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實的腦機接口:已有抑鬱症診療應用,暫無黑客入侵風險

2020-09-07 南方都市報

從《黑客帝國》到《阿麗塔》,科幻作品中高頻出現的腦機接口,展現了人類對技術的瑰麗想像。而不久前「科技狂人」馬斯克舉行的腦機接口發布會,再次激發了公眾的無限好奇。

馬斯克暢想的「人機共生」時代或許沒那麼快到來,但腦機接口的現階段應用同樣振奮人心:在中國,科學家們正在不懈努力,嘗試用腦機接口治療癲癇、帕金森、抑鬱症等困擾人類已久的疾病,並幫助患者進行術後康復。

現有應用:

癲癇、抑鬱症診療,以及中風康復訓練

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

簡單而言,腦機接口就是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交流通道,能夠把腦電信號轉換成驅動外部設備的命令。藉助腦機接口,用戶可以繞過語言或動作,直接通過大腦來表達想法、操縱設備。

在科幻作品裡,腦機接口往往會讓人類變成「超人」,獲得快速學習或是控制機體的能力。但在現實中,科學家們的首要目標並不是給普通人「錦上添花」,而是給各種腦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雪中送炭」,讓他們提高與外界交流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在「雪中送炭」的醫療應用中,一大方向是通過腦機接口的電刺激來治療疾病,比如癲癇和抑鬱症。

「在癲癇的腦機接口的前沿診療中,我們會先藉助』立體定向腦電圖』等方法找出大腦中引發癲癇的部位,並藉此採集致病部位信號,分析和解決腦機接口的連結問題。」301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神經電生理室主任徐欣告訴南都記者。

她介紹,目前有三種較為成熟的腦機接口診療方法,分別是經顱電刺激、迷走神經電刺激和腦深部電刺激。三種方法都是通過釋放電流來抑制癲癇發作,但電極的放置位置和工作方式有區別。

與301醫院的實踐類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呂寶糧團隊,探索的是通過多模態情感腦機接口和腦深部電刺激方法治療難治性抑鬱症。

呂寶糧說,在抑鬱症患者中,高達30%的人屬於難治性抑鬱症——傳統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在這類患者身上的效果均難以讓人滿意。

「如果這類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療,不僅影響工作和生活,導致自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結果是非常嚴重的。現在研究者發現,腦深部電刺激對這類患者的治療是有效的。」

他對南都記者透露,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的孫伯民主任團隊,已經開展了七例腦深度電刺激的難治性抑鬱症臨床試驗。其中有一位40多歲的患者,病情已經嚴重到無法正常工作的程度。醫生完成電極植入手術,打開腦深部電刺激開關後,患者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目前該患者已經能正常工作。

腦卒中患者的術後康復訓練,也是目前腦機接口應用的主流方向之一。

腦卒中,又稱中風。《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顯示,腦卒中是我國成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患者發病後,由於腦部功能受損,往往會留下偏癱、失禁等多種功能障礙。有效的康復訓練,對患者恢復正常生活至關重要。

傳統的康復訓練需要通過專業醫師帶領患者完成。而通過腦機接口,患者可以實現「意念控制」:腦機接口採集患者的腦電信號、識別其運動意圖,進而控制機器人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傳統的康復訓練是從肢體末端到神經中樞的單向刺激,而通過腦機接口,患者可以實現神經中樞對肢體末端的控制,形成雙向的、閉環的刺激反饋。」由西安交通大學孵化的腦機接口企業臻泰智能創始人王浩衝告訴南都記者。

待解難題:

