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

2020-11-29 前瞻網

手控遙控到腦控 機器人產業如何把握老齡化東風?

 2017-03-07 14:30:33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1520G0

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與波士頓大學聯合研發了一臺「腦控」機器人。這一款機器人能夠通過一個特殊的電極帽,讀取人類的思想,這或許就意味著以後機器人不再需要學習、識別繁雜的人類語言。而對於我們來說,或許也不需要學習複雜的指令才能指揮控制機器人,依靠思維活動就能達到一樣的效果。未來,機器人或許會進入「腦控」時代。

當然,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玄乎,機器人其實並不能直接讀出人類的思想。不過它可以依賴腦電圖監視器分析出我們在思考什麼,同時將指令發送給機器人。

雖然目前該技術並不能執行複雜的任務,不過我們堅信這一技術會普及開來。

機器人操控難度的降低、自身能夠執行更加複雜的任務,這也就意味著機器人產業的商業化前景會更加明晰。

以服務機器人為例,如今我國乃至全球都面臨著極為嚴重得老齡化問題,而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水平的提高,未來有望介入老年護理領域。

雖然從技術上來講,做出具有服務能力的機器人難度不大,但是想要做出那種保姆式的、完全適合人性化的機器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養老產業其實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個世紀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人口斷層,讓如今養老護理勞動力極為缺乏。而想要填補這一缺口,養老機器人不失為一個良方。

老年護理人才的缺失,老年人自身的尊嚴(失能老人大小便的問題),都會促使老年人和養老機構選擇養老機器人。然而目前這一市場之所以沒有被激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一類服務型機器人價格較高;而且客觀來說 機器人在老年護理方面的水平還很低,難以達到護工的水平。

從日本將機器人應用於養老產業的經驗來看,其開發的機器人可以通過智能識別、視頻監控以及分析系統來判斷出老人是都有突發情況(摔傷或者犯病),不過想要製造這樣的機器人,技術只是底層的支撐,最重要的還是要積累大量的看護數據與經驗。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到2020年日本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會超過工業機器人,達到100億美元。

