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優秀人才獎勵名單

2020-11-28 中國網

2015年度「康緣杯」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8項

中藥整體質量控制標準體系構建及其應用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上海詩丹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果德安 吳婉瑩 侯晉軍 笪娟 錢勇 謝天培 姜寶紅 楊敏 劉璇 姚帥 龍華麗 蔡錄影 屈華 王秋蓉 馮瑞紅

通絡藥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後心肌無再流的作用和機制

完成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完成人員:楊躍進 趙京林 李向東 張海濤 尤士傑 胡奉環 金辰 程宇彤 段煉 康晟 羅富良

基於臨床系統生物學的糖尿病腎病中醫辨治研究與應用

完成單位:中日友好醫院 清華大學 崔月犁傳統醫藥研究中心

完成人員:李平 羅國安 梁瓊麟 張浩軍 肖誠 馮建春 趙婷婷 嚴美花 王義明 範雪梅 董晞 付桂香 路曉光 楊麗平 趙鐵

熊膽粉特有藥用價值及熊膽粉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完成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黑龍江黑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王喜軍 吳修紅 孫暉 靳哲 樸成玉 辛笛 張愛華 閆廣利 孫暢 李杏花 張寧 李麗靜 郭冷秋 孫文軍 韓瑩

中醫腫瘤癌毒病機理論體系創建與應用

完成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程海波 吳勉華 周仲瑛 沈衛星 周紅光 孫東東 李柳 陳海彬 李黎 李沫涵 盧偉 李博 王明豔 許惠琴 朱華旭

密蒙花提取物治療乾眼症的基礎研究

完成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彭清華 姚小磊 王方 李懷鳳 彭俊 王芬 陳佳文 李海中 吳權龍 譚涵宇

中藥大品種丹紅注射液藥效物質基礎、作用機制、質量控制及產業化

完成單位:山東丹紅製藥有限公司 天津中醫藥大學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南開大學

完成人員:趙步長 王躍飛 朱明軍 韓際宏 樊官偉 陳韻岱 李學林 王益民 黃衍民 王少峽 王晶 姜苗苗 趙菁 王丹丹 賈力夫

針灸的血管調控作用及刺井療法治療缺血性腦病的臨床應用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張棟 郭義 石現 張慶萍 羅明富 潘興芳 韓為 李飛 李順月 周智梁 王頻 左芳 宋曉晶 周丹 王淑友

二等獎24項

程莘農針灸理法方穴術辨證思想集粹與臨床應用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完成人員:王瑩瑩 楊金生 程凱 王宏才 楊金洪 楊莉 高金柱 王亮 陳瀅如 徐青燕

常見脾胃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

完成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完成人員:張聲生 沈洪 唐旭東 王垂傑 黃穗平 趙文霞 魏瑋 王憲波 李慧臻 時昭紅

名貴中藥資源分子系統學及其藥材的分子鑑別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貴陽中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袁媛 黃璐琦 金效華 彭華勝 蔣超 周濤 崔光紅 李旻輝 楊健 王學勇

複方葉下珠防治B肝相關肝癌的癌前病變臨床與實驗研究

完成單位:深圳市中醫院

完成人員:童光東 周大橋 魏春山 邢宇鋒 張希 賀勁松 唐海鴻 肖春玲 鄭穎俊 周小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統相關及證治規律的研究

完成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張偉 邵雨萌 張心月 朱雪 盧緒香 閻小燕 臧國棟 韓佳 賈新華 何榮

中藥臨床藥代動力學關鍵技術與研究體系

完成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中醫院)

完成人員:居文政 熊寧寧 蔣萌 張軍 劉芳 吳婷 劉史佳 儲繼紅 許美娟 鄒衝

超臨界CO2萃取為核心的成套技術與裝備及其在天然藥物中的應用

完成單位:中藥提取分離過程現代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廣州白雲山漢方現代藥業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集團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學

