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難題不少

2020-10-23 中工網

2020-10-23 04:49:23 來源:人民日報

敬宜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主人公通過腦機接口與矩陣系統連接,在虛擬世界來去自如;《阿凡達》中,人的意念可以操縱另一個星球上的化身;《阿麗塔:戰鬥天使》則描繪了一個人機共生的世界……這些科幻電影都涉及一項日益受關注的技術——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是在人與外部設備間創建的信息連接通路。通過解碼腦信號,將其轉換為可被識別的命令信號,實現人與機器或外部環境之間的交互。1973年,計算機科學教授雅克·維達爾首次在學術期刊上提出「腦機接口」的概念。2014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上,一名截癱男子用思維控制機械外骨骼成功開球。如今,腦機接口已成為腦科學、神經科學等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方向之一。

腦機接口可以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需通過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內部,非侵入式則需穿戴設備以捕捉腦電信號。不久前,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展示了旗下「神經連接」公司捕捉腦電信號的實驗,使用的就是侵入式。在非侵入式領域,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將腦電信號轉換為語音的裝置,速率達到每分鐘150個單詞,接近人類的自然語速。兩種方式相比較,各有優勢,前者捕捉信號更清晰,但也面臨更大安全風險。

目前,腦機接口主要用於醫療康復領域,人工耳蝸便是最普遍的臨床應用。此外,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的電極,佩戴裝有微型相機的眼鏡,西班牙一名失明患者再次「看見」了紙上的字母、圖形等。通過深腦刺激,帕金森病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在治療抑鬱症、阿爾茨海默症等方面,腦機接口也被寄予厚望。

在教育、智能家居、軍事等領域,腦機接口也有廣泛的應用場景:通過可穿戴設備進行神經反饋訓練以提升注意力,腦控智能家居,幫助士兵完成危險環境中的任務等。除了數據輸出,科學家還期待像科幻作品所描述的那樣,進行數據的反饋和輸入,實現雙向腦機接口。例如,將知識處理後植入大腦,使人們瞬間知曉天文地理;或者將記憶上載至「雲端」,隨時寫入和讀取;甚至在大腦之間進行實時數據傳輸,讓人們無需語言便可自由交流,實現「心靈感應」……以腦機接口為起點,這些瑰麗想像擘畫了人機融合的宏闊遠景。

目前,腦機接口技術仍需破解諸多難題:大腦中約有860億個神經元,而人類所能捕捉的只是滄海一粟;植入材料可能引發大腦排異反應,或因移動造成腦損傷;更重要的是,人們對神經系統極為複雜的運作機制認識還很淺顯,對大腦高級功能如情感和記憶了解更少。不僅如此,當腦電波被感知、記錄,人的思維處於全面暴露的風險之中,隱私安全問題愈加凸顯。

隨著人機進一步融合,技術與人類社會關係也引發新的思考。技術往往是中性的,如何應用才是決定其「善惡」的關鍵。人們期待,越來越成熟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改善健康,增強人體機能,幫助人類突破自身局限,享有更多福祉。

