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神作」《三體》 :未來戰爭的全新想定?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8月5日,中國科幻迷心目中的「神作」《三體》小說改編的電影宣告殺青,進入後期特效階段。在科幻戰爭電影被好萊塢獨霸天下的態勢下,電影版《三體》也許能給我國的科幻影視界注入一針強心劑。然而,很多軍迷更關心《三體》中描繪的戰爭圖景,是否對未來戰爭態勢有新的啟發。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三體》之前的未來戰爭

  在五花八門的科幻戰爭電影中,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對人類科技進步的無限暢想。在未來,科技在為人類帶來強大生產力和破壞力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甚至是滅頂之災。

  無論是機器人肉搏的繁華都市,還是雷射武器橫飛的太空戰場,美式科幻大片在為我們建構一個個如真似幻的夢境的同時,也以不同方式描摹著未來戰爭的面孔。特別是伴隨著3D技術的突飛猛進,更讓人們在帶上3D眼鏡的2小時裡,幾乎置身於真實的未來戰場,跟主角一道直面人類的生死存亡。科幻與戰爭的聯姻,一方面迎合了人們探索未知與神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為未來戰爭進行了銀屏之上的預演。

  科幻編劇們由此出發,對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種種可能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如在《絕密飛行》《機械公敵》等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的高度進步使機器人出現了自主意識,給人類帶來困擾;在《蜘蛛俠》《鋼鐵俠》等影片中,我們看到高科技武器落入惡人之手,大規模殺傷一觸即發;在《生化危機》《我是傳奇》等影片中,我們看到生化研究成果管理不當所造成的全球性感染;在《第六日》《兵人》等影片中,我們看到基因改造與複製失控給社會、家庭和國家安全帶來的全面危機;在《機械戰警》《原始碼》等影片中,我們看到腦機接口技術的成熟在挑戰著人類存在的主體性;在《隱形人》等影片中,我們看到隱身技術遭到惡用,不加控制的後果不堪設想;在《變臉》等影片中,我們看到外科醫學高度發展後,其被用於正義目的的同時也引發了棘手的倫理困境。

  然而,無論特效技術如何發展,科幻暢想如何天馬行空,好萊塢科幻戰爭片似乎總有一些固定戲碼在許多大片中重複上演。經典戲碼之一就是:輕武器和徒手搏鬥從來都是作戰的不二選擇。主角光環之下,輕武器和直線打擊的動能武器一直是英雄手中的神器,敵人手中的玩具。即便面對潮水般湧來的喪屍,裝備精良的部隊也還是坐著直升機,手持M4步槍向敵人掃射,其效果可想而知。在今年上映的《木星上行》中,男主角更是腳踩滑板鞋,右手小手槍,左手無敵盾,從頭至尾憑肉身拯救世界。總之,為了追求視覺效果和打鬥過程的緊張刺激,以使用輕武器為主的近距離射擊甚至貼身格鬥,通常是科幻戰爭電影中最受關注的環節。精確制導的「大殺器」往往到最後關頭才姍姍來遲,一舉解決之前1個多小時內無數輕武器怎麼也殺不完的敵人,以完美的爆炸場面映襯出英雄拯救世界的輝煌結局。

  《三體》構思的全新未來戰爭

  作為國內科幻作品中的佼佼者,《三體》的過人之處讀者自有體會。雖然在故事架構等方面,《三體》不可避免的對前人經典有所借鑑,但這掩蓋不了它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戰爭作品的創新之處。大膽的想像中,《三體》描繪的全新未來戰爭圖景值得我們深思。

  其一,科技進步與封鎖的悖論。在人類對自身科技無限進步的暢想中,劉慈欣反其道而行之,在《三體1:地球往事》中,通過三體星人的「智子」將地球科技(基礎物理學)封鎖在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這就限定了人類與外星人進行鬥爭的手段,阻礙了人類「科技爆表」的可能,只能立足於當前的科技水平進行探索。無論是當代戰爭還是未來戰爭,科技的高度發展都是戰爭任何一方賴以取得優勢的基礎。在未來的時空下,面對無所不用其極的戰爭手段,在科技創造力上遭遇滅頂之災,無疑是敵對文明囚禁人類、取得勝利的最佳手段。

