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僅要有一流的作戰能力、一流的訓練水平、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裝備,更要靠一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軍事單元和要素整合起來,切實提高戰鬥力的生成效能。
●軍事管理革命是發生在軍事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實質是否定落後的、變革過時的、創造嶄新的管理模式。
●推進軍事管理創新,不能固步自封、刻舟求劍,應著眼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挑戰新機遇,用超前的意識、開闊的思維來謀劃,下大力解決制約軍事管理質量提升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習主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軍事管理革命是在順應時代潮流中開啟的,也要在把握時代脈搏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向前推進。科學認識和把握軍事管理革命,需要在新的時代坐標、新的時代命題中去思考和考量。
明確推進軍事管理革命的歷史方位
綜觀世界軍事史,凡是順利實現軍事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軍事管理問題的。20世紀世界軍事發展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就是主動適應世界軍事革命推動軍事管理變革。發達國家把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企業管理和政府管理經驗運用於國防系統,形成了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效益為重點的現代管理模式。我軍管理有自己的優良傳統,但相對缺乏治理高度現代化軍隊的成熟經驗。隨著軍隊向信息化轉型和資源投入的不斷增加,特別是組織結構和技術構成日趨複雜,傳統管理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代軍隊現代化建設,必須對傳統管理模式實行革命性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軍事管理一直看得很重,強調指出,一支軍隊,理論指導再好,武器裝備再好,戰鬥人員再多,如果管理一團糟,各項要素不能集成發揮作用,也是打不了勝仗的,甚至可能是打不了仗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推進軍事管理革命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軍事管理革命的高度重視,進一步提升了軍事管理革命的起點和位勢。
一流的軍隊必然實行一流的管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不僅要有一流的作戰能力、一流的訓練水平、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裝備,更要靠一流的管理把所有的軍事單元和要素整合起來,切實提高戰鬥力的生成效能。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發生了深刻變化,軍事體系呈現出力量多元、要素繁多、運行複雜的特徵,管理在作戰、建設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在作戰上,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系統性越來越強,作戰節奏的轉換越來越快,聯合化程度越來越高,已經由戰略戰役層級的軍兵種聯合延伸至戰術行動的深度融合,不能靠拍腦袋決策、靠經驗指揮和管理。在建設上,目前我軍新的軍兵種體系已經形成,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軍種就可能有千餘種專業。駕馭這種複雜巨系統不能僅僅依賴傳統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必須加快推進以效能為核心、以精確為導向的軍事管理革命。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軍事管理站在軍事實踐的前沿,帶來全面深刻的變革。世界管理史上發生的管理革命都與技術的發展進步緊密聯繫在一起。可以說,科學技術每進一步,都會帶來組織關係的巨大改變,對管理的體系、內容和目標等產生重大影響。反過來,軍事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每一個革命性創舉,也會能動地促進軍事人員、軍事組織、軍事裝備的重大改進。但是歷史實踐證明,具體到一個國家來說,有了科學技術的創新,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並不一定會自然出現管理上的創新。如果沒有與科學技術創新相適應相配套的管理創新和革命,技術創新也不會有太強的生命力,在軍隊也是如此。正如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前主任安德魯·馬歇爾認為,軍事革命成功與否並不完全在於技術本身,而在於建立能夠有效利用先進技術的作戰理論、管理組織和管理模式。20世紀末發端的軍事信息管理革命,進一步拓展了組織的功能、人的作用,不僅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模式,也在改變著戰爭的制勝機理、作戰方式和武器裝備發展模式等。當前,我軍管理正向適應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的模式轉變,要求軍事管理革命必須以效能為核心、以精確為導向,把組織效能高低作為衡量軍事管理革命成功與否的唯一標誌,推進網絡、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強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各責任主體和作戰單元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實現信息多元化、採集精確化、處理實時化和信息分享網絡化,實現戰略決策科學化和管理控制規範化,使軍隊真正實現一體化、專業化和精確化管理。
