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十年來無數次攪動矽谷風雲的核心人物,馬斯克總是能提出一些極富創造性的想法,被外人譽為「鋼鐵俠」的他在執行層面上,也展現了非凡的一面。
在2001年的時候,馬斯克就已經開始研究他的「火星綠洲」計劃,並與好友專程趕到俄羅斯與宇航專家進行探討,但苦於火箭的售價太高,最終還是拖慢了計劃的實施。
於是乎,在2002年,馬斯克成立了space X公司,也就是所謂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到了2006年,space X就拿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的合同,這也證明了這家公司有能力運送貨物到國際空間站。而這個航空航天局,就是著名的NASA。
馬斯克除了研發出了商業火箭,還開展了更加宏偉的藍圖——星鏈計劃:,原名是Starlink。
相比傳統的網際網路,星鏈計劃的核心優勢有兩個:
一、就是360度無死角全覆蓋,也就是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接收器都可以接入網際網路。
二、星鏈計劃的網絡傳輸速率要遠遠超過目前的5G網絡,因為星鏈計劃要發射12,000餘顆衛星,通過高密度覆蓋和特有的數據傳輸技術,可以實現10g每秒的數據傳輸。
馬斯克可不僅僅只是做了這些,在2004年,馬斯克收購了特斯拉,並在2008年,交付了特斯拉的第一款車——roadster。而到了今天,特斯拉已經無疑成為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教父。
美國有人這麼評價馬斯克:
馬斯克想要一種新型支付方式,於是Paypal出現了
馬斯克想要開電動汽車,於是特斯拉出現了
馬斯克想要低成本的去太空漫遊,於是SpaceX出現了
現在的馬斯克想要秒速環遊世界,於是他正在研究Hyperloop
那什麼是Hyperloop呢?
Hyperloop直譯過來一般叫超級高鐵,採用磁懸浮+低真空的模式設計運作,又因為它的形狀很像膠囊,所以又叫膠囊高鐵。
火箭、衛星、星際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超級高鐵、能源革命。這種種的事情,都是馬斯克為了上火星從而做出的布局,也順便讓他成為了身價超900億的全球頂級富豪。有錢,高科技,自戀,種種特質也激發了漫畫作家們的靈感,於是……
本期完
——下期預告——
寫在最後
我們是誰?
「和智空間」是由北京經開區管委會推薦並經中關村管委會審核,獲得「智能製造硬科技孵化平臺」稱號,且受和利時集團委託,由和泰通公司負責運營,圍繞集團「3+1+N」發展戰略,構建「一體三翼」的孵化平臺,為智能製造細分領域中小企業、優質項目提供「專業垂直、鏈條完整、流程統一」的孵化加速服務。我們的智能製造全鏈條孵化體系(增值服務)包含了投融資服務、技術創新服務及導師輔導服務。
我們具有專業的服務、國際和產業資源,並與多所高校進行深度合作,目的打造更完善、更專業、更全面的孵化平臺。
我們為什麼要做科普漫畫?
作為一家立足於科技領域的孵化器平臺,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努力,將世界上先進的科技,理念用更接地氣的方式傳遞給大家,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國內外的前端工業科技與技術。並以此為發展方向進行科技研究與雙創革新,和智空間也會對相關的企業,團隊予以全力的政策補貼與孵化支持。
我們還做了哪些工作?
除了我們每周五更新的科普漫畫外,每周一到周四,我們還會將創投領域的新聞時事,國家雙創最新政策解讀,科技報導等內容分享給大家。此外,我們會不定期推出各類科技主題,創投主題活動,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