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2021-01-13 科創之道

編者按:今天參加軍民融合展,恰巧又看到了一個老話題,腦電波控制。之前腦電波控制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經常收到相關領域的BP。今天再次見到,有感而發,寫一篇沒有技術含量的技術闢謠文,來挑點兒事兒,沒錯,我就是一民科。


本文共計:2850字 | 建議閱讀時間 7 分鐘  文 | 步日欣



腦電波控制的難道在於腦電波,而不在於控制。當你在想像美腿和大胸,熱血澎湃,流著哈喇子的時候,腦電波控制器只能捕捉你在充血狀態,並不能知道你想的是蒼井空還是武藤蘭……



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的方法,大腦在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的。它記錄大腦活動時的電波變化,是腦神經細胞的電生理活動在大腦皮層或頭皮表面的總體反映。


經過腦科學界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神經科學界、國際腦波學會根據腦波頻率將腦電波分成4個主要類別,運用腦波電力測量器測的腦波有δ波、θ波、β波、α波。



身體放鬆,大腦比較活躍,靈感不斷,大腦產生的是α波;緊張狀態下,大腦產生的是β波;睡意朦朧時,腦電波就變成θ波;進入深睡時,變成δ波。




腦電波是大腦在思維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形成的生物電。至於腦電波控制,通俗地說,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


人類都有著意念控制的夢想,期望腦子一想就可以控制身邊的物體和場景。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


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關於腦電波控制,有兩個著名的科幻電影橋段:


電影《阿凡達》:


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躺在密封艙中,通過頭上戴著的複雜設備,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達。



電影《X戰警》:


X教授組建了變種人超級英雄團隊X戰警,擁有心靈感應和精神控制的能力,具有心靈感應能力,無需通過身體接觸便能以此閱讀他人的思維、記憶。同時他能通過其能力剝奪並控制他人的思維同時操縱他人的行動。




以上是關於科幻領域的腦電波控制,在現實生活中,網絡流言更為離譜,一群不知道是「智商低下」還是「妄想症患者」也炮製了另一種版本的「腦電波控制」。


2016年3月31日,網絡上的一篇名為《鄭州教師校內墜亡,校方稱其自稱被人「腦控」》的新聞中寫道「當事人跳樓的當天上午,學院領導打了電話,稱自己被』腦控『「。


網絡上有一些腦控受害者聚集的論壇、社群等,在腦控受害者眼中,他們認為是有人人為使用高科技設備,以遠距離向他們的大腦發射可轉換成影像、聲音、動作指令的電波,導致其大腦中產生一些影像、對話、場景,以及導致其產生一些匪夷所思、無法控制的舉動,例如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


以上的這種觀念,該淘汰還是淘汰好了,根據達爾文進化論,一切都是為了人類的進步。




腦電波控制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專用儀器,捕捉大腦在思維過程中形成的腦電波,進行分析,進而發出指令,實現對外在物體的控制。


但是,效果如何?真的如同宣傳和演示中所說的「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自由穿梭」、「腦電波控制輔助士兵多線程作戰」、「腦電波控制小白鼠穿越迷宮」?


想像一下,炎熱的夏天,想喝冰爽的可樂,機器手就自發地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可樂,很完美是不是?



很遺憾,這都是虛構的!!!


腦電波存在是客觀的,能把腦電波(意識)準確的數位化卻是天方夜譚的。腦電波技術根本還無法充分的將人的思維提取出來並轉化成數位訊號。


否則,先出來的就不是腦電波控制器,而是讀心術了。


當你在想像美腿和大胸,熱血澎湃,流著哈喇子的時候,腦電波控制器只能捕捉你在充血狀態,並不能知道你想的是蒼井空還是武藤蘭……



目前的腦電波控制,只能進行非常有限而且基礎的腦機交互,因此無法實現對外在的機器設備進行精確控制。


這就搞笑了,那些披著腦電波控制外衣的研究和演示,到底演示的是什麼?比如這次的軍民融合展上,三樓的一個演示,胖胖的小哥帶著布滿線的帽子,聲稱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並實現無人機的發起攻擊。


