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大腦電路是如何控制你的行為的

2020-12-03 百家號

小鼠大腦含有大約8000萬個神經元,全部被裝入一個大約榛子大小的空間。這些細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它們之間的聯繫至少數十億。大腦依靠這個電路來解釋有關世界的信息,從經驗中學習並控制運動。神經細胞在這個狹窄的空間中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網絡 - 這讓科學家很難理解哪些細胞負責哪些任務。現在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究出兩種類型的混合神經細胞如何將勞動力分配到計劃和啟動動作。通過整合逐個細胞分析神經元的形狀,基因活動和功能,該團隊已經弄清楚哪些腦細胞負責這些獨特但密切相關的工作。結合如此廣泛的分析代表了一項重大的技術壯舉。他說,這是了解大腦功能的新方法。這項工作需要多個研究所的多個科學家團隊合作解決一個問題。

斯沃博達認為,這種方法對於幫助研究人員解決神經科學中最複雜的問題是必要的。「大腦研究的重大進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於這些類型的合作,」他說。繪製新的神經領域,在世界各地,研究人員已著手努力構建全面的神經圖,以揭示大腦的真相。神經科學家正在從許多不同的角度探索大腦精細的網絡,繪製細胞結構,分子特徵和神經活動。斯沃博達說,結合這些不同的信息來獲得有關大腦功能的見解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項長期測繪工作涉及神經元解剖學。

項目團隊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確定小鼠大腦神經元的精確結構 - 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包括在數千張大腦圖像中精心追蹤個別神經元的細長路徑。艾倫研究所的補充工作是繪製細胞的基因表達,揭示細胞之間的關鍵相似性和差異,並提供細胞功能的提示。在這項新工作中,在小鼠新皮質內創建細胞的完整基因表達譜。新皮質是哺乳動物大腦中負責更高認知功能的最大部分。該團隊專注於前側運動皮層(ALM),這是一個參與規劃和執行運動的區域。

