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都可以用意念控制了 腦控耳機還遠嗎?

2021-01-09 中關村在線

我們不妨先來想像一個場景:你戴著耳機聽著音樂,精神放鬆,然後大腦在一瞬間集中精神想像著「下一曲」或者「調大音量」,接下來耳機便會執行相應的操作。自從我用上TWS耳機後,這種場景就經常在腦海中浮現。你不得不承認,高科技會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比如在我使用新一代AirPods後,除了音量調節有時還需要用到手機,其他所有操作幾乎都通過耳機和Siri來完成。現在我又想,哪天可以直接用意念來控制耳機那該多方便!

自從前些天體驗了一次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風騷操作後,我對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的渴望變得愈加強烈了。何為用意念控制無人機?其實就是在使用者的頭部佩戴一個體感裝置,這個裝置與無人機通過無線連接,當你做抬頭的動作無人機就會往高飛,當你把頭轉向左邊無人機也會往左飛。嚴格來說這並不是用意念來控制,但是據說下一代產品就可以實現用腦電波來控制無人機了。

好消息是,用意念控制耳機這件事已經有人在做了,而且還有產品推出。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去年研發的一款黑科技產品Alter Ego,就是一款真正可以通過意念來控制的耳機,堪稱最強可穿戴設備:不用動手和動口,想一想就能控制全世界。

它都做什麼呢?用意念控制耳機切歌/調音量這些都太小兒科了,如果你想知道現在幾點了,大腦集中精神想一下耳機就能立刻通過語音告訴你時間;下班去逛超市,看好幾件商品的價格並在心中默念,耳機就能計算出商品的總價;晚上回家坐在電腦前懶得用手指敲鍵盤?用意念告訴耳機想看的網站或視頻節目,想看的內容就會立刻出現在屏幕上。此外,查詢天氣、導航、翻譯、設置鬧鐘等等,也都可以通過意念來控制。如此風騷的操作,簡直酷到沒邊了。

我們知道人體的神經中樞是大腦,當我們想說出一句話的時候,先要通過大腦發送信號給面部肌肉,並為發音做準備。Alter Ego這款耳機便是基於所謂的「Subvocalization(默讀)」來捕捉大腦傳達的神經信號,並通過數據分析來「理解」你想說的話。耳機中的電極感應器會追蹤人體下顎及面部肌肉的信號,通過計算機學習系統進行破譯並將結果作為指令發送到連接的終端設備上。這個過程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設備將腦電波(模擬信號)轉變成數位訊號並分析處理的過程。

對於這款黑科技產品,我們在驚嘆之餘,也第一次看到了腦電波被轉換成物質世界的具體指令這一壯舉。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並沒有使用類似讓病人控制假肢或輪椅的顱內植入術,而是靠捕捉和分析大腦傳遞的神經信號來完成相應的操作。換言之,這項技術目前來看對人體健康並沒有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目前,所有力爭在腦電波技術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公司都在使用腦電圖(EEG)技術。這種測量前額電脈衝的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癲癇和大腦功能紊亂的治療。Alter Ego這種耳機內置的傳感器可以偵測腦部的神經狀態,內置晶片可以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然後通過無線的方式傳送到終端設備。

目前,這種耳機還應用於電子遊戲以及情節可以隨思緒而改變的電影。英國一家名為MyndPlay的電影製片廠,在其為用戶配備的耳機裡使用了一顆類似Alter Ego內置的晶片,可以讓觀眾通過集中精力和放鬆精神來控制電影裡的場景。這家公司製作的電影短片,可以讓觀眾通過意念來控制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結局,給傳統被動式的電影觀賞帶來新奇的體驗。

一些心理醫生認為,用意念控制遊戲和電影給人帶來的不僅是娛樂和放鬆,還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心理學家早就開始研究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注意力缺陷障礙等病情。而像意念訓練、冥想、認知療法等治療方案,其短期療效甚至可以替代傳統藥物治療。

在各種使用意念控制的玩具中,一款名為NecoMiMi的耳機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作為一款時尚配件,這款耳機的外形類似貓耳朵,當使用者精力集中時(或感到興奮時),貓耳會豎立起來;當精力分散(或精神放鬆)時,貓耳則會倒下。這種耳機不僅可以作為出街的時尚配件,還可以為年輕人提供一種表達愛意的方式,十分有趣。