完成人員:葛發歡 劉菊妍 李楚源 李金華 潘江波 李菁 袁誠 黃翔 劉培慶 黃民

清肝活血方治療酒精性肝病(肝纖維化)的方證病理學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完成人員:邢練軍 陳珺明 吳濤 王淼 安德明 鄭培永 張莉 季光

語義網環境下中醫藥信息標準化方法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

完成人員:崔蒙 李海燕 賈李蓉 楊碩 劉靜 董燕 朱玲 李敬華 高博 於彤

符合中藥特點的增溶性藥用輔料的篩選與評價

完成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O二醫院 南京威爾化工有限公司 北京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完成人員:楊明 張萍 張海燕 張銳 高正松 史新元 廖永紅 宋民憲 馬鴻雁 齊雲

中藥抗抑鬱新策略及效應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完成人員:劉屏 胡園 董憲喆 穆麗華 周小江 郭代紅 孫豔 劉旭 崔紅 段冬梅

抗腫瘤中藥微粒多途徑傳遞系統核心技術創研

完成單位: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

完成人員:陳彥 瞿鼎 王小寧 張振海 劉聰燕 賈曉斌 周靜 範晨怡

張大寧教授治療慢性腎臟病臨床經驗、學術思想研究

完成單位: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 天津市公安醫院 南開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完成人員:張大寧 張勉之 譚小月 張敏英 趙松 李樹茂 左春霞 徐英 賈勝琴 張文柱

心力衰竭中醫分期辨治方案建立及療效評價方法研究

完成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毛靜遠 王賢良 趙英強 牛天福 袁如玉 王永剛 崔晉榮 施 樂 賈秀麗 樊瑞紅

中醫藥治療B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系列研究及應用

完成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

完成人員:鄧鑫 梁健 練祖平 白廣德 趙曉芳 張亞萍 侯恩存 塗燕雲 劉旭東

基於「痰滯腦神」理論的精神分裂症臨床治療及氧化應激損傷幹預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黑龍江神志醫院

完成人員:趙永厚 柴劍波 於明 曲秀傑 高瀟 趙玉萍 張浩 李明 張春娟 白冰

腦卒中針康治療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完成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唐強 王豔 顏培宇 邢豔麗 朱路文 張立 劉波 李季 關瑩

健脾疏肝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

完成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完成人員:李軍祥 王允亮 餘軼群 謝春娥 韓海嘯 胡立明 劉敏 徐春軍 劉紹能 朱陵群

痰瘀論治冠心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完成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楊關林 張哲 賈連群 陳民 張會永 關雪峰 李國信 於睿 姜鈞文 王洋

結直腸吻合重建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推廣

完成單位:成都肛腸專科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青島市市立醫院

完成人員:楊向東 魏雨 龔文敬 賀平 韓方海 任東林 張楨 趙希忠 吳凌雲 安輝

強心通脈顆粒防治慢性心衰的臨床療效和循證示範療效評價研究

完成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朱愛松 張豔 宮麗鴻 盧秉久 鞠寶兆 鄭海鷹 汲泓 龐敏 張鳳芹 李亞秋

創新中醫睡眠調控技術治療失眠的臨床規範化與療效評價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完成人員:汪衛東 郭蓉娟 洪蘭 王芳 林潁哪 閆雪 李濤 趙陽 劉豔驕 呂學玉

著名中醫學家劉渡舟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傳承創新研究

完成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王慶國 閆軍堂 鄭豐傑 劉敏 王雪茜 劉曉倩 趙琰 孫曉光 李宇航 梁永宣

《癌症只是慢性病》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何裕民

三等獎40項

基於臨床的「雙固一通」針灸法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湖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王華 梁鳳霞 陳澤斌 吳松 李佳 劉建民 洪亞群 尤行宏

補腎溫陽化瘀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完成單位:河北中醫學院 河北省中醫院 石家莊市第四醫院

完成人員:杜惠蘭 陳景偉 邊文會 劉京芳 李清雪 楊劍 賈雲波 賀明

臍療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完成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完成人員:高樹中 馬玉俠 劉存志 郭剛 杜冬青 鞠紅梅 於巖瀑