  其二,發現即摧毀的「黑森林法則」。在戰爭觀的建構上,劉慈欣超越了以往好萊塢大片中與外星人正面衝突的局限,以一種全新的宇宙觀審視著地球與地外文明之間的微妙關係。根據「黑森林法則」,宇宙中的文明都是森林中的獵人,他們小心翼翼的隱匿蹤跡不被其他動物或獵人發現。一旦發現風吹草動,獵人本能地舉起槍,在發現的一刻就已將對方摧毀。而爭鬥的雙方如果被第三方發現,則會面臨同時被摧毀的命運。在《三體2:黑暗森林》中,地球人利用這一理論使雙方進入了「威脅紀元」,暫時延緩了三體星人的進攻。「黑森林法則」也為人類探索外星文明的嘗試提供了一種警示。也許,未來宇宙戰場的宣戰都以光速進行,只有在第一時間摧毀對方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存。而如果不幸單方面被對方發現,暴露一方的命運將充滿未知。這種悲觀基調的宇宙現實主義觀不得不說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妥協式解答(費米悖論,簡而言之就是費米在1950年與朋友探討地外文明時的一句話:「如果它們存在的話,他們早就應該出現在這兒了。」)

  其三,「降維」攻擊中的不對稱之戰。在《三體3:死神永生》中,「歌者」帶來的終極大殺器「二向箔」以其全新的殺傷方式讓人不寒而慄。當對手用一次攻擊就能將自己存在的維度從三維降至二維時,這種武器裝備上的嚴重不對稱,已經讓一切抵抗失去了意義。而同時消滅的,還有三體星人企圖移居太陽系的美夢。「降維」攻擊帶來的不只是武器裝備上的概念革命,其更深層次的創新在於對物質存在方式的大膽暢想。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超出三維的空間,那麼,人類製造更大殺傷性武器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與其在三維空間中廝殺,不如跑到第n維空間中「坐山觀虎鬥」,最後再發射個「降維」武器,結束一切恩怨是非,豈不快哉?

  《三體》之戰已經點燃

  科幻作品雖然暢想的是未知世界發生的未知事件,但其作者生存在當代世界,不可避免的要從現實世界的經驗出發進行藝術創作。在《三體》令人眼花繚亂的想像背後,有其深刻的現實映射。與其說劉慈欣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未來戰爭的一扇門,不如說他只是用科幻手法展現了基於現實世界的戰爭隱憂。

  三體文明作為整部作品的「大反派」有其深刻的現實烙印。在當代的國際交往中,任何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文明都可以被看作是三體文明的現實版本。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此類文明對更好生存環境、更多資源的渴望是迫切而持續的,加上自身擁有的強大戰爭實力,他的存在對其他文明來說無疑是長久的威脅,而任何與其直接對抗的文明都將面臨滅頂之災。然而,在軍事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對抗雙方很可能都已擁有足以毀滅對方的力量,那麼對抗就是一場指向同歸於盡的零和博弈。雖然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但大國之間相互確保摧毀的能力依然具備。在此背景下的國際交往成了大國間小心翼翼的博弈,誰也不敢率先觸動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試圖摧毀對方的嘗試也意味著自我毀滅的開始。《三體》中遙遠的高級文明就是三體星和地球之間強大的「平衡手」,只不過在當代,這把平衡之手變成了人類所能達到的物理摧毀的極限——核武器。

  劉慈欣從硬科幻的視角對未來戰爭和人類命運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拋開其作為大眾文學作品的藝術和娛樂成分,不乏對戰爭與和平、謙虛與傲慢等主題的深刻挖掘。在未來戰爭圖景的背後,《三體》描繪的人文關懷也同樣值得我們深思。這部夾帶了國內科幻界和讀者們頗多情感的「中國式科幻」作品能否在其電影版中大放異彩,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劉一鳴 石海明 單位:國防科技大學)

