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腦電波更強大?看看意念控制遊戲

2021-01-09 李瀛寰

參加首屆智慧型手機運動會時,我發現了一款名叫「腦波對抗儀」的遊戲,就是腦波皮球對抗,感覺很有趣。

我親身體驗、參賽了,還贏了兩局。當我把這個有趣的事發到朋友圈後,不少朋友都很感興趣,並問我: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呢?好吧,嬛嬛姐今天就說說我的親身體驗過程。

我到了這個遊戲賽區,發現很火爆,要想體驗,得排隊。當時在對抗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子。我看了一下,輸贏是這麼定的:在軌道上的小球到了哪一方,哪一方就算輸,因為對方的腦電波更強大,把球推動了你這邊。結果,那個小女孩連贏了幾局。到我上場之前,和我同去的做「泰奇幻」公號的韓大黑同學一下子就被PK掉了。我帶著一顆為韓大黑復仇的心上陣了。

工作人員給我戴上了特製的耳機,耳機上還連著一個夾子夾在我的左耳垂上。這時我問工作人員,這遊戲的攻略是什麼?想什麼才能讓腦波強大,才能贏呢?

工作人員告訴我:「你要想那些有強烈情緒的事,比如老闆為何不給我漲工資?要不停地想,讓大腦迅速動轉,越快越好。」(現在回想,這可真是個坑爹的建議。)

好吧,小球擺在中央,按鈕按動,遊戲開始。嬛嬛姐閉上眼睛立刻開始想一個人,腦海裡對他各種打、各種虐。結果半分鐘後,睜眼一看,小球在軌道上已經衝到我這邊了,明顯我輸了。

我不服氣,心想,一定有什麼不對。我要求再賽一場。這一次,我想了下,決定什麼都不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兩眼之間,再用意念想著小球。嬛嬛姐打坐過,放空大腦,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這種事,對我來說很簡單。

這一局,當我這樣做了之後,好像沒一會兒,我就贏了。好高興啊!此後,對方換了一個女孩來PK我。我如法炮製,又贏了一局。

這時,那個女孩子不幹了,比賽開始之際卻來問我決竅,我心想正好也試驗一下這方法。我就告訴她:「我的做法就是什麼都不想。」

我說著話,分散了注意力,她呢,按我的方法行事,結果這一局她贏了。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這遊戲的玩法和所謂腦波強大的關鍵。

經此前前後後的現場體驗,我已經感覺到了,其實這個遊戲的根本就是專注。按我以前的對意念的理解,就是:一心一意才是最強大的。

我後來仔細了解了下,這遊戲的英文名字叫「MindFlex」,果然如我所想,這遊戲其實就是一種意念控制玩具,在國外早已經有了。對MindFlex,亞馬遜說:「2009年聖誕節玩具採購清單第一名」,美國《大眾科學》評價MindFlex為「2010年最值得擁有的科學玩具」。

但國外的MindFlex更複雜,有各種障礙,可以一個人玩。就是利用大腦,即腦電波控制海綿小球在空中的高度、控制小球的前進方向來完成穿越各種障礙。當然,也可以調節成兩個人的對抗,這個比較簡單,只控制小球的前進,而不能改變方向。昨天在手機運動會的這款遊戲就是後者,兩個人的對抗。

MindFlex意念控制遊戲的決竅就是注意力集中,你的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控制這個小球。

既有對抗的趣味性,也可以一個人玩,訓練專注。昨天只是體驗了對抗遊戲,感覺對大腦指令的收集還比較準確。像我什麼都不想,專注了之後,很快就贏了。但是,像超越障礙,以腦電波控制小球方向這個遊戲,控制精度如何,我沒有體驗,還不得而知。

意念控制遊戲,的確很科幻的感覺。小時候我們都有過這種想像:在大腦裡發功,要打倒對方,結果一想,對面的傢伙就倒下了。

科幻真的就要變成現實了嗎?

真正的意念發功我沒有見過,但現在通過科技手段,把腦波轉化為電波,從而控制物體,很有可能就會實現我們兒時的夢想。

這其實本來就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雖然目前還很初期,也是遊戲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但這一技術的未來前景很值得期待。

就從遊戲來看,也挺有趣,也有價值,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集中精神做一件事,這的確是人訓練大腦的一種方式,這樣的鍛鍊之後,人腦也可更有效率地做事。甚至,通過放空,觀呼吸,也可以治療失眠。

這裡也要聲明一句,我與這個MindFlex完全不認識,沒有一點廣告色彩。就是覺得這遊戲好玩,多說了幾句。

另外,再回答下朋友們的問題,如何讓腦電波強大?唯專注爾。

再發張照片,是我在這個運動會上體驗Google Glass的照片,只可惜,國內網絡對Google+的不支持,沒法具體體驗更多,只是戴了一下,感覺了下。總體感覺:這眼鏡的重心太偏一側,會讓人更多地看一個方向,我就想,谷歌眼鏡戴久了會不會斜眼呢?

