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腦機接口技術是下一個風口

2020-11-29 199IT

圖為《經濟學人》雜誌封面

導讀:《經濟學人》最新封面文章稱,通過利用意念控制機器,腦機接口技術可改變思想對於人類的意義。

人們常說科技具有革命性力量,對科切瓦爾(William Kochevar)來說的確如此。科切瓦爾騎自行車摔傷後肩部以下癱瘓,不過他已能設法自己用手進食。如此顯著進步一定程度上歸功於植入其右臂刺激肌肉收縮的電極。不過真正神奇之處不在於手臂,而在於大腦,科切瓦爾可用意念控制手臂。移動手臂的意念反應為大腦運動皮層的神經活動,這些信號被其腦部植入物探測,然後形成指令激活其手臂中的電極。

這種意念解碼聽起來也許像是科幻小說的情景。不過,科切瓦爾所用BrainGate之類的腦機接口已證明意念控制是可行的。研究人員能夠僅通過神經活動便知道人所聽到的話語及看到的圖像。信息還能進行編碼用來刺激大腦。已有30多萬人在使用人工耳蝸,通過把聲波轉換成電信號傳入大腦,人工耳蝸幫助他們聽到聲音。研究人員也曾向猴子大腦注入數據,通過電脈衝指示它們完成動作。

腦機接口技術研究步伐正在加快,其目標也越來越宏達大。美國軍方和矽谷都開始關注這項技術。Facebook夢想實現意念輸入。初創公司Kernel向神經科技研究投入1億美元。馬斯克創辦名為Neuralink的公司,他認為如果人類要在人工智慧的時代倖存下來,就必須升級自己。企業家設想將來人們彼此之間及與機器能夠心靈感應交流,或者獲得超人能力,比如聽到高頻聲音。

這些能力即使有朝一日實現,那也是幾十年之後。不過在此之前,腦機接口有可能打開引人注目新應用的大門。設想刺激視覺皮層幫助盲人,為中風患者打造新的神經連接,或監控腦部活動探測抑鬱症徵兆。通過把神經元衝動轉變為可以掌控的資源,腦機接口可改變思想對於人類的含義。

懷疑論者對此冷嘲熱諷。事實證明,讓醫療腦機接口技術走出實驗室進入臨床實踐十分困難。科切瓦爾所用BrainGate的系統早在10多年前便已開發成功,但至今只有少數人試用。體內植入設備轉變為消費產品甚至更加難以想像。技術、科學和商業化是實現其主流應用的三大攔路虎。

首先是技術方面的障礙。非侵入式技術(如腦電圖)難以通過進入大腦皮層、頭骨和腦膜獲得高解析度大腦信號。腦電圖帽取得了一些進展,可用來玩虛擬實境遊戲或僅憑意念控制工業機器人。但至少在目前,最雄心勃勃的應用要求植入能與神經元直接交互的元件。而且現有元件存在大量缺點:需要穿過頭骨的各種電線、引發免疫反應、僅與人腦850億神經元的數百個神經元交流。不過這些狀況有可能很快改觀。受器件微型化進展和計算機計算能力增強推動,製造能與數十萬神經元交流的安全、無線連接植入元件的工作正在進行。這些工作有的解釋大腦的電信號,有的進行光、磁和超聲波實驗。

解決技術障礙後還有另外一個攔路虎。大腦仍是人類了解不深的領域,科學家對於大腦的確切運行方式尤其是記憶形成之類的複雜功能知之甚少。對於動物大腦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對人腦進行實驗很難。不過即便今天科學家也對人腦的部分區域(如運動皮層)加深了了解。不過並不總是需要完全了解大腦。機器學習能夠識別神經活動模式,大腦本身能夠輕而易舉地操控腦機接口。而且神經科學技術將揭示大腦的更多秘密。

第三個攔路虎是商業化實踐。醫療設備獲批需要時間、金錢和專業經驗。而且消費應用只有在其能夠執行人們覺得有用的功能後才會大發展。一些腦機接口應用並非必要的應用——比如,一款優秀的語音助手是比腦部植入元件更簡單的不用動手指輸入方式。消費者呼籲的穿顱術似乎也遙不可及。然而腦部植入已是某些病症的成熟療法。大約15萬人接受通過電極深度刺激腦部以幫助控制帕金森症。患者自主選擇的手術有可能成為常規手術,就像雷射眼科手術所經歷的那樣。

