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指揮機器人抗洪 還可以用意念打字

2020-09-05 光明網

新華社杭州9月1日電 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1日在杭州發布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名為Darwin Mouse,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於小鼠大腦。

研究人員介紹,目前該類腦計算機已經實現了多種智能任務,例如將類腦計算機作為智能中樞,實現抗洪搶險場景下多個機器人協同工作;模擬不同腦區建立神經模型,為科學研究提供更快更大規模的仿真工具;實現「意念打字」,對腦電信號進行實時解碼等。

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表示,研究團隊下一步將繼續研發支撐更大神經元規模的類腦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體系,並逐步實現開源開放。

類腦計算機都能幹什麼?

1、作為智能中樞,實現抗洪搶險場景下多個機器人協同工作,涉及語音識別、目標檢測、路徑規劃等多項智能任務的同時處理

2、模擬多個不同腦區,建立丘腦外側膝狀核的神經網絡模型,仿真不同頻率閃動的視覺刺激時,該腦區神經元的周期性反應

3、借鑑海馬體神經環路結構和神經機制,構建學習-記憶融合模型,實現音樂、詩詞、謎語等的時序記憶功能

4、實現腦電信號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實時解碼,可「意念」打字輸入

原理 通過脈衝傳遞信號 實現高效能低功耗

類腦計算機Darwin Mouse

1.6米高的3個標準機櫃並排而立,黑色的外殼給人酷酷的感覺,紅色的信號燈不停地閃爍,靠得近些似乎能聽到裡面脈衝信號飛速奔跑的聲音。

這臺類腦計算機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瓦-500瓦,同時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研究團隊負責人、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潘綱介紹說,類腦計算的特點在於存算一體、事件驅動、高度並行等。「類腦計算已被看作是解決人工智慧等計算難題的重要路徑之一。」

那麼,類腦計算機的這種高效能低功耗是如何實現的呢?項目研究骨幹馬德副教授說,大腦神經元的工作機理是鉀離子鈉離子的流入流出導致細胞膜電壓變化,從而傳遞信息,「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神經元接受輸入脈衝,導致細胞體的膜電壓升高,當膜電壓達到特定閾值時,會發出一個輸出脈衝到軸突,並通過突觸傳遞到後續神經元,從而改變其膜電壓,實現信息的傳遞。」

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異步運行,也就是信號來的時候啟動,沒有信號就不運行。類腦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類似於生物的神經元行為,通過脈衝傳遞信號,這樣就能實現高度並行,效率提升。

特點 打造專門作業系統 資源統一調度管理

有了硬體,還得有軟體。項目研究骨幹金孝飛介紹,每顆晶片上有15萬個神經元,每4顆晶片做成一塊板子,若干塊板子再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模塊。這臺類腦計算機就是這樣像搭積木一樣搭起來的。

說起來容易,可要讓這麼多神經元能夠互聯並且可拓展,從而實現高效的聯動組合,同時要把雜亂無章的信息流有序分配到對應的功能腦區,可沒那麼簡單。

為此,科研人員專門研發了一個面向類腦計算機的類腦作業系統——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DarwinOS)。

這款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實現了對異構計算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為大規模脈衝神經網絡計算任務提供運行和服務平臺。

目前,浙江大學與之江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基於Darwin Mouse類腦計算機已經實現了多種智能任務。

展望 體積縮小指日可待 還會變得更加智能

1946年誕生的世界第一臺計算機重達28噸,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然而在以後的7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類腦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很有可能也會令人驚訝。

科學家們表示,隨著達爾文晶片及其他硬體的不斷迭代升級,體積縮小將指日可待。未來類腦計算機或將植入手機、機器人,產生新的智能服務體驗。

與硬體上的更新相比,如何讓類腦計算機變得更聰明,是科學家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目前市面上的傳感器輸入的信號還是以數字為主,想應用到Darwin Mouse類腦計算機上,要加一個編碼層,將信號轉換為脈衝式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有丟失和損傷,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計算機的功效。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類腦計算機就能變得更加智能。

