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創業能從HealthTap學到什麼?

2020-11-30 虎嗅APP

HealthTap是美國的一家提供7*24小時遠程問診服務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截至2014年8月,HealthTap匯集了世界範圍內6萬3千多為位優質執業醫師,用戶數量達超過了 1 億人次,在線答覆的醫療問題達到 19 億個。HealthTap能全程滿足病人需求,也就是說從症狀問題,到在線診斷和開藥方都可以通過 HealthTap 平臺完成。


但HealthTap形成這樣的模式並非一朝一夕,從最初的免費的單科醫療問答平臺到全科目的醫生領域的LinkedIn,再到可包月付費的在線視頻移動醫患問診平臺。3年來HealthTap的成長之路究竟是怎樣的?動脈網做了梳理。對在中國正在摸索前進的,尋求可持續性發展的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而言或能有所啟發。




無報酬醫生何以積極參與


HealthTap成立於2010年經過一段時期開發和前期準備。2011年3月HealthTap獲得240萬美元種子資金,投資者包括多位知名天使投資人,例如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和Mint.com創始人艾倫•帕澤(Aaron Patzer)。HealthTap於2011年5月正式發布。最初HealthTap主要針對婦產科和兒科,之後逐漸擴展到100種不同的疾病專科,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專業醫生在線問答服務。


在線問答醫療諮詢服務形式在當時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但HealthTap的過人之處在於在短時間快速吸引了大批的執業醫生加入。網站上線僅兩個月, HealthTap就吸引了6000多名醫生、500家醫療保健機構參與其中,包括美國克利夫蘭臨床醫學中心以及加拿大西乃山醫院等諸多知名醫療機構。這除了與創始人Ron Gutman在健康網站Wellsphere的工作經歷有關外,還與HealthTap善用遊戲化機制和社交元素有關。


在HealthTap網站上,用戶尋求免費醫療諮詢,而醫生們得到什麼呢?事實上醫生們獲得的是信譽。醫生信譽一直是醫療行業的關鍵因素,也是醫生從業生涯最需要精心維護的無形資產。在HealthTap網站通過免費為病人解答,醫生則可以賺取知名度和HealthTap精心設計的各種虛擬「獎項」,這些都是遊戲化機制的設計理念。


在HealthTap的每位醫生都有一個稱為「DocScore」的分值,這個分數依據一些背景信息,例如他們所畢業的學校、從業年限等。此外醫生通過在healthTap的問答服務來獲得分值得提升,並更具服務量和用戶滿意度等因素獲得不同的級別獎章。比如,醫生們通過回答問題來獲得某類獎章,回答數量越多獎章也隨之升級。醫生之間也可以產生互動,例如其他醫生可以點擊「贊同」按鈕顯示他們對其他醫生答案的認同。獲得答案的用戶則可以用「謝謝」按鈕表達感激之情,這會進一步增加答案提供者的知名度。接受25個「謝謝」會讓答案提供者獲得「Doogie Howser」獎;50個「謝謝」則會讓你獲得「Dr. Heathcliff Huxtable 」獎,等等。除了類似於勳章的獎項之外,HealthTap網站還提供了一些社交網絡功能。用戶可以關注特定的醫生和感興趣的話題,當你登錄到HealthTap網站時,這些問題的新答案就會顯示在「活動提要」中。與此同時,用戶在網站上的各種交互行為也能為其提高健康積點「Healthscore」。


與其說HealthTap是健康在線問答平臺,不如說是醫患間的社交網站,這就好像是人力資源社交平臺Linkedin,只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換成了病人和醫生的關係,曾經共事過的同事之間點讚變成了醫生之間的互評。


此時,HealthTap網站對病患而言能提供的直接價值僅僅是能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資訊,只是資訊的來源是可以追溯的專業人士。醫生的回答框默認情況只能輸入400個字符,相當簡短,並不能實現深度診斷,也就是動脈網曾經報導過的春雨醫生輕問診模式(更多詳情看著這裡)類似。在HealthTap網站每個頁面下都有免責聲明,說該網站不提供醫療諮詢、診斷或治療。