無疑,服務機器人已經被日本機器人產業當成制高點。而我國,更是需要借鑑其豐富的發展經驗,把握老齡化這一風口。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腦控」成機器人大會新熱點 大會將於今天閉幕
    正在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作為大會表演賽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憑著「腦控」的尖端技術,吸引了超高的關注度。   本次大會邀請了8家機構展示各自的腦控機器人產品,多數是大學和科研機構,他們的產品匯聚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航天、醫療等多方面應用,而且有兩家產品都是「腦控輪椅」。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腦控輪椅已經研發、升級改造多年。
  • 腦控體控 機器人是你自己
    在電影《明日邊緣》中,湯姆·克魯斯所扮演的男主角身穿上「人體盔甲」後,便從一名文弱書生,變身成為戰場上英雄,更讓我們了解到未來,人類有可能自己成為「機器人」。在今年的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通過「腦控」以及人體外骨骼,讓一位癱瘓少年開出了第一腳球,這種可以「穿在身上」的計算機讓我們驚訝。
  • BCI腦控機器人亮相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
    腦控機器人的開發對於實際生活也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腦控技術能夠被應用於助殘康復、災害救援、娛樂體驗等多個領域,在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方面,BCI腦控機器人做出了尤為顯著的貢獻。比如,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的合作研究團隊利用無創的腦機接口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精神控制機器人手臂。
  • 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不謀而合 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腦控機器人將...
    世界機器人大會已成功舉力四屆,是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國際元素最豐富的國際會議,已經成為科技、產業、資本、人才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據了解,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將舉辦腦-機接口(BCI)機器人挑戰賽。作為本次挑戰賽的重要一環,大賽上將舉辦BCI腦控機器人挑戰打字世界紀錄等活動。
  • 腦控居家機器人或讓「阿凡達」成真
    當然,剛剛戴上頭盔的用戶還不能操控這個腦控輪椅機器人,首先你要讓系統「學習」大腦發出前進、後退、向左、向右等意念所對應的不同腦電波信號。吳迎年說,用戶無需真正做出這樣的動作,只需想像它們即可,系統學習的過程大約需要10分鐘。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0.09 星期一     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
  • 腦控機器人或許能"讀"你的心思!
    腦控機器人或許能"讀"你的心思! 2018年07月20日 16:34:32 文章摘要:如何操控一臺機器人,我們可以想像到使用程序指令、雷射導航、語音控制甚至手勢等等。然而能否造出會揣摩人「心思」,做到與人心有靈犀的機器人呢?如果機器人會按照我們的思維和想法行動,那麼將極大地改變我們使用機器人的方式。 近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松公司)研發的一款腦控機器人,讓我們可以基本實現這個目標了。
  • 「腦控」技術會重塑未來戰爭圖景嗎
    石海明供圖  「C-H-I-N-A」,電腦屏幕上,英文單詞「中國」被精準打出,但電腦前的測試員卻沒有敲擊鍵盤,而是通過頭上戴的與屏幕相連的「黑頭罩」,運用「腦電波」打字;電動輪椅上的測試員也戴著黑色腦電帽,沒有進行任何操作,只憑「意念」就完成了輪椅的行進、轉彎操控……日前召開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展示的場景令人驚嘆。  什麼是「腦控」技術?
  • 植入晶片讀取大腦信號 「腦控」技術讓人類腦洞大開
    腦控,這個略帶神秘色彩的黑科技,離人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再遙遠。在近日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上,腦控打字,腦控識圖,腦控無人機起飛、降落、旋轉、前進等近乎科幻式的情節紛紛在現場上演。儘管體驗者興奮之餘給出諸如「控制精度不高」「原來只是大腦控制機器」「應用還比較低級」等吐槽,但這足以讓人們近距離感受並期待腦控 「未來的樣子」。一個有趣的巧合是,就在這次世界機器人大賽舉辦前夕,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發布了讓人「腦洞大開」的最新技術:機器人向大腦快速植入晶片,隨即讀取大腦信號。
  • 癱瘓者站起的希望:腦控機器人
    在即將到來的巴西世界盃揭幕戰上,一個由意念操縱的機器人將做開球表演,腦控機器人將藉此機會向全世界展示。  據美國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雜誌周二報導,杜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米格爾·尼可萊裡斯(Miguel Nicolelis)稱,一位巴西癱瘓患者將用腦電控制一個機器人為巴西世界盃的揭幕戰開球,目前該研究正處在緊張的收官階段。  米格爾引領的這項計劃名為「再次行走」為實施該計劃,目前,巴西聯邦創新委員會已為米格爾撥款1500萬美元。
  • 遙控機器人:被遙控的宇宙探險者
    如果這些都聽說過,那麼你可能已經對今天的主角——遙控機器人有了初步的了解。遙控機器人是指人類可以在另一個地方遠程操作「千裡之外」,甚至是「遠在天邊」「遙如宇宙」的機器人,這聽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裡虛構出來的,但其實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始應用了。海洋遙控潛水器是海洋遙控機器人的代表,在對於潛水員來說太深或太危險的水域被廣泛應用。
  • 國防科大研發出腦控機器人 腦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在國防科技大學,也有這麼一支研究大腦的創新團隊,他們近期研發出腦控機器人(300024),使科幻逐步走向現實。科研團隊通過技術將人腦電波轉換成指揮機器人(300024)的計算機指令,從而實現用人腦直接控制機器人(300024)運動。
  • 聚焦世界機器人大會:腦控機器人 養老助殘新希望
    只用在心裡默想,就能讓眼前的物體飛起來;只用動一動眼睛,就能控制輪椅前進、後退、左右轉動;只用站在跑道集中注意力,就能讓小賽車飛速前進……這些都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在世界機器人大會A館序廳二層,神奇的事兒正隨處上演,因為這裡正在進行著BCI腦控機器人大賽。
  • 警惕製造「殭屍」的「腦控」武器
    」武器■欒益峰 廉 藺隨著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提出了「腦計劃」「人腦工程」「機器人大國」等腦科學發展戰略,一大批高新技術湧現,腦機接口技術逐步攻克了大腦與設備雙向信息交換的難題。「腦控」武器是指通過物理、化學手段對人腦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人的心理、行為或產生幻覺效應的武器。通常所說的「腦控」武器,又稱為精神電子武器,主要分為三類:電磁波武器、聲波武器及光波武器。從一些解密資料及媒體報導來看,俄羅斯在「腦控」武器研究方面可謂「歷史悠久」。
  • 腦控打字、仿生撲翼機器鳥……「國字號」機器人博覽會12月佛山開展
    此外,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將集結全球頂尖專家和企業,他們將圍繞前沿技術與探索、基礎技術與創新、新興應用與實踐三大方向展開交流討論。 據悉,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入選了我國教育部賽事白名單,是我國今年舉辦的機器人界的最高規格的賽事活動。而該賽事的總決賽將聚焦高精尖技術交流、產業技術應用等,設共融機器人挑戰大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機器人應用大賽、青少年機器人設計大賽四項賽事。
  • 前沿分享|工業機器人技術引領智能製造:現狀、趨勢和機遇(下)
    在4月29日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舉辦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公益大講堂上,珞石機器人創始人庹華帶來了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引領智能製造:現狀、趨勢和機遇」為主題的前沿乾貨分享,深度剖析了工業機器人產業在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尋找新的破局點。
  • 國產「腦控機器人」走向家用,填補腦機接口商業化應用空白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人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連接通路,使得人可以直接通過腦來表達想法或操縱設備。目前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日益成熟,曾經只存在於科幻作品當中的「腦控機器人」正在走出實驗室,進入尋常百姓家。
  • 「腦控機器人」大腦操控生活不是夢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2017年8月24日訊,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鈄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腦控機器人」雖然不用動手,但對於大腦靈敏度仍有一定要求,受過腦損傷的患者在使用這種機器人時會遇到一定困難。最適合使用這種系統的,是類似漸凍人這樣身體機能缺失但大腦功能完好的患者。患者只要眼睛能動,就能在屏幕上完成操作。
  • 腦控機器人成養老助殘新希望 動動眼就能控制輪椅
    館序廳二層,神奇的事兒正隨處上演,因為這裡正在進行著BCI腦控機器人大賽。首先,在人或動物腦與計算機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其次,通過外部設備分析解讀腦電信息,將其轉化為相應的動作指令。最後再通過無線電把指令傳遞給機器人或其他裝置,就達到了用「意念控制」的效果。  本次機器人大會,以表演賽的形式,展示了腦控技術在養老助殘、娛樂、教育等諸多方面的應用。
  • 腔鏡手術機器人、腦控外骨骼康復系統、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
    近日,由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等主辦的「醫療機器人創新產業論壇」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術銳醫療、念通智能、一影醫療、勢登坡智能、精勱醫療、德芬醫療、沈德醫療、美傑醫療等10個項目參加了路演,以下是36氪帶來的路演項目合集:術銳技術 ——單多孔模塊化腔鏡手術機器人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於2014年創立,是一家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