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2020-12-02 人民網

原標題:傳遞腦電波意念溝通 網際網路實現「心靈感應」

  華盛頓大學兩名科學家最近做了一個看似低調的實驗:兩人一動不動分別坐在跨越校園的兩個不同房間中,頭上戴著可讀取腦電波信號的設備,將計算機網絡作為中介,其中一人通過意念成功操縱另一位科學家的大腦,使其的一根手指在無意識下動了一下。雖然只是動了一根手指,這卻是人類首次實現用計算機把人腦聯繫了起來。其原理是目前大紅於科技界的「腦機互動」技術。

  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的外星智慧生物瓦肯人,能夠通過觸摸他人臉部實現與對方心靈相通,分享對方的意識、記憶和知識等,這種能力被稱為「心靈融合」。參與實驗的科學家笑稱這個實驗是首次實現了「瓦肯人式心靈融合」。

  感覺 「我的手臂想要自己運動」

  「看到我大腦中一個想像中的行動,被翻譯成另一個大腦所做的行動,這讓人感到又興奮又奇怪」,「操縱者」拉傑說。

  華盛頓大學的這次「入侵大腦」實驗,實驗設計方也是具體的被實驗對象。計算機科學家拉傑·勞和心理學家安德魯·斯託克分別坐在大學校園兩個方向的實驗室裡,遙遙不可相觸。

  拉傑是這次實驗的「操縱師」,斯託克則是被操縱者。

  兩人頭上都戴著可以閱讀腦電波信號的帽狀設備與計算機相連。

  拉傑坐在計算機前,屏幕上是一個簡單的射擊遊戲,點空格鍵,大炮會開火,把海盜船打掉。

  單人實驗中,拉傑的任務是看遊戲,想著什麼時候讓大炮開火,他不需要自己真正動手指,只是想像自己移動右手,腦電波就會激發感應器,直接觸發遊戲中的大炮開火。

  精彩的在雙人實驗中,坐在另一個實驗室裡,斯託克戴著防噪耳罩,背對著屏幕,竟然在拉傑想著要開炮時無意識地移動自己的食指,按下空格鍵,讓遊戲中的大炮開火。

  「YES!」當斯託克重重地敲擊一下空格鍵後,另一個實驗室傳來了鼓掌和歡呼聲。

  被操縱者斯託克說,那種感覺就像是「神經痙攣」,「我的手臂想要自己運動,它就真的自己動了,我看著它(手臂)抬起來,按下去。我感到真的好像一部分自己的大腦給了別人一樣。」

  技術 網際網路傳遞腦電波

  「這其實就是從我的大腦到他的大腦之間的一次簡單的信息單向流。」拉傑說。

  在這次實驗中,關鍵的中介是兩人頭上所戴的帽狀設備。拉傑頭上戴的是一個電極帽,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探測點,用以獲取和行動相關的腦電波,其和腦電圖設備相連,轉化成信號傳輸到計算機中。

  斯託克則戴著一個紫色的遊泳帽,在靠近他大腦左側運動皮層,也就是負責手部運動的大腦區域,安設了可用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磁脈衝刺激盤。

  也就是說,拉傑的大腦信號被翻譯成計算機語言,不僅對他面前的計算機給出了指令,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傳到了斯託克面前的計算機上,重新轉譯成腦信號,通過斯託克的大腦給他的手指下達了按空格鍵的指令。

  這樣一來,人腦和計算機相連,通過網際網路,人腦和人腦之間也取得了連接。

  實際上,此次用到的都是已普遍運用在臨床醫學和科研上的技術。包括用以記錄大腦皮層的腦活動的腦電圖學「EEG」的技術,和對斯託克進行腦刺激的「經顱磁刺激」的技術(用脈衝磁場作用刺激大腦皮層神經細胞,使之做出反應的技術)。這種磁脈衝技術要起什麼作用,就取決於將刺激點放在大腦哪個部位,比如在斯託克這個例子上,刺激點布置在控制右手的大腦區域,當神經元被激活後,大腦便得到要移動右手指的信號。

