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與軍事訓練

2021-01-21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趙林(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參謀)孫焰(75752部隊旅長)陳燦健(陸軍指揮學院碩士研究生)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為軍事訓練提供更加豐富的訓練內容、更加多樣的訓練對象和更加廣闊的訓練領域的同時,也為軍事訓練提供了更加豐富且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世界各國軍隊充分利用當代科技成果,大力發展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等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發揮科學技術對軍事訓練的引領作用。

  分布式虛擬訓練應對疫情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各國軍隊開展軍事訓練帶來了極大挑戰。網絡和空間領域的一體化發展,以及人工智慧在軍事平臺和系統中的深度應用,大力推動了軍隊在虛擬和構造性環境中進行試驗和訓練。美軍分布式虛擬訓練成為應對當前疫情挑戰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這種訓練手段依靠分布式任務作戰網絡系統,將位於世界各地的模擬平臺甚至潛在盟友進行連接,使諸多任務領域的人員都可以根據需要使用虛擬應用程式開展訓練,參訓人員可以在任務部隊、軍事基地、海外部署點等地,進行單兵訓練和集體技能訓練,這樣既可以滿足當前形勢需要,也能創建美軍未來訓練需求的支撐架構。

  單兵訓練可以藉助桌面課堂組織實施,從「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到「海神」反潛巡邏機的駕駛、武器操作、戰術運用等,桌面訓練應用程式不僅能提高參訓人員的熟練度、準確度,還能為其提供科學化、精細化的指導,幫助參訓人員提升戰場適應能力。集體訓練的虛擬解決方案將虛擬實境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與商業供應系統相結合,開發先進的模擬器材,用於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的訓練。《虛擬空間戰場3》是一款多人操作的戰場虛擬仿真系統,用戶可以針對班組、排級、連級等集體作戰任務進行訓練,還可以根據虛擬和不斷變化的領域,映射當前或未來的作戰環境。

  「統一世界地形」構建全球3D戰場

  美軍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正在開發一款名為「統一世界地形(OWT)」的訓練系統,這是一項全球性的3D地形庫,目標是打造一個足夠逼真的高解析度虛擬世界,將實兵、虛擬地形、建構性訓練和推演環境有效融合起來,以便部隊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身臨其境開展訓練,改善受訓部隊的戰備狀態,為全球作戰做好準備。通過使用「統一世界地形」訓練系統,受訓者可以訪問全球任何已經映射的環境,如果地形不在其資料庫中,還可以使用無人機或者商用衛星自行獲取地形數據信息,並在72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內錄入系統展開訓練。目前,美國陸軍正在使用無人機和衛星圖像捕獲綜合訓練環境的高解析度地形素材,並將其與商業市場的圖像進行融合。

  「統一世界地形」系統可與陸軍的集成視覺增強系統進行互操作,地形也可以集成到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還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來創建場景,訓練士兵克服複雜問題的能力。近期,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啟動了一個新的獨立網絡,作為該系統網絡集成試驗的一部分,以確保仿真的可靠性,並在堪薩斯州的賴利堡基地進行了測試。綜合訓練環境跨職能團隊也正在與陸軍首席信息官合作,以升級綜合訓練環境基礎設施,並考慮建立5G無線網絡連接。

  作戰實驗成為未來作戰的「預演」

  作戰實驗的目的既是為了開發作戰概念、評估作戰方案、分析戰略問題,同時也能夠很好地組織模擬訓練。美俄等國認為,作戰實驗不僅是連接前沿作戰概念與戰鬥力的橋梁,更是訓練部隊的有效手段,可以讓受訓者在人工合成環境下進行戰爭「預實踐」。傳統意義上的作戰實驗室是由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在室內進行方案推演、兵棋對弈及仿真模擬,體現的是博弈性、研究性和論證性,但是由於與實兵實裝實操相結合不夠充分,實驗數據缺乏來源等因素,導致實驗結論得不到充分認可。現代作戰實驗室已不局限於在室內進行推演,而是著眼於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採取人在迴路、虛實結合的方式,通過實際兵力和虛擬兵力在多維空間的平行運轉,對作戰行動進行「檢驗式預演」,通過模擬訓練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

  在組織大型作戰實驗活動中,參訓者可以藉助對賽博空間的深度開發,研究建立人工作戰實驗系統與實際作戰系統交互的平行實驗。人工實驗系統利用知識、技能、經驗、感知、數據和模型驅動的作用,採用嵌入、實時、伴生的仿真實驗手段,提供作戰過程的可視化、數位化、具體化描述,記錄並評估實際作戰系統的運行效能及各種狀態,並可將實際作戰系統導向預期目標;實際作戰系統通過在既定條件下的實兵實彈演練活動,獲取和積累人員、裝備等現實數據,驗證人工實驗系統的仿真結果和評估結論。平行實驗方法,特別是人工作戰實驗系統的引入,開啟了不同軍種、不同分域行動之間的合作通道,使訓練更為科學、全面和高效。

