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軍事革命】「戰區聯合作戰」是世界軍事課題

2021-01-13 長江新聞號


美美節奏快、強度高,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戰爭,對軍隊的體制機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時代的產物,全球興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新軍事革命。戰區聯合作戰,是全球軍事強國一直在研究和實踐的軍事課題。那麼,戰區聯合作戰究竟是什麼?它又對世界軍事形態和各國軍事戰略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長江新聞號》評論功能已上線一個月!

每天可入選優質內容10條,一周內點讚最多的評論,將獲贈中國空軍為《長江新聞號》獨家定製的珍藏版【空軍紀念封】呦!

各國軍事政治風雲,《長江新聞號》應有盡有!

進入公眾號留言平臺,回復以下數字就可看到相關國家的新聞呦!

【1】中國 【2】美國 【3】俄羅斯 【4】日本


希望後發國家根據本國地緣性特點 結合本國軍事需跨過戰區聯合作戰的門檻!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專題】強軍策:緊跟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腳步
    軍隊領導管理體制如何優化、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怎樣建立、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有何規律;美國何以持續保持世界軍事變革領先地位、俄羅斯軍事改革在試錯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從11月23日起,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和參考消息報社聯合推出「強軍策——緊跟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腳步」專題報導,邀請國內軍事名家和相關領域專家,撰文評析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考察點評世界大國軍隊改革成敗得失,縱論分析世界新軍事革命對我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經驗啟示
  • 抓住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契機 明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路徑
    原標題:抓住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契機 明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路徑(人民觀察) 我國實現由大向強的躍升,離不開現代化的國防和軍隊。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這一論斷明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
  • 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是中國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
    在悠久的中國歷史上,兵家輩出,湧現出無數風流人物,創造了無數垂範千古的軍事謀略傑作,它不僅形成了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源遠流長、對世界影響深遠的中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而且產生了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勝利法寶、創造了世界軍事奇蹟的毛澤東軍事謀略思想。
  • 軍科院少將透視外軍聯合作戰體制改革:聯合是制勝基本規律
    對此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部長王衛星少將撰文指出,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緊迫課題,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標誌。研究借鑑外軍在這方面的特點規律,對於科學籌劃我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我們所說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在美俄等世界主要國家軍隊,目前還沒有完全對應的專門術語。
  • > 一周軍事觀察
    中央軍委印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於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作為新時代作戰條令體系的頂層法規,《綱要》的發行將解決我軍的聯合作戰目前的兩大障礙:體制障礙和技術障礙。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挺立時代潮頭、解答時代課題的軍事哲學。習近平強軍思想立足強國強軍新時代,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習主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戰略判斷,標定了國防和軍隊建設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世情國情軍情發生深刻變化,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新的時與勢。
  • 雄文| 習近平的軍事革命:要打勝仗!
    除了因自身的歷史際遇而重視改革,這支軍隊也特別關注近代以來中國持續挨打的慘痛教訓,將之歸因於錯失軍事變革的寶貴機遇。這一點在最近兩年被反覆討論。比如,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分析說,在近現代歷史上,舊中國軍隊曾頻繁改革,但總是走不出因利益而腐朽衰亡的宿命。「中國軍隊面臨的最大挑戰往往不是欠缺能力去追逐外部世界洶湧澎湃的變革潮流,而是朽腐的速度遠超過變革創新的成果。
  • 銳讀丨推動軍事管理革命進入新時代
    ●軍事管理革命是發生在軍事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實質是否定落後的、變革過時的、創造嶄新的管理模式。    ●推進軍事管理創新,不能固步自封、刻舟求劍,應著眼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挑戰新機遇,用超前的意識、開闊的思維來謀劃,下大力解決制約軍事管理質量提升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 日媒:中國軍改看齊美軍聯合作戰 但需時間磨合
