種狀態存在的能力,即1和0,同時。與傳統計算機相比,這使量子計算機能夠以指數速度處理操作,同時還消耗更少的能量。銀行控股公司BBVA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中使用量子算法將提高機器的學習能力。
  •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沈向洋王海峰等大咖最關心哪些前沿技術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人工智慧依舊是這些技術大咖們提及的高頻詞。程立表示關注人工智慧的下一步發展,王海峰思考深度學習的局限和可突破之處,王小川期待醫療診斷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沈向洋則希望探索人工智慧和神經科學領域。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王超:大家當下最關注的技術前沿和變化是哪些?
  • 一場「量子計算科普課堂」,讓你領略「量子」領域奇妙
    量子計算從誕生到現在,受制於各方面的原因,仍然處於研究階段,即便是現在討論量子計算的價值,也是在以未來10年、未來30年為單位討論,所以「耐心」成為必不可少的基礎素質。「耐心」也成為了一個衡量部分企業決心的標準,還是以百度為例,其2018年就成立了「量子計算研究所」,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成果,像前不久發布的雲原生量子計算平臺「量易伏」也是國內首個將量子計算與雲計算的深度融合的「量子計算平臺」,算是將國內「量子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 阿里開啟「ET醫療大腦」2.0,未來「AI醫療」前景到底如何?
    據介紹,在 ET 醫療大腦 2.0 的共建中,阿里雲作為 ET 醫療大腦的底層技術架構,將負責智能雲的建設和計算能力的拓展;阿里健康作為 ET 醫療大腦的應用開發層,將承擔醫療人工智慧引擎和系統的研發和落地應用。
  • 精準醫療成趨勢 人工智慧或將成為關鍵一環
    精準醫療成趨勢 人工智慧或將成為關鍵一環 由此,社會各界人士一直對基於傳統經驗的醫學進行探索、挑戰。與傳統醫療相比,精準醫療因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而形成了一種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精準醫療的提出,或許會給傳統醫療模式帶來新的發展路徑,傳統醫療的經驗積累加上精準醫療新鮮觀念,兩者的巧妙結合將可能產生讓人驚喜的化學反應。
  • 展望未來十年,探索可能實現的科學研究項目|人工智慧|計算機|機器...
    但人類在未來10年內登陸火星或殖民月球的希望甚微。納米技術:兵精糧足,前景廣闊目前,人們對納米尺度下物質的一般物理性質已有一定了解,全球正努力根據這些性質尋找獨特的治療方法,以及能夠直接影響壽命的材料和設備。醫學是該技術具有廣闊前景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