現在來看,腦控耳機已經不是只有在科幻電影裡才能見到的產品了,它真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不過,由於目前相關技術(尤其是分析、學習技能)的尚不完善,以及成本控制、售價等問題,腦控耳機可能還無法在短時間內在消費類市場普及。但是我敢大膽猜想,在TWS耳機之後,在5G網絡的夾持下,配有腦控技術的無線耳機或將開啟一個新的耳機(交互)時代。那時,我們將徹底解放雙手和嘴巴,你想完成的所有操作,用意念就可以輕鬆實現!這一天,真的希望可以早點來到。

(7193645)

相關焦點

  • UDrone意念無人機初體驗 玩轉腦電波控制
    UDrone意念無人機後來發展到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的設想,UDrone意念無人機應運而生,在這裡我科普一下,這是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腦控打字機器人:只用看和想就能打字    在展會現場,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研發的 「動態窗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接口系統」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在現場的實驗中,用戶只需將注意力集中於屏幕中的模擬鍵盤,系統就可以將其腦電信號翻譯成對應文字。該系統具有無創傷、無訓練、精度高、速度快、適用範圍廣等優點,並且可以與微信等外部系統相連接。
  • 使用意念駕駛汽車成為現實?馬斯克腦控公司實現猴子大腦操控電腦
    意念開車?聽起來像天荒夜談一樣,可是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駕駛人員只要戴上一個腦控裝置,就可以無需接觸汽車方向盤,實現對汽車的駕駛!這是什麼原理呢,難道真的可以意念控物?其原理主要是通過腦電波檢測器識別人類大腦的信號,然後通過識別及轉化為計算機語言,輸送給控制器後控制汽車。據說南開大學這次的腦控開車實現了汽車的前進、後退、剎車、鎖車、解鎖等操作,不過測試過程對於信號的識別率還不算高,控制不穩定或者是誤判時有發生,估計後續還需要大量的測試及優化。
  • 腦控機器人成養老助殘新希望 動動眼就能控制輪椅
    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  本次機器人大會,以表演賽的形式,展示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娛樂、教育等諸多方面的應用。
  • 意念控制機器實現「一心兩用」,腦控比Facebook入局早的布潤科技...
    2018年7月8日在深圳價值工廠舉辦的零一科技節上,布潤科技研發的腦機接口(BCI)"腦控"機器人與一位現場觀眾比賽打籃球的同時控制小賽車穿越障礙,最終"腦控"機器人憑藉零誤差將人的想法轉換成機器控制指令最終勝出。當然,「腦控」不僅能實現「一心兩用」,還能治療疾病,實現更高級別的AI,但這項「黑科技」何時能夠普及?
  • 西工大腦控研究團隊給你一個「意念控制」的世界
    在此科普下基本原理:所謂的「意念控物」是通過採集腦電波,然後用某種裝置對腦電進行分析解碼,轉換為控制信號,進而實現對「事物」的控制,這些「事物」可以是設備裝置,甚至可以是生物體千萬別小看這幾個腦特徵的增加,這可並非簡單的數量增減,而是腦控技術應用領域一個「質」的變化,可以說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革新」!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腦控無人機繞障礙飛行的技術含量和意義了吧!而相對於腦控無人機,上面提到的腦控平衡車的難度還有所不及。謝教授告訴我們上述系統中對於腦特徵的誘發,主要採用了三種模式:視覺刺激、運動想像、事件想像。
  • 用意念開飛機這事兒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神經元|腦電波|意念控制|...
    人們希望通過最直接的方法去操控機器,比如我們只需要動動意念就能改變電視頻道,以觀看我們最喜歡的節目。只用思維的力量就能駕駛汽車或無人機,而將手腳解放出來。此外,我們還可以用意念玩遊戲、控制假肢以及家用電器等。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操作者們頭上戴著一個探測器,它通過探測大腦發出的腦電波訊號,實現對無人機的直接控制。比賽中,參賽的選手們需要時刻盯著電腦中一個有無人機虛擬模型的程序頁面,並在腦中一直想著「向前」,無人機才能起飛。否則,你用腦波控制的無人機可能會掉下來。據多家外媒報導,腦電波控制無人機競賽的原理大概如下:  他們編寫了一個人機互動程序,在程序運行時,參賽者只需要盯著面前的電腦屏幕,他們頭上戴的簡易腦波儀能搜集腦電波信號,並轉換成無人機可以識別的代碼,從而實現飛行控制。
  • 網紅黑科技UDrone無人機,靠意念就能起飛?
    而將「無人機」和「意念控制」二者相結合的產品意念無人機相信朋友們聽起來好像只有在科幻電影或者小說中才有的情節,放在以前也確實如此,可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卻能展示在眼前,而UDrone意念無人機就是這麼的存在,它依靠自己的意念讓眼前的無人機起飛,可以實現眨眼拍照,人臉追蹤,手勢拍照,人形追蹤,實時圖像傳輸,高清攝影,室內懸停等功能。
  • 科學網—AI+腦控:萬物隨心所動
    在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謝松雲團隊的實驗室中,實驗人員戴著一頂特別的「帽子」,只需認真盯著屏幕而無需其他操作,就可以對室外一架無人機實現控制,無人機可以緩緩滑行、起飛,按計劃繞過障礙物並降落。 謝松雲介紹,無人機的動作由實驗人員的「大腦」控制。
