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有大突破,未來用意念就能開車?

2020-09-04 愛買車

美國當地時間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演示了最新一代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並展示了三隻大腦植入了該腦機接口的小豬,目前計劃將在安全性測試並獲得許可後進行人體測試。

這款腦機接口比硬幣還小,通過全自動化設備可在30分鐘內完成大腦植入手術,無需全身麻醉,當天就能出院,而且手術是可逆的。腦機接口可實現神經信息的上傳、儲存、下載甚至修改,把意念轉化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數據信號。有人說,馬克思的Neuralink就像是一個潘多拉寶盒,一旦打開了,其潛力幾乎是無限的,人類的發展也會迎來重大的改變。

馬斯克在發布會中表示,Neuralink腦機接口將應用於解決抑鬱症、健忘症等大腦神經問題,未來還可以解決失明、癱瘓、聽力缺失等問題。馬斯克還提到,未來人們可直接用意念就能與別人進行交流,還可以用意念召喚甚至駕駛一輛特斯拉。

不過,就目前科技和社會情況來看,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更多是展示了一個極具潛力的概念,離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還有非常遠的距離。但要說到意念開車,這離我們似乎要更近一些。

「意念開車」早已成為現實

早在2015年,南開大學和長城汽車合作設計了一臺「腦電控制汽車」,將科幻變為現實。

該車基於一輛哈弗H9改裝而來,原理是通過專門的設備採集駕駛者的腦電信號,通過算法轉化為電子數據信息,從而給車輛下達指令。其中最主要的技術概念,便是腦機接口。

不同的是,這臺「腦電控制汽車」利用的是頭皮電壓波動作為數據來源,相比大腦晶片植入準確性預計要低一些,但更加簡單直接且安全。因此目前該技術早已有不少商業公司進行了產品化,南開大學這輛腦控汽車使用了Emotiv公司的腦電波檢測器。

隨著汽車越來越趨於電子化,數據化控制車輛早已不是新鮮事了,比如說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是一個最直觀的例證。結合腦電波傳來的數據,南開大學和長城合作的這臺「腦電控制汽車」完全可以實現車輛的解鎖、加速、制動,甚至左右轉向和倒車等一系列意念控制。

不過南開大學研究團隊當時也表示,這臺腦控汽車僅作為校企合作的科研成果,想要做成產品落地還要非常多的考慮,而其中核心的技術問題,就在於識別率,然而這方面相信在像Neuralink這樣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中,將得到解決。

意念開車很遠,&34;卻不遠了

這麼看來,意念開車雖然已經成為現實了,但離我們老百姓依然非常遙遠。不過別急,目前我們沒法體驗意念開車,不過腦機接口與汽車的結合,還是可以衍生出很多玩法的。

2019年的CES Asia展上,日產汽車就帶來了一項「腦控車(Brain-to-Vehicle,B2V)」技術,當時買車君還有幸體驗了一番「人車合一」。這項技術並不完全是通過腦電波來駕駛車輛,而是通過獲取駕駛員大腦發出信號,輔助駕駛並幫助車輛學習駕駛員的駕駛習性。所採用的設備,也是非侵入式的頭戴腦機接口。

比如說,當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時,系統能快速捕捉到駕駛員大腦控制動作信號,進行行為預判並迅速介入方向盤轉向或者是剎車輔助停車等,能夠實現比人工操作快0.2秒-0.5秒,幫助駕駛員快速脫離危險,而且,駕駛員幾乎覺察不到整個過程。

另一方面,這套系統還會通過獲取駕駛員的情緒信息來自動切換駕駛模式,比如在心情著急時,車輛會自動調節到運動模式,並且會在保證安全合法的情況下加快車速;當心情相對舒緩時,車輛也會調節到舒適模式。

而通過深入分析駕駛員的駕駛習慣,車輛會進行相應的調整,從根本上滿足每一個駕駛者的駕控需求。

當問到這套「腦控車」技術什麼時候能夠實現量產時,官方技術人員表示現場展示的日產IMs概念車就搭載了該項技術,提到最終量產時則是給出了十年的期限。不過隨著如今自動駕駛技術進展神速,相信「腦控車」技術的量產會比預期的要早上不少。