個體差異性、致病原因與大腦信號解碼

需要說明的是,抑鬱症診療、中風康復等最新的腦機接口研究還處於臨床試驗研究階段,有待獲得常規醫療應用許可。

徐欣告訴南都記者,在相關腦機接口的臨床試驗中,安全是第一位的,要保證電極植入大腦後,患者不會出現太多的排斥或增生情況。

和徐欣一樣,多位學者對腦機接口的審批與上市持審慎樂觀態度。但他們也坦言,想讓腦機接口穩定地發揮作用,科學家們還要解決多重難題。

首先是個體差異性的問題。以腦卒中為例,它的致病和治療機理是比較明確的,但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和腦損傷程度不同會影響到腦機接口採集的腦電信號質量,進而影響訓練效果。

王浩衝解釋說,如果患者的大腦輕度損傷,恢復過程就會比較快;如果患者大腦的認知、運動功能嚴重受損,傳統腦機接口算法識別就沒那麼準確,需要做適應性改進。

「患者個體差異性的存在,要求腦機接口算法具有很高的魯棒性。所以我們正在收集大量的臨床數據來訓練算法。」王浩衝說。

個體差異性的問題在所有疾病的治療上都存在。而對於癲癇、抑鬱症之類的疾病而言,更大的難題在於,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它們的致病原因,也無法準確解讀腦電信號。

呂寶糧告訴南都記者,大腦信號的解碼非常複雜。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大腦各個區域的活動與人的精巧動作、情緒等存在怎樣的對應關係。以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的難治性抑鬱症診療為例,雖然臨床試驗效果不錯,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腦深部電刺激區域,但背後的神經機理還不清楚。

徐欣表達了類似觀點。「引發癲癇的原因太複雜了,包括皮層發育不良、血管畸形和外傷誘發等種種複雜原因。想更好地治療癲癇,我們要更精準地定位致病部位,採集和分析癲癇發作的不同生物信息。」她說。

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員洪波曾將大腦的編碼比喻為大腦的語言。他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指出,不理解大腦的語言,就不可能實現人腦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此外,疾病的神經機制各不相同,只有在搞清楚發病機制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開發神經調控的編碼,才能有效治療。

風險探討:

暫時不用擔心黑客入侵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腦機接口是否也存在被黑客入侵、操作的風險呢?多位科學家表示,這樣的風險暫時還不存在。

「腦機接口畢竟是一個新事物,我們肯定會有很多擔心。但腦機接口不是隨便就能破解和操縱的。而且大腦的每個核團都有特定的功能,腦機接口只是對應著大腦很小的一部分。就算有人侵入了腦機接口,也無法控制整個大腦。」徐欣解釋說。

在呂寶糧看來,科學家們研究腦機接口,是因為人類確實存在需求。腦機接口和所有技術一樣,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還是看人類如何使用。「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那我們就要去研究如何應對潛在的不安全風險。科學就是這樣發展的,不能因為存在潛在的問題就不去研究了。」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餘山撰文指出,腦機接口還處於早期的實驗室階段,將人腦與計算機在信息交互的意義上真正連接起來還有很長的距離。不過,從信息安全角度看,一旦未來腦機接口可以有效讀取腦內信息,甚至通過對神經活動的調控向腦內「寫入」信息,就會伴隨信息內容洩露、對腦活動的惡意幹擾甚至操縱等風險。

「屆時人類也需要針對腦機接口信息安全設計一系列軟硬體,以應對外界入侵,正如現在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情景。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相信這些風險會逐漸降低,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會逐漸提高,總體來看是可控的。」餘山在文中建議,儘早制定更全面、更嚴格的身份認證、信息加密、系統防護標準,開發惡意侵入的檢測技術和相應的保護機制,從而促進腦機接口的安全應用。