我懇請小胖哥演示一下,小胖哥一百個不情願,說演示一次很累人的……最後還是勉強給演示了一個動畫,裡面的無人機據說是按照小哥的意念指示轉了個彎兒……太勉強了,我就不好意思再提別的請求了。


我們來看兩個腦電波控制領域兩個著名的案例……一個上過央視,一個是國際賽事。


因為不懂技術原理,只能用最樸素的邏輯推理來分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2016年12月中央電視臺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黃麗鵬同學,代表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以及浙大計算機學院CCNT實驗室聯合團隊帶來「腦電波控制」的相關挑戰。據說他所在實驗室的項目「腦機融合感知和認知」,已被列入國家級973計劃。


這次參加《挑戰不可能》的項目名稱為「腦電波操控小白鼠走迷宮」。這期節目當時我碰巧也看了,黃同學頭上戴著控制器,獲取腦電波信息,然後來控制小白鼠的行動方向,穿過很多複雜管子組成的迷宮。



當時看完節目,只有一句評語,狗屎!我們看看新聞媒體中的一句關鍵的描述。


挑戰過程中,小白鼠幾度想走向錯誤的方向,但在黃麗鵬的腦電波控制下,最終還是走向了正確的方向,驚豔全場!



我只能說,可憐的小白鼠!被不斷地電擊,以至於驚豔了全場!


節目表演中,控制人在不斷地眨著眼睛,仿佛給人一種錯覺,他在很努力地想著左轉右轉,將思維傳遞給小白鼠!


但實際是,人和老鼠溝通都存在障礙,更何況是通過腦電波溝通。


所以這個演示的本質就是,通過腦電波的強弱,也就是一個開關量,不斷地給小白鼠電擊。一旦小白鼠有選擇錯誤通道的意識或者行為,就會被電擊。


簡單且粗暴,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小白鼠的選擇!


所謂的科學,真特麼不人道!



在腦電波控制領域的一些比賽,控制無人機是最常見的。所謂的意識控制無人機,是將無人機的操控手柄換成人腦,比較常見的玩法是FPV(第一人稱視角飛行),參賽選手不是靠遙控器讓無人機起飛和飛行,而是意志力。



對於這種類似的比賽,並沒有仔細研究過控制的技術細節,不過我的判斷是,根本不可能通過人腦的意識來控制無人機在任意環境下自如穿梭。


毫無疑問的是,大賽組委會事先設置好了無人機的飛行規律和程序,而參賽者這是通過一些簡單的腦電波指令來觸發無人機在特定場合下的固定動作。


比如起飛,比如加速,比如懸浮等等,至於像手動操控那種體現個人意志的下的在各種場合下的自由穿梭,這根本就是腦電波控制所不能實現的。



1)腦電波控制目前根本就達不到實用化的程度,更勿論產業化。一切給觀眾產生錯覺的演示和推廣,都是耍流氓。


2)腦電波控制需要很強的意志力,需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去熟悉這種新的操作方式,而且這種操作可能並不是一種很直觀的「意念操作」,廠家宣傳中所謂的解放操作者雙手,進行多線程活動是不靠譜的。


3)腦電波控制只能進行簡單的判斷,比如0/1開關量的控制,根本無法識別人腦真正的思維,比如控制器很可能把你想吃紅燒肉和想吃榴槤這兩種思維判定為同種腦電波。不要奢望那麼精確化的控制,至少現在是天方夜譚。


4)腦電波控制,難點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腦電波,在於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而現階段所謂的成功實現腦電波控制,只是把一些特定的腦電波和特定的控制指令生硬的匹配在一起,並沒有實質性的跟思維相匹配,完全不是什麼意念控制。


作者簡介:步日欣

創道諮詢創始人,安信融資本合伙人,北京郵電大學創業導師、經管學院特聘導師。電子工程本科、計算機碩士學位,具有證券從業資格、基金從業資格、通過CFA LII考試,先後就職於亞信諮詢、中科院賽新資本、東旭集團金控集團等,擁有IT研發、諮詢、投融資十年以上經驗,關注投資領域為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製造、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上市公司、創業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產業服務、公司治理諮詢服務等。


