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療大數據的出路與去路探討

2020-12-02 美通社

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盃期間,沒有章魚保羅,沒有球王貝利,球迷們是如何保證在球賽預測上搶佔勝機穩操勝券?——值得萬千球迷慶幸的是,大數據邂逅了本次世界盃。依靠科學的算法數據分析,百度、高盛、谷歌、微軟構成了本屆世界盃「瘋狂猜球」比賽的陣容,各種「詭異」比分結果出來後,小夥伴們一次又一次驚 呆拜服於這些運營商軟體基於大數據的神預測。時下,大數據正如潮水般湧入各行各業,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生物醫療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又面臨怎樣的局面?生物醫療大數據的出路在哪?去路又在哪裡?

生物醫療大數據普遍很「重」

隨著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高通量手段的成熟,生物醫療行業的大數據急劇膨脹。然而,與其它行業的數據不同,生物醫療行業的數據呈現分散,破碎,低透明度,以及意義尚等解析等特徵。生物醫療行業的數據普遍很「重」,與擁有輕而易於解析特質的其它行業數據明顯區分開來,表現出信息量超大,不同的解析策略可能得出豐富的結果等特徵

由於生物醫療領域大數據自身的這些特點,計算往往比較複雜,傳統生物醫療計算依靠手工進行環境部導致耗時耗力,且效率低下;傳統IT服務從設備採購到安裝調試,需要數月的時間,難以及時響應業務的變化。隨著生物醫療生物醫療行業數據迅速增長,歷史數據又要長期保存,IT投入和維護成本逐年增加已逐漸成為企業的一大負擔。IT技術儼然成為了大數據時代下生物醫療發展之路上的絆腳石

生物醫療大數據出路——雲計算

雲計算或可在生物醫療領域成為攻克大數據IT關卡的絕殺武器。雲計算平臺可向用戶提供彈性海量的計算、存儲資源,適用於生物醫療行業業務的大規模計算處理,助用戶快速部署和管理大規模可擴展的IT基礎設施資源。憑藉安全、快速等特點成為當下生物醫療大數據發展的不二出路。

在現階段,雲計算平臺為支撐大數據的快速管理與分析應滿足哪些新的要求?企業對雲平臺進行規劃時如何將大數據需求考慮在內?在即將召開的2014生物醫療大數據高峰論壇上, 來自VMware公司大中華區的技術總監張振倫先生將現場與大家進行深入探討。專注「大數據對雲計算平臺的要求」、「如何通 過雲計算來更好的為大數據應用來服務」等問題來闡述大數據和雲計算平臺強強聯合的最佳形態,探討雲計算為生物醫療技術的進步提供最大支撐的可能性。

之外,論壇還將就醫療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的規範、「端-雲-端」的處理,以及醫療大數據之於臨床應用的意義等解讀。

生物醫療大數據去路——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

隨著核酸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基因組數據的積累速度史無前例,也為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基因 組數據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源,利用這些海量數據研究者可繪就清晰的健康譜圖,實現對人類健康的主動預防及管理。網際網路技術也將促進人們對健康數據的管理與應 用,如,Google團隊根據人們日常的搜索詞彙聚的大數據已實現較精確地預測季節性流感的流行,並為用戶提供搜索詞的基礎數據,供研究者用於其他類似研 究。

在人體海量數據產生的基礎上,研究員楊瑞馥認為,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新世紀醫療保健 模式從中心級醫院回歸家庭的轉變,都將促進人類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模式發生轉變。「大數據、網際網路和家庭保健新技術的完美結合將為人類健康管理做出積極的貢獻」

楊瑞馥為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員,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並擔任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細菌菌基因組學、進化 與致病機制和微生物法醫學基礎資料庫的研究。近年來,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ature Genetics, PNAS等雜誌發表學術SCI論文100餘篇,他引超過3000次,H因子32,主編專著6部。

在即將召開的2014生物醫療大數據高峰論壇(9月18-19)上楊瑞馥將為我們帶來「大數據、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的主題報告。更多詳情前瞻http://www.bioon.com/z/2014Biomedical/

