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獎人...

2020-11-29 澎湃新聞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獎人介紹:彭澤瑞

2020-11-26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個人簡介

彭澤瑞,男,工學博士。2008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學習,2012年6月獲學士學位,2018年6月獲博士學位。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得者。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任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訪問學者,2019年1月起在華中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系工作。主要從事計算流體力學、遊動和飛行的生物運動力學、流固耦合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博士論文基於浸沒邊界方法-格子玻爾茲曼方法-非線性有限元方法等相結合的數值計算框架,針對「Lighthill猜想」和「水動力學優勢」等生物集群運動中備受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展開研究,探討仿生自主推進柔性體集群運動的複雜流動幹擾和流動控制規律,進而揭示生物集群運動中蘊含的基本力學原理。相關成果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Physics of Fluids等國際流體力學權威期刊發表。獲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入選2019年度華中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基金等科研項目。

獲獎論文題目

仿生自主推進柔性板集群運動的流固耦合數值研究

關鍵詞

自主推進

流固耦合

柔性板

多體幹擾

格子玻爾茲曼方法

浸入邊界方法

博士論文摘要

遊動和飛行的集群運動蘊含了複雜的流體力學機制。人們一直關注兩個關鍵科學問題:一是個體之間的流動耦合作用對集群運動的湧現(emergence)有何影響;另一是個體能否從集群運動中獲得能量收益。本文採用浸沒邊界(IB)-格子玻爾茲曼(LB)-非線性有限元(FE)相結合的方法,數值研究了包含兩個或多個拍動柔性板的流固耦合系統自主運動問題。研究結果可以幫助人們從流體力學視角理解生物集群運動的基本原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論如下:

(1) 研究了兩個自主推進拍動板的流-固耦合系統的運動問題。主要考察了初始放置距離、拍動相位差、彎曲剛度等參數對系統運動模態、推進特性的影響。研究發現僅通過以流動為媒介的耦合作用 (flow-mediated interaction),系統便能夠自發地形成穩定且有序的運動模態,分別包括同相拍動時的 Staggered Following (SF) 和Alternate-Leading (AL) 模態、反相拍動時的 Moving Abreast (MA) 和 AL 模態。同時,自主推進物體能從特定的排列方式中獲得推進特性(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在同相拍動時,交錯的隊形能夠提升系統整體的推進特性;相對於前板,後板具有更高的效率。當系統選擇並排隊形時,其整體速度和效率均小於單個板。在反相拍動時,並排的隊形有利於提升系統的推進速度和效率。這些結論與已有的實驗觀察進行了詳細對比分析,證明是合理的。進一步通過對受力和做功的分析,揭示了最優隊形的系統能獲得推進性能提升的流體力學機制。

(2) 研究了兩個不同大小的拍動柔性板的自主推進問題。主要考察了初始放置距離、 體長比、拍動振幅等參數對系統運動模態、運動穩定性以及推進特性的影響。對於具有不同推進速度的個體,通過以流動為媒介的耦合作用,兩者能夠達到統一的速度和穩定的隊形,分別為緊湊結構(S0)和疏鬆結構(S1、S2等),其分離距離約為整數倍的尾跡波長,即S = 0, 1, 2,...。進一步給出了短板在長板下遊尾跡中的流體動力及相應的水動力勢,並從能量觀點分析了不同橫向距離下系統運動的穩定性。研究發現,當選擇合適的橫向距離(比如 H = 0.5−1.0)時,交錯結構的穩定性優於串聯結構(H = 0)。進而還研究了不同結構的能量收益和推進效率。當短板處於長板下遊尾跡中時,其推進速度和推進效率將會大幅提高。這一現象與生物遊動中的 「水動力拖拽(hydrodynamic drafting)」 機制類似。對於整個系統而言,當 H ≈ 0.2−0.3 時,系統推進效率達到最優結構。

(3) 研究了多個串列柔性拍動板的自主推進系統的集群運動。研究表明,對於多個個體的系統( N ≤ 8 ),僅依賴以流動為媒介的耦合作用,便能自發地形成穩定的隊形。根據系統的推進特性和空間隊形,研究發現兩種典型的運動模態,即快模態 (fast mode) 和慢模態 (slow mode) 。在快模態中,柔性板形成緊湊的隊形;而在慢模態中,柔性板形成疏鬆的隊形。隨著板的個數增加,系統可能分裂成若干子群。群體中個體之間的分離距離可以表示為離散的整數值(即 S = 1, 2...)。在穩定隊形中,板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受流體力類似於一個彈簧回復力。進而研究了尾跡中的水動力學勢,揭示了系統保持隊形穩定性的水動力學機制。同時,關於系統的推進特性,研究還發現了「頭雁效應」,即處於群體後部的個體能夠從群體領導者(leader)的尾跡中獲得推進性能的提升。研究表明,水動力學作用不僅能保持群體結構的穩定性而且能使群體中的個體獲得水動力學收益。