  研究者說,試了幾次以後,發送方越來越擅長如何發送信號,很快,他們幾乎每次測試都能成功,成功率接近100%。

  接下來,華盛頓大學的這兩位科研人員準備再做一次這個實驗,但這次將會是互動式的,即嘗試是否有可能雙方同時發出腦信號,同時「入侵」對方大腦。

  此外,兩人還準備在人腦之間傳播更為複雜的信息,可能包括更多的人群參與進來做類似的實驗。

  實用 語言不通?意念溝通

  「我想有的人過度高估這種技術了,」參與研究的普拉特說,「讓一個人在無意識或違背其意願的情況下做事,是不可能的。」

  「網際網路是連接電腦的一種方式,現在,它也可以成為連接人類大腦的途徑」,研究人員說,不過我們現在還不用過於擔心自己的大腦會被黑客劫持,被人操縱。

  拉傑則也謹慎地指出,這種技術目前只能讀取一些簡單的腦信號,而不是人的想法,更別說利用這種技術操縱他人大腦,令其進行違背其意願的行為了。

  斯託克說,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幾年後這種技術被運用在以下場景:當飛機出現事故,地面操縱人員可以幫助飛行員或者乘客降落。或者,一個無法正常溝通的殘疾人,可以通過這些技術進行喝水、吃飯等簡單操作,也可以通過「意念」,得到別人的幫助,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甚至語言不通,別人也都可以讀取殘疾人的想法。

  另一種在現實中運用的可能是幫助人們學習。現在,人們在大腦之間傳播信息的唯一方式是通過文字,但有的東西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而接下來,可能可以在大腦之間實現數據的傳輸,尤其是這些知識很難用文字傳播的時候。