腎虛衰老理論指導下的老年性痴呆防治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完成人員:安紅梅 胡兵 顧超 謝燕 許麗雯 史雲峰 靳淼 張佔鵬

活血化瘀法之「生新」層面理論重構及其機制、應用

完成單位:河南中醫學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完成人員:張金生 田力 李社芳 王建彬 何慶勇 張寶霞 胡超群 趙桂芳

基於精室理論創製前列腺炎Ⅰ號的臨床及抗炎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江蘇建康職業學院

完成人員:曾慶琪 劉嘉 朱勇 曾明月 王勁松 馮俊志 楊海軍 楊凱

中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基礎和臨床研究

完成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阮巖 王士貞 邱寶珊 劉蓬 何偉平 王培源 徐慧賢 張肇宇

益氣活血法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完成單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河南省中醫院

完成人員:劉又文 沈素紅 陳獻韜 王慶豐 陳衛衡 王上增 賈宇東 張穎

王烈教授防治小兒哮喘病理論體系與系列方藥臨床應用評價

完成單位:長春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孫麗平 馮曉純 王延博 丁利忠 段曉徵 李靜 王烈

針刺對高血壓腦出血腦保護作用及臨床研究

完成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完成人員:鄒偉 匡洪宇 孫曉偉 王瓏 於學平 滕偉 劉芳 戴曉紅

調曲整脊法治療腰椎管狹窄症

完成單位: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 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 湘潭市嶽塘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廣西平南縣同安骨傷醫院

完成人員:王秀光 韋以宗 潘東華 韋春德 譚樹生 林廷章 戴國文 吳寧

痺痛靈最優處方確定及免疫機制影響探討

完成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汪悅 郭海英 吳素玲 耿元卿 李廣清 丁蓉 覃仕化 景嶸月

固本防驚湯預防小兒高熱驚厥復發的臨床研究

完成單位:寧波市中醫院

完成人員:董幼祺 董繼業 夏明 鄭含笑 凌春瀛 羅巧二 丁瑾

中醫異病同治絕經症候群、經前期症候群規範研究及應用

完成單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湖北省中醫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保康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完成人員:王小雲 楊洪豔 聶廣寧 溫澤淮 劉建 黃旭春 姜惠中 魏紹斌

益氣解毒活血通絡類中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作用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深圳市中醫院

完成人員:李順民 孫惠力 曾又佳 戈娜 邵牧民 易鐵鋼 盧建東

中藥及其活性提取物的免疫調控關鍵技術與抗腫瘤作用

完成單位: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完成人員:姜國勝 姚成芳 李霞 宋冠華 段文娟 任霞 李翠玲

朱紅膏治療慢性皮膚潰瘍療效機制、安全性評價及應用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

完成人員:呂培文 徐旭英 董建勳 王樂平 林含 楊煥傑 李建榮 霍鳳

從肝論治失眠新藥白草香解鬱安神膠囊研製

完成單位: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 廣西百琪藥業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馮瑪莉 李培毅 賈力莉 牛豔豔 武玉鵬 陳治偉 仝立國 宋美卿

尤昭玲教授中醫婦科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傳承研究

完成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劉丹卓 趙新廣 尤昭玲 李衛紅 凌霞 郭曉虹 李長豔

銀翹散活性成分對流感病毒多靶點作用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 大連市兒童醫院

完成人員:王雪峰 吳振起 崔振澤 李亞秋 趙雪 郝歐美 劉光華 王思源

中醫藥提高腹透患者生存質量、防治腹膜纖維化相關研究

完成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楊洪濤 林燕 楊波 姜晨 範淑芳 武士鋒 竇一田 王豔松

五運六氣理論科學性研究—北京地區氣象變動、疫病發病規律以及與幹支運氣的吻合性研究

完成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賀娟 高思華 翟雙慶 張軒 華靜 湯巧玲 劉宏偉 付幫澤

