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BCI)代表了一個新興的顛覆性技術領域,但迄今為止,對該技術的討論在國防和國家安全政策方面仍然較少。蘭德公司的研究發現,隨著美軍越來越多地在軍事活動中應用人工智慧(AI)和半自主系統,腦機接口可以有效幫助其擴展和改善人機協作。但是,由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發展還不成熟,開發和採用時也會存在潛在的道德和法律風險,值得廣泛關注並及時採取措施。
用頭腦控制機器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中才有的場景,但實際上,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已經成為現實。2016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工程學教授Panagiotis Artemiadis做了一個關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驗,並用視頻記錄了全過程。視頻中,三架無人駕駛的飛機嗡嗡作響地緩慢升空,並排列成整齊劃一的一字隊型在空中盤旋。
圖片來自YouTube視頻
而在地面上,「飛行員」並沒有手持遙控器操控,他只是從容地坐在那裡,穿戴著一件像泳帽一樣的裝置,用自己頭腦中的思想控制著無人機飛行。這套裝置帶有近130個彩色傳感器,可以檢測被試者的腦電波,並與無人機相連,將大腦信息與無人機互通。
圖片來自YouTube視頻
1 腦機接口是什麼?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指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通過雙向信息流提供直接交流途徑的方法和系統。通過這一系統,人們就可以直接通過大腦來表達想法或操縱設備,而不需要語言或動作。
2 腦機接口如何工作?
腦機接口技術使人的大腦和外部設備可以互相「交談」,它使人類能夠直接用思想控制機器,而不受身體的約束。現有和潛在的腦機接口工具均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種。
非侵入性腦機接口通常使用貼在頭部或頭部附近的傳感器來跟蹤和記錄大腦活動,就像文章開篇提到的類似泳帽的裝置。這些工具可以輕鬆放置和移除,但是它們的信號可能會模糊不清。
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
侵入性腦機接口則需要手術將電子設備植入大腦的頭骨下方,以針對特定的神經元集合收集信號。目前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植入物非常微小,卻可以一次接合多達一百萬個神經元。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創建了僅有一粒沙子那麼大的植入式傳感器——「神經塵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的「神經灰塵」植入式傳感器
再比如,當地時間8月28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 發布了最新研究的只有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傳感器設備Link V0.9,其直徑為23毫米,厚度8毫米,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並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可以置於人腦的顱頂部位。
Link V0.9內部構造
侵入性方法雖然會使大腦與設備之間的信號更加清晰和準確,但是,與任何外科手術一樣,植入傳感器也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
腦機接口技術起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面向運動功能的基於肌電信號的腦機接口技術(多用於假肢)已經有了長足發展;以人工耳蝸為代表的面向感覺功能的腦機接口也大大改善了許多患者的生活。
目前,腦機接口技術仍在持續研發中,蘭德公司近日發布《腦機接口:美國軍事應用及其含義的初步評估》報告,展示了腦機接口技術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情況,並評估了腦機接口在軍事中的實際應用潛力和潛在風險。
點擊 「閱讀原文」獲取報告原文
3 腦機接口在軍事環境中的應用
軍事理論家和實踐者一直稱讚人類的思想是決定軍事成功的關鍵因素。腦機接口在軍事中的應用或將大大提升作戰能力。
當前應用
大多數腦機接口技術目前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但美國國防部的一些研究展示了腦機接口的潛在軍事作戰應用能力。例如:
1. 藉助腦機接口,可以更好地進行軍方秘密通信,以在軍隊內部和軍隊之間達成共識,提高對戰鬥的集體意識。
2. 腦機接口可以增強軍隊士兵的身體和認知能力,減輕疼痛或調節恐懼等其他情緒。同時,直接接觸士兵的大腦思想還可以幫助軍隊指揮官增進對士兵心理狀態的了解,洞察士兵的情感狀態,了解士兵是否以及何時會出現心理崩潰、精神疾病等。
3. 腦機接口還可以在軍事領域提供醫療支持。例如,截肢者可以通過腦機接口直接控制複雜的假肢,這將有效地幫助截肢者進行康復訓練。此外,研究表明,植入腦中的設備還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氏病、中風或其他頭部損傷造成的記憶力衰退問題。
未來應用
英國學者勞倫斯·弗裡德曼教授(Lawrence Freedman)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近年來關於未來戰爭研究的主要主題,包括混合戰爭的普及率上升,網絡戰爭、機器人和無人機的使用增多以及特大城市和氣候變化的到來,這些都是未來戰爭的縮影。隨著全球各大國加緊開發並部署新的作戰技術,人機合作關係可能會進一步發展,AI也越來越多地融入軍事行動中,這使得未來戰爭的速度大大加快。
實驗室研究表明,腦機接口或許能夠提高人類決策的速度和準確性,幫助未來的士兵在更短的時間內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同時與AI進行有效互動以在最短時間範圍內對機器操作決策進行人工監督。在戰鬥中,腦機接口可以「以思考的速度促進多任務處理」「與智能決策輔助程序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