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天參加軍民融合展,恰巧又看到了一個老話題,腦電波控制。之前腦電波控制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經常收到相關領域的BP。今天再次見到,有感而發,寫一篇沒有技術含量的技術闢謠文,來挑點兒事兒,沒錯,我就是一民科。
本文共計:2850字 | 建議閱讀時間 7 分鐘 文 | 步日欣
腦電波控制的難道在於腦電波,而不在於控制。當你在想像美腿和大胸,熱血澎湃,流著哈喇子的時候,腦電波控制器只能捕捉你在充血狀態,並不能知道你想的是蒼井空還是武藤蘭……
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的方法,大腦在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的。它記錄大腦活動時的電波變化,是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或頭皮表面的總體反映。
經過腦科學界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神經科學界、國際腦波學會根據腦波頻率將腦電波分成4個主要類別,運用腦波電力測量器測的腦波有δ波、θ波、β波、α波。
身體放鬆,大腦比較活躍,靈感不斷,大腦產生的是α波;緊張狀態下,大腦產生的是β波;睡意朦朧時,腦電波就變成θ波;進入深睡時,變成δ波。
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至於腦電波控制,通俗地說,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
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
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關於腦電波控制,有兩個著名的科幻電影橋段:
電影《阿凡達》:
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躺在密封艙中,通過頭上戴著的複雜設備,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達。
電影《X戰警》:
X教授組建了變種人超級英雄團隊X戰警,擁有心靈感應和精神控制的能力,具有心靈感應能力,無需通過身體接觸便能以此閱讀他人的思維、記憶。同時他能通過其能力剝奪並控制他人的思維同時操縱他人的行動。
以上是關於科幻領域的腦電波控制,在現實生活中,網絡流言更為離譜,一群不知道是「智商低下」還是「妄想症患者」也炮製了另一種版本的「腦電波控制」。
2016年3月31日,網絡上的一篇名為《鄭州教師校內墜亡,校方稱其自稱被人「腦控」》的新聞中寫道「當事人跳樓的當天上午,學院領導打了電話,稱自己被』腦控『「。
網絡上有一些腦控受害者聚集的論壇、社群等,在腦控受害者眼中,他們認為是有人人為使用高科技設備,以遠距離向他們的大腦發射可轉換成影像、聲音、動作指令的電波,導致其大腦中產生一些影像、對話、場景,以及導致其產生一些匪夷所思、無法控制的舉動,例如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
以上的這種觀念,該淘汰還是淘汰好了,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的進步。
腦電波控制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專用儀器,捕捉大腦在思維過程中形成的腦電波,進行分析,進而發出指令,實現對外在物體的控制。
但是,效果如何?真的如同宣傳和演示中所說的「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自由穿梭」、「腦電波控制輔助士兵多線程作戰」、「腦電波控制小白鼠穿越迷宮」?
想像一下,炎熱的夏天,想喝冰爽的可樂,機器手就自發地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可樂,很完美是不是?
很遺憾,這都是虛構的!!!
腦電波存在是客觀的,能把腦電波(意識)準確的數位化卻是天方夜譚的。腦電波技術根本還無法充分的將人的思維提取出來並轉化成數位訊號。
否則,先出來的就不是腦電波控制器,而是讀心術了。
當你在想像美腿和大胸,熱血澎湃,流著哈喇子的時候,腦電波控制器只能捕捉你在充血狀態,並不能知道你想的是蒼井空還是武藤蘭……
目前的腦電波控制,只能進行非常有限而且基礎的腦機交互,因此無法實現對外在的機器設備進行精確控制。
這就搞笑了,那些披著腦電波控制外衣的研究和演示,到底演示的是什麼?比如這次的軍民融合展上,三樓的一個演示,胖胖的小哥帶著布滿線的帽子,聲稱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並實現無人機的發起攻擊。
我懇請小胖哥演示一下,小胖哥一百個不情願,說演示一次很累人的……最後還是勉強給演示了一個動畫,裡面的無人機據說是按照小哥的意念指示轉了個彎兒……太勉強了,我就不好意思再提別的請求了。
我們來看兩個腦電波控制領域兩個著名的案例……一個上過央視,一個是國際賽事。
因為不懂技術原理,只能用最樸素的邏輯推理來分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2016年12月中央電視臺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黃麗鵬同學,代表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以及浙大計算機學院CCNT實驗室聯合團隊帶來「腦電波控制」的相關挑戰。據說他所在實驗室的項目「腦機融合感知和認知」,已被列入國家級973計劃。
這次參加《挑戰不可能》的項目名稱為「腦電波操控小白鼠走迷宮」。這期節目當時我碰巧也看了,黃同學頭上戴著控制器,獲取腦電波信息,然後來控制小白鼠的行動方向,穿過很多複雜管子組成的迷宮。
當時看完節目,只有一句評語,狗屎!我們看看新聞媒體中的一句關鍵的描述。
挑戰過程中,小白鼠幾度想走向錯誤的方向,但在黃麗鵬的腦電波控制下,最終還是走向了正確的方向,驚豔全場!
