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宮曉倩)6月23日,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以及由35所中醫藥院校組成的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工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北京成立,此次成立大會由共青團中央主辦,北京中醫藥大學承辦。

與會嘉賓與青少年共同啟動中心、聯盟成立

        據了解,本次中心和聯盟的成立旨在推動中醫藥視野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相關問題的研究,積極搭建中醫藥文化資源共享平臺,深入貫徹落實共青團改革方針,立足於中醫藥專業特色,緊緊圍繞 「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的四維工作格局,整合特色優勢資源,創享多元交流平臺,提升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整體水平,助力中醫藥事業深化改革,推動健康中國發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表示,通過參與中心聯盟的工作學習實踐,中醫藥院校的青年朋友們能受到鍛鍊、學到本領,在立足本職工作的創新創造中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取得成果。在中醫藥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下,敢闖敢幹、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為國家健康事業的發展建設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奉獻全國中醫藥院校青年的青春力量。

大會現場圖

        「中醫藥院校在傳承祖國醫學、服務人民健康、傳播中華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中醫藥院校的共青團組織,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大力發揮共青團的育人特色,為培養大批優秀中醫藥青年學子做出了應有貢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指出,本次中心和聯盟的成立是中醫藥院校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社會發展、服務人才培養的有效舉措,是促進中醫藥院校共青團改革發展和青年工作交流互鑑的重要平臺,對中醫藥院校共青團事業的改革發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傳播弘揚具有重大意義。

        對於今後的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建議,中心和聯盟要準確把握推進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教育的重點,積極探索推進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發揮中醫藥院校共青團工作聯盟的作用。她希望,全國各中醫藥院校抓住中心聯盟成立的有利契機,按照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紮實做好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工作,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據悉,本次大會還舉辦了全國中醫藥院校共青團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工作推進會,與會人員為四個研討專場進行了相關議題的探討。

