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謀求軍事優勢的強大引擎

2020-12-04 中國西藏網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科學技術本身已成為戰略競爭的關鍵所在。新的研究領域不斷出現,新技術應用和發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

  近來,英國、美國或以新技術賦能軍事能力為出發點,或以布局重要關鍵技術為切入點,制定各自的國防科技相關戰略,以應對未來技術格局下的種種挑戰。

  英國防部:確保新興科技賦能國防

  10月19日,英國國防部發布了《2020年科學技術戰略》,該戰略列出了國防部在未來幾年的科技優先事項,旨在確保英國防部保持未來科技優勢,同時使英國在未來具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

  英國防部認為,競爭對手已經熟練地塑造和利用科技發展以獲得軍事和政治優勢,英國不僅需要認識這種新狀況,還需要更加努力地積極塑造未來的環境。

  英國防部認為需要從根本上加強對當前和未來技術格局的理解,最新的戰略作為未來的路線圖,可以幫助英國實現成為全球科學強國的目標,同時幫助其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國家安全挑戰。其目標是創建一個具有強大科學基礎的一以貫之的準則,以支持關鍵的戰略決策。

  為此,英國防部將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根據能力確定研發的優先順序;調整首席科學顧問科技預算的重點,以確保國防在「下一代」能力方面具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平衡能力需求和適當的科技資源,確保為發展未來決定性軍事優勢提供機會;識別和了解研發必須解決的能力挑戰以及實現「2025年綜合運營概念」目標所需的成果;在國防領域塑造更廣泛的決策文化,提高科學素養以及堅持不懈地促進循證決策。

  該戰略指出,新興技術可以使英國在未來具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其軍事發展必須解決的五大能力挑戰包括:普適的、全方位、多領域的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多域的指揮、控制、通信和計算機能力;信息環境下面臨常規衝突臨界點時與對手競爭的能力;先進系統和新穎手段帶來的非對稱硬實力;靈活應對威脅的生存能力及與盟友相互協作的能力。

  此外,該戰略還強調將投資網絡空間領域,化學、生物和放射技術,新興武器,電磁環境,系統集成能力等。

  英國應著眼於未來所需的能力,要承擔風險且培養科學技術素養,更有效地與國際夥伴合作,並充分利用數據價值。

  美國防部:力求實現電磁頻譜作戰行動自由

  電磁頻譜(EMS)是對各類電磁輻射範圍的描述,是自然環境的基本組成部分。它不是一個單獨的軍事行動領域。在現代戰爭中,EMS是實現海、陸、空、網等優勢的先行指標和根本組成部分。電磁頻譜作戰環境(EMOE)是一個發揮軍事功能的空間、機動空間、戰鬥空間和進行競爭和戰爭以及進行商業和其他非軍事活動的空間。

  美國國防部將電磁頻譜視為未來在日益複雜的生態環境中贏得軍事戰略優勢的關鍵。10月29日,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電磁頻譜優勢戰略》。

  美國防部認為,商業技術的進步正在使無線設備和相關服務激增,侵蝕著國防部在EMS領域的行動自由。與此同時,美國軍方對作戰、測試和先進作戰能力訓練所需的電磁頻譜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應對種種挑戰並實現電磁頻譜領域自由行動的願景,美國防部將積極行動。

  該戰略列出了美國軍方將如何保證其持續和不受限制地接入無線電波或頻譜,認為這將為GPS、無線電、衛星和手機通信提供便利。

  戰略提出了五大目標:開發卓越的EMS能力;發展敏捷的、完全集成的EMS基礎設施;努力實現全軍EMS戰備就緒狀態;為贏得EMS優勢建立持久的合作夥伴關係;建立有效的EMS治理體系。

