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操控技術變革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2021-01-15 無人機網

8月23日,首屆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復旦學生團隊參賽作品「靈魂出竅:基於意念-手勢協同控制與虛擬實境技術的微型飛行器設計」在66件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日前,獲獎團隊成員傅軍、常玉虎、崔雪揚、吳加正、朱家成和他們的指導老師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系主任艾劍良教授,一起講述了這件未來感十足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未來無人機絕不會是手持遙控」

得知「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的消息時,力學系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研二學生傅軍立即想到了當下大熱的無人機。雖然當前無人機已經在航拍領域大顯身手,但在傅軍看來,無人機的領域不止於此,還可以做文章,於是他組織了團隊。

團隊中,傅軍是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崔雪揚和吳加正同為流體力學專業,一碩一博;朱家成在團隊裡年紀最小,卻有著豐富的飛行器設計製作經驗;計算機系的常玉虎大三就開始對飛行器感興趣。

組隊後的第一次頭腦風暴中,他們發現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無人機仍是利用傳統手持遙控器進行操作。他們相信,未來的無人機的操作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那會是什麼樣子?

常玉虎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用腦電波來控制飛機?這個想法得到一致認可。最終,一個通過腦電波與手勢協同控制、鏡頭跟隨頭部運動、並能虛擬還原空中視角的無人機系統的設想就此成型。

設計團隊學生與指導老師在一起,左起:吳加正,朱家成,艾劍良教授,傅軍,常玉虎,崔雪揚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升降

「這套飛行裝置使得我們只需要帶上眼鏡想一想或者手一揮,就能像鳥兒一樣,用全新的角度去探索一些平常難以看到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給不方便活動的殘障人士提供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認識世界。」崔雪揚在項目報告書裡描述的這套飛行裝置,包括一個MindWaveMobile腦電耳機、一個Myo臂環、一副虛擬實境(VR)眼鏡、一架六軸飛行器以及搭載的雲臺和同步攝像頭。

將同步攝像頭安裝在飛行器底部,拍攝飛行器視角下的三維立體影像,通過虛擬實境(VR)眼鏡將三維影像實時投射到眼前,佩戴者即可體驗全三維再現環境。

同時,用戶佩戴非侵入式腦電傳感器和可以讀取佩戴者前臂肌肉運動的腕帶,通過集中精力來控制飛行器的上升,放鬆狀態控制飛行器的下降,通過手勢「左」使飛行器向左飛行,手勢「右」使飛行器向右飛行,手勢「五指伸開」使飛行器向前飛行,手勢「握拳」使飛行器向後飛行。通過頭部俯仰和左右轉動控制攝像頭的傾斜角度。

操作者穿戴腦電耳機、臂環和虛擬實境眼鏡

如此,佩戴者仿佛能「靈魂出竅」——人雖站在地面眼睛卻飛上了天空,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手勢指揮,「親眼」看到了無人機在空中的廣闊視野。

看似科幻的背後卻有著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人的大腦是由數以萬計的針尖大小的神經交錯構成的。每當神經活動時都會產生輕微的放電,產生不同的腦波模式,例如沉睡中的人大腦中會產生delta波,而一個處於警覺和清醒狀態的人集中思考一件事時,大腦會產生大量的beta波。我們的設計就是通過集中精力來控制飛行器上升,放鬆精神來控制飛行器下降。」傅軍介紹。

復旦教授:「腦電波還能深化」

本次大賽一等獎共7支隊伍,除了復旦團隊,其餘6支都來自工程類或航天類院校,復旦是唯一一所綜合類大學。「相比專業性院校,我們的學生更愛動嘴,想法好,就是動手少。」談及此次獲獎的意義,艾劍良教授認為獲獎對於增強學生自信、增強學校的動手氛圍都有所幫助。