科學家希望隨著神經科學發展和類腦計算機系統軟體、工具鏈及算法的成熟,有朝一日能讓類腦計算機通用化,真正像大腦一樣高效工作。潘綱說:「我們希望能夠像生物進化一樣,不斷讓達爾文系列類腦計算機朝著人類智能的方向發展,以超低功耗提供更強的人工智慧。」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

名詞

類腦計算

據介紹,類腦計算指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是一種顛覆傳統計算架構的新型計算模式,被視為解決人工智慧等領域計算難題的重要路徑之一。類腦計算機工作原理類似於生物的神經元行為,信號來時啟動,沒有信號就不運行,相較於傳統計算機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

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0.09 星期一     你聽說過用意念來控制物體的機器人嗎?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
  • 用意念打字?天台這位80後率團隊研發腦
    使用者只需頭戴腦電帽,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就能用意念打字。此項技術的研發團隊負責人天津腦科學中心主任助理、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許敏鵬副教授(天台鄉賢)介紹,實現意念打字的核心技術就是腦-機接口。作為技術骨幹參與研製「天宮二號」在軌腦-機接口系統、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系統等。BCI腦控機器人大賽賽事專家委員會成員。
  • 意念操控不再是夢:我國腦語者晶片新突破,用意念打字成現實
    用意念操控事物,相信這點不少人在玄幻小說中都曾見過。也有不少人幻想過自己可以用意念操控事物。如今這將不再是夢,近日天津大學傳出好消息:實驗人員可成功用意念來進行打字。而這一切就是一位帶著電極帽的實驗人員在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他無需使用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意念就可以將字符輸入到指定的區域中。而在實驗室之外,這樣的隔空打字比賽已經開始在賽場角逐。早在今年的8月份,來自天津大學的一位研究生魏斯文,就在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691比特/分鐘的打字速度成功奪得冠軍。
  • 「意念打字」亮相,未來或許真能靠「想」搞定一切
    使用者只需頭戴腦電帽,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就能用意念打字。而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我們用一臺高速運轉的電腦將大腦的信號接收下來、解讀出來。意念打字靠啥技術?「腦-機接口,顧名思義,就是大腦與計算機之間的一個接口。通過這個接口,大腦能夠與計算機實現信息的直接交流。
  • 「意念」打字成現實,國產「腦語者」晶片獲突破
    意念」進行「隔空打字」在天津大學某實驗室內,一塊布滿字符和符號的屏幕上,黑色方塊頻繁閃爍。一名男生佩戴著布滿靈敏電極的黑色腦電極帽,緊盯屏幕,在無需雙手操作的情況下,通過「意念」「隔空打字」,將字符輸入指定區域。實驗室外,「隔空打字」的速度角逐,已在賽場上演。
  • 溫籍科學家領銜 成功研製類腦計算機 可「意念」打字輸入
    潘綱說,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構造一種全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這種顛覆傳統計算架構的新型計算模式,就是類腦計算。其特點在於存算一體、事件驅動、高度並行等,是國際學術界與工業界的研究焦點,更是重要的科技戰略。
  • 黑科技來了,我國發布億級神經元類腦計算機,成功實現意念打字
    使用神經元計算機,人類就可以通過「意念」來操控物體。據了解,在進行神經元計算機測試的時候,研究人員擺擺手臂,窗簾就可能自動關閉,通過語音發號指令,玩具坦克就能左右前進……,就像科幻電影裡面的一樣,人類通過神經元計算機,便可以使用「意念」來操控物體。
  • 我國「腦語者」晶片突破:「意念」隔空打字成現實
    一名男生佩戴著布滿靈敏電極的黑色腦電極帽,緊盯屏幕,在無需雙手操作的情況下,通過「意念」「隔空打字」,將字符輸入指定區域。實驗室外,「隔空打字」的速度角逐,已在賽場上演。2019年8月,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神經工程與康復實驗室研究生魏斯文,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最高每分鐘691比特的腦控打字解碼速度,奪得桂冠。
  • 神經元類腦計算機是怎麼實現意念打字的?
