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
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
腦控打字機器人:只用看和想就能打字
在展會現場,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研發的 「動態窗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接口系統」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在現場的實驗中,用戶只需將注意力集中於屏幕中的模擬鍵盤,系統就可以將其腦電信號翻譯成對應文字。該系統具有無創傷、無訓練、精度高、速度快、適用範圍廣等優點,並且可以與微信等外部系統相連接。相信在未來,這套系統在醫療康復、遊戲應用、系統導航等方面都會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腦電波也能操控輪椅
據《北京晚報》報導,在華南理工大學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展位上,測試員戴著黑色腦電帽坐在電動輪椅上,僅憑意念就完成了讓輪椅行進、轉彎等操控。研究人員介紹,坐輪椅的人通過想像某種行為來激活大腦的一部分區域,系統再根據這片區域發出的腦電波來指揮輪椅,並使其完成相應動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測試員只需要想像,並不需要做出任何其他提示或刺激。目前來說,人們只有在想像「活動四肢」時,大腦才可以發出可識別的腦電波信號。
意念還能驅動賽車和無人機
展會上,腦控賽車和無人機的展區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駐足參觀,例如腦控賽車場地等。中國新聞網介紹,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展區展示出一款腦控賽車,需要使用者佩戴一個腦波儀設備,設備可以分析出大腦當前的專注力數值,當數值達到基本要求後,賽車就會立即啟動,而在賽車運行時,使用者的專注力越高,賽車就跑得越快。此外,據《北京晚報》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展出的腦控無人機沒有配備電腦設備,也不需要使用者戴電極帽。體驗者只要戴上一個可搜集眼動信息的眼鏡,就可遠程控制無人機。目前這項技術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也不需要對使用者進行培訓,相信它未來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
百度智能翻譯機亮相日本
在中英、中日等多種語言互譯模式中自動識別語種,並一鍵翻譯;還可為手機、電腦等設備提供Wi-Fi服務。近日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第16屆機器翻譯峰會上,中國百度公司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介紹了百度機器翻譯最新研究成果,並現場展示了智能Wi-Fi翻譯機。
會上,吳華展示了百度智能Wi-Fi翻譯機的中日對話翻譯功能。從名古屋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到如何乘坐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翻譯機流暢且精準的中日互譯讓眾多與會者驚嘆不已。 「我很榮幸成為日本第一個試用者,這款翻譯機實在是太棒了! 」日本旅遊業資深人士櫻田和之說。
百度智能Wi-Fi翻譯機支持中英日等多種語言。在對話時,用戶只需選定互譯語言種類,按住說話鍵,翻譯機就會智能識別輸入語言的語種,自動輸出對應語種的翻譯結果。相比於傳統的翻譯機需要通過不同的按鍵選擇中英或英中模式,操作繁瑣,百度的這款翻譯機大大提升了效率。
據介紹,這款翻譯機將自帶全球80多個國家的移動數據流量,開機後便可自動連接4G網絡,不需要像傳統的翻譯機那樣插SIM卡連接網絡。
百度尚未透露這款機器的名字,據介紹,這款智能翻譯機可能今年10月在中國上市,明年春天在日本市場銷售。
本屆機器翻譯峰會上,百度、谷歌、微軟三巨頭同臺論劍,暢談神經網絡翻譯技術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代表了當今機器翻譯領域的最高水平。吳華表示,翻譯與語音、圖像、硬體等技術的深度結合形成的多模態翻譯,將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分子機器人能「搭建」分子
英國科學家最新開發出一種納米級分子機器人,可用微小的機械臂執行搬運分子、「搭建」其他分子等,未來有望用於藥物研發、先進位造及建設分子組裝線或分子工廠等領域。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每個分子機器人總共由150個碳、氫、氧和氮原子構成,尺寸只有約1納米。將百億億個這種分子機器人堆在一起,也不過一粒鹽那麼大。在科學家的控制和支配下,分子機器人通過在特定溶液中發生的某些化學反應來完成一些基本任務,比如「搭建」出其他分子等。
領導最新研究的曼徹斯特大學化學院教授戴維·利介紹說:「就好像你可以用樂高積木搭建一個簡單的機器人,我們的分子機器人是由原子(堆積)構成的。 」
據悉,與應用在汽車裝配線上的機器人類似,分子機器人也能根據科學家發出的化學指令,用不同的方式放置、固定「零件」,「搭建」出不同的分子產品,只不過這一切是在納米尺度上完成的。
由於尺寸極微小,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分子機器人有多方面應用優勢,包括減少對材料的需求、加速藥物研發過程、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及推進更多產品微型化等,未來在諸多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