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機器人成養老助殘新希望 動動眼就能控制輪椅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只用動一動眼睛,就能控制輪椅前進後退

  腦控機器人 養老助殘新希望

  只用在心裡默想,就能讓眼前的物體飛起來;只用動一動眼睛,就能控制輪椅前進、後退、左右轉動;只用站在跑道集中注意力,就能讓小賽車飛速前進……

  這些都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在世界機器人大會A館序廳二層,神奇的事兒正隨處上演,因為這裡正在進行著BCI腦控機器人大賽。

  BCI是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的縮寫,即腦機接口技術。這是神經科學和工程技術學科交叉產生的一項創新研究。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

  本次機器人大會,以表演賽的形式,展示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娛樂、教育等諸多方面的應用。

  更好玩

  用意念驅動賽車和無人機

  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展區是最受小朋友追捧的地方。在最裡側的大長桌上放著曲折盤旋的長跑道,兩個男孩戴著耳機狀的設備站在桌子旁邊,專注地盯著前方,兩輛小賽車正在跑道上飛速前進。他們倆面前還各有一個記錄專注力數值的電子表。

  求是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陳衛東教授介紹說,使用者的專注力值越高,賽車就跑得越快。「小朋友戴的設備是一個腦波儀,可以分析出大腦目前的專注力數值,當數值達到基本要求後,賽車會立即啟動」。這是腦控技術製成的一項高科技體驗型玩具,目前正在投入市場的過程中。

  和腦控賽車場地一樣熱鬧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博睿康科技公司的展區,他們正同時進行著腦控無人機的表演賽。

  體驗者戴上電極帽,坐在電腦前,屏幕上顯示出幾個方向圖標。他只需要注視不同的圖標,就可以讓遠處的無人機起飛、降落、轉向。記者注意到,無人機旁邊放置了一個類似Wi-Fi盒子的信號發射器,博睿康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介紹,只有在發射器的信號覆蓋範圍內,無人機才能接收到人腦的指令。

  上海交通大學的腦控無人機看起來更加簡便——沒有電腦,也不需要戴電極帽。體驗者戴上一個眼鏡之後,就可遠程控制無人機。該項目屬於上海交通大學生機電一體化課題組,課題負責人介紹,這個特殊的眼鏡可搜集體驗者的眼動信息,然後傳導到無人機上。所以只用動動眼球,就能讓無人機飛來飛去了。

  「目前這項技術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也不需要對使用者進行培訓,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更溫情

  養老助殘的新希望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手也不能動了,話也不能說了,你可能會用到腦控輪椅。」華東理工大學腦機接口研究團隊負責人說。

  課題組曾讓漸凍症患者坐上了裝置有腦控系統的輪椅。為患者戴上電極帽後,他只需要看前方屏幕的不同位置,就可以控制輪椅進退。該項目負責人介紹,「有些漸凍症患者到了後期,眼睛也不好使了,我們就改為收集聽覺信號。比如說左聲道代表前進,右聲道代表後退,雙聲道代表停止。給出一組聲音,當患者專注於聽哪一個聲音時,就執行該聲音代表的指令。當然比起視覺,聽覺反饋會更慢一些。」

  華東理工大學旁邊,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腦電波輪椅團隊,他們就在現場演示著自己的腦控輪椅。記者看到,輪椅前方擱屏幕的地方,有三個紅外線發射孔。據介紹,這三個孔可以檢測出輪椅乘坐者的視線方位,同時將方位信號反饋給控制系統,再由該系統指揮輪椅前進後退。本次機器人大會上,同樣做腦控輪椅的,還有華南理工大學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他們的腦控輪椅是基於運動想像的。不需要外界給乘坐者提示和刺激,只需本人想像運動行為,就能讓輪椅沿著相應的運動軌跡前行。

  那麼,被多個高校關注的腦控輪椅離投入市場還有多遠?專程來為醫療機構尋找合作項目的李先生表示,幾個腦控輪椅項目在除障方面都做得不夠完善,有的輪椅遇到障礙物就停下來,有的還沒有把遇到障礙物寫入程序。「上坡和下坡的過程中,無人狀態下也難以很好控制輪椅的速度。如果沒有防護裝置,容易對乘坐者造成傷害。」

  更智能

  感知心情好壞

  在北京師範大學展區前,有一盞會自動變色的檯燈。它會感知到測試對象的心情好壞,如果他感到焦慮,燈會變成橙色,感到放鬆時,燈光會轉為藍色。當然,測試對象還需要佩戴一個手環,讓自己的心跳、皮膚靜電等數據被手環上的晶片感知。數據分析轉碼後,傳遞出針對燈光顏色的不同指令。