我只能說,可憐的小白鼠!被不斷地電擊,以至於驚豔了全場!
節目表演中,控制人在不斷地眨著眼睛,仿佛給人一種錯覺,他在很努力地想著左轉右轉,將思維傳遞給小白鼠!
但實際是,人和老鼠溝通都存在障礙,更何況是通過腦電波溝通。
所以這個演示的本質就是,通過腦電波的強弱,也就是一個開關量,不斷地給小白鼠電擊。一旦小白鼠有選擇錯誤通道的意識或者行為,就會被電擊。
簡單且粗暴,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小白鼠的選擇!
所謂的科學,真特麼不人道!
在腦電波控制領域的一些比賽,控制無人機是最常見的。所謂的意識控制無人機,是將無人機的操控手柄換成人腦,比較常見的玩法是FPV(第一人稱視角飛行),參賽選手不是靠遙控器讓無人機起飛和飛行,而是意志力。
對於這種類似的比賽,並沒有仔細研究過控制的技術細節,不過我的判斷是,根本不可能通過人腦的意識來控制無人機在任意環境下自如穿梭。
毫無疑問的是,大賽組委會事先設置好了無人機的飛行規律和程序,而參賽者這是通過一些簡單的腦電波指令來觸發無人機在特定場合下的固定動作。
比如起飛,比如加速,比如懸浮等等,至於像手動操控那種體現個人意志的下的在各種場合下的自由穿梭,這根本就是腦電波控制所不能實現的。
1)腦電波控制目前根本就達不到實用化的程度,更勿論產業化。一切給觀眾產生錯覺的演示和推廣,都是耍流氓。
2)腦電波控制需要很強的意志力,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去熟悉這種新的操作方式,而且這種操作可能並不是一種很直觀的「意念操作」,廠家宣傳中所謂的解放操作者雙手,進行多線程活動是不靠譜的。
3)腦電波控制只能進行簡單的判斷,比如0/1開關量的控制,根本無法識別人腦真正的思維,比如控制器很可能把你想吃紅燒肉和想吃榴槤這兩種思維判定為同種腦電波。不要奢望那麼精確化的控制,至少現在是天方夜譚。
4)腦電波控制,難點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腦電波,在於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而現階段所謂的成功實現腦電波控制,只是把一些特定的腦電波和特定的控制指令生硬的匹配在一起,並沒有實質性的跟思維相匹配,完全不是什麼意念控制。
作者簡介:步日欣
創道諮詢創始人,安信融資本合伙人,北京郵電大學創業導師、經管學院特聘導師。電子工程本科、計算機碩士學位,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通過CFA LII考試,先後就職於亞信諮詢、中科院賽新資本、東旭集團金控集團等,擁有IT研發、諮詢、投融資十年以上經驗,關注投資領域為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製造、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上市公司、創業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產業服務、公司治理諮詢服務等。
感謝閱讀到最後,
歡迎轉載、轉發傳播~
「創道諮詢」,通過專業化的團隊,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通用化服務,包括投融資、公司治理、通用IT服務、營銷推廣、其他增值服務等。創業諮詢,融資顧問服務,商業模式梳理,商業計劃書,公司治理優化,股權架構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投融資方案設計等。
市場最低價的IT軟硬體一體化服務(PC、伺服器、網絡設備…),IDC建設工程,雲空間,系統集成,IT運維,面向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等。
專業化的設計和開發團隊,提供模塊化IT應用系統開發,網站設計,電子產品手冊,會議會展系統,商城系統,微視頻系統,在線抽獎,在線考試,小程序開發等。
為企業統籌提供各地政府扶持政策和項目申請,各地優惠政策對接,智慧財產權運營,稅收籌劃方案,高新技術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