  • 聚焦世界機器人大會:腦控機器人 養老助殘新希望
    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本次機器人大會,以表演賽的形式,展示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娛樂、教育等諸多方面的應用。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用腦電技術控制無人機飛行此前已有多次案例,一般的設定是,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能讓無人機起飛並且加速,放鬆狀態下無人機會放緩速度,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讓無人機保持長時間的飛行,就看你注意力能否穩定了。當然,從目前的信息,我們無法得知這次比賽的具體規則。
  •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本期好奇心帶你探秘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發的腦控技術,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運行。 >>現場演示 操作者盯著屏幕上的燈 機器人就會動 近日,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2》正在熱映,片中主人公身處機甲戰士身體內,「主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機甲,就好像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樣。
  • 記者體驗「心想事成」 西工大腦控技術可控制無人機運行
    本期好奇心帶你探秘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發的腦控技術,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運行。  >>現場演示  操作者盯著屏幕上的燈 機器人就會動  近日,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2》正在熱映,片中主人公身處機甲戰士身體內,「主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機甲
  • 腦控作戰「心有靈犀」新奇裝備從科幻走向現實
    自本世紀初,美軍就開始積極探索「腦機接口」的軍事應用,先後投入巨資研究意念控制的武器裝備和機器人系統。隨著該技術的發展成熟,美軍將通過對士兵腦電波信號的採集處理,構建以腦控無人機為代表的意念作戰模式,一場基於人腦遠程控制的戰爭新模式正加速形成,並將深刻改變未來戰場裝備操控與攻防對抗,一大批「心有靈犀」的腦控作戰新「殺手」正呼之欲出。
  • 無人機操控技術變革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未來無人機絕不會是手持遙控」得知「中國研究生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的消息時,力學系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研二學生傅軍立即想到了當下大熱的無人機。雖然當前無人機已經在航拍領域大顯身手,但在傅軍看來,無人機的領域不止於此,還可以做文章,於是他組織了團隊。
  • AI+腦控:賦予無人駕駛「雙保險」—新聞—科學網
    謝松雲介紹,所謂的「意念控物」是通過腦電檢測設備採集腦電波,然後用計算機對腦電進行解讀,提取腦電特徵形成控制信號,進而實現對「事物」的控制,這些「事物」可以是設備裝置,甚至可以是生物體。至於腦電波,其實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和獲取,人腦神經元活動時就會產生電信號,這些信號相疊加,就形成了腦電波。
  • 「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應用 大腦會被控制嗎
    新華社上海11月30日電 題:「意念控制」從科幻走向實際應用,我們的大腦會被控制嗎?【新華社「新華視點」】 記者 王琳琳、馬曉澄、孫飛用意念指揮檯燈、無人機甚至小白鼠運動,不用目測就能判斷一個人注意力是否集中,癱瘓病人動動腦子就能依靠機器重新站立……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如今部分已經成為現實。在美國,馬斯克創立腦機交互公司;扎克伯格成立項目組研發意念高速打字;幾天前
  • 腦控加人工智慧自動譜曲 你見過耳機這麼玩的嗎?
    人工智慧耳機?如今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最熱的創業方向之一,因此對於有人想將人工智慧和耳機結合在一起並不感到意外,不過第一反應是用人工智慧為用戶提供語音歌曲搜索等服務,而日本的這支研究團隊則打破了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編輯對目前人工智慧耳機的認知。「 跟蹤聽眾的情感狀態」、「 量身定製音樂」這兩點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都是很難達到的。
  • 撒貝寧節目中用「意念」控制王力宏 別驚訝,未來你也能
    挑戰現場撒貝寧用意念控制 讓王力宏動手指  近日的節目裡,在團隊的指導之下,撒貝寧通過自己的腦電波意念發出指示,成功控制了電極另一端體驗腦電波設備的王力宏的手指。而電極傳出的清晰電流感也使得王力宏連連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