  模擬技術提升裝備保障訓練效能

  裝備保障是實戰化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美俄等國軍隊在長期的實戰化訓練實踐與探索中,採用前沿科技提升裝備保障效能,升級現行裝備發揮最大效能,巧用模擬技術減少裝備損耗,積累了較為成熟的裝備保障實戰化訓練的方法路子。當前,基於虛擬實境的模擬訓練,能使參訓者在虛擬環境中提前熟悉裝備保障的程序、內容以及方法,受到很多國家軍隊的追捧。美國空軍讓裝備維修和保障人員使用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虛擬環境安全維修訓練系統」來訓練相關科目,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訓練準備時間,使訓練周期縮短了3/4,極大地提升了裝備保障訓練效率。

  依託高度仿真的基地進行極限條件下的裝備保障訓練也成為當今世界各國軍隊採取的訓練方式之一。為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作戰行動,針對不同的氣候、地形、任務等,建成了諸如寒區作戰、城市作戰、海島作戰等訓練基地。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曾選用大量專業人才在訓練基地建造模擬城鎮,並開展沙漠地區戰場裝備搶修、人員搶救、物資補給等訓練活動,使部隊較早地熟悉了在伊拉克地區的保障特點。俄軍也有依託仿真基地進行訓練的先例,俄格衝突爆發之前,俄軍就組織了反恐聯合軍演,針對喬治亞的地域特點和軍隊裝備保障能力開展針對性訓練,演習後期,參演部隊快速集結並投入戰鬥。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6日 11版)

[ 責編:陳暢 ]