面對用戶和醫生HealthTap此時都未收取費用,網站也沒有任何廣告,究竟以何盈利,恐怕創始人想得是放長線釣大魚,此時才剛剛開始布局而已。看一下創始人最早時期對發展遠景的闡述,能否看出端倪:創立HealthTap的真正的願景在於使HealthTap成為正規衛生信息領域內的關鍵資源。換言之,其長期使命是:完成開發可搜索的醫生名錄(內含醫生名望排名、同行評估以及直接預訂三種類別的完整信息),同時在遵守《隱私安全保密規定》(HIPAA)的前提下提供醫患之間的「問答」(Q&A)服務。


移動APP支持下的小額交易


迅速吸引諸多醫生資源的HealthTap很快便在2011年12月得到了1150萬美元的A輪投資,其投資者包括Mayfield Fund、Mohr Davidow和谷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旗下的Innovation Endeavors。這筆錢HealthTap主要用在了開發移動端APP和開發收費的即時醫患溝通平臺。


2012年6月HealthTap通過期移動APP應用,開始開展付費的醫生即時溝通的服務。這項服務對第一條詢問消息收取9.99美元的費用,第二個後續問題會再收取4.9美元,此後的追加提問則實行免費。這個價格對在美國的病人而言很有吸引力,畢竟去一趟門診可能要花去200美元,即便通過保險自己也得支付其中29元。對醫生而言,他們也樂意抽出幾分鐘時間通過即時通訊工具接待一位病人,這在HealthTap上完成很方便,而還會有部分需進一步診斷的病人,之後會預約線下時間到其診所做進一步診斷。


此外,HealthTap APP還實現了將就診交流歸檔存儲,可以作為用戶個人的健康記錄,HealthTap確保這些信息安全私密。這些功能對慢性病患者用戶而言很不錯,意味著這能吸引住這批人群長期使用HealthTap APP。


收購合併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建設


2012年11月HealthTap現金收購Avvo Health。Avvo是Benchmark投資的一家點評門戶網站,並提供排名服務。起初,Avvo僅關注律師的點評與排名。2010年,其關注對象擴大至醫師群體,為美國90%的醫師提供排名名錄,收錄了醫生的教育背景、診所地點以及醫學專業委員會的認證等信息。與HealthTap一樣,Avvo提供問答服務。此次收購完成之後,HealthTap擁有了120萬名醫師名錄,成為美國規模最大的移動醫師目錄及在線點評門戶網站。


到2013年3月,HealthTap用戶每月向醫生提問超過1000萬條,月訪問用戶數超過750萬,APP下載次數超過200萬次。2013年5月HealthTap獲得由 Khosla Ventures 等投資方帶來的 B 輪資金 2400 萬美元。與此同時,Square前營運長和Khosla合伙人基思•拉布伊斯(Keith Rabois)將加入HealthTap董事會,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將擔任顧問。


視頻、包月、處方


用文字問答方式的輕問診模式始終無法最終做到既「診」又「斷」,更無法承擔給病人開處方的責任,但使用即時視頻工具的遠程診斷卻可以解決這些瓶頸。最終HealthTap還是在問答式諮詢積累上引入了視頻問診。如今HealthTap將業務分為兩塊,一塊稱之為HealthTap+而另一塊就是2014年新推出的服務HealthTap Prime。


HealthTap Prime事實上是一個包月型的視頻問診服務。用戶交付 99 美元的月費,就能夠與醫生進行視頻對話,每增加一個家庭成員只需多支付10美元。Prime 用戶將有一些特權,比如他們有個性化的信息流。根據用戶的個人健康記錄,HealthTap 可以生成相應的醫生回復和相關文章。Prime 用戶還能夠看到醫生認可的醫療類應用,從而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健康。他們還可以向醫生發送圖片和文檔,而醫生也可以看到病人的健康記錄。當然,對於 Prime 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服務就是與醫生的視頻對話,在視頻問診模式下,醫生可以在必要時給病人開處方。




