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2020-12-06 遊族網絡

在首屆三體主題科幻徵文大賽上,

能抱走一座獎盃就已經讓在座的三體迷們羨慕不已了,

但是!有人居然抱走了兩座!

作者何濤的短篇《黑暗星空》

和中篇《守護者刺殺者》統統入選二等獎,

實在是讓人羨慕到二維化~~

原來,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了,

下面就快來認識一下何濤老師叭!

何濤

2014年開始從事科幻文學創作。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特派員特別提醒:今日推送二條即為何濤老師短篇作品《黑暗星空》,看完再走哦~)

01 Doctor何的快問快答

目前的本職工作是?

本職工作是醫生

請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己?

低調、低調、再低調(好吧,其實是一個詞)

您認為《三體》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偉大,除此外想不出別的形容詞了

如果您生活在三體中故事中,您覺得您會是其中的誰?

也許是路人甲,只露背影那種

如果可以成為三體中的任意一個角色,你會選誰?

章北海,我最喜歡的角色

喜歡科幻的原因?

人類文明、甚至宇宙未來將走向何處,這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而科幻能給我以啟迪

最喜歡的科幻小說是?

《三體》三部曲

最喜歡的科幻電影是?

《銀翼殺手》

您發或出版的作品中個人最滿意的是?為什麼?

本次獲獎作品之一《黑暗星空》,因為早就想寫章北海或褚巖,終於得償所願

在科幻寫作方面,目前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多獲一些獎,咳咳,好像太貪心了

02 寫《三體》番外,羅輯守護人類,那誰來守護羅輯呢?

《三體》這部作品對您的科幻創作有沒有什麼影響?

影響很大很大很大,因為我就是讀了《三體》才決定從事科幻文學創作。

參加首屆三體徵文大賽的契機是?

在三體社區微信公號上看到了徵文消息,毫不猶豫就參加了。

特派員注意到您投稿了兩篇,短篇《黑暗星空》給大家帶來的是怎樣的故事?

《黑暗星空》寫的是藍色空間號艦長褚巖的回憶,以及他寫給愛人的告別信。這篇主要背景是太空黑暗戰役,原著中章北海說過一句話:「都一樣。」

無論那一艘戰艦得以倖存,都能達到延續人類文明的目標。可以說,章北海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而黑暗戰役最重要的人物,無疑就是最終的勝利者---褚巖。

褚巖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經過這場戰役,太空新人類才算真正成長起來。而褚巖正是這場戰役中最關鍵的人物,所以才會想到寫他。《三體》中關於褚巖的文字太少太少,所以我才想寫這段故事,並著重寫一寫褚巖。

中篇《守護者刺殺者》呢?

《守護者刺殺者》寫了一位受命保護面壁者羅輯的女戰士和刺殺羅輯的ETO成員之間的較量,史強也作為重要人物出場。這篇源於一個想法:羅輯是地球人類的守護者,那麼,誰來守護羅輯呢?《三體II》中有一段羅輯被選為面壁者之後遇刺的情節,史強給羅輯穿了防彈衣,刺客對羅輯的胸口開了一槍。

當時我就想:推選面壁者,這樣重要的事件智子肯定不會錯過,別說羅輯穿什麼防彈衣,恐怕他穿什麼牌子的內褲智子也了如指掌。然而刺客沒有衝羅輯的腦袋開槍,只能認為刺客事先並沒有和智子溝通過。我由此展開了一點點想像,然後就有了這篇文章

如果您有足夠的時間,您最想拓展的三體情節是什麼?為什麼?

《三體III》中地球抵抗組織的抗爭,他們代表了人類的尊嚴。

您認為寫作三體主題的番外作品應該從哪些方面尋找創作角度?

可以寫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第二部和第三部,時間和空間的跨度足夠我們展開聯想。比如雲天明都遭遇了什麼、羅輯或程心冬眠後發生了什麼、地球抵抗組織的抗爭、太空新人類的經歷、等等等等。

03 寫懸疑驚悚科幻是想讓......

在創作中,您個人最想探討的話題是什麼?對此您的態度是什麼?

最想探討的話題應該是人類未來的走向吧,個人感覺人類文明的前景還是比較光明的。

您個人的創作理念是?

寫出「通俗易懂故事性強且又真正符合科幻定義的作品(韓松老師語)」,讓越來越多的讀者接受科幻。

您的《人機戰爭》三部曲討論的內核是什麼?

人類和人工智慧的戰爭,比較老的梗。

您認為人工智慧的未來的發展是怎樣的?

出現超級人工智慧是很有可能的,至於人工智慧會進化到何種程度、對人類會採取什麼態度,就很難預測了。畢竟超級人工智慧已經是遠遠超過人類的新物種,無法用人類的思維模式來分析它。

《人機戰爭》中的哪些觀點或者設定和《三體》是相通的?有哪些是立場相反的嗎?

我在《人機戰爭》裡有一個觀點和大劉老師的物種共產主義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三體》中三體人鎖死了人類科技,因為這個原因,人工智慧沒有獲得太大進展,後兩部的智子機器人嚴格來說只是三體人的傳聲筒,算不上人工智慧;在《人機戰爭》裡,超級人工智慧一開始就出現了,這個也算相反吧。

有評論說您的作品是技術驚悚科幻,可以介紹一下這種風格嗎?您認為這是自己的創作風格嗎?