編輯:肖天

相關焦點

  • 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2018年9月,DARPA腦機接口項目負責人宣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和輔助決策系統,戰鬥機飛行員已能同時操控三架不同類型的飛機。」  歸納已有實驗和各類預測,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潛力初見形態。  一是協助操控各類無人裝備。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他表示:「腦機接口可以解決失明,可以解決癱瘓,可以解決聽力,控制智能設備,僅通過與皮層接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腦機接口」並沒有那麼神奇,這個技術早就出現了,腦機接口的研究根據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兩種。
  • 當腦機接口「從軍」,未來戰爭會變成什麼樣?
    2018年9月,DARPA腦機接口項目負責人宣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和輔助決策系統,戰鬥機飛行員已能同時操控三架不同類型的飛機。」歸納已有實驗和各類預測,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潛力初見形態。一是協助操控各類無人裝備。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 河北日報:腦機接口,開啟「終極交互」
    科學家以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在交叉研究中,一項新的技術——腦機接口,使得兩個看來相差甚遠、毫無關聯的研究方向產生了交集。腦機接口,是一種不依賴於大腦外周神經與肌肉正常輸出通道的通訊控制系統,它通過採集和分析大腦生物電信號,在大腦與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之間建立起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
  • 什麼是腦機接口技術?
    而腦機接口技術便可以靠直接提取大腦中的這些神經信號來控制外部設備,它會在人與機器之間架起橋梁,並最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創造巨大價值。其實在很早之前,科學家就已經有了製造早期腦機接口技術的想法,但由於技術的限制,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在此後的時間裡,人們針對該技術的算法和應用不斷創新。
  • 科學家研究腦機接口:可用於「植物人」意識檢測
    之前判斷一個停止命令,需要四至五秒,何盛鴻他們希望進一步縮短停止需要的時間,解決誤判的難題。  捕捉微弱腦信號提取分析和解讀都是難題  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主任李遠清研究腦機接口技術已經11年。
  • 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談馬斯克腦機接口:沒有體現神經解碼進展
    腦機接口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評價稱,馬斯克演示了在腦機接口設備小型化和無線通信等工程領域的發展,但似乎沒有展現神經解碼方面的「任何重大進展」。8月29日,在超過兩百萬人關注下,馬斯克直播展示了新一代腦機接口植入物、手術機器人和一頭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
  • 腦機接口會徹底「消除」殘疾嗎?
    腦機接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兒,牽扯的因素實在太多。首先是綜合性人才,包括電子學家、精神學家、醫藥學家以及社會學家;其次,需要大量的錢和足夠的時間;最後還需要管理者做審批。筆者認為,中國做腦機接口是沒有希望的:中國醫藥學家正忙著給病人裝支架,給院長寫什麼自我批評的稿子,而電子學家、機械學家連最基礎的自動化都捨不得投資,畢竟,ROI超過2年之後,大家就再無興趣。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馬斯克說一年內就能給人接上腦機接口?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完成什麼? 實際上,腦機接口有兩種: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和侵入式腦機接口。
  • 馬斯克透露腦機接口進展
    當地時間7月20日,SpaceX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其領導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能夠實現「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功能。這可能意味著無需耳機等設備,而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
  • 揭秘真實的腦機接口:已有抑鬱症診療應用,暫無黑客入侵風險
    簡單而言,腦機接口就是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交流通道,能夠把腦電信號轉換成驅動外部設備的命令。藉助腦機接口,用戶可以繞過語言或動作,直接通過大腦來表達想法、操縱設備。在科幻作品裡,腦機接口往往會讓人類變成「超人」,獲得快速學習或是控制機體的能力。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大量科幻作品描繪了關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瑰麗想像,其中的一些元素在現實技術發展中都有跡可循,科幻某種程度上已成寫實,比如《阿凡達》中無創輕鬆上傳記憶思維,顯然屬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黑客帝國》中通過在大腦中插入電纜以瞬間獲取知識則是一種侵入式腦機接口。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會把人類帶往哪裡?
    如今頗具科幻意味的腦機接口亮相,就再次讓人類站在前行的十字路口上。按照馬斯克的說法,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大腦的問題,將腦機接口植入腦子裡,會解決大腦或者脊髓的重要問題。從理論上來說,腦機接口可以被期待用來解決視障、聽障、帕金森等問題,腦部損傷患者有可能因此重新獲得對世界的某方面感知。甚至,通過腦機接口可能打造電影《黑客帝國》裡的場景,創造一個神經現實的世界。
  • 被馬斯克吹上風口的腦機接口:「人機共存」是在玩火?
    這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再次點燃了人們對腦機接口技術的認識和期待。所以我們今天就來擺一擺「腦機接口」這個「龍門陣」。1、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大家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獲得任何知識和能力,甚至是對抗死亡來保存你的思想和意識。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發布會之後,別說永生,治病都難了
    但馬斯克在去年進行的那場Neuralink發布會裡,憑藉最尖端的工程技術,硬生生的攻克掉了侵入式腦機接口大量難題的狀態,有讓人不得不對他有所期待。帶著這種忐忑的心情,筆者在周末起了個大早,然後乾等了遲到的馬斯克40分鐘,終於看上了發布會。沒有我們預期的人工智慧,沒有我們猜測的顛覆性的大腦信號處理能力,只有對三隻小豬神經活動的讀取和「寫入」。
  • 馬斯克的Neuralink 真的要把腦機接口植入你的大腦了?
    產品之後,馬斯克領導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又有新動向。  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這是不是意味著人們不再需要耳機這類穿戴式設備?  作為一家腦機接口研究公司,馬斯克希望可以像微創眼科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植入腦機接口晶片。成立兩年後,Neuralink 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如下圖所示,看起來像一臺「縫紉機」。
  • 腦機實驗室系列 | 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研究所
    在去年1月16日,浙江大學對外宣布了"雙腦計劃"重要科研成果,求是高等研究院腦機接口團隊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合作完成國內第一例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研究,患者可以完全利用大腦運動皮層信號精準控制外部機械臂與機械手實現三維空間的運動,同時首次證明高齡患者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進行複雜而有效的運動控制是可行的。
  • 腦機接口植入帶來的無限遐想
    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未來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於人類從而監測出數據,這一步不算太難,可能未來幾年就能實現。第二,就是根據分析出來的精神世界數據來影響人腦的神經活動,這一步叫控制。
  • 解密腦機接口:專訪CMU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賀斌
    賀斌是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的優秀科學家,2013年,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無創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又實現了意念控制下機械臂對運動光標的連續追蹤。在這次訪談中,賀斌談到了腦機接口技術的歷史與未來應用方向,並著重介紹了無創腦機接口相關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