    神經元類腦計算機暫且不說這款計算機和目前主流的計算機有什麼區別,就說他們號稱的可以實現意念打字經過一番了解,原來意念打字使用的是,腦電信號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實時解碼技術。這種技術的原理是:大腦裡分布的各種神經網絡都有其固有的諧振頻率,在正常狀態下,這些神經網絡都是互不同步的,也是雜亂無章,沒有規律的,此時的腦電信號是自發腦電。
  •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機器人面臨的是一個簡單的分類任務:用機械臂將電線和油漆分門別類地放置。人類用「意念」控制機器人示意圖。如果機器歸錯了門類,人類會意識機器弄錯了,並產生一種名為「錯誤相關電位」(ErrPs)的腦電波信號。腦電圖系統會檢測到這個信號,機器人就會把物體轉而放到另一個筐子。
  • 意念打字"不再是夢?
    因為,我國在"意念打字"這一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這樣科幻的畫面只能存在於電影中時,"意念打字"已經成為了現實。這項技術就是"意念打字",由此研發出來的大指令集高速無創腦機接口打字系統。依託這個系統,使用者只需頭戴腦電帽,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就能用意念打字。前幾天香港科大才剛傳出已經設計出首個人工眼球,並且可以媲美人眼的消息,這次一項可解萬千人煩惱的新技術又被推出,依靠科技為人們生活帶來了這麼大的便利,令人欣喜。
  • 人類用意念能夠遙控動物嗎?
    用意念控制動物,也有人稱之為「意念移物」。所謂「意念移物」,是指人類通過自己的意識,在不接觸任何外物的情況下,讓物體按照控制者的思想移動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實際上,用意念控制動物或者物體,在我們國家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技術水平處於領先地位。
  • 能唱歌會記憶,真正像腦一樣「思考」!浙大成功研製了我國首臺類腦...
    研究者將類腦計算機作為智能中樞,實現抗洪搶險場景下多個機器人的協同工作,涉及到語音識別、目標檢測、路徑規劃等多項智能任務的同時處理,以及機器人間的協同。同時,還用類腦計算機模擬了多個不同腦區,建立了丘腦外側膝狀核的神經網絡模型,仿真了不同頻率閃動的視覺刺激時該腦區神經元的周期性反應;借鑑海馬體神經環路結構和神經機制構建了學習-記憶融合模型,實現音樂、詩詞、謎語等的時序記憶功能;實現了腦電信號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實時解碼,可「意念」打字輸入。
  • 人類「機器人助手」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圖)
    莫凡 攝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模仿人類、協助人類 「機器人助手」將會很出色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將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
  • 重磅,浙大發布類腦計算機,可意念打字
    浙大發布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8月29日馬斯克推出了他的腦機接口設備,人類的意念可以通過腦機接口設備反饋到現實生活中來。這一系統可以使腦電信號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實時解碼(比如可「意念」打字,即想一下即可電腦自動按照自己意願打字)。
  • 記者體驗」意念打字「新技術敲鍵盤全靠眼神(組圖)
    原標題:記者體驗」意念打字「新技術敲鍵盤全靠眼神   體驗者通過意念打字。團隊研發的「動態窗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接口系統」,隻需用戶將注意力集中於屏幕中的模擬鍵盤,系統就可以將其腦電信號翻譯成對應文字。具有無創傷,無訓練,精度高,速度快,適用範圍廣等優點,並且可以與微信等外部系統相連接,未來在醫療康復、遊戲應用、系統導航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 「腦控機器人」大腦操控生活不是夢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打字時,測試者盯住某一按鍵,大腦就會產生對應閃爍頻率的腦電波信號。信號經過頭戴腦電帽的收集傳輸,系統就能得知測試員看的是哪個鍵,然後輸出字符。」 能打字就能發信息,由此還能延伸出更多與生活相關的應用。「比如與智能家居的結合,我們可以把ABCD這些鍵分別改成開燈、關燈、開電視、調音量等等提示詞,使用者用眼睛看提示詞時,家裡的電器就可以收到信號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