「腦電波這塊還可以深化!」談起對未來的展望,艾劍良表示研究並未到此結束,在無人機的旋翼起降、固定翼平飛、拋飛穩定,甚至人工智慧方向上的研究仍然大有可為。

傅軍也表示他們會繼續深入開展無人機的研究,爭取做到產學研結合。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目前的無人機主要通過操縱杆或者手機操控,這意味著一位飛行員只能夠同時操控一架無人機。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一位飛行員就能夠同時操控多架無人機,讓它們形成一個編隊,或者讓它們分散在不同的飛行路線上。根據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提供的項目摘要,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人類大腦「感知多代理系統信息」的運行機制,繼而從中提取「控制命令」。
  •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到底靠不靠譜?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否則,你用腦波控制的無人機可能會掉下來。據多家外媒報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競賽的原理大概如下:  他們編寫了一個人機互動程序,在程序運行時,參賽者只需要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他們頭上戴的簡易腦波儀能搜集腦電波信號,並轉換成無人機可以識別的代碼,從而實現飛行控制。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
  • 不靠遙控器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靠不靠譜
    編者按:用腦電技術控制無人機飛行此前已有多次案例,但是人啊有時候腦子太會受到外部幹擾,炸機不說了,傷人了怎麼辦?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
  • UDrone意念無人機初體驗 玩轉腦電波控制
    UDrone意念無人機後來發展到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的設想,UDrone意念無人機應運而生,在這裡我科普一下,這是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創新大賽炫出「黑科技」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受矚目
    創新大賽炫出「黑科技」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受矚目 2017-08-20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明故宮大學生活動中心外,來自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研二的史亞超介紹了這項引人矚目的「腦電波控制無人機」技術。  「大腦是由數以萬計的針尖大小的神經交錯構成的。每次神經活動時都會產生輕微的放電,產生不同的腦電波模式,我們通過頭戴的設備,可以採集腦電波信號,並通過腦電放大器放大信號,連接導入電腦進行系列算法分析,產生不同的指令控制飛機的起降和飛行動作。」
  • 美國大學研究腦力控制無人機:以腦電波通訊,獲美國防部支持
    據美國《財富》網站10月22日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人機界面與控制實驗室正在開發一種腦力控制的無人機導航界面,用腦電波來指揮一群無人機工作。目前的無人機主要通過操縱杆或者手機操控,這意味著一位飛行員只能夠同時操控一架無人機。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一位飛行員就能夠同時操控多架無人機,讓它們形成一個編隊,或者讓它們分散在不同的飛行路線上。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之前腦電波控制火過很長一段時間,經常收到相關領域的BP。今天再次見到,有感而發,寫一篇沒有技術含量的技術闢謠文,來挑點兒事兒,沒錯,我就是一民科。我們來看兩個腦電波控制領域兩個著名的案例……一個上過央視,一個是國際賽事。因為不懂技術原理,只能用最樸素的邏輯推理來分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手機操控無人機?如何實現遠程精確控制
    硬體和手機App結合的智能硬體思路已經進入到無人機領域,億航Ghost便是實踐者之一。Ghost今年5月面市後,較之傳統無人飛行器需要笨重碩大的操控面板,Ghost可通過手機App上的幾個按鈕就能完成無人機高清航拍、自動懸停、夜航功能、自動返航、實時數據顯示等功能。
  •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本期好奇心帶你探秘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發的腦控技術,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運行。 >>現場演示 操作者盯著屏幕上的燈 機器人就會動 近日,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2》正在熱映,片中主人公身處機甲戰士身體內,「主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機甲,就好像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樣。
  • 意念控制無人機 EEG頭戴設備可識別大腦產生的電活動
    有些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搖搖欲墜,而有些無人機則飛速飛往了終點線。這場無人機競速賽是世界上首個含有大腦控制界面的無人機競速賽事。這一場競速賽發生於佛羅裡達大學的一個室內籃球場,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加了比賽,他們利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飛行。
  • 你知道無人機的操控有哪幾種方式嗎?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無人機圈子,你知道操控無人機有幾種方式嗎?我們來看一下常用的兩種操作方式。 1 油門舵:控制無人機的高度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但目前的無人機操控複雜、繁瑣,對專業技術的過高要求導致無人機的應用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因為我們將不再依賴於遙控器或者操控屏幕來控制無人機。這款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傳感器穿戴在手臂上,之後算法會通過運動和肱二頭肌、前臂和肱三頭肌的活動來檢測手勢。我們可以通過揮動我們的手,握緊我們的拳頭,繃緊我們的手臂等手勢來直接操縱無人機、操控機器人或其他的控制設備。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2020-04-30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全新技術無人機控制技術NMPC、俄羅斯新大型無人機及其彈藥…
    高博特 尖兵之翼 今天1.學界推出無人機控制技術NMPC,可在低空中實現自主導航和避障論文中提出一種基於非線性模型預測控制(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NMPC)的計算技術,可以為無人機提供更好的自主導航和避障能力。
  • 教你如何用4G網絡遠程控制無人機
    最近,外國媒體大力報導一家名為UAVIA的法國無人機初創公司,準確來說這是一家無人機遠程控制技術方案商。報導稱該公司將軍用無人機遠程操控技術運用在消費級無人機上,通過4G網絡遠程操作無人機,很多媒體激動地讚頌道,軍用無人機遠程操控技術即將被民用化。
  • 無人機都可以用意念控制了 腦控耳機還遠嗎?
    現在我又想,哪天可以直接用意念來控制耳機那該多方便!自從前些天體驗了一次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風騷操作後,我對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了。何為用意念控制無人機?其實就是在使用者的頭部佩戴一個體感裝置,這個裝置與無人機通過無線連接,當你做抬頭的動作無人機就會往高飛,當你把頭轉向左邊無人機也會往左飛。
  • 外媒:五角大樓希望士兵可以用腦電波來控制無人機
    【CNMO新聞】「腦機接口」恐怕是2019年度最為魔幻的發明了,該技術將允許人類大腦直接對機器進行操縱,目前Facebook和馬斯克的神經蕾絲都已經公布了自己的研發進度。近日,據外媒報導,五角大樓也正在研發這項技術,來讓美國士兵用大腦控制無人機。
  • 我國首次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實施電力巡檢
    一鍵啟動多架無人機,無需人工手動操控,自主智能開展線路巡視,這是中國電力系統內首次利用一鍵控制5架無人機新技術開展輸電線路巡檢。無人機集群自主巡檢是利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等前沿技術,通過邏輯指令一鍵實現多架無人機同時自動開展巡檢的一項多機多任務協同作業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