*

原標題:《【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獎人介紹:彭澤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人介紹:黃...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人介紹:黃懌行 2020-11-18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人介紹:孫...
    【獎勵聚焦】2019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人介紹:孫加亮 2020-11-19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馨提示】2020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申報即將截止
    【溫馨提示】2020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申報即將截止 2021-01-05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環境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
    我校環境學院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20  瀏覽:
  • 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在「中國力學大會-2019」中喜獲多...
    -2019」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2017、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以及第十二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獎等。在本次大會中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系雙聘院士方岱寧教授榮獲「第十一屆周培源力學獎」、武際可教授榮獲「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終身成就獎」 、陳正研究員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力學學會青年科技獎」 、北京大學劉羅勤博士(導師:吳介之)榮獲「2017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曲兆亮博士(導師:方岱寧)、趙耀民博士(導師:陳十一,楊越)榮獲「2018年度中國力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 我校博士學位論文榮獲「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優秀博士學位...
    測繪學院一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來源:研究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材料學院畢業博士生李贊獲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
    近日,2017年度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揭曉。經資格審核、通訊評議和專家評審,李贊獲評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其導師為上海交大材料學院張荻教授、郭強特聘研究員。這是上海交大學生首次在該學會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據悉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此次共評選出5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 ...大學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
    各相關學院: 根據《關於開展2020年度中國冶金教育學會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研究生院決定開展中國冶金教育學會2020年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推選推薦工作,現在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薦要求  推薦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不超過當年相關學科博士學位授予人數的2%(不足
  • 電院自動化系博士研究生獲2019年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IE)公布了2019年CIE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電院自動化系2019屆博士畢業生呂玲(導師:關新平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面向網絡系統感知與控制的傳輸機制研究與算法設計》獲此殊榮。
  • 2020年度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
    日前,陝西省教育廳和陝西省學位委員會公示了2020年度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名單,西安交大共22篇論文獲選,數量創本校歷史新高,位居全省高校之首。西安交大2020年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序號 一級學科 姓名 導師姓名 論文題目 學院 1 哲學 鄔天啟 陳學凱 存在、非存在(有、無)的辯證思考 人文學院 2 生物學 朱東麗 楊鐵林 骨質疏鬆症易感基因非編碼區SNP位點的鑑定及功能機制研究
  • 我院博士畢業生周凌一獲第二屆夏書章公共管理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10:22:30 來源: 愛我就跟我走 舉報   10月10日,第二屆「夏書章公共管理優秀博士論文獎
  • 我校18名博士和27位導師分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5號)和《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4號)。根據通知,我校喬藝曉等18名博士、葉向東等27位導師分別榮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
  • 關於申報2020年度國際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學會羅哈獎(2020ISRM...
    本著為廣大會員服務的宗旨,將我國優秀的博士論文推向國際,支持我國傑出的青年學者走向國際舞臺,現由ISRM中國國家小組啟動2020年度羅哈獎申報推薦工作。申報工作截止到2019年12月20日國際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學會(ISRM,以下簡稱ISRM)羅哈獎(ROCHAMedal),即ISRM優秀博士論文獎,是為紀念國際巖石力學學會前主席ManuelRocha及鼓勵廣大青年巖石力學學者設立的獎項,自1982年起,國際巖石力學學會每年都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優秀的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博士論文,並對博士論文作者進行表彰和獎勵。
  • 高能所張毅博士學位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日前結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2005級博士研究生張毅的畢業論文《利用羊八井ASγ實驗研究Multi-TeV宇宙線各向異性》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度共評選出100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334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它們從630篇被推薦論文中脫穎而出。
  • 關於2021年度"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推薦工作的通知
    "和"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7.項目完成人應為本學會會員。(二)"錢七虎獎"兩年一評,偶數年評,奇數年不評。(三)2021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熱愛祖國、熱愛巖石力學與工程事業,具有創新、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內容屬於"巖石力學與工程"領域。
  • 我校17名博士和33位導師分獲2018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4號)和《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3號)。根據通知,我校張川靜等17名博士、李嘉禹等33位導師分別榮獲本年度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
  • 燕山大學34篇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批准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通知》(冀教研[2020]9號)文件,全省共批准10所院校的30篇博士學位論文和26所院校的153篇碩士學位論文為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 這一省份公布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
    2020年12月4日,河北省教育廳面向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發布了河北省教育廳關於2018/2019學年度河北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的公示。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河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8/2019學年度全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冀教研函〔2020〕5號)要求,經單位推薦、專家評審等程序,2018/2019學年度全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目前已經完成。
  • 優秀!華理博士獲得IUPAC青年化學家獎,曾4次獲國獎,發表32篇SCI論文
    來自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張琦博士憑藉其題為「基於大環主客體化學的納米粒子可控自組裝及其性能研究」的博士學位論文從全球優秀青年化學家中脫穎而出,斬獲本獎項。IUPAC成立於1919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化學組織,致力於推動解決化學科學的世界問題,促進化學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發展。
  • 中國顆粒學會2018年度5大獎項揭曉
    在8月12日的頒獎及閉幕典禮上,中國顆粒學會2018年度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優秀博士生論文獎、青年顆粒學獎等5項大獎揭曉,同時,會議還公布了本屆年會面向在讀學社的優秀論文獎和優秀牆報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