感謝閱讀到最後,

歡迎轉載、轉發傳播~

「創道諮詢」,通過專業化的團隊,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通用化服務,包括投融資、公司治理、通用IT服務、營銷推廣、其他增值服務等。


創業諮詢,融資顧問服務,商業模式梳理,商業計劃書,公司治理優化,股權架構設計,股權激勵方案,投融資方案設計等。

市場最低價的IT軟硬體一體化服務(PC、伺服器、網絡設備…),IDC建設工程,雲空間,系統集成,IT運維,面向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等。

專業化的設計和開發團隊,提供模塊化IT應用系統開發,網站設計,電子產品手冊,會議會展系統,商城系統,微視頻系統,在線抽獎,在線考試,小程序開發等。

為企業統籌提供各地政府扶持政策和項目申請,各地優惠政策對接,智慧財產權運營,稅收籌劃方案,高新技術企業等。


相關焦點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不過這些遊戲方式還是要身體力行,不管是用手、用講還是用肢體動作來玩遊戲,總比不上用「腦電波」思想控制。    其實以往的科幻小說中常常見有用到腦電波「意識控制」的未來機械,但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在研究以腦電波控制機械的方法,透過裝置在大腦上的微小電極,感受腦電波的細微電波變化,只要用腦來移動遊標,不需要靠肢體動作,就可以進行機械操縱。
  • 由腦電波控制的輪椅問世
    阿根廷科研人員日前結合自動化控制和大腦神經學,研製出一種新型輪椅,它能根據使用者的腦電波信號指令完成移動任務。據阿根廷《號角報》2日報導,大腦由神經元組成,當人腦產生意念活動時,相關神經元會依次放電,當這種電荷到達頭皮後,可被事先貼在頭部的電極及解析裝置轉化為腦電波。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Artemiadis認為,開發這套腦力控制系統有著很現實的優勢,它可以讓一個操作員同時控制多個看似獨立的無人機執行不同的任務。大腦操控的無人機能夠提升搜索和救援任務,能夠比單一無人機更有效的搜索更大區域範圍。
  • 腦電波控制汽車?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北京時間12月8日消息,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讓「意念控制」變成了現實。16個傳感器組成,可捕捉駕駛者大腦的腦電波信號。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如何利用腦電波信號控制汽車  上述項目負責人,南開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副教授段峰表示
  • 腦電波控制萬物 奇幻腦科學之旅
    本文作者,就在近期訪問一家腦電波高科技應用公司時,通過腦電波的測試和體驗,揭開了一部分腦電波如何指揮人的自主意念,在大腦皮層、網際網路、伺服器、機器人之間自由穿梭的秘密,描述了腦電波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並對人機互動的未來做了大膽的猜想。日前,我剛剛訪問了一家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機器人的高科技公司。
  •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到底靠不靠譜?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而飛行高度和方向什麼的很可能就是飛控定製的,可能不能通過腦波自由控制。」BrainLink員工向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記者分析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
  • [圖]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音樂的耳機
    Neurowear 公司發明的這個耳機,可以讓你用腦電波來控制音樂,例如暫停、上一首、下一首什麼的。看上去,貌似比線控會更加方便?!因為本人從未試過腦電波玩具,完全不知道這類東東,控制起來到底是怎樣?
  • 哈佛大學實現生物間精神控制 用腦電波控制老鼠擺尾
    遊戲《紅色警戒》中,「精神控制」是尤裡的絕技。現在,科學家正努力讓「精神控制」從科幻走向現實。前天,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PLOS One網站上發表文章,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人對動物的「精神控制」實驗,志願者以腦電波控制老鼠,使其擺動尾巴。這意味著「精神控制」的研究又進了一步,科學家希望將來能用「精神控制」系統幫助癱瘓患者重新學會活動四肢。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因為它目前的空間感仍然很差,而且由於頭蓋骨的阻礙,探測器所能捕捉到的腦電波訊號並沒有理想中的那麼集中而有效。此外,相較於植入類的腦機接口,操作者需要進行更多的注意力方面的訓練。否則,你用腦波控制的無人機可能會掉下來。
  • 穿越級遙控 海爾腦電波控制智能電視試玩
    【PConline 資訊】2011年9月7日,數字家電訊,遙控器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譬如電視,你就無須再跑到電視前調臺,安坐沙發便可控制,空調音響也是如此。不過如果連按遙控都不需要了,只需要心念一動,電器立刻有反應豈不是更爽?這不是玩特異功能麼。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腦電波可以控制意念!未來可期!
