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德國精神科醫生漢斯·貝格爾發現了腦電波。從此,人們知道,原來意識可以轉化成電子信號。更有人設想,未來我們可以用意念控制電腦,甚至只需要通過「下載」,就能熟練掌握新知識。當然,這只是想像,因為目前的技術還不允許。不過,不久前的一場發布會引發熱議,人們想像中的場景或許即將變成現實。
近日,有著「矽谷鋼鐵俠」之稱的埃隆·馬斯克,為旗下的一家科技公司(Neuralink)站臺,發布了一款名為「腦機接口」的新技術。所謂「腦機接口」。具體來說,就是將一種神經元管線和一個微處理器晶片植入人類大腦,然後,晶片就可以和佩戴在體外的裝置進行無線連接。就像電影裡演的一樣。
說起來,這種新技術主要有三大核心。第一是「線」,它的直徑只有4微米到6微米,還不到頭髮絲(約75微米)的十分之一。和其他材料相比,它對大腦的損害性更小,數據傳輸量更大。
第二是「縫線的機器」;它其實是一種神經外科機器人,可以用雷射束刺穿頭骨,並像縫紉機一樣把神經元管線縫入大腦。
第三就是晶片了,它能夠更好地讀取、清理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
在發布會現場,馬斯克的團隊還展示了一個連接到老鼠大腦中的系統,這個系統能從1500個電極中讀取信息,比現有嵌入人體的系統好15倍。
如此勁爆的發布會,自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說,馬斯克簡直就是在構建真實的「黑客帝國」;有人迫不及待想嘗試,也有不少人表示怕怕。還有一些人直接表示拒絕,因為擔心自己的大腦會被機器控制。
所以,有人質疑:馬斯克怎麼不先去試試?還有人潑冷水,說這個東西,最大的限制還是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准。事實上,目前該公司也正尋求批准,最早可能將於明年開始臨床試驗。雖然這種「腦機接口」技術在未來存在無限可能,但它的直接目標只是針對截癱病人,以幫助他們控制手機或電腦。
馬斯克推出的這個新技術真的新嗎?不算新!因為十多年來,全世界有很多科學家都在進行腦部植入的相關研究。而且,最早在2006年,就有一位截癱患者接受了相關的植入手術,他可以控制電腦滑鼠,甚至玩遊戲。所以,在我看來,馬斯克推出這項技術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創新,而在於證明——證明科技的持續進步會將越來越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