智能科技產品,應該如何發展?的確需要更多探索,Google Glass還只是那個拋出的磚頭。也希望讀者們多提出你們的意見和想法。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上海科技館有個人氣很高的遊戲:【比試腦電波】。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腦電波控制來了 2018我們將能用意念玩VR遊戲
    【PConline 資訊】2018年,我們將能玩到第一款可以使用腦電波控制的遊戲,腦電波控制技術將普及到VR遊戲中,使用Neuable大腦掃描頭帶,我們可以通過意念控制遊戲中的角色,從此能夠解放雙手玩VR。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比如我們只需要動動意念就能改變電視頻道,以觀看我們最喜歡的節目。只用思維的力量就能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而將手腳解放出來。此外,我們還可以用意念玩遊戲、控制假肢以及家用電器等。
  • UDrone意念無人機初體驗 玩轉腦電波控制
    UDrone意念無人機後來發展到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的設想,UDrone意念無人機應運而生,在這裡我科普一下,這是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腦電波控制汽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讓「意念控制」變成了現實。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  南開大學研究人員張昭(音譯)向路透社介紹稱,這種感應設備由
  • 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
    新華社深圳10月18日電題: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新華社記者彭勇、申安妮、陳宇軒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起落、將人體骨骼影像從電腦屏幕裡「拉出來」左右翻轉、從唾液中提取基因……這些關於人體的「黑科技」不是出自電影片段,而是出現在全國雙創周深圳主會場,讓參觀者不斷驚呼:「原來科技可以和我如此息息相關
  • 華為在愚人節發布意念控制屏,然而AI解碼腦電波是真的
    今年愚人節那天,華為曾經似乎是開愚人節玩笑似的發布動態說,將發布用意念驅動控制的屏幕:意念驅動,技術搭載,史上首款超意識協作屏!擁有腦電波投射、生物識別、靈感激發等功能。當時華為的宣傳是意念協作屏,而內容探討的就是我們大眾心目中的意念控制相關的智慧屏幕產品。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意念」平板? 三星嘗試研發腦電波控制技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0日消息,三星正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研究者合作,研發用腦電波控制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在研發項目中,使用者頭戴腦電波識別帽,通過停留關注某一圖表來進行選擇,因為在關注過程中產生的腦電波與其他狀態下不同,系統將能進行識別。
  • 意念控制腦電波,貓耳朵懂你的心
    Necomimi是日本neurowear公司運用NeuroSky(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開發出來的一款可愛特別的意念控制腦電波裝置,它可以體現出穿戴者的心情!因此,腦電波貓耳朵上的傳感器在探測到人的具體腦電波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聳拉或直立。腦電波貓耳朵像個發箍一樣,只要戴在頭頂上,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就會探測並自動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隨著人類情緒起伏,做出相對應的表示性動作。例如, 配戴者心情悲傷時,貓耳朵會垂下;集中注意力時,則會豎起來;心情愉快時,貓耳朵會來回擺動;身心疲倦時,它也會平躺著。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至於腦電波控制,通俗地說,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原標題: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華盛頓大學兩名科學家最近做了一個看似低調的實驗:兩人一動不動分別坐在跨越校園的兩個不同房間中,頭上戴著可讀取腦電波信號的設備,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中介,其中一人通過意念成功操縱另一位科學家的大腦,使其的一根手指在無意識下動了一下。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
  • EMOTIV INSIGHT,「意念控制」讓未來心想事成
    不過沒關係,一款牛轟轟神器的誕生懶癌患者從此.可以更懶了!人類的雙手也將再次得到解放!——Emotiv Insight由美國加州舊金山的神經科技公司研發,主要運用一種被稱為非侵入性的腦電波儀技術,感測並學習每個使用者大腦神經元電訊號模式,讀取使用者大腦對特定動作產生的意思,以先進軟體進行分析解讀,再轉化成電腦或遊戲機能理解的訊息,解讀其意念、感覺與情緒,再以無線傳輸到電腦,在熒幕上複製出同樣的動作,不但能讓遊戲中的虛擬人物模彷玩家的面部表情,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在北京市殘聯的展臺前,「腦電波電動輪椅」、「萬向輪椅」、「靈·睿」 陪護機器人、「智能假肢」、「航通守護者」個人定位追蹤器和「智能康復訓練器」等都非常引人注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發的「腦電波電動輪椅」非常特別,看上去和科學家霍金使用的輪椅外觀相似。操作者坐在輪椅上,頭部戴上一個像章魚一樣的腦電波採集器,其通過藍牙裝置和安裝在輪椅前的一臺平板電腦相連接。操作者只要在腦子中想一下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採集器就會將這些不同的腦電波採集起來,輸入電腦的軟體,進行記錄識別。大約經過10分鐘左右的訓練識別後,操作者就可以用意念來控制輪椅的方向。
  • 科技飛速發展,用意念控制你的手機app,這並不是夢
    擁有了它之後,你可以用意念來控制遊戲中的——水果大戰,只要在玩遊戲的時候發出專注力,就能夠讓你看到的水果爆掉,在這些遊戲中分成的等級也是很多的,水果的等級也是從大到小,從軟到硬。利用腦中的專注力來控制家中的小蟲子走路,每天只要10到15分鐘,不過這兩種訓練不能超過30分鐘,而且你得堅持30天才能看到成效。
  •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團隊研發的多信息源(腦控+眼控)智能輪椅機器人、腦控餐桌機器人已經具備類似的功能。   目前,通過檢測腦電波信號來感知人的意念,從而支配驅動機械設備,這在技術原理上已經可行,但是,在國內外,還沒有成熟的產品投入使用。這項技術的關鍵是要設計出可靠且高效運行的算法程序和控制系統,來完成腦電波信息與實體設備的匹配,從而使其準確執行大腦的命令。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神經科學學會上展示利用大腦植入設備調控情緒異常的初步人體試驗結果。除了這些國際科研探索,在中國,去年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上開展了由意念控制的航天實驗;11月9日,科大訊飛對外發布了意念控制家居的成果……「意念控制」是科學還是超能力?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