採寫:南都記者馮群星 潘穎欣 陳志芳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有什麼風險?入侵你的大腦將很容易
    來源:虎嗅APP原標題: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有什麼風險?正如遊戲《賽博朋克2077》中,玩家可以通過控制植入物來入侵敵人的大腦,操控其行為。這是人們對於腦機接口技術的首要憂慮:如果有人通過外接連線損害了我的利益,甚至危及我的生存,怎麼辦?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取決於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和設備穩定性的改善。
  • 專家警告:馬斯克腦機接口或被黑客入侵,竊取人類思想和記憶
    目前只有10天時間了,提前了整整一個多月發出預報,這次的消息該有多重要可想而知,雖然我們還不知道腦機接口即將發布的是什麼消息,但馬斯克此前公布的信息已經吊足了人們的胃口。腦機接口已經在老鼠和猴子身上進行了試驗,並且通過自動機器人植入了它們的大腦,通過外接計算機實現了一些功能。
  • 腦機接口植入帶來的無限遐想
    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然後根據數據就可以分析出這個人的精神習慣,比如抑鬱症、成癮行為以及強迫症和腦外傷。
  • 細思極恐,腦機接口或使人成神?
    時隔一年,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又有了不小的進展。今天,在Neuralink 總部的發布會活動上,馬斯克將指甲大小的腦機接口晶片植入小豬格特魯德的腦部,從而讀取小豬的腦部活動。,然後根據數據就可以分析出這個人的精神習慣,比如抑鬱症、成癮行為以及強迫症和腦外傷。
  • 腦機接口難題不少
    2020-10-23 04:49:23 來源:人民日報敬宜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主人公通過腦機接口與矩陣系統連接,在虛擬世界來去自如;《阿凡達》中,人的意念可以操縱另一個星球上的化身;《阿麗塔:戰鬥天使》則描繪了一個人機共生的世界……這些科幻電影都涉及一項日益受關注的技術
  • 馬斯克腦機接口開啟人類新紀元
    最近鋼鐵俠馬斯克旗下的公司Neuralink發布了最新的腦機接口系統,該系統將可用於人腦才操控iPhone等數字設備。Neuralink,成立於2017年,目標是研發超高帶寬的腦機接口系統,實現與人工智慧的共存。
  • 張學記院士:從納米傳感到神經科學,描繪腦機接口應用場景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科技國際論壇10月17日在深圳召開,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院士蒞臨論壇,發表了《從納米傳感到神經科學》的演講,濃墨重彩講解了人工智慧、腦機接口熱門話題及應用前景,引起與會科學家、企業家的濃厚興趣,為讓更多讀者了解更多腦機接口關聯知識,本人多次反覆聆聽張院士的演講,整理本圖文,方便讀者快速「腦補」。
  • 活豬腦機接口試驗成功!腦機交互 離我們不遠了嗎?
    腦機接口:植入豬腦 硬幣大小 無線傳輸在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舉行的現場直播中,展示了一頭豬的腦部在兩個月前被植入了腦機接口設備。豬腦活動通過實時無線傳輸被展示了出來。當豬的鼻子觸碰到物體時,圖像上出現噪音。
  • 中科院自動化所餘山:儘早制定腦機接口的信息加密及防護標準
    但最近的一份報告稱,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可能讓人類面臨黑客攻擊的風險,甚至宣稱網絡犯罪分子可以通過腦機接口來抹除人類的技能,讀取想法或記憶。首先要明確的是,腦機接口還處於早期的實驗室階段。在腦活動讀取能力方面,即便是現在國際領先的研究機構,比如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最多也只能同時記錄動物腦中數千個神經元的活動。
  • 《經濟學人》:腦機接口技術是下一個風口
    圖為《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導讀:《經濟學人》最新封面文章稱,通過利用意念控制機器,腦機接口技術可改變思想對於人類的意義不過,科切瓦爾所用BrainGate之類的腦機接口已證明意念控制是可行的。研究人員能夠僅通過神經活動便知道人所聽到的話語及看到的圖像。信息還能進行編碼用來刺激大腦。已有30多萬人在使用人工耳蝸,通過把聲波轉換成電信號傳入大腦,人工耳蝸幫助他們聽到聲音。研究人員也曾向猴子大腦注入數據,通過電脈衝指示它們完成動作。腦機接口技術研究步伐正在加快,其目標也越來越宏達大。
  • 腦機接口普及以後,該怎麼洗頭?| 問答