科幻電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滿足了我們對於未來科技的一切幻想。而如今,那些從科幻電影走進現實的科技產品數不勝數,火星探索、意念控車、記憶傳輸等等,都不再是幻想。有人說,埃隆·馬斯克越來越像科幻電影中的大反派,令人細思極恐,但當我們看到科技造福人類的一面卻又無比嚮往。那麼對於如今飛速的科技發展,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將成真?未來戰場或能用意念決勝千裡之外
    未來戰場如何「腦洞大開」  ■張小敏 許玥凡  還記得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的男主角傑克嗎?「腦機接口」單向通信時,主要是通過對腦電波信號的監測,分析推斷人的想法和目的,產生對應的調節和控制信號,計算機收到大腦「傳送」來的指令後,進而開展相關操作。雙向「腦機接口」則允許大腦與外部設備間展開雙向信息交換,仿佛是用大腦跟電腦說「悄悄話」。當然,在「腦機接口」中,「腦」泛指有生命形式的大腦或神經系統,「機」則包括任何能進行處理或計算的外部設備。  「腦機接口」技術的產生並不久遠。
  • 腦機接口新突破,七旬老人用意念喝可樂,人工智慧進入新時代
    正值新舊交替,浙大又做了一件大事,令人大呼神奇。2020年是5G元年,同時也是腦機接口元年。9月份,馬斯克帶著口罩親自站臺,戲耍試驗粉紅小豬「佩奇」,並誇下海口,將進行人體試驗;12月份,浙大的科研團隊已經研製出了植入式的腦機接口,並且植入一位七旬老人的腦中。
  • 意念打字?腦電波開車?心靈感應?酷,但不真實的腦機接口
    原創 馬猴 時光派 @馬猴亞利桑那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朋友,幹了這杯缸中腦意念打字?腦電波開車?心靈感應?或者用自己的大腦操作一具永生不滅的機械身軀?在那之後,腦機接口研究匯集了全世界工程學、心理學、電腦科學和神經生物學界最傑出的科學家,各大基金會和商業巨頭爭先恐後的注入資金,甚至連美國軍方都參與了進去[2],整個領域渡過了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的50年發展期。2017年,特斯拉的創始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公開表示,自己名下的Neuralink公司將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腦機接口的商業應用[3]。
  • 用意念操控機器?未來是否可以完全實現「腦機接口」?
    Brain-Computer interface(腦機接口)腦機接口是指在人或動物的大腦中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的直接通路,計算機接受腦傳來的命令,做出操作,而大腦也可以接受來自電腦的信號。這是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效果,那麼我們的現實世界裡是否有此類的研究?如果有,那麼又研究到了哪一步?早在2001年「自然雜誌」中發表的論文就對用思想直接對機器進行控制有了重要的闡述,隨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的「21世紀能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排行榜中排行第一位,可見此項技術的實現是足以改變世界的。人工耳蝸
  • 腦機接口先驅米格爾:馬斯克說的意念控制不可能發生
    2014年,米格爾使用腦機接口技術在巴西的綠茵場上幫助一位身披「機械戰甲」的T4級截癱青年Juliano Pinto用意念開出了世界盃的第一球,實現大腦與機器間的連接控制。米格爾在演講中表示,Juliano在經歷腦機接口訓練幾個月後重新進行了神經測試,發現他當天的等級評定是脊柱T11以下癱瘓。「也就是說 ,經過10個月的訓練,他的7節脊椎,恢復了感知 、活動和運動控制方面的功能。
  • 通過腦機接口控制意念?權威專家駁馬斯克:「營銷手段」
    特別是今年8月,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以Neuralink公司(其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創始人的身份,宣稱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意念控制」,甚至宣揚未來利用人腦數據讀取可實現「數字永生」。對此,米格爾在回答《中國科學報》提問時明確予以反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數字)永生。」以下為訪談實錄。《中國科學報》:腦機接口技術常常被視為「意念控制」,而且容易在傳播中被誇大,比如馬斯克就對腦機接口技術有許多超現代的斷言,比如「心靈感應」「數字永生」等等。
  • 非侵入腦機接口新突破!用意念控制光標,連續追蹤效果提升5倍
    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非侵入式機器人設備控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使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BCI),開發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能用意念控制連續追蹤電腦光標的機械臂。在這項新研究出現前,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控制的機械臂一直以不穩定、不連續的方式跟隨電腦上光標的移動,看起來就好像屏幕卡頓了一樣,延遲問題非常明顯。
  • 智能語言剛開始,「腦機接口」就已經到了,意念控制機器?
    近日,總是語出驚人的馬斯克宣布,自己2年前創辦的神經科學初創企業Neuralink 已經取得了第一項突破——「神經織網」,並且他希望在明年年底前就能夠將這項技術應用到人類患者身上。這是直接源自科幻小說的安全可靠且多通道高帶寬的腦機接口啊!腦機接口,常被簡稱為BCI。
  •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用意念控制假肢不是夢,斯坦福腦機交互研究新突破 2020-08-11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馬斯克為何選擇侵入式腦機接口作為突破路線腦機接口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某種方式把人腦和外界互聯,實現人機混合智能。有了夢想,就有人為之奮鬥,現在我們看看目前的腦機接口可以服務於哪些方面。意念控制目前有很多VR遊戲提供商都在研發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設備,只需戴上VR設備便可以用意念控制遊戲或者虛擬實境中的一切,極大地提升使用體驗,又或者讓肢體殘疾患者通過意念控制人工假肢做出各種動作,意念控制智能家居等等。
