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愚人節發布意念控制屏,然而AI解碼腦電波是真的

2021-01-09 機智客

今年愚人節那天,華為曾經似乎是開愚人節玩笑似的發布動態說,將發布用意念驅動控制的屏幕:意念驅動,技術搭載,史上首款超意識協作屏!擁有腦電波投射、生物識別、靈感激發等功能。當時華為的宣傳是意念協作屏,而內容探討的就是我們大眾心目中的意念控制相關的智慧屏幕產品。

雖然到現在還不能肯定或否定華為是不是在開愚人節玩笑,然而,用意念(也就是腦電波)控制的技術以及消費產品,卻是真實存在的,一人客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過幾次了,甚至已經算不上新鮮玩意兒了。雖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在我們現實消費生活中,見的並不多,當然更談不上有大眾化主流的意念控制應用產品了,不過目前技術多數只是機器檢測並識別腦電波並控制外物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或驅動。

而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再一次有所突破,這次和意念控制有關。這次可能會讓我們「感覺驚悚」,因為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將我們的大腦活動轉化為完整的文本,根本不需要我們說一個字。要知道這對於之前的所謂意念控制的理論中,是驚人的進步。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研團隊使用人工智慧解碼系統,把人的腦電波轉譯成英文句子,準確率高達97%。這篇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的論文裡說,為了提高準確性,他們使用了一種新的方法來解碼皮層腦電圖:皮層活動中產生的電脈衝記錄,通過植入大腦的電極接收。

測試實驗是,讓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朗讀並重複一些固定的句子,同時用電極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然後,將這些數據輸入到神經網絡中,該神經網絡會根據實驗的音頻記錄,分析與特定語音信號相對應的大腦活動模式,比如元音、輔音或嘴巴動作。此後,另一個神經網絡解碼了這些表徵(從重複的30–50個口語句子收集而來),並且使用它來嘗試預測正在說的話,完全基於語句的大腦皮層特徵。