雖然對不過偶爾得此感冒的健康群體來說,實在沒有必要每月支付99美元,但Prime卻非常適合慢性病患者,他們往往得經常看醫生,長期服藥,並需要健康生活習慣的指導。而慢性病患者數量的佔比這些年來正在不斷增加,未來長期性的病患護理對社醫療資源和成本都將會是巨大壓力,換句話說也正是Prime的市場機會。雖然目前用戶在HealthTap的費用無法與醫療保險機制掛鈎,但在巨大的醫療開支壓力下,醫保機構自身也希望能降低開支,未來與之關聯不無可能性。HealthTap Prime提供了多種平臺工具,PC、iPhone、iPad以及安卓系統,醫生也可以比以往更自由的選在在何時、何地辦公。Gutman稱他想為醫生們打造一個小型亞馬遜市場。醫生從HealthTap平臺獲得的收入取決於服務了多少病人以及他們的滿意度評價。到2014年7月已經有幾千個醫生通過HealthTap Prime服務獲得一定收入,但具體的收入狀況目前還不得而知。


我們無從知道HealthTap是否因為營收壓力才最終走向收費制的視頻問診,還是這一切都是Ron Gutman在最初布局好的。用免費的服務吸引用戶,用遊戲化機制下的信譽體系粘合醫生、用收購得到最齊全的醫生名錄和背景評估、用微交易方式滿足高時效要求的用戶,最終用包月付費的視頻問診實現全流程服務。正在成為全方位的移動健康服務商有了醫生資源,有了龐大的用戶池,HealthTap能做的事情很多。2014年6月HealthTap推出了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APP版本,進一步將各類健康移動服務端的功能整合其中。是的,你可以把HealthTap安裝在智能手錶上了。例如,醫生為你創建檢查項目和處方,你立刻通過智能手錶獲知,了解詳情。事實上有諸多跡象表明HealthTap早已在原來的定位上出走很遠,而且似乎越來越遠,它正在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個人醫療移動服務商。


動脈網認為,現今判斷HealthTap是否已能實現真正盈利為時尚早,但整個移動醫療產業正在強大的市場推力下,而HealthTap已毫無疑問的站在了第一梯隊中。目前,HealthTap已在其官網公開招募各種合作機構,這面向醫療團隊、醫院、移動應用開發團隊、健康內容發布機構、保險公司、醫療設備製造商,承諾向他們開放API接口以及共享數據資源等。已結束B輪融資的HealthTap正在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醫療體系生態圈裡的關鍵連結,人們已經開始猜測HealthTap會否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醫療創業的IPO案例。


對國內相似創業公司的啟示


在國內的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中,春雨醫生、好大夫、尋醫問藥等與HealthTap的模式有部分相似,但又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問診費用較高,對許多醫生來說是關鍵的收入來源,而對消費者而言每次問診是一筆可觀的開支。這與中國問診費也就是掛號費通常只有十餘元人民幣的狀況差距很大,因而對中國消費者而言就單次問診費上,在線問診本身並沒有成本優勢。雖然如此,HealthTap的經驗中仍有諸多借鑑意義:


1、社交化和遊戲化機制可以增加用戶黏性,怎麼用都不為過。


2、要解決處方問題,輕問診的合規性可能性太小,視頻問診或有可能。


3、收購兼併對資金充足的創業公司而言也是不錯的選項,迅速擴大規模,減少重複性建設。


4、遠程問診方式對慢性疾病患者可能意義更大,應設計有針對性地服務類型。


5、用更開放的心態打通生態圈將為未來鋪墊大環境。


6、短期內的盈利或許並不重要,迅速擠進第一梯隊則有無限可能。動脈網希望通過對HealthTap的案例介紹與分析,為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帶來思考與啟發。