所有這一切意味著實現神經科學先驅者所設想未來的道路雖然艱巨但能夠到達。當人類運用聰明才智解決某一問題時,雖然過程很困難,但認為解決不了是不明智的。不出幾年,科技進步也許會開闢與大腦交流的新渠道。首批應用有很多作出含糊其辭的承諾——恢復患者的運動和感覺。不過隨著應用進入能力增強領域,無論是用於軍事用途或其它消費用途,一系列擔憂將出現。顯然隱私將成為一個問題:內心聲音的庇護所將不復存在。安全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大腦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進入,那麼它也可能遭到黑客攻擊。不公平是第三個問題:除了那些精英,獲得超人式的認知能力也許不是大家所能及的。倫理學家已經開始研究機器處於神經迴路的情況下出現的身份和代理問題。

這些問題還不算緊迫。不過更重要的是它們不是人類純粹的幻想。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人腦是下一個科技要改變的前沿領域。

來自新浪財經:https://ffff.im/dGC8

相關焦點

  • 會吹牛的馬斯克,危險的腦機接口技術
    馬斯克正在宣傳腦機接口技術進展。他再次站在大眾G點的風口上,讓粉絲又high了一次。有了外賣,不需要下樓去餐廳吃飯。有了洗衣機,洗衣服省事多了。懶惰是無止境的,最理想的是「心想事成」,只要想一下,就把事情做了。然而沒有人會輕易嘗試在自己腦袋裡裝這個東西。或許在未來幾十年,也只有一些有生理損傷的人會做這個手術。但是總有人會去推動這項技術。尤其是那些想控制你的人,比如那些大數據和監控的愛好者。
  • 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
    而腦機接口技術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這些神經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它會在人與機器之間架起橋梁,並最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創造巨大價值。其實在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已經有了製造早期腦機接口技術的想法,但由於技術的限制,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在此後的時間裡,人們針對該技術的算法和應用不斷創新。
  • 被馬斯克吹上風口的腦機接口:「人機共存」是在玩火?
    這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再次點燃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認識和期待。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擺一擺「腦機接口」這個「龍門陣」。1、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大家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獲得任何知識和能力,甚至是對抗死亡來保存你的思想和意識。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 你知道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嗎?
    而腦機接口技術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這些神經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它會在人與機器之間架起橋梁,並最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創造巨大價值。在此後的時間裡,人們針對該技術的算法和應用不斷創新。如果將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科學幻想階段,第二階段是科學論證階段,第三階段也就是當下所處的階段,主要聚焦用什麼技術路徑來實現腦機接口技術,將出現各種各樣的技術方法,進入「技術爆發期」。當下,腦機接口技術可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大類:侵入式腦機接口是指在大腦中植入電極或晶片。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需要在頭頂上打一個洞,然後將「腦機接口」插入其中,使其與頭骨齊平(沒有電子突出物)。神經外科醫生負責打開頭骨,這涉及在頭頂上創建一個切口,並去除一小塊頭骨和附近的硬腦膜。然後,機器人使用其攝像頭和傳感器將導線和晶片插入大腦,這些導線(佔人發直徑的四分之一(4至6μm))連接到位於不同位置和深度的一系列電極。在最大容量下,機器可以每分鐘插入6條線,每條線包含192個電極。
  • 陳根:腦機接口,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文/陳根 2014年6月12日,聖保羅巴西世界盃的開幕式,一個下身癱瘓的巴西少年,依靠大腦控制機械骨骼的裝置,順利開球,這一全球目睹的史詩級時刻,就是腦機接口最早的真實應用。 此後,腦機接口的突破性技術開始頻繁刊載於各大學術期刊,以及各新聞的科技版面。
  • 人工智慧下一代技術,「BrainCo」問道非侵入式「腦機接口」
    近日,淘寶被披露進軍腦機接口領域,部分專利技術甚至領先於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原型樣機,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意念購物」等應用場景。
  • 腦機接口技術:正從科幻逐步走向現實
