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科研人員查看實驗結果。劉徵雲攝/光明圖片
資料圖片
【講武堂】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是指以生命為研究對象,基於對生命現象觀察和實驗基礎上構成的龐大學科體系。進入21世紀,作為自然科學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學科之一,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在軍事領域得到運用,將催生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深刻影響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方向。
1.先進的科學技術總是最先應用於軍事
隨著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以生物科學、腦科學為代表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滲透越來越深,不斷催生新的作戰樣式和作戰理念。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戰劑的研製提供了無限的空間。生物武器是指以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生物組織、毒素等為戰劑,使人類、動物和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資、材料、器具等的統稱,其核心是生物戰劑。生物戰劑可劃分為三代:第一代是利用自然疫源性病原體;第二代是用人工技術培養病原體;第三代是用人工技術合成病原體。利用合成生物學、基因工程製造出的第三代生物戰劑具有更強的毒性、耐藥性、傳染性,尤其是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使生物戰劑具有特異性,或稱種族性、精準性。目前生物武器的使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個是生物戰,另一個是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武器應用於戰爭,就是所謂的生物戰。一旦發生生物戰,勢必改變戰爭結果,並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雖然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簽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但生物戰的威脅始終未能消除。對於一些相對弱勢的國家,使用生物武器成為其在非對稱性軍事對抗中的可能選擇。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戰劑的技術和品種不斷改進,逐步向多樣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腦科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在現代生命科學技術乃及整個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強力支撐下發展迅猛。腦科學具有廣闊的軍事應用前景,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控腦。通過非侵入性的腦腦接口或對大腦的特定部位實施特殊頻譜信號刺激,達到幹擾和控制大腦思維活動的目的。二是腦控。通過非侵入性腦機接口,實現大腦對生物目標或物理目標的直接控制。腦科學本身也屬於兩用性研究,在腦機接口、腦腦接口、大腦思維讀取與意念控制等領域的研究逐步深入,讀腦與腦控在不遠的將來有可能成為現實。2013年8月,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首次進行了人類之間非侵入式腦腦接口試驗,研究人員通過網際網路發送腦信號,成功控制遠在校園另一側的同伴的手部運動。這類技術伴隨產生的軍事威脅值得警惕,未來有可能催生新型腦機武器裝備,出現「認知戰」「大腦戰」新的戰爭樣式。
能力提升技術將得到更廣泛應用。人體增強技術可以使得普通人以及軍人更加高效地工作,並且能夠在此前無法進入的環境中工作。其中包括,機械外骨骼、視網膜植入、聽覺增進裝置,甚至是提高智力的神經性藥物等。有四類人體增強裝置:一是體能增強裝置可使人類更快更強。外骨骼等技術將大大增強人類能力,美軍一直在嘗試通過技術改善士兵體質功能,包括增強外骨骼力量,以增強個人的負重能力。二是大腦增強裝置實現意念控制。腦機接口包括從腦到機、從機到腦兩個方向,當前腦機接口系統絕大部分是單向的腦到機,也就是所謂的意念控制。還有部分是從機到腦,用於實現對動物行為的控制或誘導,即動物機器人。三是記憶增強藥物讓人類更聰明。神經性藥物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思考速度,增強大腦功能。四是視聽增強裝置讓人類變成「千裡眼」和「順風耳」。通過視網膜植入技術,人類不僅能恢復視力,甚至可以通過手術獲得夜視能力。
2.現代生命科技將對未來戰爭產生顛覆性影響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還處在上升階段,發展的空間不可估量,對未來戰爭的影響可能是顛覆性的。
生物武器可能會成為戰爭威懾和制衡因素。核武器因其強大的殺傷力而成為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競相發展的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成為一個大國的戰略支撐。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支撐下的生物戰劑發展空前迅速,它可以產生人類無法預防和控制的活性生物炸彈,突破人體的免疫系統,像大規模殺傷武器一樣,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人類產生巨大的殺傷效應;它也可以具有精準性,針對性攻擊毀滅一個種族,或一個特定的人群,或一個特定的人;它的潛在巨大戰爭效能可以給人類帶來極度的恐慌。其技術含量高、成本低、威脅大,可像核武器一樣成為國家之間威懾和制衡的力量,從而影響國家的戰略決策,改變戰爭的形態。
每一次新的軍事革命都是以新的戰爭未知領域的拓展為標誌。戰場空間多維化是現代戰爭的特點,當今戰爭已由陸、海、空,發展到太空、電磁空間和網絡空間,即由自然空間發展到虛擬空間。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戰爭領域的深入應用,將使戰爭空間由宏觀進入微觀。新的作戰空間的出現,必然催生新的作戰理論、作戰樣式、作戰人員和作戰裝備。
像其他領域的科學技術一樣,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戰爭制勝機理會產生深刻影響。從戰場毀傷效應看,傳統的戰場毀傷效應以作戰人員的傷亡和武器裝備的毀損為標準綜合判斷,而生物化戰爭則直接以人為對象,戰鬥力依靠生物技術對戰場人員機體的損傷、認知功能的控制和心理震懾來形成,可以說,戰爭由對生命的剝奪轉為對能力和行為的控制,由硬殺傷變成了軟殺傷、軟損傷,戰場對抗的著力點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作戰裝備體系看,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戰場的應用,突出的是技術手段,其戰法已固化於技術手段中,使作戰裝備從有型化向無形化轉變。從作戰手段看,現代生命科學技術在戰場的應用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其作戰手段產生的效果有時很難判斷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可能會誤導指揮判斷,影響或改變戰略決策。
3.著力構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體系
在新時代,構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體系,加強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是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必然要求。
第一是要完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宏觀管理機制。一是推進體制建設。以此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為契機,構建完善軍隊衛勤組織管理體系,形成全軍上下一盤棋的組織管理構架,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搞好頂層設計。緊密追蹤國際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從國家安全、軍事戰略安全的高度,科學規劃制定攻防兼備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戰略。三是強化保障力建設。建立長效穩定的投入機制,聚焦與軍事相關的重點研究方向。
第二是要建設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支撐平臺。要構築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研發平臺,建強軍隊生命科學技術科研和臨床機構,大力發展與軍事醫學和作戰相關的重點學科,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基礎支撐。要創立軍事生命科學技術信息服務平臺,集成病原學、病理學、免疫學、流行病學、社會心理學、實驗室檢查、臨床治療等生命科學信息資源,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研究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撐。要完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訓平臺,建立以軍醫大學、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為支撐,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相結合,層級分明、訓用一致、覆蓋全軍的培訓體系,為軍事生命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第三是要加快研發顛覆性的軍事生命科學技術。要緊緊圍繞腦科學、生物科學等重點生命科學領域,集中優勢資源集智攻關,研發一批具有顛覆性的軍事生命科學關鍵技術。在生物科學方面,要加大研發力度,形成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打造我軍強大的生物安全防禦體系。要充分利用3D生物列印技術、基因組編輯技術、神經影像技術、蛋白質研究技術、單分子單細胞技術等新技術手段,推動軍事醫學基礎與應用研究的全面發展。
第四是要構建軍民融合生命科學技術研發體系。要最大限度提高軍地生命科學技術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率。要抓好應急應戰一體化建設,實現國防動員機制與國家應急機制的有效銜接。要加速推進軍隊與國家應急管理工作接軌,將軍隊衛生應急工作納入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作者:康耀武,系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副教授;康凱華,系武警工程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