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圖書在滬發布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

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葉穎)8月12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讀本「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上舉辦新書發布會。

該系列圖書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內容,精美的藝術設計,助力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據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該系列圖書將錯綜複雜的事件和人物概括成可讀性強的故事,其中囊括了探究人類起源和信仰的神話故事、集合古人智慧與謀略的「三十六計」、凝結璀璨文明的歷史著述、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濃縮漢語精華的成語故事、意蘊悠長的中國畫以及巧奪天工的古代建築。

「作為英文報紙的記者和編輯,每天的工作就是報導中國,我一直在講中國的事情、解釋中國、介紹中國,但是我發現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了解真的是很少。」叢書作者、中國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這套叢書旨在為中西跨文化交流搭建一座稀有並珍貴的橋梁,讓更多的外籍人士參與到閱讀中來,從而更深一層地認知和欣賞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張慈贇指出,過去出版的中國傳統經典的翻譯作品,大多只注重文本的表述方式,忽視了中西方跨文化傳播中的差異和細節,沒有考慮到文化傳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特徵及價值取向,「這樣的東西我個人覺得受眾範圍比較小,而且讀起來也會比較困難,你只有用英語去思維,才能寫出流暢的東西。」

在撰寫過程中,張慈贇不但注重內容和文本表達,亦考慮到文化傳播者和接收者的心理特徵及價值取向,為求達到內容通俗易懂,能被海外受眾所接受。《清明上河圖》與《蒙娜麗莎》、「覆水難收」與英文諺語中「無需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些頗具新意的對比,看似相距甚遠,實則為不同文化下的讀者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總策劃、中國資深的辭書編撰出版人和英語語言學學者朱亞軍表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也是作者、讀者包括出版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作為譯文出版社,我們有責任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推介出去,讓世界了解中國,未來這個系列這個書有多少我們出多少,不會封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將於近日面向海內外正式發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浦發信用卡牽手《國家寶藏》第三季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浦發信用卡牽手《國家寶藏》第三季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博大和燦爛,凝聚著眾多觀眾的關注與期盼,《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八點半檔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共話國寶前世今生,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以及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進一步探尋著華夏文明的無限可能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圖)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系列由國內資深英文媒體人張慈贇先生所著,共分《中國神話故事與三十六計》《中國歷史著述》《中國成語故事》《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鑑賞》《中國歷史人物》《中國古建築及其故事》六冊。
  • 【文萃】新時代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探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把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納入「五位一體」社會總體布局以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布局之中,社會各界再次掀起了研究熱潮。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雲」展-第二屆東莞·中國泥塑藝術聯展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雲」展-第二屆東莞·中國泥塑藝術聯展⑦ 2020-04-26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津版圖書《遊俠小木客》系列入選2019年「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
    原標題:津版圖書《遊俠小木客》系列入選2019年「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 日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遊俠小木客系列》入選2019年「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據了解,《遊俠小木客》系列圖書是畫家熊亮根據傳統東方傳說創作的繪本文學,目前已出版前兩部,分別為《桃花源迷蹤》《可怕的預言》。
  • 文化類節目爆款不斷 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中央電視臺和各地衛視推出一系列大型綜藝節目,如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地方電視臺的《漢字英雄》《成語英雄》《唐詩風雲會》《傳承者》等等。這種綜藝化探索在充分研究電視視聽規律基礎上,在文化內容上深耕細作,受到觀眾普遍歡迎,說明以電視綜藝的形態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巨大潛力和生命力。第三階段是「綜藝形態」傳統文化節目的成熟期。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京劇貓》:一部以貓為主角;結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動畫
    《京劇貓》是一部以貓為主角的一部動畫作品,並且幽默有趣,搞笑勵志,但最重要的還是,其中融入了中國傳統的許多文化,建築,京劇服裝等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良動畫作品,"大丸子"一開始便是他的登場,他很小的時候就沒有見到父母,但他過人的天分和膽量與自己的信念,讓他成為了星羅班的成員,也得到了班主婆婆的認可,走出銅鑼鎮,歷經困難險阻遊歷四方,其中,經歷了分分合合人性與貪婪,往事與過往,最終成為一位強者;其它們的主角也個個性格分明,頗為有趣,講述了一場
  • 視頻|邵陽:傳統文化進校園,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11月6日下午,邵陽市文明辦聯合市教育局在隆回縣雨山中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活動現場,極具文化特色的新疆舞、漢服展示和中華武術表演,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在隨後的傳統文化展演中,《寶慶烙畫》因精湛的竹刻技藝贏得了圍觀群眾連連稱讚;古琴彈奏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古琴,欣賞古琴絲絲音韻;太極拳、中國舞等也受到學生熱烈追捧,通過現場交流、學習,切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其中,愛奇藝榮獲「年度文化傳承優秀案例」。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鬢邊不是海棠紅》立足於傳統文化原點,用民國年代的外衣包裹京劇文化內核,在呈現戲曲行業興衰起伏的故事畫卷中,致力於描摹梨園眾生相、勾勒出時代背景下的國粹之美和傳統文化風貌。
  •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為青少年講述鍾南山、袁隆平等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第二輯書封。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8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由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用時代先鋒鑄造國魂,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顆紐扣——『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第二輯)讀者見面會」日前在上海舉行。
  • ...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夯實文化自信根基,讓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11月27日,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在北京召開。
  •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建設成就述評
    目前,中國電視劇和圖書年產量穩居世界第一,電影產量高居世界第二;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609.76億元。進入新時代,隨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人民對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越來越高。
  • 從一個原創選題向一個圖書品牌「進化」,需要幾步走?
    「九神鹿繪本館」自誕生之日,就以匯集、出版優秀的中國原創繪本為目標。我們希望透過這些帶有中國體溫的原創繪本為中國孩子構築純淨善良的童心世界,讓世界兒童通過九神鹿繪本館這座橋梁了解中國。所以該品牌的關鍵詞是原創、童心、橋梁。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國際理解教育的關鍵在於文化理解。《國家 「十三五」 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突出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各環節,貫穿教育各領域。在近幾年的中高考中,對學生中國文化底蘊的考查日趨明顯。國際理解教育面臨新的範式構建與新的歷史使命。
  • 白鶴小學:誦讀經典詩詞 傳承優秀文化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7日訊(通訊員 鄒曉桃 戴湘臨 鄧孟晶)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豐富學生文化素養,12月15日下午,白鶴小學舉行《日積月累》詩詞背誦大賽。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用中華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們的心靈,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活動聯動育人;促進「四史」學習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有效融合;打造城建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天津城建大學多點布局、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打出立德樹人「組合拳」。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線上展(七):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③
    今天茶山仔給大家帶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線上系列展」第七期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大灣區傳統民俗影像系列邀請展該展覽由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民俗攝影委員會隨著歷史的演變,高蹺龍逐漸成為民間慶典,祭祀活動的一項傳統節目,有著約600多年的歷史。雷州高蹺龍曾獲得廣東省首屆非遺項目傳統舞蹈金獎,傳承獎。每年的元宵節前後,南門關萬人空巷,爭相觀看高蹺龍精彩絕倫的表演。目前,郭廣慶作為高蹺龍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年近八旬的他依然致力於高蹺龍的傳承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