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愚人節那天,華為曾經似乎是開愚人節玩笑似的發布動態說,將發布用意念驅動控制的屏幕:意念驅動,技術搭載,史上首款超意識協作屏!擁有腦電波投射、生物識別、靈感激發等功能。當時華為的宣傳是意念協作屏,而內容探討的就是我們大眾心目中的意念控制相關的智慧屏幕產品。
雖然到現在還不能肯定或否定華為是不是在開愚人節玩笑,然而,用意念(也就是腦電波)控制的技術以及消費產品,卻是真實存在的,一人客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過幾次了,甚至已經算不上新鮮玩意兒了。雖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在我們現實消費生活中,見的並不多,當然更談不上有大眾化主流的意念控制應用產品了,不過目前技術多數只是機器檢測並識別腦電波並控制外物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或驅動。
而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再一次有所突破,這次和意念控制有關。這次可能會讓我們「感覺驚悚」,因為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將我們的大腦活動轉化為完整的文本,根本不需要我們說一個字。要知道這對於之前的所謂意念控制的理論中,是驚人的進步。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研團隊使用人工智慧解碼系統,把人的腦電波轉譯成英文句子,準確率高達97%。這篇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的論文裡說,為了提高準確性,他們使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解碼皮層腦電圖:皮層活動中產生的電脈衝記錄,通過植入大腦的電極接收。
測試實驗是,讓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朗讀並重複一些固定的句子,同時用電極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然後,將這些數據輸入到神經網絡中,該神經網絡會根據實驗的音頻記錄,分析與特定語音信號相對應的大腦活動模式,比如元音、輔音或嘴巴動作。此後,另一個神經網絡解碼了這些表徵(從重複的30–50個口語句子收集而來),並且使用它來嘗試預測正在說的話,完全基於語句的大腦皮層特徵。
也就是說這個人工智慧系統通過這種訓練,嚴格意義上,能夠將人類的大腦皮層的信號轉化為文字,而達到的驚人效果就是只有3%的錯誤率。
我們現在停留在只能通過手指和語音控制來和電子設備交互的階段,而腦機接口的突飛猛進,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交互方式。也許,華為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我們依舊需要通過屏幕來交互和協作的時候,他將意念控制協作和屏幕結合在一起,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華為發布的智慧屏,會真的植入意念控制識別接口,讓智慧屏更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