    這些確實是非常的科幻,現在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科幻有可能變為現實嗎?相比之下,侵入式的腦機接口門檻較高,但是信號的清晰度也更高。Space X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選擇的就是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其最新的技術是利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人腦中植入數十根直徑只有4-6微米的「線」以及專有技術晶片,然後可以直接通過無線的形式讀取大腦信號。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這得益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腦機接口」技術誕生以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能實時捕捉大腦複雜神經信號,並用來直接控制外部設備,使得人和機械可以作為一個生命不同組成部分而共存。人腦思維控制外部物體不再是幻想,電影中的科幻情景已開始大步走進人們的生活。
  • 腦機接口將成真?未來戰場或能用意念決勝千裡之外
    這種堪稱「黑科技」的神奇技術,就是「腦機接口」技術。它通過對腦電波信號的監測,分析推斷人的想法和目的,進而產生對應的調節和控制信號,實現與外界設備的實時交互。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戰場或將實現士兵大腦與武器系統的直接連接,進一步推動人與裝備的有機融合,此技術或將開啟智能化戰爭的新天地。
  • 腦機接口技術已經來到你身邊!
    目前最複雜的腦機接口技術是雙向腦機接口技術(BCI),這項技術不僅能夠接收神經系統信號還能夠刺激神經系統。研究人員將雙向腦機接口技術視作治療中風和脊髓受傷患者的一種全新康復工具。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雙向腦機接口技術能夠用於增強兩個大腦區域之間或者大腦與脊髓之間的連接,而且能夠變更受傷區域的信息傳遞路線來激活麻痺的肢體。
  • 恢復知覺、人機交流、運動康復……腦機接口還有這麼多神奇功能
    幫助有需要的人恢復運動感知能力,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人們關於腦機接口的無限遐想,那什麼是腦機接口,未來它又能做什麼呢?>作為一種全新的通訊和控制技術腦機接口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那它還有哪些神奇功能呢1恢復知覺聽覺、視覺乃至人體五感六覺
  • 腦機接口靠譜嗎?
    對於大腦的系統研究,已成為科研界下一個必爭之地。1989起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相繼啟動大型腦科學項目,中國於2016年也計劃推出相關項目。還在抱怨沒趕上風口嗎!加油吧騷年們!無數問題等著你們解決呢。腦機接口的學科地圖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但要指出的是,該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給現有的碳基生命帶來挑戰,有很多倫理方面的思考,該技術前景處在一個科學和倫理的十字路口。Neuralink發布了一項可擴展的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該系統由一個類似縫紉機的機器人和一些粗細只有4至6微米、比人類頭髮絲還細的線路組成,可在神經外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植入操作,在癱瘓患者頭骨上鑽4個8毫米的洞,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使他們能夠用大腦控制手機或計算機。
  • 腦機接口權威:馬斯克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技術的權威專家,對腦機接口應用的安全性有著執著追求。他直言,馬斯克關於腦機接口的意念控制、記憶上傳甚至永生之類的話,只是一種營銷策略。這種話,對腦機接口領域的科學發展,毫無益處。「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 腦機接口難題不少
    2020-10-23 04:49:23 來源:人民日報敬宜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主人公通過腦機接口與矩陣系統連接,在虛擬世界來去自如;《阿凡達》中,人的意念可以操縱另一個星球上的化身;《阿麗塔:戰鬥天使》則描繪了一個人機共生的世界……這些科幻電影都涉及一項日益受關注的技術
  • 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徹底戒掉毒癮和治癒抑鬱症?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周五披露了新進展,通過「三隻小豬」的演示,科學家們展示了兩個月前,他們將一種硬幣大小的計算機晶片植入了豬的大腦中。這意味著人們朝著向人腦中植入晶片治癒人類疾病又邁進一步。腦機接口技術一直是科學努力突破的前沿技術,原理是建立人或動物大腦和外部機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路。
  • 腦機接口技術如何具體實現?用不用做手術植入電極
    目前最複雜的腦機接口技術是雙向腦機接口技術(BBCI),這項技術不僅能夠接收神經系統信號還能夠刺激神經系統。研究人員將雙向腦機接口技術視作治療中風和脊髓受傷患者的一種全新康復工具。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雙向腦機接口技術能夠用於增強兩個大腦區域之間或者大腦與脊髓之間的連接,而且能夠變更受傷區域的信息傳遞路線來激活麻痺的肢體。
  • 「腦機接口」技術或讓「讀心術」成為現實
    「腦機接口」技術要發展成熟,遇到的核心技術難點包括大腦神經生物信號採集及處理、人機高效協同等。如何高效採集到腦電信號並成功「解碼」,能否將人腦的思維活動轉換為指令信號,都考驗著涉及機械動力、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認知科學、信息工程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水平。   還記得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癱瘓少年通過大腦控制外骨骼開出的那一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