劉祖貽學術臨證精華暨效驗方轉化應用之系列研究

完成單位: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完成人員:劉芳 劉祖貽 楊維華 朱璐 尹天雷 卜獻春 寧澤璞 劉春華

浮小麥活性成分及質量控制研究

完成單位:山西中醫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

完成人員:裴妙榮 董婷霞 孟霜 詹華強 李慧峰 畢丹 裴香萍 張莉

從能量代謝角度探討愛滋病陽虛證的特徵及中藥幹預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完成人員:劉穎 鄒雯 李洪娟 王健 李鑫 胡建華 孫萌 張偉

複方芪丹顆粒防治急性心梗後心室重構的系統研究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吉林康乃爾藥業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史大卓 劉劍剛 董國菊 馬魯波 張蕾 汪曉芳 閆小平 伊博文

方劑配伍雷公藤對其所致肝臟、骨髓毒性的減毒作用及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山西中醫學院

完成人員:周然 閆潤紅 王永輝 高麗 柴智 李豔彥 聶中標 周文靜

小兒常壓型腦積水中醫綜合治療方案

完成單位: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陝西中醫學院附屬西安腦病醫院)

完成人員:宋虎傑 蘇同生 韓祖成 張玲 何麗雲 李奇玉 陳霄 劉玉堂

艾灸溫補脾胃的生物學效應機制研究與臨床應用

完成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常小榮 劉密 楊宗保 嶽增輝 劉未艾 彭亮 彭豔 張國山

制大黃-川芎藥對防治對比劑腎病的機制及臨床應用

完成單位:上海市中醫醫院

完成人員:龔學忠 湯曉春 王騫 王躍榮 王國華 周家俊 任飛 徐歡

中藥消脹貼膏敷臍治療肝硬化腹水的療效評價與作用機制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劉成海 邢楓 馮年平 陶豔豔 張雅麗 蔡俊萍

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循證證據的產生與方法學規範研究

完成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醫雜誌社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完成人員:劉建平 費宇彤 韓梅 曹卉娟 王思成 陳薇 劉國正 劉兆蘭

中醫金針撥障術切口外濾過術治療難治性青光眼的機理研究及臨床應用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完成人員:吳烈 桑子瑾 楊迎新 周浩川 蘇航 康瑋 張國亮 武丹蕾

基於帕金森病血脈瘀滯、筋急風動病機的抗震止痙膠囊臨床應用及作用機理研究

完成單位: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完成人員:鮑遠程 楊文明 張波 謝道俊 陳懷珍 汪瀚 王豔昕 汪美霞

中藥配方顆粒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

完成單位: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東省中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 廣東省食品藥品檢驗所 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程學仁 孫冬梅 陳浩桉 譚登平 陳玉興 畢曉黎 張建軍 羅文匯

中藥指紋圖譜總量統計矩(相似度)法的創立與運用研究

完成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賀福元 楊巖濤 鄧凱文 石繼連 周晉 劉文龍 劉平安 唐宇

慢性蕁麻疹中醫證治規律研究

完成單位:河南省中醫院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 鄭州人民醫院

完成人員:劉愛民 張步鑫 張冰 王坤 代淑芳 徐俊濤 李雪莉 屠遠輝

腫瘤患者就診指南系列《專家幫您解讀癌症》叢書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人民衛生出版社

完成人員:楊宇飛 吳煜 朱堯武 吳顯文 曹文蘭 郭中寧 郭全 許雲

《湖南省中醫養生保健手冊》

完成單位: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邵湘寧 姚勤 蔡鐵如 何清湖

《自然會健康》

完成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李燦東

2015年度「亞寶杯」李時珍醫藥創新獎獲獎者名單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李琦

完成項目:大腸癌脾虛溼熱證治理論構建與應用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上海市中醫醫院 華東理工大學