  這次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以及此前杜克大學的白鼠研究,都得到美國軍方的部分支持,也有人猜測美國軍方也希望在這方面得到更大進展,或許是希望今後在軍事行動上能有所運用。(記者 金煜)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能夠實現「心靈感應」的腦電波帽子
    這個帽子理論上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比如直接用思想而不是聲音或文字與他人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文字,而這麼做要比打字或語音錄入的速度更快;想像一種物品的圖像,然後發送給3D印表機直接進行列印。Openwater計劃通過這頂帽子打開更多的醫療應用領域,而這一切都只是一個開始,這種可穿戴大腦信號接收器可以作為與計算機連接的接口,實現我們口中所謂「心靈感應」的效果。
  • 心靈感應?腦機接口技術讓科幻成為現實
    或者你也曾想過和親人能夠心靈感應呢?最近大腦-計算機對接的進展正在將腦間直接傳遞思想的科學幻想變成現實。過去幾年發表的一系列研究宣告了動物之間、人之間甚至人鼠之間腦活動的直接傳輸。這種「腦腦對接」(BBI)通過連接兩個個體的大腦實現了腦活動的實時直接傳遞。雖然目前的腦機接口技術與科幻作品中的描述無法比擬,但通過意念簡單操縱機器,正一點一點走進現實。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神奇的是,這隻機器狗的所有動作竟然是由兩名學生通過自己的腦電波來遙控的。 具體說來,學生們通過「腦-機接口」系統實現用思維控制機器狗踢足球。所謂「腦-機接口」系統,它是由貌似泳帽的電極帽、一個腦電波放大器和一臺計算機信息處理器三部分組成。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心靈感應」一直是人類的執念,中國民間把這種願望想像成了各種神力,西方社會就把這種願望歸結成變異,就像《X戰警》裡的光頭教授一樣,可以用意念操控人心,萬磁王用意念控制磁場啥的。現如今,腦機接口技術成為人類通向「心靈感應」的又一條路徑。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
  • 一到晚上就秘密研究心靈感應的教授,意外的發現腦電波
    他一到晚上就會去秘密實驗室搞大腦運動的研究,既心靈能量的研究。當然他的研究最終以失敗告終。然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心靈能量研究的附屬品腦電波,卻成了他的最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他讓無數病人受益,讓無數科學家時至今日依舊在研究。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但由於人的大腦被頭蓋骨緊緊包裹,屏蔽了大量的腦波信號,為此提取腦電波必須依靠電極等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收集、放大並記錄,意念控制設備由此誕生。一隻猴子帶來的巨大科學啟發現代意念控制技術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研究人員剛剛發現人類腦電活動,並開發出單電極腦電描記技術,用以貼在頭皮上記錄腦電活動。
  • 植物也有心靈感應?與人如何溝通?
    人的心靈與情感可以和植物溝通。這種想法聽起來好像令人匪夷所思,人怎麼能和植物進行心靈溝通呢?可是近些年來,有些科學家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在美國,有個名叫奧克蘭·威妮的女士,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她從公園裡摘回兩片虎耳草的葉子,一片放在床頭柜上,另一片放在起居室裡。
  • 意念打字?腦電波開車?心靈感應?酷,但不真實的腦機接口
    原創 馬猴 時光派 @馬猴亞利桑那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朋友,幹了這杯缸中腦意念打字?腦電波開車?心靈感應?或者用自己的大腦操作一具永生不滅的機械身軀?2017年,特斯拉的創始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公開表示,自己名下的Neuralink公司將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腦機接口的商業應用[3]。那麼,我現在離換上一具不會衰老的機器身體還有多久?數字永生要來了嗎?
  • 機器學習實現了腦機語言翻譯,那距離「意念交流」還有多遠?
    一方面目前這種程度的「腦機接口」技術的實現還遙遙無期;另一方面,一旦人類動了「意念交流」的念頭,只要技術有任何可能的突破,好奇心都會驅使那些最聰明的人去實現它。至於技術出來是否「洪水滔天」,那就事後再說了。當前來看,腦機接口技術正在取得一些顯著的進展。最近一項可以稱之為腦機語言翻譯的技術,又實現了新的突破。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德國科學家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心靈感應打字機
    德國科學家已經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心靈感應打字機」,它能根據使用者所想打出字來。雖然現在用這臺機器打字速度還很慢,但科學家相信,有朝一日其速度將能夠趕上甚至超過普通打字,從而給辦公方式帶來一場革命。
  • 撒貝寧節目中用「意念」控制王力宏 別驚訝,未來你也能
    挑戰現場撒貝寧用意念控制 讓王力宏動手指  近日的節目裡,在團隊的指導之下,撒貝寧通過自己的腦電波意念發出指示,成功控制了電極另一端體驗腦電波設備的王力宏的手指。而電極傳出的清晰電流感也使得王力宏連連叫停。
  • 動物溝通
    1、什麼是動物溝通?動物溝通又叫動物傳心術,是採用心靈感應的方式來與動物們交流。心靈感應是一種直覺感知能力,與動物溝通依靠的是正我們人類原本就擁有的「直覺感知」的本能。心靈感應不需要使用任何媒介就可以直接傳遞訊息,沒有時空限制,互動是即時的,可以瞬間完成。
  • 研究發現:人類具有神奇的「意念遙距糾錯感應」能力
    文章來源:文教在線作者:子正先生導讀:人天學研究者發現:親人之間有一個先天形成的意念遙距糾錯感應(簡稱「意念遙感糾錯」)場,同時也發現,即便一般人,相處久了雙方之間也會慢慢形成一個類似的感應場。研究發現,意念感應場可能是基於人的意念頻率、身體磁場和相關信息構成的一個隱力場。這個看不見的隱力場具有與心靈感應的相似作用。
  •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檢測腦電波信號獲取意念 國產腦控機器人如「阿凡達」   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團隊研發的多信息源(腦控+眼控)智能輪椅機器人、腦控餐桌機器人已經具備類似的功能。   目前,通過檢測腦電波信號來感知人的意念,從而支配驅動機械設備,這在技術原理上已經可行,但是,在國內外,還沒有成熟的產品投入使用。這項技術的關鍵是要設計出可靠且高效運行的算法程序和控制系統,來完成腦電波信息與實體設備的匹配,從而使其準確執行大腦的命令。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如果您是父母,那麼即使您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即使他們相距遙遠,也許您也有「僅僅知道」的經歷。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如果您是父母,那麼即使您的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即使他們相距遙遠,也許您也有「僅僅知道」的經歷。
  • 論意識的未來:可以實現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通過分析這些電極檢測到的電信號,就可以記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這就是意念控物的生理基礎。意念控物就是利用這種腦波來進行對物質的操控。人類從發現腦波到針對腦波進行研究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波和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腦波頻率有明顯的不同。
  • 「心靈感應」研究的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心靈感應」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不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而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心靈感應」是上天賜予21世紀的「禮物」,研究「心靈感應」或可揭開宇宙更本質的奧秘,化解21世紀的社會矛盾,解決一切存在的問題。一、心靈感應的靈性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