    科幻問答 每周日,任何和科幻有關的問題,你來問,我們來答 本期,我們來回答關於腦機接口的問題 Q:在腦機接口技術得到真正應用之前,比起擔心會不會有黑客入侵我的大腦,我似乎更擔憂平時應該怎麼洗頭? 通惠河野釣高手:很簡單,如下圖。
  • 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2018年9月,DARPA腦機接口項目負責人宣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和輔助決策系統,戰鬥機飛行員已能同時操控三架不同類型的飛機。」  歸納已有實驗和各類預測,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潛力初見形態。  一是協助操控各類無人裝備。
  • 當腦機接口「從軍」,未來戰爭會變成什麼樣?
    當前,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具體研發進展如何?相關應用又將給軍事領域帶來哪些改變?值得關注。2018年9月,DARPA腦機接口項目負責人宣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和輔助決策系統,戰鬥機飛行員已能同時操控三架不同類型的飛機。」歸納已有實驗和各類預測,腦機接口軍事應用的潛力初見形態。一是協助操控各類無人裝備。
  • 馬斯克和他發布的腦機接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2013年,無創腦機接口領域科學家賀斌和他的研究團隊利用無創腦機接口技術,實現了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並跨越障礙。2019年,他的團隊又實現了意念控制下機械臂對運動光標的連續追蹤。創腦機接口領域的研究不再局限於驅動虛擬光標做簡單的二維運動,而是去驅動更貼近物理實際的實體做更複雜的三維運動。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迎來新進展,令人不安的技術和未來
    馬斯克腦機接口示意圖但侵入式帶來的風險也顯而易見,最容易引起免疫反應和愈傷組織腦機接口將給人類帶來什麼相信大家都看過《黑客帝國》和《攻殼機動隊》,這幾部科幻片描述都是人類通過腦後一個類似USB的插口,獲得了增強於普通人的能力,或者在身體不動的情況,可以獲取任何感知的能力,獲得比遊戲更真實更刺激的體驗。
  • 酷,但不真實的腦機接口
    這些技術是不是聽起來簡直酷到不真實?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它們背後的核心科技——腦機接口。酷到不真實的腦機接口雖然聽起來像是硬生生從近年科幻作品中拽出來的「黑科技 」,但腦機接口在科研界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現如今,腦機接口技術成為人類通向「心靈感應」的又一條路徑。這一次,科學家們找到了另一條有足夠的因果鏈條的解決方案,通過讀取大腦中的特定神經信號,建立起與人類認知和行動相關的聯接,從而實現直接用大腦來「操控外物」。關於腦機接口,最近看到一句非常打動人的比喻:「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非常有詩意吧。
  • 現實版黑客帝國: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系統 「人機一體」或成真
    近日,有著「矽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為旗下的一家科技公司(Neuralink)站臺,發布了一款名為「腦機接口」的新技術。所謂「腦機接口」。具體來說,就是將一種神經元管線和一個微處理器晶片植入人類大腦,然後,晶片就可以和佩戴在體外的裝置進行無線連接。就像電影裡演的一樣。說起來,這種新技術主要有三大核心。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原本只出現在科幻小說或影視作品裡的技術,也在現實生活中誕生,例如腦機接口。腦機接口:我還是我嗎?2020年8月28日,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 舉行發布會,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 LINK V0.9 和手術機器人,並利用小豬演示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
  • 腦機接口的軍事應用,未來戰爭要成為現實了嗎?
    蘭德公司的研究發現,隨著美軍越來越多地在軍事活動中應用人工智慧(AI)和半自主系統,腦機接口可以有效幫助其擴展和改善人機協作。但是,由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還不成熟,開發和採用時也會存在潛在的道德和法律風險,值得廣泛關注並及時採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