相關焦點

  • 重慶成立全國首家青少年意外懷孕救助中心
    本報重慶2月25日電(記者田文生)剛剛成立一周的重慶市「青少年意外懷孕救助中心」已經開始向青少年提供幫助。截至目前,已接受諮詢40多起,為女青年實施緊急避孕和中止妊娠手術兩起。  設在重慶市計生醫院的這家救助中心2月17日成立,是全國首家為懷孕青少年提供無償援助的救助中心。
  • 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成立
    11月25日,銅川市公民科學素質與科普文化傳播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在銅川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省科協黨組副書記丁德科、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建波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並分別講話。他強調,科學素質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和未來發展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省科協將全力支持研究中心發揮平臺作用,創新開展工作。同時,他希望共建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開展科學普及研究、科普文化傳播等工作,努力為公民科學知識普及、科學素質提升提供更大助力。
  •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成立
    東北區域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中心揭牌儀式今天在瀋陽市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舉行。該中心依託遼寧電力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成立,是一所公益性、綜合性的專業機構,為兒童、青少年、家長及社區心理輔導人員提供專業服務。
  • ...包頭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在努力!
    今年是包頭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六連冠」之年。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文化品位越好,就證明其城市形象越好。因此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是我們包頭的榮譽,也是我們包頭人的自豪。為使創建工作有序進展,中心成立了創城領導小組,幫助克服解決在創建中遇到的的各種問題,對每一步工作開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定期召開會議,學習相關文件,明確工作思路,總結工作經驗,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從而使創建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紮實有序的開展起來。領導們積極的投身於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的建設中來。
  • 第二屆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北京中醫藥大學武當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周立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研所臨床醫學中心副主任薛家鑫,燕山大學教授、院士李青山,俞夢孫院士人民健康系統工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高民,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秘書長胡以民,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李霞,易天資本創始人安陽,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特聘教授王維義,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能量醫學創始人陳浩宏,浙江青年創業協會會長李君林,中華財神集團創始人張洪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商務部主任周曉曉
  •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礦物藥國際研究院 助力健康中國 http://shanghai.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9-10-18  大 中 小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義診送溫暖,呵護孩子心理健康
    據悉,「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是為貫徹落實國家衛健委、中國關工委等十二部委《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而發起。
  • 傳播隕石文化,引領健康生活,開啟隕石能量新時代——2020(第二屆...
    由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商人》雜誌社主辦,上海馳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中華財神集團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馳宇隕石生態賦能系統發布會於2020年11月18日在浙江杭州盛泰開元名都大酒店隆重舉行。
  • [吉林] 長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揭牌
    10月22日,長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啟動儀式在市第二實驗中學舉行。  市長崔傑為該中心揭牌,市領導鄭文芝、王振華、龍華、張曉華出席啟動儀式,並按下啟動球,開通「長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網」(www.sunshine2060.com)。
  • 慢病時代中醫藥要「發威」 未來5年河北這樣布局中醫藥發展
    而在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健康模式下,醫療資源不堪重負,醫改也陷入了發達國家面臨的同樣困境。    從根本上說,慢病就是生活方式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人的行為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有資料顯示,除去遺傳和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在人的健康因素中佔60%以上。
  • 【再獲殊榮】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獲得包頭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於2017年7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開放以來中心開展公益科普展、科普大講堂、中國流動科技館展出等科普教育活動,接待來自包頭市各區、旗、縣參觀學習人員超過10萬人次,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自2017年7月至今,在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順利開展了各項豐富多彩的科普系列活動,並成功接待了15000餘名包頭市青山區小學生參與科技體驗活動。
  • 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聽聽「繼承者們」怎麼說
    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新華社記者 孟菁 攝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中醫藥文化如何薪火相傳?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梁相斌 毛偉豪 孟菁  隨著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文化復興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這三個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新華社記者對話唐祖宣等國醫大師,走進中醫診室和中醫高等院校,探問繼承者們的答案。
  • 市青少年事業研究與發展中心成立 為青少年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江門日報訊 (記者/梁佳欣 通訊員/吳爽爽) 為了更好地為江門青少年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 鄞州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改革試點邁出堅實一步
    圖片來自甬派新聞「成立青少年服務中心,就是讓青少年有實實在在獲得感,更加專業地幫助解決青少年成長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在青少年服務上,我們將匯集更多的力量,做出更多的探索。」在鄞州區青少年服務中心掛牌儀式上,鄞州團區委負責人說。
  • 探索新時代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方」——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莊重宣言通達世界,到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詳細規劃提挈每一位國民,70年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保障人民健康這一主題貫穿其中。從團結中西醫共克時艱,到規範中醫師承教育;從赤腳醫生「能中會西」醫鄉鄰,到中醫藥科研批判繼承求實效;從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到探索中醫藥國際化之路。
  • 打造國際一流科學傳播平臺,「鳳凰·紫臺聯合科學傳播中心」成立
    9月17日,「鳳凰·紫臺聯合科學傳播中心」成立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和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將在圖書出版、融媒體傳播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反映學術前沿的高端科技專著和有中國特色的科普作品。首批合作的兩個天文科普融合出版項目將於近期正式啟動。
  • 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這味「良藥」
    2019年省衛健委與省委人才發展局、省醫療保障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中醫治未病改革創新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7個配套文件,在全國率先將中醫治未病服務項目細化為五大類共236項,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服務價格備案制,改革中醫治未病專職醫師職稱晉升制度。目前全省17家中醫院中有13家中醫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或者「治未病科」。
  • 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落戶青島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青島市教育局、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籤訂協議,聯合成立「青少年海洋教育協同創新中心」,這標誌著該中心正式落戶青島。
  • 南充:「12355」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在四川南充精神衛生中心成立
    6月2日上午,「12355」南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志願服務基地授牌籤約暨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省南充精神衛生中心舉行。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任大成在儀式上致辭,並代表院黨政與市教體局、共青團南充市委籤署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協議書,接受「12355」南充市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銘牌。儀式上,市教體局、市衛健委、團市委、市婦聯分別為南充高中、白塔中學、南充五中、嘉陵區實驗小學授予「12355」南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志願服務基地銘牌。
  • 藍田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成立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在服務青少年、凝聚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全縣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近日,藍田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揭牌暨「慶六一 關愛睏境兒童」揭牌儀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