完成人員:李琦 蔡國響 劉建文 侯風剛 王炎 劉寧寧 任建琳 隋華 周利紅 劉宣 季青 付曉伶 張彥博 韓植芬 柴妮

南京中醫藥大學 談勇

完成項目:滋陰補陽方序貫對多囊卵巢症候群周期重建的治療作用

完成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談勇 任青玲 聶曉偉 鄒奕潔 周閣 郭銀華 殷燕雲 胡榮魁 趙娟

山東中醫藥大學 王振國

完成項目:中醫學術流派研究與評價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完成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王振國 劉更生 宋詠梅 張效霞 張豐聰 王鵬 劉桂榮 田思勝 朱毓梅 米鸝 趙穎 黎立 李靜 董利利 李紹林

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廖利平

完成項目:《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國家標準的研究與制定

完成單位: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深圳市中醫院 中國中醫科學院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羅湖區中醫院 深圳市中醫藥企業標準聯盟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中國中藥公司 廣州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廖利平 呂愛平 曾慶明 徐美渠 吳培凱 易炳學 李順民 周哲 徐甘霖 李靜 包文虎 蘭青山 馬雙成 李海燕 郭蘭萍

2015年度「亞寶杯」中華中醫藥學會政策研究獎獲獎項目名單

中醫藥名詞術語規範研製與推廣的管理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中國中醫科學院

完成人員:王永炎 朱建平 張志斌 蔡景峰 曹洪欣 吳文清 甄豔 黃濤 王致譜 蔡永敏 梁菊生 夏祖昌 趙豔 邱玏 洪梅

三級中醫醫院託管區(縣)中醫院模式對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的實踐與探索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

完成人員:劉清泉 王洪 劉東國 李彬 汪紅兵 魏青 王繼東 邱新萍 張勇 劉存志

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政策研究

完成單位:上海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唐靖一 黃平 張懷瓊 施建蓉 施曉芬 鄭錦 肖臻 周華 房敏 馬傑

中央轉移支付中醫藥項目經費預算執行監控通報平臺研究

完成單位:湖北中醫藥大學

完成人員:沈紹武 王振宇 肖勇 田雙桂 陳偉 趙顯輝 常凱 張玉 趙娜 劉晶 付強 李京

2015年度「康緣杯」中青年創新人才及優秀管理人才獎獲獎者名單

中青年創新人才:

湖南中醫藥大學 喻嶸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 袁媛

長春中醫藥大學 嶽冬輝

廣東省中醫院 陳秀華

優秀管理人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劉清泉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楊駿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陳士林

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 楊思進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肖臻

2015年度「康緣杯」中華中醫藥學會岐黃國際獎獲獎者名單

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孫鶴(美國)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勞力行(美國)

2015年度「杏林杯」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獲獎著作名單

一等獎6部

《實用中風病康復學》 王永炎 謝雁鳴 鄒憶懷 趙建軍 高凡珠

《高級中醫藥學叢書·中藥學》 高學敏 鍾贛生 李鍾文 張俊榮 周民權

《今日中醫外科(第2版)》 王沛 張耀聖 王軍 劉仍海 瞿幸

《中醫藏象辨證論治學》 嚴世芸 李其忠

《全國中醫婦科流派研究》 胡國華 羅頌平

《消化系統西醫難治病種中西醫結合診療方略》 魏瑋 唐豔萍 柯美雲 唐旭東 史海霞

二等獎10部

《最新國際標準針灸穴位掛圖》 郭長青 劉乃剛 胡波 黃建軍 李少華

《中醫治未病》 孫濤 何清湖

《實用針刀醫學治療學》 任月林 任旭飛

《中醫消化科主治醫生382問》 張聲生 沈洪 黃穗平 朱培一 周強

《兒科疾病中醫藥臨床研究技術要點》 馬融 胡思源 鍾成梁 王卉 倪天慶

《膏方臨床應用指南》 龐國明 朱恪材 周 端 楊志敏 周麗霞

《董氏兒科》 董幼祺 董繼業

《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研究基礎與臨床》 冼紹祥 楊忠奇 汪朝暉 劉小虹 李小兵