相關焦點

  • Rock Health和StartUp Health數據總結2019,全球數字醫療融資總額...
    近日,Rock Health和StartUp相繼發布了對2019年數字醫療領域的投融資報告,和動脈網的統計數據類似,兩家機構都觀察到了全球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在2019年出現輕微回調。動脈網對兩篇報告進行了編譯,我們首先看看Rock Health的總結。
  •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帶來什麼?  ——訪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網際網路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國慶    政府提出「健康中國2030」計劃。在政府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與傳統醫療資源不能滿足民眾看病就醫的市場需求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醫院」應運而生。借著這股東風,市中心醫院正在全力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 雙語經濟學人:網際網路醫療即將起飛?
    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市場——包括問診和藥品銷售——早在最近的疫情爆發之前就被預測將會蓬勃發展。由一家大型保險公司運營的醫療服務應用——平安好醫生在9月份聲稱,有超3億註冊用戶,相當於中國三分之一的網際網路用戶。數據公司天眼查統計出中國一共有1000多家本土網際網路醫療公司。
  • 紅杉資本怎樣選擇網際網路醫療公司進行投資
    二、從流程角度看網際網路醫療 我們仔細想想網際網路醫療/移動醫療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想想看病的整個全過程,當我們把手機拿出來的時候,有什麼可以在手機端實現,有什麼不可以實現。可以想像到中國所有的大病,從得病人數超過兩億的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到接近一億的糖尿病,到老年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只要是患病人數超過幾千萬,就有一個很巨大的市場,就有人在這裡面做網際網路醫療的創業。這使得這個行業就變得非常的熱鬧,僅僅是糖尿病的病人的診後隨訪的企業我們就見過不下五到六家,高血壓也是一樣,其他的慢病病種非常的多。
  • HealthTap將遊戲機制引入醫療信息問答領域
    HealthTap是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託的一家初創公司,它把遊戲詞彙和機制引入了醫療領域。在HealthTap網站上,用戶可以尋求各種免費醫療諮詢,醫生則可以通過提供答案來賺取知名度和各種奇妙的「獎項」。
  • 學什麼技術時間短,上手快,能創業
    「學什麼技術時間短上手快,最好能創業?」一位四十多歲的大哥在我們的後臺發出來這樣提問。我想學個能賺錢的技術,最好是我以後可以靠技術創業的。」原來大哥是未雨綢繆,隨著年紀逐漸增長,面對繁重的工地工作越來感到有心無力,夏季高溫暴曬。冬季風吹霜凍的,還經常要熬到年底才能能到一年的血汗錢……這位大哥是很明智也很有勇氣的,在四十多歲發現了危機,敢學敢做,去努力改變生活!
  • 疫情背景加速智慧醫療發展 網際網路AI+有了用武之地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根據現階段我國處於臨川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項目,按照已有設計產能上限約為18億劑,能滿足9億人份的需求,考慮部分企業產能釋放需要時間,短時間內現有新冠疫苗項目供應國內及發展中國家市場仍有缺口。
  • 紐西蘭駐上海總領事一行拜訪goodhealth中國總部
    嚴格的檢測制度,保證了對產品所需檢測項目有效進行,確保從原料到成品的所有環節的質量與安全。   據了解,goodhealth正在準備CMA中國計量認證和CNAS認證。通過認證後可作為第三方實驗室接受社會和政府樣品委託檢測。這於該檢測中心而言,將是一個質的飛躍。
  • 你知道tap是什麼意思嗎?
    說到tap這個單詞,有人會想到水龍頭,也有人會想到輕敲、輕拍。今天,我們就一起看一下tap這個單詞。首先,我們看一下tap做動詞的用法。這句話中tapped是tap的過去式,意思是輕敲、輕拍。輕輕拍我的肩膀可以表達為tap me on the shoulder。2、He kept tapping his fingers on the table.他不停地用手指輕輕敲著桌子。這句話中tapping是tap的現在分詞,意思是用……輕輕叩擊。
  • 這可能是目前最牛的10家醫療創業公司
    一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近80億人次的門診量,催生出一個3萬億的醫療服務市場。隨著醫療改革涉入深水區,醫療健康市場釋放更多紅利,移動醫療、醫療服務、生物技術、精準醫療等細分領域衍生出無數投資機遇,這一市場在2020年將增長到6萬億。  掘金醫療產業藍海,資本加緊布局。
  • Healthcare:2020年代的第一個關鍵詞 | 首屆紅杉中國醫療健康峰會...
    通過獲取海量數據和組建多維度多組學數據,機器學習將在診斷學和治療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10-20年,我認為醫療健康將變成一個由細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技術驅動的領域,疾病早期篩查和治療將取代漸進式療法,這將給現在的傳統製藥企業帶來挑戰。以上這些都是帶來變革的基礎因子。