認清推進軍事管理革命的核心要義
軍事管理革命是發生在軍事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是軍事管理觀念、軍事管理體系、軍事管理流程、軍事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實質是否定落後的、變革過時的、創造嶄新的管理模式。軍事管理革命的內涵是:管理理念上破舊立新,樹立現代管理理念;管理體系上破除結構性機制性障礙,形成運轉協調、集約高效的管理體系;管理流程上暢通鏈路,完善再造橫向協調、靠規則推動、追求整體效益的現代流程;管理方式上快捷精準,形成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在我軍歷史上,有過多次管理革命,比如,發生在我軍初創時期的民主管理革命,針對的是那種官兵對立的壓迫式管理方式;發生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正規化管理革命,破除的是那種遊擊習氣、手工業式的管理方式;發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法治化管理革命,改變的是那種隨意的人治管理方式。每一次管理革命,都使管理有了質的飛躍、歷史性的突破和開創性的發展,軍事管理的傳統面貌正發生著深刻改變,極大地推動著軍隊建設轉型與發展。
2015年,習主席明確指出:「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不斷提高軍隊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2016年,習主席再次強調:「要加快推進以效能為核心的軍事管理革命,健全以精準為導向的管理體系,提高國防和軍隊發展精準度。」習主席的重要指示,對軍事管理革命的核心和目標指向,講得很清楚,針對性指導性非常強。「以效能為核心」,明確了軍事管理革命要圍繞效能、聚焦效能、追求效能,把效能高低作為衡量軍事管理好壞的度量,主動適應了世界經濟和軍事發展「在基於資源優勢、人才優勢、效能優勢的競爭中,效能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這一基本走向。「以精準為導向」,明確了軍事管理革命要精準推動,做到精準謀劃、精準規劃、精準部署、精準落實、精準檢驗,解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問題、怎樣叫解決了問題,都要貫徹精準原則。「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明確了軍事管理革命的抓手和重點,需要從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管理流程和管控方式等方面實現突破,推動從革新向革命的飛躍。「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明確了軍事管理革命的目標指向,三者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促進軍事管理革命向前發展。從「粗放」到「精準」,從「人治」到「法治」,這是人類軍事管理史上的偉大進步,也是最富科學精神的軍事管理革命。
把握推進軍事管理革命的實踐要求
軍事管理革命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實踐性和科學性。在推進軍事管理革命的實踐過程中,應當重點把握以下環節。
把推進軍事管理創新擺在重要位置。沒有軍事管理上的創新,就不可能取得軍事管理革命的成功。推進軍事管理創新,不能固步自封、刻舟求劍,應著眼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挑戰新機遇,加強對軍事管理創新的頂層設計,加快推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技術、管理機制等的創新,加速推進技術創新向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的傳導速度,用超前的意識、開闊的思維謀劃軍事管理創新,下大力解決制約軍事管理質量提升的深層次矛盾問題。繼承和發揚我軍軍事管理的優良傳統,讓傳統管理優勢在新時代綻放出新光彩。營造推進軍事管理創新的濃厚氛圍,真正匯聚起推進軍事管理革命的磅礴力量。
下大氣力更新管理理念、優化管理流程、創新管理機制。來一次徹底的「頭腦風暴」,讓體系、集約、融合、效能的新理念在頭腦中紮下根來。打破以往的業務工作流程,將聯合作戰指揮作為重中之重,圍繞聯合進行業務流程再造,不斷改進和消除業務流程中的冗餘環節、重複內容和短板缺項,規範要素,簡化程序,建立健全具有我軍特色、高效運行的工作流程。充分應用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建立現代、信息、精準、科學、開放的管理新機制,徹底打破信息「孤島」,拆除利益藩籬,降低軍地間、部門間、軍兵種間的協調溝通成本,實現職能環節的無縫連結,使戰備、訓練、管理、保障等工作按照體系化程序良性運轉。
全面從嚴治軍,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治軍方式是軍事管理的核心組成,只有實現了治軍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才能讓軍事管理革命越走越遠。加緊構建全面從嚴治軍的軍事管理體系,制定「職責清單」和「權力清單」,釐清各級責任邊界和權力邊界,使各級知道「幹什麼,怎麼幹,哪些能幹,哪些不能幹,幹不好追究什麼責任」,由權力主導向規則主導轉變。強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從思想上、骨子裡消除「人治」思想,讓法治精神融入官兵血脈,成為一種思維方式、文化理念和行為習慣,讓依法依規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在全軍蔚然成風。(馮定漢、劉洪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