也就是說這個人工智慧系統通過這種訓練,嚴格意義上,能夠將人類的大腦皮層的信號轉化為文字,而達到的驚人效果就是只有3%的錯誤率。

我們現在停留在只能通過手指和語音控制來和電子設備交互的階段,而腦機接口的突飛猛進,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交互方式。也許,華為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我們依舊需要通過屏幕來交互和協作的時候,他將意念控制協作和屏幕結合在一起,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華為發布的智慧屏,會真的植入意念控制識別接口,讓智慧屏更加智慧。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UDrone意念無人機初體驗 玩轉腦電波控制
    UDrone意念無人機後來發展到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的設想,UDrone意念無人機應運而生,在這裡我科普一下,這是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如何讓腦電波更強大?看看意念控制遊戲
    我看了一下,輸贏是這麼定的:在軌道上的小球到了哪一方,哪一方就算輸,因為對方的腦電波更強大,把球推動了你這邊。結果,那個小女孩連贏了幾局。到我上場之前,和我同去的做「泰奇幻」公號的韓大黑同學一下子就被PK掉了。我帶著一顆為韓大黑復仇的心上陣了。 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了特製的耳機,耳機上還連著一個夾子夾在我的左耳垂上。這時我問工作人員,這遊戲的攻略是什麼?想什麼才能讓腦波強大,才能贏呢?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但由於人的大腦被頭蓋骨緊緊包裹,屏蔽了大量的腦波信號,為此提取腦電波必須依靠電極等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收集、放大並記錄,意念控制設備由此誕生。一隻猴子帶來的巨大科學啟發現代意念控制技術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研究人員剛剛發現人類腦電活動,並開發出單電極腦電描記技術,用以貼在頭皮上記錄腦電活動。
  • 「意念」平板? 三星嘗試研發腦電波控制技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0日消息,三星正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研究者合作,研發用腦電波控制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在研發項目中,使用者頭戴腦電波識別帽,通過停留關注某一圖表來進行選擇,因為在關注過程中產生的腦電波與其他狀態下不同,系統將能進行識別。
  • 意念控制腦電波,貓耳朵懂你的心
    Necomimi是日本neurowear公司運用NeuroSky(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開發出來的一款可愛特別的意念控制腦電波裝置,它可以體現出穿戴者的心情!因此,腦電波貓耳朵上的傳感器在探測到人的具體腦電波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聳拉或直立。腦電波貓耳朵像個發箍一樣,只要戴在頭頂上,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就會探測並自動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隨著人類情緒起伏,做出相對應的表示性動作。例如, 配戴者心情悲傷時,貓耳朵會垂下;集中注意力時,則會豎起來;心情愉快時,貓耳朵會來回擺動;身心疲倦時,它也會平躺著。
  • 愚人節營銷指南及推廣雷區
    現在據愚人節還有兩周不到,各家的市場部應該都在開始策劃愚人活動了,本文就說說愚人節可以怎麼玩。愚人節推廣套路1、發布「假產品」吸引眼球愚人節可以說是比腦洞的節日,發布一個惡搞型的產品,煞有其事的做一套推廣海報,甚至拍攝TVC,再有點實力就開個專場假產品發布會。
  • EMOTIV INSIGHT,「意念控制」讓未來心想事成
    本期視頻推薦(EMOTIV INSIGHT:腦電波意念控制器)▼按鍵、觸屏、聲控——Emotiv Insight由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神經科技公司研發,主要運用一種被稱為非侵入性的腦電波儀技術,感測並學習每個使用者大腦神經元電訊號模式,讀取使用者大腦對特定動作產生的意思,以先進軟體進行分析解讀,再轉化成電腦或遊戲機能理解的訊息,解讀其意念、感覺與情緒,再以無線傳輸到電腦,在熒幕上複製出同樣的動作,不但能讓遊戲中的虛擬人物模彷玩家的面部表情,
  • 腦電波控制來了 2018我們將能用意念玩VR遊戲
    【PConline 資訊】2018年,我們將能玩到第一款可以使用腦電波控制的遊戲,腦電波控制技術將普及到VR遊戲中,使用Neuable大腦掃描頭帶,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從此能夠解放雙手玩VR。
  • 華裔教授AI解碼腦電波,大腦所想直接合成文本或語音
    許多患有神經疾病的患者因喪失語言能力,需要依賴特定的通訊設備進行溝通,這類設備大多利用腦機接口或者頭部、眼睛的動作來控制光標,以選擇屏幕上的字母,從而拼出他們想說的句子。但是,這個蹦單詞的過程,實在無法與人類的正常說話過程相比。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至於腦電波控制,通俗地說,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
    新華社深圳10月18日電題: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新華社記者彭勇、申安妮、陳宇軒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起落、將人體骨骼影像從電腦屏幕裡「拉出來」左右翻轉、從唾液中提取基因……這些關於人體的「黑科技」不是出自電影片段,而是出現在全國雙創周深圳主會場,讓參觀者不斷驚呼:「原來科技可以和我如此息息相關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在北京市殘聯的展臺前,「腦電波電動輪椅」、「萬向輪椅」、「靈·睿」 陪護機器人、「智能假肢」、「航通守護者」個人定位追蹤器和「智能康復訓練器」等都非常引人注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發的「腦電波電動輪椅」非常特別,看上去和科學家霍金使用的輪椅外觀相似。操作者坐在輪椅上,頭部戴上一個像章魚一樣的腦電波採集器,其通過藍牙裝置和安裝在輪椅前的一臺平板電腦相連接。操作者只要在腦子中想一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採集器就會將這些不同的腦電波採集起來,輸入電腦的軟體,進行記錄識別。大約經過10分鐘左右的訓練識別後,操作者就可以用意念來控制輪椅的方向。
  • 意念加AI算法「復原」每個手指,智能義肢登上Nature子刊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張倩、杜偉、李澤南使用「意念」控制機械,讓肢體缺失的殘疾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聽起來像是出現在電影中的場景。意念+AI 算法=靈活、穩健機械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提出的全新機械手臂控制方法,其關鍵優勢在於通過人類意圖和自動化算法共同進行操縱(shared control)——在需要高靈活性時,人類控制運動;當需要高魯棒性時,AI 算法則進行輔助。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上展示利用大腦植入設備調控情緒異常的初步人體試驗結果。除了這些國際科研探索,在中國,去年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由意念控制的航天實驗;11月9日,科大訊飛對外發布了意念控制家居的成果……「意念控制」是科學還是超能力?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
  • 大學生發明「意念翻書」卻遭嘲諷…網友看不下去了!
    使用這套系統,人不需要肢體動作,只需通過簡單的腦電波傳感器就可以實現對翻書機翻書的動作進行控制。這套系統的其中一位發明人祁煥強介紹,人體意念控制書本翻頁系統成本低廉,該系統通過TGAM腦電波模塊提取微弱的腦電信號,採集端將電信號轉化成數位訊號,再將數據通過藍牙模塊與STM32單片機進行通信,檢測人是否眨眼
  • 盤點Google 經典愚人節「惡搞」,用「荒誕不羈」去改造世界
    這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裡,有的天馬行空、有的令人捧腹,而有的最後變成了現實……今天,在愚人節和清明節交織的這個假期的最後一天裡,就讓我們來細數一下,Google 過往的那些經典的愚人節玩笑。Google 倍受全世界極客推崇,除了各種掌控各種未來科技以外,更重要的一點也正是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和人文氣息,也正是 Google 在 2000 年推出的「The MentalPlex」開創了世界頂尖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愚人節這天發布「惡搞」產品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