相關焦點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科幻大片《三體》拍出來了? 原來是神作《三休》!·都市快報
    掛著黑龍江牌照的汽車開到火星 驚天計劃只有20個字節 記者 邢鶴濤 前幾天,北京舉辦了一場「驚奇·電影」創投會,再次討論起了不斷往後拖的「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因為《三體》一直沒亮相! 2014年11月,《星際穿越》在內地上映,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劉慈欣的科幻神作《三體》可以拍了!
  • 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排名第一!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火,也重燃了國人對國產科幻影視的強烈期待。事實上,已經在有很多作者投身到原創科幻的創作當中,為國產科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就為大家盤點最值得期待改編影視的科幻神作!《三體》劉慈欣作為科幻迷來說,還有什麼比在大熒幕上看到《三體》更讓人激動和期待的呢?雖然劉慈欣老師的《流浪地球》率先推出電影,但作為星雲獎獲獎作品的《三體》,可以說兼備了一部優秀電影所需要的宏大場面和出類拔萃的世界觀,「三體文明」對於不讀科幻的人來說,恐怕耳邊也是經常能夠聽到。
  • 《三體》側目 科幻巨製陣容豪華定檔年末
    《三體》這兩年可謂是大紅大紫,誠然,《三體》恢弘的世界觀的確值得讓人驚嘆,也稱得上是當今時代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之一。當然,今天說的這部作品,是196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沙丘》,一直是科幻小說家們不可逾越的豐碑。要知道在科幻小說界,雨果獎與星雲獎的獲獎作品《沙丘》地位堪比《魔戒》。
  • 評分9.9的科幻小說,宇宙大時代即將來臨,書蟲心中的天榜神作
    本文由「刀中屑」獨家發布,喜歡的書蟲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科幻小說在網絡小說中佔有不小的分量,但是和很多科幻片中並不是單純的科幻,還夾雜著其他的元素,其中《三體》這本小說為科幻小說樹立了一個標杆,能超越的屈指可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本評分9.9的科幻小說,宇宙大時代即將來臨,書蟲心中的天榜神作
  • 作為科幻小說的《三體3》,開頭為什麼要寫拜佔庭帝國的滅亡?
    《三體》小說概念圖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所著的《三體》是國內科幻讀者心中的一座豐碑,《三體》系列小說的成功使得中國科幻小說愛好者的這個群體更為壯大在三體小說的前兩部出版之後就獲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一時間成為了許多科幻愛好者口耳相傳的一部神作。《三體3:死神永生》在兩年後也和讀者朋友們見面了,然而相信很多讀者在剛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有著和小編同樣的疑惑,一部這樣的科幻巨著,為什麼在小說的第一篇寫的卻是歷史上拜佔庭帝國的滅亡呢?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三體》的背後,是騰訊與網飛的「碰撞」,誰能把神作變神劇?
    喜歡看科幻的朋友們,一定看過或者聽說過《三體》這部作品。這是一部由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而劉慈欣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首個獲得了雨果獎的亞洲作家!稱《三體》為科幻神作,真的一點也不為過,毫不誇張地說,它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三體》到底是什麼?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樣的科幻小說?
    一夜之間,小編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三體》獲獎的消息刷爆了。相信不少科幻迷們都已經為大劉激動不已,而也有很多科幻小白感到一頭霧水:「三體」是啥玩意兒?硬科幻又是啥?美國人也看《三體》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三體》的方方面面,並附上國外的硬科幻小說神作強力推薦!其中有很多經典之作尚無譯本,但作為留學生的最大好處之一就——我們可以看英文原版書呀~(*^__^*) ~知道了這些書,和美帝科幻迷們聊起天來,也不至於雞同鴨講了。
  • 科幻文學應不止《三體》一種類型
    今年是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成書出版10周年。從《三體》橫掃「雨果獎」「星雲獎」,再到幾年間電影版《三體》的起起伏伏……有人說,《三體》成書至今,劉慈欣幾乎承包了中國原創科幻90%的話題,其中讀者最大的期待似乎就是何時能出現第二個劉慈欣或再誕生一部 《三體》?
