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流浪地球》的成功,被視為國產科幻元年的開啟。
然而讓無數中國科幻迷翹首以盼的的《三體》電影版,卻依舊毫無音訊。
很多人擔心會毀了這部神作,以至於無人看好《三體》目前的影視化改編。
可偏偏有一群粉絲不信邪,完全憑著一腔熱情搗鼓出了一部動畫版《三體》。
目前出到了第三季,前兩季豆瓣評分9.5,第三季更是高達9.7分。
講真,這就是目前迷影君看過的最好的《三體》改編作品——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My Three Body Season 3
說起原著小說《三體》,可以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界的巔峰之作。
哪怕你不是科幻迷,也一定聽說過劉慈欣筆下這部科幻文學的大名。
它是中國第一部榮獲科幻文學界最高榮譽「雨果獎」的長篇小說作品,很多人評價說:
《三體》靠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但也因為原著世界觀設定過於龐大,而且情節恢弘曲折,因而改編難度極大。
加上科幻電影需要的技術和成本較高,導致《三體》的影視化之路可謂命途多舛。
2014年,一部名叫《我的三體》的同人動畫卻悄然登陸B站。
該片最初完全是由一位網友「神遊八方」獨立製作。
通過遊戲《我的世界》來搭建場景和人物,再配上小說中的臺詞和字幕,製作出了這部《我的三體》。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動畫從頭到尾都帶著一種粗糙和廉價感。
不僅畫質全損,配音渣,動畫裡的場景和美術更是慘不忍睹,
而且因為是採用《我的世界》遊戲來搭建場景,因而從角色到場景全是由方塊組成。
以至於被調侃為——
滿屏都是馬賽克。
對於不熟悉這種畫風的觀眾來說,估計很容易會接受無能。
但讓人意外的是,該片上線之後卻迅速爆紅。
打動網友的地方,源自於製作者的誠意和對原著的高還原度。
拋去畫風簡陋之外,《我的三體》在充分理解原著精神的前提之外,極大程度的還原了原著中的三體世界觀,而且編劇還能在原著的留白中加入原創劇情,串聯起複雜的支線人物。
也正是因為對原著的神還原,《我的三體》開始收穫了大批原著自來水。
並在2016年成功火出圈,得到了《三體》版權方的認可和支持,由此——
從一部粉絲作品變成官方動畫。
在得到了更專業的設備和團隊之後,動畫第二季的製作迎來了全面升級。
而到了第三季的《章北海傳》中,製作團隊在場景建模和美術方面更是精益求精。
無論渲染、建模,人物表情動作,乃至畫面精細程度,都足以讓人驚嘆。
感受一下這些太空科幻場景——
簡直完全不遜於一部頂部科幻大片的質感!
第一季中還是馬賽克滿屏的「紅岸基地」,到了第三季已經變得蔚為壯觀了。
小說裡著名的「水滴」秒殺地球艦隊的場面,在動畫中也得到了完美復刻。
不僅如此,劇中隨處可見各種彩蛋和致敬元素,比如:
動畫中的追車戲,參考了經典動作片《諜影重重》。
太空梭升空起飛的場面,則明顯致敬了諾蘭的《星際穿越》。
類似於這樣的細節設計,動畫中比比皆是,讓人感受到製作團隊的誠意和用心。
當然,這部動畫最牛X的地方還在於——
將大劉筆下那個天馬行空而又龐大恢弘的科幻史詩,完美地還原出來。
因為原著長達90多萬字,時間跨度極大,故事支線龐雜,而且出場角色人物繁多。
所以從第二季開始,製作團隊將原著故事進行拆分,讓敘事變得更加合理緊湊。
而《章北海傳》就以小說中的一位重要角色章北海的視角,展現了人類與三體文明之間的戰爭,這也是原著小說中最為悲壯的一段。
考慮到可能有些小夥伴沒有看過《三體》原著,所以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故事背景。
在《三體》原著中,作者虛構了一種來自外太空的高等文明——
「三體文明」。
三體星人雖然擁有著遠超地球的智慧文明,但生活環境惡劣。
也正是在這時候,他們收到了地球的信號,決定派艦隊入侵佔領地球。
但是從三體人所在的遙遠星系,抵達地球,需要四百年的時間。
面對擁有高等智慧的三體文明,地球的命運變得岌岌可危。
於是,在即將到來的末日面前,人類社會分裂為不同的派系。
首先是,擁護三體文明降臨的ETO組織。
他們對人類文明失望,因而擁護三體人的降臨,想要借三體人之手改造舊世界。
並依託這種思想為基礎,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簡稱ETO)。
其次是,由地球大多數國家組成的「抵抗派」。
抵抗派決心與三體文明鬥爭到底,保護地球的命運。
他們發現三體人雖然科技先進、邏輯縝密,但卻有一個先天的缺點——
思維透明,不擅長隱瞞和欺詐。
於是,政府提出了針對三體文明的「面壁人」計劃,想要利用計謀來對抗三體人。
而三體文明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也從ETO組織中挑選了破壁人,來對付面壁者們。
除了這兩派之外,人類還有一派就是「逃亡派」。
他們認為地球不可能阻擋三體文明的入侵,唯一的辦法就是——
保存部分人類文明的火種,然後逃亡到更遙遠的外太空星系。
而本季故事的主角章北海,就是逃亡派的代表人物。
章北海出身軍人家庭,受父親的影響,讓他從小牢記自己軍人的使命:
不惜一切代價去選擇對人類最有益的決定。
此時的地球文明,被三體用一種叫做「智子」的超級科技鎖死,基礎研究停滯不前。
在三體人的眼中——
人類絕無可能在戰場上獲勝,逃跑才是人類唯一的希望。
所以,他們要盡一切可能掐滅人類的「逃跑計劃」。
但殊不知,人類自身也一直在打壓這種消極的逃亡主義。
為什麼明知與三體文明實力差距懸殊,還要拒絕逃亡?