  戰略稱,美國的政策是儘可能高效地使用射頻頻譜技術,以幫助實現其現在和將來的經濟、國家安全、科學、安全和其他任務目標。

  「全球移動系統和數位技術的崛起給國防部指揮、控制和通信的可用頻譜帶來了巨大壓力。」美國防部首席信息官戴娜·迪希說,「這一戰略將有助於設定必要條件,以確保我們的作戰人員在電磁頻譜內擁有行動自由,從而在全球擁擠、競爭和受限的多領域環境中成功地開展行動和訓練。」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觀察|高新科技運用於軍事領域:先行者優勢與安全困境
    按照這個模型,博弈雙方中任何一方主動採取對抗手段都會贏得短暫優勢,但是,對手能夠通過報復手段在一個循環內徹底地抵消這個優勢。也就是說,在這個模型中先行者優勢總是被完美地抵消了。受到這個模型的誤導,過去很少有學者會認真對待先行者優勢對安全困境嚴重程度的影響。新的軍事技術出現之後,有的國家會搶先掌握這些技術並應用於軍事目的,由此獲得軍事上的優勢。
  • 白雲機場謀求科技防控等創新項目 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深度】「人工智慧」在美國軍事中的現狀與發展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戰爭需求的強大推動下,戰爭形態正在發生深刻演變,同時也強烈牽引著軍事情報工作相關技術的創新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作為被人們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顛覆性技術,在美國軍事情報工作中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
  • 虛幻引擎與GIS的「破圈」之路
    ——遊戲與GIS的優勢互補 眾所周知,遊戲引擎的核心優勢主要在於強大的「場景表現力」,一方面通過實時動態的渲染,可以構建豐富精細的場景表現,以便更好的還原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另一方面強大的物理引擎可以真實模擬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則,這些技術也正是「數字孿生」迫切需要的。
  • 點燃創新「強引擎」 助力科技「新飛躍」丨時評
    會議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提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實現科技資源配置更優、科技人才培養更強、國際科技合作更廣,才能為助力科技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讓創新充滿「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科技創新來說,科技資源優化配置至關重要。」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專家展示了新一代離子引擎。據報導,新一代離子引擎性能遠遠高於衛星和太空船目前使用的引擎。此款離子引擎的加速度可達每秒30公裡。但研製人員稱,可將這一指標再提高至少30%。網易軍事報導,美國深空1號曾經使用離子引擎,其轉化率非常高,在太空當中可進行超長時間航行,而且時速超過1.2萬公裡。
  • 抓住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契機 明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路徑
    原標題:抓住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契機 明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路徑(人民觀察) 我國實現由大向強的躍升,離不開現代化的國防和軍隊。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這一論斷明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
  •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科技的較量(組圖)
    蘇聯T-34/76中型坦克  日本94輕型坦克群  美國M-4中型坦克  二戰初期,德、意、日法西斯集團猖狂一時,顯示出較強的戰鬥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較早地看到了軍事科技對提高武器裝備先進性的重要性
  • 曙光助力中國專利打造強大翻譯引擎!
    近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和檢索系統智能化升級項目翻譯引擎項目中,曙光高端人工智慧伺服器成功中標,拿下此項目全部份額。
  • 王強:西方對外軍事幹涉暴行遮不住了
    這不僅僅是「五眼聯盟」協調一致對華立場的問題,而是牽涉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心的一個更加核心和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對外軍事幹涉。謀取絕對霸權的工具這則漫畫中的事件背景,離不開當年美國藉口報復「9·11」事件而在阿富汗發動的所謂「持續自由行動」。
  • 國家科技引擎:軍工巨頭的權力密碼
    此外,還有646億美元的海外應急行動(OCO)預算用以應付突發海外軍事行動。[1]這些增加的預算,使得美國突然增加了很多可以用於購買裝備的資金。 而增加的軍事訂單,就成了國防企業爭搶的對象。 拋出胡蘿蔔的同時,川普也亮出了大棒。不止一次的通過削減部門預算等手段,要求企業以降價來換取大訂單。這就迫使已形成領域壟斷的軍工巨頭們,不得不考慮壓縮成本,來降低軍品售價。
  • 郭繼衛:「人造生命」能否帶來軍事變革
    科技的強大帶動了雄心或野心的膨脹,讓人類掌握工具性技術的能力遠遠快於獲取理性思維的能力。不久以前,我們已經認識到一味地徵服自然是自掘墳墓,並據此提出了環境友好發展策略。試想,當現代生物科技能夠揭示生命本質和製造全新生命,我們不僅將人放在戰爭環境的大背景中來加以認識,而且要精密到人本身在戰爭過程中的思想行為微觀的、內在的變化規律。這無疑使我們對人在戰爭中的能力與作用的認識得到極大深化。  生物科技由此發掘出一些新的軍事哲學內涵。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
    原標題:全速發動軍事科研創新引擎——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    邵龍飛攝​    「習主席指示把軍事科研創新的引擎全速發動起來,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以原創、實用、一流的科研成果服務部隊備戰打仗需要。」    再次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長尹浩,在軍事科學院第八次黨代會閉幕後,第一時間對照講話要求修改完善有關通信裝備研發的課題計劃。
  • 火山引擎與億咖通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全面提升車載場景內容體驗
    2020年9月24日,字節跳動旗下數字服務與智能科技品牌火山引擎與億咖通科技宣布達成戰略合作,火山引擎將充分發揮旗下火山車娛產品在內容生態領域的優勢,攜手億咖通科技豐富智能座艙用戶的內容生態體驗。
  •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為打破這種局面,俄羅斯充分發揮其作為北極國家的優勢,利用長久以來經略北極積累下的軍事、技術經驗,進一步加大對北極的投入和開發,在三面被圍的情況下選擇轉身一擊,化解軍事、政治、經濟上面臨的潛在危機。這形似「三葉草」的小小基地,暗藏著俄羅斯布局北極、尋機突圍、謀求復興的大國雄心。
  • 汽車能否像飛機一樣做成雙引擎?平時單引擎,超車時啟動雙引擎
    很多飛機都採用的是雙引擎乃至四引擎的布置方式,但是汽車無論多麼強大的性能都只有一個引擎,這究竟是出於什麼考慮,汽車能不能裝上兩個引擎呢? 雙引擎在飛機上再常見不過了。早期的P38等螺旋槳飛機就是用的兩引擎設置。
  • 美軍參聯會主席:要靠機器人和AI維持對華軍事優勢
    據法新社4日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當地時間3日宣稱,如果美國軍方要保持住對中國的優勢,就需要全面「擁抱「機器人(武器)和人工智慧。但這位美軍最高將領也表示,「我不是說會與中國開戰。我是說,我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
  •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2016-02-18 09:12:22 2016年02月18日 09: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習近平強軍思想具有強大的思想引領力、理論穿透力、品格示範力和實踐創造力。全面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堅持自主創新戰略基點,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對人民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發展的貢獻率,統籌推進軍事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深刻闡發軍隊使命觀。習主席指出,軍隊必須服從服務於黨的歷史使命,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 商業引擎比自研引擎專業?從遊戲開發角度看引擎的選擇
    圖:使用虛幻4引擎開發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在當時被稱為3A級大作然而在開發者眼裡,使用商業引擎還是自研引擎來製作遊戲,並不直接關聯最終的呈現效果,商、自引擎都可以做出高質量的好遊戲,關鍵在於適合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