  • 世界首個雙邊植入腦機接口!四肢癱瘓者用意念吃蛋糕
    2020年8月,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曾向世界展示了在豬腦中植入晶片並讀取豬活動時的大腦信號波動。如今,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和該校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把更強力的腦機接口技術用在了人身上。他們將腦機接口技術應用在一位四肢癱瘓的人身上,讓他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什麼是腦機接口?所謂腦機接口,就是在大腦和假肢等外部設備之間建立一條直接傳輸大腦指令的通道,實現在脊髓及運動神經通路損壞但大腦皮層功能尚健全的情況下,腦部的信號也能通過計算機解讀,直接控制外部設備。
  • 人工眼球之後,又有一項技術獲突破!"意念打字"不再是夢?
    然而,這樣的憂慮極有可能在不久後的未來消失。因為,我國在"意念打字"這一技術上有了新的突破。這項技術就是"意念打字",由此研發出來的大指令集高速無創腦機接口打字系統。依託這個系統,使用者只需頭戴腦電帽,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就能用意念打字。前幾天香港科大才剛傳出已經設計出首個人工眼球,並且可以媲美人眼的消息,這次一項可解萬千人煩惱的新技術又被推出,依靠科技為人們生活帶來了這麼大的便利,令人欣喜。
  • 腦機接口、人機融合,這樣的未來還有多遠?
    《阿凡達》中的意念操控、《阿麗塔》中人機結合的身體、《黑鏡》中的記憶修改裝置……這些科幻影視中天馬行空的幻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正在一點點地變為現實。當人機互動變為現實,腦機接口會成為人類進化的未來嗎?
  • 用意念控制萬物,這會成真嗎?腦機接口是如何實現人機互聯的?
    而這個夢想的本質就是用意念去控制周圍的一切事物,不用動手、不用動嘴,只需要動腦子想一想就可以了。常言道:「懶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源動力」,雖然這只是一句調侃,但卻也不無道理。腦機接口。腦機接口這個東西,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聽過,早在2019年,科技狂人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就發布了自己的第一代腦機接口產品,而在2020年,Neuralink的第二代產品又面世了,第二代的腦機接口相比第一代要先進了很多,可以實現人機無線傳輸,而且個頭也縮小到了硬幣的規模。
  • 馬斯克腦機接口成功接入豬腦
    設備只有一枚硬幣大小,用手術植入頭骨,就像安裝在大腦上的 Fitbit,充滿電可用一整天,在人類發現腦電波近100年後,腦機交互又迎來了跨時代的突破!馬斯克還提到,未來人們可直接用意念就能與別人進行交流,還可以用意念召喚甚至駕駛一輛特斯拉。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特別是今年8月,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以Neuralink公司(其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創始人的身份,宣稱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意念控制」,甚至宣揚未來利用人腦數據讀取可實現「數字永生」。對此,米格爾在回答《中國科學報》提問時明確予以反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數字)永生。」
  • 腦機接口權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永生
    特別是今年8月,現實版「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以Neuralink公司(其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創始人的身份,宣稱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實現「意念控制」,甚至宣揚未來利用人腦數據讀取可實現「數字永生」。對此,米格爾在回答《中國科學報》提問時明確予以反駁:「不會有心靈感應,也不會有(數字)永生。」 以下為訪談實錄。
  • 我們未來靠腦機接口就夠了?
    想在火星退休,於是創立了SpaceX; 想開上電動跑車,於是搞出了特斯拉; 如果這些還是在科技和工程層面,那麼腦機接口就直接上升到了生物層面。 腦機接口,未來要將人的大腦裡植入晶片,實現人機互動,通過數據影響神經元,幫助我們存儲數據和處理信息。
  • 意念操控不再是夢:我國腦語者晶片新突破,用意念打字成現實
    用意念操控事物,相信這點不少人在玄幻小說中都曾見過。也有不少人幻想過自己可以用意念操控事物。如今這將不再是夢,近日天津大學傳出好消息:實驗人員可成功用意念來進行打字。而這一切就是一位帶著電極帽的實驗人員在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他無需使用自己的雙手,通過自己的意念就可以將字符輸入到指定的區域中。而在實驗室之外,這樣的隔空打字比賽已經開始在賽場角逐。早在今年的8月份,來自天津大學的一位研究生魏斯文,就在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以691比特/分鐘的打字速度成功奪得冠軍。
  • 意念也能幹大事了!中國腦控打字冠軍:意念一分鐘就能打出69個字
    在第三屆中國腦機接口比賽中,這種官方名稱為「腦機接口技術」的打字方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來自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的學生魏斯文,她腦控打字速度達到每分鐘691.55比特或69個漢字,打破了中國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打字的紀錄,可以說是超越了大多數普通人的打字速度。靠意念打字,究竟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