因為逃亡計劃只能保留部分人類火種,那就意味著,其他的人類將被放棄和犧牲。
所以,如果災難真的降臨——
人類寧願共榮共損,也不願意只有小部分人活下去。
因為每個人都不願意自己成為被犧牲的那部分人,沒有人願意接受這種不平等的命運。這就是人性。
在這種背景下,章北海的理念自然不被身邊的人理解。
所以他只有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勝利主義者,表面上看似充滿必勝信念,來瞞過所有人。
關於這個角色的內心掙扎,動畫中有一段堪稱神來之筆的改編。
導演安排了章北海與其中一位面壁者希恩斯見面——
一個負責守衛家園的軍人,一個是負責用計謀對抗三體人的面壁者。
兩人在明面上,都是負責與三體文明戰鬥到底的人。
然而此時的面壁者希恩斯已經持有悲觀想法,內心滋生了逃亡的想法。
但因為要躲避智子的監視,所以見面時,兩人都在口頭上說著必勝的信念。
結果,僅僅只是眼神交匯,兩人就瞬間心領神會。
他們知道自己找到了同類,也堅定了心中的人類必敗的逃亡思想。
看不透人類思維的智子還在懵逼狀態中,人類卻已經建立了內心的默契。
因為,思想才是人類能夠勝利的武器。
之後,章北海為了暗中推行自己的逃亡計劃,甚至不惜暗殺了航天界的三位元老。
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對方阻礙技術的發展,以便能儘快造出逃亡計劃使用的飛船。
章北海人生最決絕的一刻,是他決定臨陣脫逃的時候。
當人類艦隊還在幻想可以阻擊三體人的時候,章北海卻冒險駕駛戰艦逃亡。
僅僅一瞬間,人類大軍就被三體人派出的水滴給打得全軍覆沒。
只有章北海帶領下逃出生天的5艘戰艦,得以保存了一部分倖存者的生命。
章北海賭贏了——
只有人類的逃亡,才能贏得真正的勝利。
然而,悲劇才剛剛開始。
逃亡的戰艦面臨著缺少補給的困境,為了生存,各個艦船之間互相動了殺機。
此時的章北海,其實早已將武器鎖定了其他四艘戰艦。
只要他願意,隨時就可以殺死其他四艘戰艦上的人,再搶走物資。
但在最後一刻——
這個絕對理性的鐵血軍人卻猶豫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秒的猶豫,才讓其他戰艦有了率先開火的機會,殺死了章北海和戰艦所有人。
可在臨死前的那一刻,章北海卻沒有絲毫後悔。
他只留下一句:
沒關係的,都一樣。
原來從一開始——
章北海就沒有計劃讓自己離開,而是為了人類離開。
只要有人能帶著地球上的文明順利逃走,那麼,誰活下來,都是一樣的。
可以說,章北海是一個充滿矛盾而又富有人性魅力的悲劇角色。
按道理說,軍人家庭出身,又是軍隊政委,本應該是理想最為堅定的人。
但同時,絕對的理性又告訴他:
人類在強大的三體文明之前,根本沒有戰勝的可能。
他絕非懦弱,而是知道選擇以卵擊石,人類文明只會毀於一旦。
而《三體》原著最動人的地方就在於——
作者寫出了人性最為複雜的一面。
我們很難用簡單的詞彙,偉大、殘忍、冷酷、睿智、堅定,這樣的字眼來概括章北海。
他極度理性,性格堅毅,城府極深,以一人之力承擔起保全人類文明的責任。
他一直暗中籌謀著自己的人類逃跑計劃,打算為人類文明保留火種。
最殘酷的是,在他的計劃中是不惜一切代價的,甚至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可即便是這樣理性冷酷到極點的人,在生死關頭,他內心潛藏的人性還是讓他產生了猶豫。
而這也正是大劉在《三體》原著中所闡述的最為核心的主題——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作為一部同人動畫作品,《我的三體》系列的成功離不開創作團隊的誠意和用心。
與之相比,國內持有《三體》影視版權的遊族影業,沒有金剛鑽,偏要攬瓷器活兒。
早在2016年就傳出《三體》電影版要上映的消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更有甚者,遊族影業 CEO 孔二狗還說出了一番能氣死粉絲的話:
《三體》即便是毀也要我們中國人自己毀!
對此迷影君只想送給片方一句:
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