  • 創客談|專訪強森醫療創始人何海洋:西安還欠缺創業的土壤
    記者:行政效能的落後,對於創業人有什麼影響?再比如我們去寧夏也調研過,那裡的政府的熱情度就更高,所以才能吸引像春雨醫生、丁香園這種大型的醫療網際網路企業在那裡紮根,作為一個民生企業,我呼籲政府應該更支持創業,這樣才能帶動經濟的增長,誕生像阿里巴巴那樣的大型企業。在陳述這些時,何海洋的表情是嚴肅認真的,甚至帶有些許的無奈。「如果人人在家門口就能獲得方便快捷的醫療 為什麼還要去三甲醫院?」
  • 「打開水龍頭」到底是turn on the tap還是open the tap呢?
    那你知道「打開水龍頭」到底是turn on the tap還是open the tap呢?它們兩個到底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卡片山谷英語馬上就帶大家來好好看一眼哦!1. turn on/turn off首先說到turn on和turn off,這兩個英語詞組一般是成對出現的。Turn on表示開,turn off就表示關。
  • 奇點資本:專注醫療及網際網路科技+,賦能企業價值創造
    我們的基金公司除了去發掘更優秀的項目之外,最核心的目標還是:為好項目賦能,陪著它跑更遠。" 為此,奇點資本從自身網際網路科技以及醫療產業基因出發,打造投資+投行式投後管理的模式,從各方面打造資本生態閉環聯盟,以資本能力賦能陪伴企業成長,幫助企業資產增值。
  • 網際網路遠程醫療步入景氣周期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國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服務網經歷巨大考驗,也為網際網路遠程醫療帶來巨大需求。  需求龐大、民生痛點、應用場景豐富,使網際網路醫療具備極大想像空間;陡增的網際網路醫院數量、破冰的網際網路醫療醫保支付政策、瘋狂湧入的產業資本,又讓其站在了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關鍵節點。
  • 「網際網路醫療+保險」:模式,還是故事?
    因此,大多數網際網路醫療創業公司,都將與醫藥企業合作的電商以及數據開發作為可預期的盈利點。 但這樣的模式會讓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基本上淪為藥企的「渠道商」。於是,不滿足於此的創業者,紛紛努力在支付端尋求突破。更明確一點說,就是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傳達出了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向。
  • 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中國教育在線訊 5月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南方科技大學賽區(下簡稱「校內賽」)總決賽在學校台州樓會議室舉行。經過一天激烈角逐,「智博超聲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榮獲特等獎,「分布式光纖管道洩漏安全監測系統」、「都卜勒相干雷射測風雷達技術及應用」和「醇氫分布式清潔供能系統」項目獲得一等獎,另有12個項目分別獲得二、三等獎。  校內賽自4月正式啟動以來,得到了全校師生和校友的關注,共吸引107支隊伍報名,參與學生近千人。
  • 社區醫療連鎖服務商強森醫療獲首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今年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線上問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讓大家進一步意識到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性。同時,疫情的暴發也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發展。此前網際網路醫療因醫保支付、處方流轉等問題制約其發展,在疫情期間許多地方政府開始對線上醫保「鬆綁」。明確提到,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對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
  • 大學生創業點子多 網際網路+模式贏喝彩
    見習記者 梁詩柳上周,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建行杯」廣東省決賽在廣東工業大學圓滿落幕。據悉,80個項目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決出本屆省賽的金獎12名、銀獎24名、銅獎44名,其中的優秀團隊將代表廣東參加全國總決賽。今年大賽有什麼看頭?高校學生又有什麼新點子?記者為此到決賽現場一睹風採。
  •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網際網路醫療內容服務的專業主義與價值觀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ID:TencentMRI),作者: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網際網路的狂潮席捲了無數行業,重塑了無數領域,這其中,就包括醫療領域。2000年,愛好網際網路的醫學碩士生李天天為方便醫學生們檢索信息,利用業餘時間做了個線上檢索社區丁香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