    【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範辰言】在2015年最後一天中國宣布進行的軍事改革計劃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雖然軍改方案已經公布了好幾個月,但是國外對此的分析和討論一直沒有停歇。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3月22日就發布一篇《美國專家講中國軍改》的文章,對中國此次的軍改進行分析。文章稱,如果你一直關注中國的軍事發展,那你肯定知道,在最近幾個月,中國軍隊發生了一場大的變革。
  • 新華軍網評出2016年國內國際十大軍事新聞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授予軍旗並發布訓令,強調建立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標誌性舉措,是構建我軍聯合作戰體系的歷史性進展,對確保我軍能打仗、打勝仗,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第419期 -- 冷戰後美國軍事理論創新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層出不窮的新概念和新觀點引領了新軍事變革,指導了新的戰爭實踐,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美軍不僅根據每場戰爭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做地設計戰爭,而且將戰爭實踐作為軍事理論創新的延伸,將戰場作為軍事理論創新的「實驗場」。研究美國軍事理論創新的內容和特點,對於把握國際前沿軍事理論發展動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 毛澤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
    那些十八、九歲的年輕戰士,又不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對毛澤東了解的也不多。開放了,他們看了一些外國電影,看到巴頓帶兵的樣子,腰間掛一把刀,走起路來咔咔響,打起仗來很神氣,他們想,將軍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所以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不奇怪的。訪問人:這實質上涉及一個毛澤東在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問題。雖然毛澤東很偉大,但是把他放在世界這個廣大的空間裡比較一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軍事家呢?
  • 解放軍報: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特」在哪?
    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特」在哪?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逐步浮出水面。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是美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深刻演變的一個縮影,理清其歷史脈絡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聚焦|美國的軍事通信系統
    一、戰略通信系統 美軍戰略通信的主要職責是保障美軍最高指揮當局(總統和國防部長)與參聯會、各軍種部、九大聯合司令部、情報機關、核戰略部隊、各大軍事基地和各戰區部隊之間通信聯絡的暢通,以確保最高指揮當局對全球美軍的指揮和控制。
  • 外國人眼中近代5大軍事奇才,其中2位美國人,第一竟然是中國人
    彭德懷,公認的世界第一軍事奇才。幼年家境貧寒,母親早逝,父親病重,在這種情況依然樂觀對革命充滿激情與希望。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開始自己的軍事生涯。麥克阿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之後被授予陸軍五星上將。韓戰有跟彭老總較量過,不過最終還是敗在彭老總手下。巴頓,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喬治·巴頓作戰勇猛頑強, 重視坦克作用,強調快速進攻,有「熱血鐵膽」、「血膽老將」之稱。
  • 美國「軍事地質」向「軍事地球」拓展
    聚焦全球霸權,領域不斷擴張——  美國「軍事地質」向「軍事地球」拓展  作為唯一保持全球軍事存在的國家,美國在軍事地質學科發展與應用上聚焦全球霸權,其軍事地質能力在多場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現代科技與軍事訓練
    作者:趙林(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參謀)孫焰(75752部隊旅長)陳燦健(陸軍指揮學院碩士研究生)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為軍事訓練提供更加豐富的訓練內容、更加多樣的訓練對象和更加廣闊的訓練領域的同時,也為軍事訓練提供了更加豐富且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 軍事科幻世界的文學建構——讀軍事科幻小說《新概念戰爭·220》
    像時間旅行,人類文明一直對時間穿越抱有幻想;空間旅行,這已經成為人類不斷追求的時尚;人造生命,成為百年來的穿越話題,還將繼續貫穿未來;地外文明、虛擬世界、平行世界、平行宇宙等概念已經融入人類的社會生活。《新概念戰爭·220》中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技術不時湧現,像科學家與將軍、指揮官與專家融為一體,這昭示著一種全新的構成元素。
  • 效仿中美俄,印度設海上戰區司令部,這是要制霸印度洋?
    戰區是國家在本戰略方向最高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在戰時將履行聯合作戰指揮職能,承擔著所有擔負戰區作戰任務的部隊實施統一指揮和控制的重任。一旦建立戰區體制,戰區司令在戰時將擁有對所屬三軍部隊的絕對指揮控制權。目前,中美俄等大國都已組建了相應的戰區模式,針對各自戰略方向的安全威脅,不斷發展聯合作戰能力。
  • 北部戰區陸軍機關幹部轉型換腦 規範數百個行動指令
    「如今的戰區陸軍機關員額少了、層級減了,但任務更重、標準更高,對機關幹部能力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張碩告訴記者,雖然戰區陸軍機關成立還不足月,但為儘快使全體機關同志勝任新崗位,戰區陸軍黨委按照習主席「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目標要求,組織機關各部擬制了新年度各類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