已經合作多年。他的實驗室致力於描述神經元如何編碼信息和控制運動,艾倫研究所的科學家使用新的單細胞RNA測序技術來分析單個神經元的分子構成。研究所的同事確定了全部 分子來自新皮質的23,822個神經元中存在的轉錄組。這生成了每個細胞中基因被打開的完整圖片平均每個細胞約9,000個基因。在龐大的數據集中,研究人員確定了超過130組共享轉錄組的細胞。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解碼了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 與一種神經末梢束有關
    科學家解碼了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 與一種神經末梢束有關  Emma Chou • 2020-06-19 14:12:
  • 科學家解碼大腦嗅覺
    科學家進一步解釋了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並將一種氣味與其他數千種氣味區分開。在老鼠的實驗中,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創建了一種電信號,即使該氣味不存在,它也會在大腦的氣味處理中心即嗅球中被視為一種氣味。
  • 在此時此刻,是你的大腦在控制你,還是你在控制大腦?
    人類是大腦的「傀儡」?到底是誰在控制誰?你有想過嗎?我們都說高考是人的一生最為公平的一次競爭,其實從人出生的一瞬間開始,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所處的環境也是不同的,我們的一生當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追求。
  • 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這個問題令人細思極恐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身體器官之一。有人提出了個疑惑:人和人的大腦是什麼關係呢?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看到最後,你會感到細思極恐!傳聞一批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搞明白人體的行為和大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控制關係。
  • 人類大腦如何工作?五篇計算神經學論文告訴你
    論文4:Optimizing Neural Information Capacity through Discretization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6627317304014如何去理解像大腦這樣複雜的生物系統裡面不同的電路
  • 「大腦黑客」:腦電波出賣你的銀行卡號
    想像一下,你可以像瀏覽微信朋友圈一樣滾動你的記憶,重新體驗某個你最喜歡的以往的生活時刻和細節。黑客進入你的大腦」劫持「這些美好的記憶,並威脅說,如果你不支付贖金,他們就會刪除這些甜蜜記憶。這聽起來可能很科幻,但這些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現實。
  • 華裔教授AI解碼腦電波,大腦所想直接合成文本或語音
    從大腦「讀取」人的意圖說話似乎是一件毫不費力的事,但實際上說話卻是人類執行的最複雜的活動之一。十多年前,科學家首次從大腦信號中解碼語言,但是一直以來,語言解碼的準確性和速度遠遠低於自然語言交流。目前一些用於大腦控制打字的腦機接口技術,其實依賴的是頭部或眼睛的殘餘非語言運動,或者依賴於光標控制以逐個選擇字母並拼出單詞,這種方式目前可以幫助癱瘓的人通過設備每分鐘輸出多達 8 個單詞。但與流程自然語言交流時每分鐘 150 個單詞的平均速度比起來,現有技術的輸出速度還是太慢了。
  • 網路遊戲是如何控制你的大腦,為何有人迅速上癮有人卻能克制?
    ,多巴胺越多,他越興奮,大腦裡亢奮的信號因此迅速傳遞和蔓延。這些行為稱為強化學習,及大腦獎賞機制,是人類學習和適應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 然而生活中作弊現象屢見不鮮,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也同樣如此,當勤奮的小人兒不再願意忍受由正常途徑產生多巴胺,而是通過作弊的方式、繞過原本精密設計好的強化學習這條路徑,而通過自我刺激的方式產生多巴胺,勤奮的小人會變成貪婪的小人,這時我們的大腦就可以說是成癮了。
  • 心理學家:想法能控制大腦行為!網友神回復:大腦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看到過一篇深得人心的文章名字叫「真正傷害你的是你對事情的看法」如果是平時愛研究心理的專業人士看到會想起著名的ABC理論,如果沒記錯的話是一個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名字就不說了,想知道自己查吧這個理論就強調說:是我們對某件事的認知評價引起消極或積極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而非事件本身。
  • Nature:大腦中控制社交記憶的區域同時引發攻擊性行為
    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單個大腦區域可以控制高階認知,如社會記憶,以及像社會侵略這樣的天生的本能行為。並且由於CA2功能障礙與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有關,這些結果提供了進一步的支持,即改變的CA2功能可能導致與這些疾病相關的異常社交行為。(圖片來源:Felix Leroy and David H.
  • 前沿科學實驗:究竟是你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你?細思極恐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到底是誰?到底是我在控制大腦還是大腦在控制我呢?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搞明白人體的行為和大腦會是怎樣的一種控制關係;實驗具體過程如下:找來一名實驗者,將其安置好後,讓他佩戴相關的腦電波檢測儀器,之後在這個實驗者面前放上一面顯示屏,顯示屏上面有計時器。在這個實驗者面前,有一個按鈕,只要這個實驗者想按,則隨時可以按動這個按鈕。其相關的腦電波檢測儀器會全程記錄其腦電波的波動。然而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令人細思極恐。
  • 基於CPLD的編碼器解碼接口、PWM輸出方案及其在運動控制卡和伺服...
    因此在接收這個信號時就需要專門的解碼接口電路,將所得的數據也就是實際運動位置/位置信息傳遞給處理單元,或通過總線(比如PCI)傳遞給數控設備的中央控制系統中,讓控制系統的軟硬體根據測來的實際信息與理想(邏輯)信息進行對比,然後根據比較的誤差結果再去調節運動部件的位置和速度,或做其他中斷、開關性的輸出動作以達到控制機械運動的目的。
  • 植入這東西能控制你的大腦?
    又或許,他聲音中的興奮異常來自於他正詳述自己剛發表在《大腦》(Brain)上的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他展示了如何通過病人大腦的植入物刺激靠近大腦中心的尾狀核,從而加強大腦的學習能力。他告訴我,控制電脈衝的時長得剛剛好,主要取決於一輪衝擊中那些處於活躍學習階段的神經元的放電活動。一次完美時長的脈衝能加速他的病人作出正確聯想。
  • 超聲波可控制大腦行為決策 治療毒癮和抑鬱症新希望
    通過將超聲波脈衝指向大腦額葉皮層部分,可以影響獼猴在計算機化選擇任務中的判斷,如果該療法應用於人類,無痛超聲波腦刺激可以治療行為決策障礙,包括:毒癮和暴食,而不是採用藥物或者手術治療。超聲波精確治療是指無聲、高頻聲波脈衝通過超聲波換能器對準大腦,這就像一個超聲波「掃描魔杖」。該聲波脈衝瞄準大腦神經迴路,激活神經元並影響神經元控制的行為。
  • 掃描猴子大腦,竟可以解碼人臉圖像
    這說明我們對大腦識別面部和大腦在看到人臉時用來記錄的電勢窗口有了更進一步理解。該研究被發表在《細胞》期刊上,它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能夠打開猴子的大腦,也不意味著我們很快能夠直接看到猴子夢中的照片。它象徵著人類對大腦某個特殊功能的突破性研究。萊斯特大學的神經系統學家Rodrigo Quian Quiroga教授表示此乃神經科學領域的一大變革。
  • 華為在愚人節發布意念控制屏,然而AI解碼腦電波是真的
    雖然到現在還不能肯定或否定華為是不是在開愚人節玩笑,然而,用意念(也就是腦電波)控制的技術以及消費產品,卻是真實存在的,一人客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過幾次了,甚至已經算不上新鮮玩意兒了。雖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在我們現實消費生活中,見的並不多,當然更談不上有大眾化主流的意念控制應用產品了,不過目前技術多數只是機器檢測並識別腦電波並控制外物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或驅動。
  • 單脈衝寬度射頻控制信號轉換成電壓的電路簡介
    控制信號轉換成電壓的電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7269.htm本文給出的這個電路的參數由微型計算機設置,然後電路負責把單脈衝寬度射頻控制信號轉換成電壓,依據微型計算機設置的窗口中心和窗口寬度值進行窗口比較。比較得出的信息用於對輸入脈衝寬度信息解碼,執行所選擇的任務,調整窗口中心和寬度可以給解碼過程增加靈活性。
  • 用89C51單片機控制紅外線通信接口電路設計
    在通信系統中,常利用非電信號來傳遞控制信號和數據,以實現遙控或遙測的功能紅外通信,具有控制簡單、實施方便,傳輸可靠性高的特點,是一種較為常用的
  • 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多巴胺能神經元發揮了這樣的作用……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生物對香氣和味道有天生的偏愛,例如食物的氣味總是很有吸引力。大部分生物在口味上也有相似的偏好:糖和脂肪被積極地感知,而苦味的感知卻很消極。為了能夠進行這樣的評估,我們需要大腦中的信號告訴我們:「這很好!」或「這不好!」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系統(又稱獎勵系統)在這些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
  • 經濟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大腦如何感知價值與回報
    當人們商店購物或在網上交易的時候,消費者如何感知和確定有價值的東西?是大腦中的哪些區域在起作用?大腦的這些區域是如何參與了做出關於價值和回報的選擇?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這樣的既通常但又非常重要的問題,以闡明如此潛在的經濟行為的神經科學。世界著名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批科學家一直在對上述課題進行大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