  • 人類的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真被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了嗎?
    劉慈欣是國內頂級科幻作家,慣於用未來視角和危機視角打量世界。2020年,病毒突然侵襲,打了全人類一個措手不及,堪稱二戰之後最重大的全球性災難。在劉慈欣看來,這場災難既算突發狀況,又是意料之內的事情。在過去幾十年,全球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全人類共享了30多年的平穩發展,雖然有一些局部摩擦,但無礙前進向上的大趨勢。
  • 盤點6部在雜誌《科幻世界》中連載過的逆天科幻神作
    如果你是一位科幻愛好者,今天社長向你推薦一本不可錯過的雜誌——《科幻世界》。《科幻世界》(Science Fiction World,縮寫SFW)創刊於1979年,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小說雜誌,曾獲「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 」。
  • 科幻與現實的輝映,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一部科幻神作
    阿西莫夫通過這部長篇系列小說,描述未來宇宙中一個龐大的銀河帝國的崩潰和重生,來探討人類及其未來的發展邏輯。他對現實世界和人類社會整體發展的關注和其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使這部巨著成為科幻文學史上的神作。 說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科幻小說裡的神作,並不誇張。
  • 豆瓣9.7,華語頂級科幻神作,真人版卻爛尾八年!
    去年《流浪地球》的成功,被視為國產科幻元年的開啟。然而讓無數中國科幻迷翹首以盼的的《三體》電影版,卻依舊毫無音訊。很多人擔心會毀了這部神作,以至於無人看好《三體》目前的影視化改編。可偏偏有一群粉絲不信邪,完全憑著一腔熱情搗鼓出了一部動畫版《三體》。目前出到了第三季,前兩季豆瓣評分9.5,第三季更是高達9.7分。
  • 最有可能接近神作的中國科幻,要來了
    這也導致,昨晚一波高潮,可能被忽略——#三體動畫化#你沒看錯,官宣。等待N年,跳票N年,反而是動畫走在了前面。最有可能接近神作的中國科幻,要來了。《三體動畫》昨晚,B站宣布,啟動《三體》動畫項目。並公布一個概念宣傳短片。頓時炸裂。
  • 豆瓣9.7的三體,這才是中國科幻
    2019,現象級電影《流浪地球》,開創了中國科幻元年。提到中國科幻,《三體》是永遠也繞不過的一扇門。它名聲在外,影視化之路卻異常坎坷,以致於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來大批書迷的「地動山搖」。前幾天,傳出來十月文化將重拍真人版《三體》電影的消息,《大聖歸來》的導演,《哪吒》《大魚海棠》的製片。
  • 3D科幻舞臺劇《三體II:黑暗森林》即將全球首演
    三年精心籌備一場地外文明與人類之間的博弈3D科幻舞臺劇《三體II:黑暗森林》全 球 首 演震 撼 來 襲3D科幻舞臺劇《三體II:黑暗森林》是Lotus Lee未來戲劇工作室出品的大型多媒體舞臺劇。該劇根據劉慈欣榮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同名小說,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二部《三體II:黑暗森林》改編。
  •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近年中國作家揚威海外,先有莫言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又有劉慈欣憑《三體》摘下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雨果大獎。外星人侵略地球,自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星際戰爭》以來,一直是科幻小說歷久不衰的題材。可惜好萊塢的科幻電影,把這個題材拍濫拍爛了,讓一般人一聽見外星人,便自動歸類為只講求觀感刺激,不必深究故事內容。劉慈欣的《三體》回歸硬科幻小說的傳統,以紮實的科學理論為基礎,展開一段橫跨四百年的史詩故事。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天上無數星光閃爍,人類是否宇宙中孤單的存在?
  • 4本裡程碑式的科幻巨著推薦,每一本都值得一看
    書推薦第132期:說起科幻小說的腦洞,當真是令人佩服,但是科幻小說並不是瞎編亂造,許多有見地的科幻小說作者,已經對人類未來發展做出了合理的預測,百年前科幻小說家寫下的東西,如今很多都成為了現實,那麼未來,我們會不會也能出現許多科幻小說中才有的事情呢
  • 電視劇《三體》殺青 秉持科幻初心構建真實科幻世界
    近日,由企鵝影視、三體宇宙、靈河文化出品,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殺青並發布「殺青特輯」。該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三體》,講述了納米物理學家汪淼(張魯一 飾)與刑警史強(于和偉 飾)聯手破解三體文明在地球製造恐慌的真相,並由此展開一系列調查與對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