  這是北京師範大學信息交叉學科與智能研究院帶來的HRV生理數據手環。除此之外,他們還提供了腦電數據採集頭盔——

  小朋友戴上腦電數據採集頭盔,坐在電視機的大屏幕前,屏幕上有一隻睡著的大貓。只要小朋友集中注意力,就能喚起它。通過約三分鐘的測試,可以搜集被測者的專注力水平。

  據介紹,手環和頭盔採集來的數據將會被傳導到心理健康雲平臺上進行分析,輸出科學的檢測報告。

  「比如有些孩子每到考試,就會變得很焦慮。」負責項目講解的孫博告訴記者。針對這樣的情況,項目組會利用虛擬實境技術,給孩子一個類似考場的環境。讓他在反覆的刺激中學會調整心態。

  同時,項目組還將生理數據收集應用於自閉症兒童的早期篩查。「通過分析三歲以下兒童的注意力、眼動、行為數據,我們可以篩查出其中患自閉症的兒童。因為三歲以下的孩子還不太會溝通,普通檢查很難判斷出自閉症,但是三歲之前是治療自閉症的有利時期。目前自閉症篩查項目已經獲得國家級立項,並已和多家醫院達成合作。」孫博告訴記者。

  腦控技術的其他應用

  除了這些,腦控項目還被應用於很多不同的領域——

  應用於醫療康復:

  天津大學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設計出了幫助全肢體中風病人康復的人工神經機器人系統——「神工一號」、「神工二號」。目前在多地臨床測試成功,受益患者超過3000例。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軟體康復機器人手套,可幫助中風患者恢復手部功能,使康復過程更符合人的生理機制。

  博睿康公司的機械外骨骼,可將大腦想像轉化為機械肢體運動,進行主動康復訓練,讓輪椅上的人重獲行走的可能。

  應用於航天領域:

  天津大學的腦機交互系統被「天宮二號」和「神州十一號」飛船帶上太空。「在太空環境下,太空人完成複雜操作會受到極大限制,我們想將航天員的思維活動轉化為操作指令,讓他們通過腦活動就能操控設備。」天津大學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明東教授表示。

  應用於智能家居:

  「如果有一天,你回到家特別累,躺在沙發上不想動。這時候,只用專注地想一想開燈,房間的燈打開。如果你心情不好,燈光會變成可以安撫情緒的淡黃色。家裡的燈可以隨著你的睡熟而慢慢變暗、熄滅,而不是一下子滅掉。你還可以把家裡的遙控器集中在一起,用意念開空調、開電視機,這些事情都可以通過人機接口技術慢慢實現。」北京心智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正與北京師範大學開展合作,探索腦控技術在教育領域、物聯網技術等方面的應用。實習記者 謝宇航

