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念操控事物,相信這點不少人在玄幻小說中都曾見過。也有不少人幻想過自己可以用意念操控事物。如今這將不再是夢,近日天津大學傳出好消息:實驗人員可成功用意念來進行打字。
在天津大學的實驗室中,一塊布滿符號與字符的電腦屏幕上,黑色的方塊不斷地閃爍著。而這一切就是一位帶著電極帽的實驗人員在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他無需使用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意念就可以將字符輸入到指定的區域中。
而在實驗室之外,這樣的隔空打字比賽已經開始在賽場角逐。早在今年的8月份,來自天津大學的一位研究生魏斯文,就在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691比特/分鐘的打字速度成功奪得冠軍。
據了解平常人一般使用手機的打字速度平均為600比特/分鐘,而魏斯文在不用手的情況之下已經超過了平常人用手打字的速度。而利用「意念」打字,使用的就是腦機接口的技術。據天津大學的教授許敏鵬解釋到,人腦的想法一般就是通過神經組織或是肌肉組織表達出來的,而該項技術就是繞過這樣的正常通路,直接在大腦和外界設備建立聯繫。
而該技術依靠的就是天津大學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作研究的晶片——腦語者,據了解我國擁有該晶片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該晶片的研究人員介紹到,這款晶片可廣泛地應用於腦認知、康復醫學、神經反饋、信號處理等等領域當中。
目前該項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軍事、航天以及醫療康復領域中,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相信在未來該技術會人機互交的最高形態。
但是該技術現在還處於瓶頸階段,存在著傳感低、集成效率低、編解碼能力弱以及互適應性低等四個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就在於基礎原理、系統集成、關鍵技術以及重大應用等四個方面的突破。
但願在不久的將來該項技術就能突破以上幾個方面的障礙,研究人員們也能早日完成該項實驗的進度。造福與千千萬萬需要該項技術的人們,以及各領域。如果該項技術成功,這不僅僅是幫助需要的人們實現了夢,更是帶領著中國走向了科技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