《實用中藥臨床調劑技術》 翟華強 王燕平 郭桂明 李紅燕 金世元

《中藥飲片用量標準研究》 楊洪軍 黃璐琦 唐仕歡

三等獎25部

《呂留良醫論醫案集》 楊東方 劉平

《脈學類聚》 盛增秀 陳勇毅 竹劍平 王英 江凌圳

《(本草圖經)研究》 蘇穎 粟慄 蘇鑫 王喜臣 魏曉光

《湖湘中醫文化》 何清湖 易法銀 周興 劉朝聖 陳小平 葛曉舒 陽春林

《針灸關鍵概念術語考論》 趙京生 楊峰 李素雲 張樹劍 張建斌

《中西醫結合風溼免疫病學》 劉維 張磊 吳沅皞 王熠 劉濱

《榕嶠醫譚──福州歷代中醫特色》 肖詔瑋 黃秋雲 李君君 林端宜 孫坦村

《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 李良松 郭洪濤

《常見腫瘤的飲食治療》 張梅 胡世蓮 李平

《傷寒論湯證論治》《金匱要略湯證論治》 李文瑞 李秋貴 趙展榮 張軍 吳翥鏜

《圖解南少林理筋整脊康復療法》 王詩忠 王和鳴 陳金水 蔡樹河 仲衛紅

《現代中醫臨證》 鄔波

《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學》 方朝暉 倪英群 方向明 趙進東 王麗娜

《推拿優勢病種診療技術》 範炳華 許麗 呂立江 謝遠軍

《胃癌前狀態性疾病》 王垂傑

《中醫臨證修養》 吳深濤

《骨傷科微創技術》 李盛華 王承祥 李紅專

《趙和平臨床經驗集》 孟彪 高立珍

《中風偏癱康復術詳圖解》 潘暢

《頸肩腰腿痛特效手法治療圖解——葉希賢臨證精華》 王平 古恩鵬 張君濤 李遠棟 王為民

《名老中醫心血管病治療經驗集》 劉紅旭 王振裕 許心如 魏執真 黃麗娟

《易混淆中藥辨別與臨床應用》 傅正良 孔增科 王麗芳 熊南燕 周海平

《廣東地產藥材研究》 梅全喜 房志堅 成金樂 謝朝良 黃冬

《桂藥化學成分全錄》 鄧家剛 侯小濤 杜成智 劉布鳴 周江煜

《中醫骨傷藥物配對集粹》 張虹 杜志軍 肖振傑

相關焦點

  • 新聞 | 我校系統9個項目獲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
    12月5日,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對202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包含科技成果、政策研究成果、學術著作、中青年創新人才及優秀管理人才、岐黃國際獎)和李時珍醫藥創新獎進行了表彰。我校系統共9個科技成果項目、優秀管理人才項目喜獲獎勵,其中科技成果獎5項、學術著作獎3項、優秀管理人才獎1項。
  • 2019年度「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名單已出爐
    2007年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4),以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2009年獲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等。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年獲黑龍江省傑出青年,201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 省中醫人 | 廣東省中醫院陳秀華教授榮獲2018年度李時珍醫藥創新獎
    該獎是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中華中醫藥學會設立的科技獎項。旨在紀念偉大的中醫藥學家李時珍,激勵廣大中醫藥研究工作者自主創新,提高中醫藥科學研究水平,表彰在中醫藥基礎和應用研究中取得重大創新成果,在本學科或相關學科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為國內外同行所公認的研究項目。此前,「嶺南陳氏針法」已納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嶺南針灸學術流派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胡宏林研究員入選2017 年度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我院胡宏林研究員成功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是高研院第二位入選該計劃的科學家。
  • 關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 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推薦人選的公示
    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等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並獲2016年度「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2017年度「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和「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為中藥學科和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眼視光人才的「搖籃」——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與視光醫學院
    學院簡介山東中醫藥大學是全國重點建設中醫院校山東省重點高校山東省首批五所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山東省唯一獨立設置的醫藥科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與視光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眼科研究所)是國內較早、山東省率先開展眼視光高等教育的學術機構
  •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2020年度優秀科技成果出爐,百度文心入選
    11月14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CAAI)主辦的2020第十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 2020)正式開幕,CAAI理事長戴瓊海院士、何積豐院士、何友院士、王恩東院士、陸軍院士等多位中外院士、專家齊聚嘉興南湖,共話智能技術和產業的未來發展。
  • 資訊 | 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提交終評項目名單/海洋優秀科技圖書擬提交終評項名單
    來自中國海洋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的相關專家共105名參與初評。會議期間還委託各專業組開展了2020年度海洋優秀科技圖書初選工作。林明森介紹相關情況會上,林明森代表設獎三家學會獎勵辦公室,首先對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及2020年度形式審查情況進行介紹,組織學習了2020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初評
  • 2020年最重要的科技人才獎獲獎名單!