相關焦點

  • 聚焦世界機器人大會:腦控機器人 養老助殘新希望
    只用在心裡默想,就能讓眼前的物體飛起來;只用動一動眼睛,就能控制輪椅前進、後退、左右轉動;只用站在跑道集中注意力,就能讓小賽車飛速前進……這些都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在世界機器人大會A館序廳二層,神奇的事兒正隨處上演,因為這裡正在進行著BCI腦控機器人大賽。
  • 「腦控」成機器人大會新熱點 大會將於今天閉幕
    原標題:「腦控」成機器人大會新熱點   人類用意念控制機器正在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作為大會表演賽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憑著「腦控」的尖端技術,吸引了超高的關注度。   本次大會邀請了8家機構展示各自的腦控機器人產品,多數是大學和科研機構,他們的產品匯聚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航天、醫療等多方面應用,而且有兩家產品都是「腦控輪椅」。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腦控輪椅已經研發、升級改造多年。
  • 大學生研發腦控居家機器人 像「阿凡達」那樣操控輪椅和餐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參賽團隊的「腦控+眼控」輪椅機器人張鑫等本科生還另闢蹊徑,創新研發出了腦控智能餐桌在最近舉行的華北五省市區高校機器人大賽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參賽團隊的「腦控+眼控」輪椅機器人、餐桌機器人就具備了上述功能。
  • BCI腦控機器人亮相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
    該項技術在人與機器人的交流溝通領域有著重大創新意義和使用價值,其已廣泛應用於助殘康復、災害救援、娛樂體驗等多個領域,並在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實,全球範圍的腦控技術研究已經開展多年,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等國家的科學家都在腦科學和認知科學領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十分可觀的進展。
  • 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不謀而合 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腦控機器人將...
    根據馬斯克的最新發布,這項新技術的實現是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利用雷射頭骨穿刺向人類大腦植入4-6微米粗細的「線」和 定製的晶片,就能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可以用App連到iPhone上。系統中使用的「線」粗度不及頭髮絲的十分之一,不僅對大腦損傷更小,還能傳輸來自晶片讀取並放大的人腦信號。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腦控打字機器人:只用看和想就能打字    在展會現場,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研發的 「動態窗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接口系統」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在現場的實驗中,用戶只需將注意力集中於屏幕中的模擬鍵盤,系統就可以將其腦電信號翻譯成對應文字。該系統具有無創傷、無訓練、精度高、速度快、適用範圍廣等優點,並且可以與微信等外部系統相連接。
  • 腦控居家機器人或讓「阿凡達」成真
    當然,剛剛戴上頭盔的用戶還不能操控這個腦控輪椅機器人,首先你要讓系統「學習」大腦發出前進、後退、向左、向右等意念所對應的不同腦電波信號。吳迎年說,用戶無需真正做出這樣的動作,只需想像它們即可,系統學習的過程大約需要10分鐘。
  • 癱瘓者站起的希望:腦控機器人
    在即將到來的巴西世界盃揭幕戰上,一個由意念操縱的機器人將做開球表演,腦控機器人將藉此機會向全世界展示。  據美國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雜誌周二報導,杜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米格爾·尼可萊裡斯(Miguel Nicolelis)稱,一位巴西癱瘓患者將用腦電控制一個機器人為巴西世界盃的揭幕戰開球,目前該研究正處在緊張的收官階段。  米格爾引領的這項計劃名為「再次行走」為實施該計劃,目前,巴西聯邦創新委員會已為米格爾撥款1500萬美元。
  • 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
    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與波士頓大學聯合研發了一臺「腦控
  •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本期好奇心帶你探秘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發的腦控技術,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運行。 >>現場演示 操作者盯著屏幕上的燈 機器人就會動 近日,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2》正在熱映,片中主人公身處機甲戰士身體內,「主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機甲,就好像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樣。
  • 西安大學生研發腦電波輪椅:意念控制
    11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舉辦首次大學生科技創新文化展,來自學校10個科技類社團,20個學生創新團隊帶來的3D投影儀、腦電控制輪椅、機器人等科技作品。此次展出的腦電控輪椅,只要頭戴上帶有傳感器的帽子,再帶上平板電腦,病人就可用意念操控電動輪椅。
  • 「腦控機器人」大腦操控生活不是夢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2017年8月24日訊,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鈄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腦控機器人」雖然不用動手,但對於大腦靈敏度仍有一定要求,受過腦損傷的患者在使用這種機器人時會遇到一定困難。最適合使用這種系統的,是類似漸凍人這樣身體機能缺失但大腦功能完好的患者。患者只要眼睛能動,就能在屏幕上完成操作。
  • X教授「腦控」超能力要成真?新可穿戴設備能讓殘障人士控制輪椅...
    無線腦機接口使他們能夠控制電動輪椅、與電腦互動或操縱小型機器人車輛——只需使用大腦信號。這款完全便攜、無線、靈活的頭皮電子系統經過重新設計,讓人們無需戴傳統笨重的電極帽就能獲得更多的自由。這款經過重新設計的可穿戴設備是與喬治亞理工學院、肯特大學和威奇託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的。
  • 「輪椅團隊」的重生
    張玉梅的新生活開始了,坐在輪椅上接打電話、動動手指,工作起來遊刃有餘。2019年幹得最好時,她一個月拿到4500元工資,自給自足之餘,還能補貼家裡,她感嘆「終於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這家就業基地,看到在一間約100平方米的房間裡,張玉梅等數十位網際網路客服面對電腦屏幕全神貫注,頭戴耳機接聽電話,手指在鍵盤上飛速移動。
  • 腦電波智能輪椅首次亮相:用意念控制輪椅
    昨天,2015第九屆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北京地區科研院所、社會機構近年來創新研發的18件輔助器具展品參展,其中腦電波輪椅首次亮相。北京市殘聯表示,本市最新修訂的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管理辦法有望於年內出臺,新辦法將調高殘疾人輔助器具購買補貼標準,並將60歲以上老人納入補貼人群,實現殘疾人群全覆蓋。
  • 與你瞳行-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推薦並通過西安海選,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焦李成教授和孫其功博士指導的創業項目「解凍人生」(漸凍人智慧生活眼控輪椅
  • 「腦控」技術會重塑未來戰爭圖景嗎
    石海明供圖  「C-H-I-N-A」,電腦屏幕上,英文單詞「中國」被精準打出,但電腦前的測試員卻沒有敲擊鍵盤,而是通過頭上戴的與屏幕相連的「黑頭罩」,運用「腦電波」打字;電動輪椅上的測試員也戴著黑色腦電帽,沒有進行任何操作,只憑「意念」就完成了輪椅的行進、轉彎操控……日前召開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展示的場景令人驚嘆。  什麼是「腦控」技術?
  • 眼控家居亮相:真能像霍金那樣開電腦(圖)
    6月8日,上海國際養老設備展在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養老問題再次受到許多市民關注。 在昨日閉幕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上,眼控無障礙智能家居系統特別引人矚目。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無需動手,只需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就可通過眼睛所看的位置來控制電腦操作、輪椅的行動、電燈開關、電視選臺、電風扇和空調的開關等。言語不方便者還可用眼睛打字和家人溝通交流,甚至可用眼睛上網、炒股、或使用QQ和微信進行社交。
  • 機器人令意念控制「超能力」成現實 我們怎麼辦?
    央視網消息(新聞1+1):特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700多款新銳產品在世界機器人大會驚豔亮相。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四大項機器人競賽惹人關注。《新聞1+1》今日關注:機器人來了,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