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mputer interface(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是指在人或動物的大腦中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通路,計算機接受腦傳來的命令,做出操作,而大腦也可以接受來自電腦的信號。
如今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曾經影視中的種種也慢慢開始貼近並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電影《機械戰警》中的男主因受到仇家暗算,身體受到毀滅性的破壞,藉助於軍火公司研究的機器人技術得以復活。
影片中的男主便是靠大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得到了「重生」,行動與常人無異,甚至要更強於普通人。
這是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效果,那麼我們的現實世界裡是否有此類的研究?如果有,那麼又研究到了哪一步?
早在2001年「自然雜誌」中發表的論文就對用思想直接對機器進行控制有了重要的闡述,隨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21世紀能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排行榜中排行第一位,可見此項技術的實現是足以改變世界的。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二十多年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工耳蝸進展很快,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意念操控
近日我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發文稱,我國首次實現了高位截癱病人通過「腦機接口技術」控制機械臂,完成進食、飲水和握手等上肢運動。
在高位截癱患者腦內植入Utah陣列電極,然後用算法對電極收集到的腦神經信號進行分析,並輸出機械臂可以理解的指令信號,最終實現患者的「意念操控」,這標誌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轉化應用研究中已躋身國際前列。
埃隆·馬斯克
北京時間2020年8月,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舉行發布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的可植入大腦的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
這一枚硬幣大小的晶片可以置於人們顱頂部位的設備。其直徑為23毫米,厚度8毫米,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同時還能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且具備無線充電功能。
腦機接口最新消息
一位名為 Buz Chmielewski 的男子,曾在一次出海衝浪時不幸遭遇意外,四肢癱瘓。在此後的 30 餘年裡,Buz Chmielewski 的手臂幾乎不能做出任何活動。
他鼓起勇氣接受了一組來自美國著名私立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應用物理實驗室研究團隊的實驗-【雙邊腦機接口植入實驗】。
在長達10個小時的手術中,醫生將6個電極植入了 Buz Chmielewski 的大腦,改善其雙手對外界的感知,實現傳說中的意念控制,術後的他表示,如果專心的話,他已經能夠靠思想去移動仿生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