    兩人用盡辦法,假意「怒髮衝冠」,嘉賓韓雪的腦電波數值達到82的頂峰,率先爆破氣球,隨後嘉賓主持人也「憤而」引爆了氣球,一度「叫囂」要用學霸的「腦力」碾壓對方的主持人惜敗。實際上,氣球並非是被「想」炸的,而是通過道具桌上的隱藏針刺裝置刺破的,這個針刺則是通過腦電波數值來控制的。
  • 用腦電波控制的智能家居 你敢用嗎
    通俗地說,腦電波(EEG)控制研究就是為了實現「意念控制」。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人類對腦電波控制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歷史,近年來也已經取得了一些實際成果,例如在假肢控制的醫學康復領域,或是用於簡單的遊戲操縱。這些腦波控制都離不開一個頭罩或是頭環,用於捕捉腦電波信號並進行解讀。
  • 無人機操控技術變革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常玉虎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用腦電波來控制飛機?這個想法得到一致認可。最終,一個通過腦電波與手勢協同控制、鏡頭跟隨頭部運動、並能虛擬還原空中視角的無人機系統的設想就此成型。設計團隊學生與指導老師在一起,左起:吳加正,朱家成,艾劍良教授,傅軍,常玉虎,崔雪揚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升降「這套飛行裝置使得我們只需要帶上眼鏡想一想或者手一揮,就能像鳥兒一樣,用全新的角度去探索一些平常難以看到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給不方便活動的殘障人士提供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認識世界。」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而飛行高度和方向什麼的很可能就是飛控定製的,可能不能通過腦波自由控制。」BrainLink員工向雷鋒網記者分析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
  • 意念控制腦電波,貓耳朵懂你的心
    Necomimi是日本neurowear公司運用NeuroSky(神念科技)的腦電波技術開發出來的一款可愛特別的意念控制腦電波裝置,它可以體現出穿戴者的心情!因此,腦電波貓耳朵上的傳感器在探測到人的具體腦電波後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或聳拉或直立。腦電波貓耳朵像個發箍一樣,只要戴在頭頂上,頭上的腦電波傳感器就會探測並自動分析觀察到的腦電波,隨著人類情緒起伏,做出相對應的表示性動作。例如, 配戴者心情悲傷時,貓耳朵會垂下;集中注意力時,則會豎起來;心情愉快時,貓耳朵會來回擺動;身心疲倦時,它也會平躺著。
  • 不靠遙控器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靠不靠譜
    而飛行高度和方向什麼的很可能就是飛控定製的,可能不能通過腦波自由控制。」BrainLink員工向雷鋒網記者分析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
  •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實現腦電波控制老鼠運動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展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裝置,人們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老鼠。  這個實驗是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為什麼哈佛醫學院設計這種能夠允許人類思維控制老鼠的實驗?根本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用這種原理使癱瘓的病人恢復運動機能,使截肢的人能夠更好地控制假肢。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腦電波控制訓練器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腦電波控制訓練器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腦電波控制訓練器的背景知識,包括腦電波控制訓練器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腦電波控制訓練器行業的影響,腦電波控制訓練器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腦電波控制訓練器產品技術參數
  • 三星嘗試研發腦電波控制技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0日消息,三星正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研究者合作,研發用腦電波控制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在研發項目中,使用者頭戴腦電波識別帽,通過停留關注某一圖表來進行選擇,因為在關注過程中產生的腦電波與其他狀態下不同,系統將能進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