相關焦點

  • 生物醫學工程就業出路大匯總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綜合性太廣的專業,可是專業深度一般(專業名字越長的專業一般都不好)。很多學生和高校一樣困惑,本專業到底是生物、醫學、還是工程。所有的專業都要出去面對社會,於是通過社會的檢驗可以大聲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就是純工程專業,工科才是本專業畢業後主要謀生之路。
  • 精準醫療之基因系列:NGS應用前景探討(上海站)
    背景介紹精準醫療之基因系列:NGS應用前景探討(上海站) 在基因檢測這一號稱千億市場量級的新興行業背後,一場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健康變局噴薄待發。2016年,全球醫學發展是否會因此呈現出一種嶄新的格局?基因檢測行業又將迎來哪些變局,能否實現行業破冰?
  • 大師講堂預告 數據科學遇上醫療健康: 生物醫學研究轉化至精準醫療服務
    Savageau講席教授、密西根大學計算醫學與生物信息學系系主任、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及內科教授以及密西根數據研究院聯合主任。數據科學是推動全球科技發展及轉化的關鍵力量,在生物醫學研究與醫療領域更是如此,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計算機化、數學和數據分析在這些領域發展緩慢。Prof. Brian D. Athey將與大家講解數據科學的基本原則、研究範圍,並展望其將生物醫學研究和醫療轉變為精準醫療的美好前景,從而造福於人類健康醫療事業。
  • 移動醫療大數據的幾個偽命題:大數據的陷阱與小數據的重要性
    從大數據中得到規律,用小數據去驗證,在小數據中發現問題,再觀察相關大數據的變化,交互印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很多的商業行為充斥著我們的移動醫療圈,過分強調大數據的背後,是有利益驅動的故事在的!接下來,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大數據的陷阱!1.數據採集帶有傾向性。
  • 生物大數據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將密切影響精準醫療未來的發展
    ,探索生物大數據在臨床中的應用和共享,切實參與我國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由上海生物晶片有限公司(生物晶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聯合張江生物醫藥基地等舉辦「2018精準醫療及生物大數據高峰論壇」於11月    生物大數據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
  • 預告|聯想之星(上海)創業市集第1站——生物醫藥,泡沫過後的出路
    為搭建投資人與創業者的深度溝通橋梁,提供更加優質的投後服務,聯想之星(上海)將舉辦「創業市集」系列活動,集合行業頂尖人才與創投圈最熱話題,共同探討行業最新趨勢,發掘最新機會。創業市集第1站,我們聚焦:生物醫藥,泡沫過後的出路2018年至今,創投圈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本寒冬,但即便在這樣的環境裡,醫療健康特別是生物醫藥領域仍保持上揚狀態。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總額達89.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17.9億美元的國內項目融資總額,也創下歷年一季度融資總額最高記錄。
  • AI+大數據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的應用及發展
    [億歐導讀] 目前,AI與大數據在醫藥領域的科研和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毫無疑問,AI和大數據和生物醫藥領域的融合必將不斷的深化和廣化,更多的成功案例將不斷湧現。目前,AI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主要有藥物研發、醫學影像、輔助診療和基因分析四個細分領域。其中,國外藉助先進的藥品研發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更早起步,以AI藥物研發為主,我國則藉助海量大數據優勢,以AI醫學影像為主。本文將針對這四個主要領域分別進行探討。
  • 機器學習在生物大數據應用的一個例子
    也是在幾天前,有一家生物大數據的創業公司出現在媒體和公眾的視線中——Deep Genomics。這個公司是幹嘛的呢?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預測基因組上的變化會對人體的特徵/疾病/表型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就是本文要說的,機器學習在生物大數據上應用的一個例子。那麼它是如何實現的呢?可以概括為兩步:(1)確定與某個特徵/疾病/表型相關的基因易感位點。
  • 生物醫學工程(BME)過來人談畢業出路
    小修整合了一位資深大咖,生物醫學工程畢業後的畢業出路淺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有畢業從事生物醫用複合材料研究,寬泛地講,有人工心臟、人工關節、人工肝等各種人工醫用材料的研發,也有師姐現在在哈佛從事的可降解支架等人體內置物的研究;有畢業從事醫療儀器開發,有如去飛利浦、西門子等各大醫療巨頭研究院從事研究開發,有如本科所在系部所從事的用於治療腫瘤的超聲聚焦刀等大型醫療儀器的研發;有畢業從事醫療信息平臺的開發工作,醫療信息作為國內剛剛重視和發展的行業,其發展空間巨大
  • 醫療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如何應對數據「欺騙性」?
    醫療領域科學、嚴謹的特性決定人們對醫療大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嚴苛的要求,但大數據本身具有一定的欺騙性。Chan等在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生物標誌物研究中發現,研究結果再現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欺詐、不恰當的統計分析等。Ranstam等研究發現,醫學研究中欺詐行為如偽造、篡改數據,欺騙性設計、分析等均為不可忽視的行為。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天府健談、強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