相關焦點

  • 著力推進軍事訓練方法創新
    ■吳思亮  許 炎編者按習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指出,軍事訓練是部隊經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基本途徑,是最直接的軍事鬥爭準備,對於確保部隊能打仗
  • 科技是謀求軍事優勢的強大引擎
    近來,英國、美國或以新技術賦能軍事能力為出發點,或以布局重要關鍵技術為切入點,制定各自的國防科技相關戰略,以應對未來技術格局下的種種挑戰。  英國防部:確保新興科技賦能國防  10月19日,英國國防部發布了《2020年科學技術戰略》,該戰略列出了國防部在未來幾年的科技優先事項,旨在確保英國防部保持未來科技優勢,同時使英國在未來具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
  • ...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重要講話引發強烈反響
    11月25日,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月25日在中央軍委軍事訓練會議上強調,全面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
  • 絲博會航天基地展位探秘:VR軍事訓練系統 實現「瞬間移動」
    5月13日,在西洽會航天基地展位上,陝西聖爾雅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新的軍事訓練系統,贏得眾多參展朋友駐足。「這種效果與3D眼鏡完全不同,它具有更直接、更真實的現場感受。」該公司副總經理李俊英介紹,聖爾雅馨電子科技是集軟體開發、系統集成、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2014年公司開始涉及VR領域。
  • 外媒:朝鮮正在訓練海豚用於軍事目的
    新的衛星照片顯示,有證據表明朝鮮正在訓練海豚用於軍事目的。衛星照片顯示朝鮮南浦附近沿海出現了一些圍欄。據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11月12日報導,在朝鮮南浦的西海岸的海裡出現了一些動物圍欄。南浦是西海岸的一個海軍基地和港口城市。
  • 中國空降兵首次承辦國際軍事比賽:實戰訓練「示範田」
    中國空降兵首次承辦國際軍事比賽  比賽的內容,實際體現的是空降兵在敵後作戰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  從中也能看到我方在作戰訓練、武器裝備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席志剛  8月10日,「國際軍事比賽—2017」空降排項目在湖北廣水閉幕。
  • 現代生命科技與未來戰爭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科研人員查看實驗結果。劉徵雲攝/光明圖片資料圖片【講武堂】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是指以生命為研究對象,基於對生命現象觀察和實驗基礎上構成的龐大學科體系。進入21世紀,作為自然科學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學科之一,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在軍事領域得到運用,將催生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深刻影響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方向。
  • 用科技為極限訓練賦能
    這也啟示我們,開展實戰化訓練,也要用好科技這把利刃,用科技為極限訓練賦能。戰場較量你死我活,只有平時就把技能練到極致、武器用到極致,上了戰場才能「快敵一秒」「先敵一招」。然而,實踐證明,訓練質量效益要有大的提升、戰鬥力達到質的飛躍,光有勇氣、膽量和時間投入還是不夠的。當下,科技正成為現代戰爭的核心戰鬥力,科技含量已成為衡量軍隊建設質量的關鍵指標。
  • 軍事科幻世界的文學建構——讀軍事科幻小說《新概念戰爭·220》
    軍事科幻深刻影響軍事科技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熱播的電視劇《霹靂遊俠》,演示了無人駕駛汽車,這一幻想現在已經被人類親密擁抱。智能眼鏡、智能盔甲、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全息投影、手勢操控、虛擬視覺、機器警察等,這些不久前的科幻智能產品已不鮮見。20世紀50年代幻想的人工智慧不僅改變了人類現實,還將加速改變人類未來。
  •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科技的較量(組圖)
    蘇聯T-34/76中型坦克  日本94輕型坦克群  美國M-4中型坦克  二戰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團猖狂一時,顯示出較強的戰鬥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較早地看到了軍事科技對提高武器裝備先進性的重要性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未來量子技術在軍事上有哪些用途?
    各個國家均投入了巨額資金和大量人力對其加以研究,以期能夠首先取得量子科技優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掌握主動。就像現代信息技術成為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一樣,未來量子技術也必將在軍事領域大展拳腳,成為影響軍事技術發展的關鍵科技。量子計算量子計算的最大特點就是並行運算速度快。
  • 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南海海域將進行軍事訓練
    >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官方網站消息,瓊航警0059 南海 北京時間6月2日0630時至1830時、6月4日0630時至1230時,將在16-51.87N/112-18.73E、16-52.44N/112-21.12E、16-50.33N/112-20.12E、16-49.75N/112-17.78E四點連線水域範圍內進行軍事訓練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加快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實現軍隊組織架構歷史性變革。推進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構建起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 美國「軍事地質」向「軍事地球」拓展
    聚焦全球霸權,領域不斷擴張——  美國「軍事地質」向「軍事地球」拓展  作為唯一保持全球軍事存在的國家,美國在軍事地質學科發展與應用上聚焦全球霸權,其軍事地質能力在多場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軍事影視中英雄形象的傳播價值探討
    他進入部隊後,經過眾多艱苦的訓練和老兵的啟迪,最終從「小人物」華麗轉型為「大英雄」,消滅了危害祖國和人民的敵人。蔣小魚說不好聽的確是油嘴滑舌,一身社會習性,但是他孝順、腦子靈活、講義氣、肯吃苦。入伍後,蔣小魚從周易八卦說到金庸古龍,跟大夥打成一片,還從班長巴朗手中忽悠到了黃金下鋪。觀眾從蔣小魚身上看到的是年輕一代軍人的幽默風趣接地氣,但就是這麼一個「草根」,經過軍營的淬鍊,同樣可以成長為英雄。
  • 構思不同以往,《戰神訣》開啟軍事電影新風向
    作為呈現軍人英姿、弘揚家國情懷的特殊影視題材,軍事電影一直備受大家關注和期待。不過近幾年來,國產軍事電影中真正能同時取得票房與口碑雙贏的佳作卻為數甚少。有的軍事電影過度追求大製作、大格局,從而導致內容單調空洞、不真實。近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北京奇百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岐波盛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戰神訣》,已完成全部製作進入送審,不久將為觀眾送上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
  • 銳讀丨推動軍事管理革命進入新時代
    閱讀提示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僅要有一流的作戰能力、一流的訓練水平、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裝備,更要靠一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軍事單元和要素整合起來,切實提高戰鬥力的生成效能。20世紀世界軍事發展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就是主動適應世界軍事革命推動軍事管理變革。發達國家把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企業管理和政府管理經驗運用於國防系統,形成了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效益為重點的現代管理模式。我軍管理有自己的優良傳統,但相對缺乏治理高度現代化軍隊的成熟經驗。
  • 我軍訓練基地和模擬藍軍建設初顯成效
    本報訊(吳旭 湯仁仁)筆者從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全軍訓練基地和模擬藍軍建設年會上獲悉,全軍軍事訓練領域的相關領導,訓練基地、模擬藍軍部隊主官及專家160餘人,集聚陸軍某聯合訓練基地,深入學習貫徹軍委軍事訓練會議精神,聚焦加快軍事訓練轉型,總結「十三五」,布局「十四五」,重點研討實戰練兵環境構設問題
  • 盤點遊戲中十大高科技武器 遊戲軍事領域的尖端科技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最尖端的科技總是首先運用在軍事領域。  第九名:《雷神之錘4》——黑洞槍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 軍事小說巔峰神作,讓你熱血沸騰
    作者出生於軍人家庭,本人也曾從軍,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所以對狙擊反狙擊,詭雷,叢林、山丘特種作戰等軍事知識有一定了解。當年這本《彈痕》迅速引起了眾多軍迷的熱烈追捧,創造了軍事小說閱讀的新高潮。作者寫作風格張揚熱血,他筆下塑造的每一個主人公的血性都有一種可以撼動讀者心靈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