    2020年國內重要的科技人才類榮譽,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未來科技大獎4人、何梁何利基金獎52人、光華工程科技獎41人、陳嘉庚獎11人、科學探索獎50人。
  • 200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情況分析
    200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情況分析經國務院批准並報請國家主席胡錦濤籤署,授予劉東生、王永志兩位院士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經國務院批准,授予「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研究」等18項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酶轉化法生產Rh2等人參稀有皂苷」等19項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2016-2019中國大學部級科研獎勵排名,清華大學第1,武漢大學第2
    在我國各類統計和科研評價中,社會科研獎勵常被歸入「省部級獎勵」範疇。如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中華醫學科技獎等公認的科技獎勵具有同各省級科技廳同等資格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孫冶方經濟學獎等社會科學獎勵則被認為是與教育部等部委社科獎勵水平相當的省部級獎勵,被納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年度統計報表。
  • 陳化蘭榮獲首屆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獎
    6月2日,首屆「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獎在京頒獎,我所陳化蘭研究員等10位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獲此殊榮獎項。
  •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獎人...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獎人介紹:彭澤瑞 2020-11-26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公布,力學領域2項優秀成果獲得國家...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力學領域有2項優秀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分別是:複雜約束下結構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主要完成人:郭旭、程耿東、閻軍、張維聲,大連理工大學);軟材料與生物軟組織的表面失穩力學研究
  •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9-2021年度項目推薦名單公布
    日前,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第五屆(2019-2021年度)項目評審名單公布。根據《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管理辦法》《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實施細則》《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開展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第五屆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科協辦函學字〔2019〕149號)和《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青年人才託舉工程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中國複合材料學會開展並完成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第五屆(2019-2021年度)項目推薦人選的徵集、資格審查、函評、會評、中國科協軍民融合學會聯合體答辯會等一系列評審後
  • 中國海洋大學2019年度「天泰獎學金」「天泰優秀人才獎」頒獎儀式...
    「天泰獎學金」「天泰優秀人才獎」頒獎儀式舉行 http://www.huaue.com  2019年12月13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2月11日下午,中國海洋大學2019年度「天泰獎學金」、第二十一屆「天泰優秀人才獎」頒獎儀式在嶗山校區圖書館第一會議室舉行。
  • 首批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名單公布
    2月26日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5-2017年度)入選名單的通知,首批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2015-2017年度)的182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名單公布。
  • 權威中醫藥學術機構首次評估,基於中醫特色優勢與科技影響力評價...
    12月2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分會發布《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中醫醫院評價研究報告(2020年)》,並附《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公立地市級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TOP100(2020年)》,公立地市級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名單出爐。
  • 謝雁鳴:中國中醫藥事業的突出貢獻者
    謝雁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科帶頭人,享受2010年度政府特殊津貼,榮獲「2011—2012年度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現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腦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藥協會循證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臨床療效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SFDA新藥評審專家,科技部國際合作課題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評審專家,北京市科委獎勵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評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