    本次峰會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和四川省衛生健康委指導,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支持,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全科醫學與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與億歐大健康聯合主辦。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峰會已成功舉辦了4屆,本屆峰會以「分布式創新·重構健康生態」為主題,採取1場主會場+4場分論壇+若干配套活動的形式,聚焦創新藥、智慧醫療、非公醫療、健康管理、健康大數據應用等五個主題,聚集政、產、學、研、投各界上百位醫療行業大咖,共話大健康產業創新之道。
  • 顏光濤教授:標記免疫、基因測序、生物大數據助力精準診斷
    這兩年我們陸續在北京、山東、浙江、江蘇等地召開了4次學術峰會,參會規模六、七百人左右,學術氛圍濃厚,大家平等相待,共同討論全產業鏈裡所有可能面對的問題,包括一些前瞻性思路的探討以及行業瓶頸的評估等。個體化醫療的概念最早是基於人類基因組計劃,就是通過全方位掌握每個個體的基因信息,去尋找相應的基因突變或缺陷,或不同的基因表達,從而確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其目標就是能夠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藥物攻擊腫瘤細胞,從而減少對於正常細胞的影響。  傳統「一刀切「的治療方式,從臨床的實踐看,效率非常低,且療效模糊。
  • 醫療大數據進入新的階段,Human API能否實現人體數位化
    醫療大數據進入新的階段,Human API能否實現人體數位化 牟磊 發表於 2020-11-30 16:25:31 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身體狀況、看病經歷都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到醫療服務中去
  • 不考研很難有出路的14大專業
    不考研很難有出路的14大專業  01  金融業  金融類專業從很多年前就開始火,一直火到了現在,所以每年從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數量那也是數不勝數,可是高端金融人才數量卻很少。  02  醫學類  醫學類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如果不考研就等於未來的路直接被限制了。  如今醫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極大,尤其是三甲醫院,很多博士都進不去,何況本科生。這就導致了很多學醫的同學被迫去讀研、考博,為了能找到好單位和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
  • MTT實現醫療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全面應用
    構建醫療數據應用生態體系,MTT實現醫療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全面應用無論是政府、市場還是資本,都紛紛加碼醫療大數據行業,宏觀環境不斷朝著利好方向推進。然而,即便醫療大數據備受關注,不可否認其數據缺乏標準化、交換性數據量大,數據類型複雜,臨床數據管理和整合能力欠缺和大數據高效分析能力欠缺的行業痛點。而區塊鏈的出現有望打破這一僵局,MTT醫療大數據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解決醫院信息孤島問題,挖掘歷史數據價值、將數據進行分層處理,更可減少資源消耗,實現數據的統一入出管理、實現數據標準統一。
  • 論壇特輯|黃憲達:AI與大數據在婦幼醫療之應用潛力
    謝謝劉博的邀請,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AI與大數據在婦幼醫療之應用潛力」,生物信息這個領域講的AI和大數據以及我們剛剛看到的上一個部分講的AI在醫療器械的應用是有一些區別的。我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相信各位都知道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概念。AI其實是最先出來的,事實上這些範圍是越來越小,最開始我們講AI是想把機器和人做得一樣、想得一樣或者可以讓機器變得更聰明。
  • 大四了,化工專業女生的出路在何方?
    臺階高了,自然看的感受的也就更遠了,像化工這種大工科專業,本科畢業大多數人基本不知道大學四年在專業上自己究竟學了些什麼,而出去找工作的障礙就在這裡,專業知識不過關。2.出國當然出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並不是只要出國就一定會有好的出路,當今社會,只要有錢基本也就可以出國了,所以注意重點一定是去學東西,而不是去感受異國風情。多了解一下回國之後的發展前景,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然後再決定是否出國。3.
  • 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去哪裡就業?學姐:老師,公務員,就這齣路
    武大歷史系,復旦歷史系,其實都差不多哦,文科冷門畢業前途基本上差不多,畢業都是啥也不會,基本上三條路:考公務員,考教師,考研。如果研究生畢業後呢,三條路:考公務員,考教師,考博如果博士畢業呢,也是三條路:考公務員,當老師。看見沒?從本科到博士,這類專業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務員,當老師。
  • 醫藥研發領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探討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AI)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AI 在醫療領域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語音錄入病歷、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醫療機器人和個人健康大數據的智能分析等。隨著語音交互、文本識別、圖像識別和大數據分析,以及智能終端等技術的逐漸成熟, AI 的應用場景越發多樣。
  • 怎樣從髒亂差的醫療大數據中提取價值(二)
    編輯導語:上期講到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醫療信息化建設迫切的需求與醫療大數據的溯源過程,還深入的提出了在髒亂差的醫療大數據中怎麼發現價值;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探討一下數據的價值與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