技術驚悚是一種從科幻小說、驚悚小說、間諜文學、動作小說、軍事小說演化而來的文學體裁(來自百度)。

其實我倒沒想過我的作品具體屬於哪種類型,不過寶樹老師給我寫的推薦語中也提過「驚悚科幻」這個詞,仔細想想還真有那種感覺。

至於原因,可能因為我比較喜歡看恐怖電影,也比較喜歡麥可·克萊頓的作品,比如《天外來菌》、《深海圓疑》、《剛果驚魂》、《侏羅紀公園》等等等等,所以不知不覺中就往這方面靠攏了。

《天外來菌》2008(左),《深海圓疑》1998(右)
《剛果驚魂》1995(左),《侏羅紀公園

日常創作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書籍、影視、社會經歷、等等,甚至有時候做夢也會夢到一些點子。

您認為創作科幻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點子吧,想出一個沒人寫過的點子太難了。至今為止,想到的所有點子都被人寫過。

您最近有什麼作品面世嗎?可以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去年寫過兩個長篇,《進化》和《變異》,是以病毒變異為切入點的懸疑驚悚科幻(以後打算努力保持這種風格),關於內容方面,某些劇情倒是和今年的疫情有一點類似。下半年應該能夠出版,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原本我準備在第三部中寫病毒全面爆發的,因為疫情已經在現實中發生了,再這麼寫感覺沒什麼意思,所以放棄了之前的設定,打算重新構思。

有什麼想對第二屆三體徵文大賽的參賽者說的嗎?

歡迎加入三體世界,現在,我們是同志了。

你覺得科幻和那種文學類型結合最吸引人?歡迎評論區見!

相關焦點

  •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透露 正創作與《三體》風格不同的科幻小說
    今日(11月3日)上午,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採訪,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科幻創作,他計劃寫出和《三體》風格和題材都不一樣的科幻小說。談到成都,劉慈欣非常熟悉,這裡有孕育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科幻世界》,有非常濃厚的科幻色彩,他說:「《科幻世界》在成都落戶有很多歷史的原因,它也讓成都成為了一個和科幻很密切的城市。而且成都市政府對科幻產業非常的重視,對於全國其他城市來說,這方面的科幻色彩就少了一些。」
  • 中國作家科幻作品《三體》國外火爆 外國人怎麼看?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黑暗森林》英文版封面  新華國際客戶端注意到,《三體
  • 西方科幻作家斷言中國人想像力不行,劉慈欣用《三體》狠狠打臉
    一直以來,在西方世界都有這樣一個普遍認知,那就是現代文明起源於西方,而東方的那些文明都是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甚至有西方科幻作家曾斷言稱:中國人想像力不行。 西方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為何他們敢如此有恃無恐地污衊中國人的想像力呢
  • 科幻作家陳楸帆:科學、技術與科幻三者關係是相互融合、促進的嗎?
    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 陳楸帆:科學、技術與科幻三者之間是相互融合、促進、激發的複雜關係 目前中國科幻創作處於新的高峰,人們可以看到,大量日新月異的技術已從科幻作品中走人類的日常生活,比如人工智慧、基因編輯、太空探索、量子計算等。在與魔法無異的新技術面前,科幻嘗試用故事去探索、表達人類自身的位置、價值,以及未來應往何處。
  • 科幻文學應不止《三體》一種類型
    今年是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成書出版10周年。從《三體》橫掃「雨果獎」「星雲獎」,再到幾年間電影版《三體》的起起伏伏……有人說,《三體》成書至今,劉慈欣幾乎承包了中國原創科幻90%的話題,其中讀者最大的期待似乎就是何時能出現第二個劉慈欣或再誕生一部 《三體》?
  • 《三體》中的科幻世界,我們也可以去探險了!
    航空技術與產業的不斷發展讓這種由仰望與期盼碰撞而來的情感有了可以實現的可能性,讓我們對未知的體驗充滿了期待。電影《太空旅客》,2016年如果說小說《三體》重新定義了中國當代科幻,一點都不為過。作家劉慈欣用三部超越了想像力極限的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中國科幻《三體》首曝先導海報
    時光網訊 6月7日,獲得「星雲獎」提名的《三體》作者劉慈欣,在美國芝加哥參加「星雲獎」頒獎典禮,《三體》英文版雖然沒能最終獲獎,卻已經創造了亞洲科幻文學同時入圍世界兩大幻想文學獎可以說片方此次有意藉助海報證明三體電影版不會拍成偶像電影,以硬科幻感大片風正面回應了粉絲們的擔憂。       此外,《三體》小說提名星雲獎,星雲獎堪稱世界科幻文學界的「奧斯卡」,是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所設立的獎項。幾乎所有的科幻作者都以獲得星雲獎為榮,此前獲獎作品絕大部分被科幻基礎雄厚的美國包攬,亞洲作品鮮有出現。
  • 《三體》到底是什麼? 美國人都在看什麼樣的科幻小說?
    新聞: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正式揭曉,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最佳長篇故事獎,並成為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亞洲人。
  • 科學大咖與著名科幻作家對話未來 暢談科幻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科幻與科學、科普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微妙關係?它們對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有何影響?在「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現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HXMT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王晉康,微軟小冰首席架構師周力針對《與未來對話》主題展開精彩對話,論壇由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院長楊溟主持。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其中《三體》經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三體III:死神永生》獲得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
  • 科幻作家劉慈欣:外星人可能已是「電腦人」(圖)
    科幻作家劉慈欣:外星人可能已是「電腦人」(圖) 2015-08-19 15:24:2318日,國內科幻作家頂尖代表劉慈欣、王晉康亮相南國書香節,求籤名求合影的隊伍繞了上千平方米的8號會議室好幾圈……  《三體Ⅰ》或明年上映  可以說劉慈欣正是以史詩級巨作《三體》三部曲奠定了自己在國內乃至全球科幻界的大腕地位,改變了不少人對中國沒有好科幻作品的印象。如今《三體》的英文版在海外既叫好又叫座,電影也緊鑼密鼓地開拍了。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英文版出版後劉慈欣收到不少歐美當代科幻作家的反饋,「幾乎都是正面的評價」,這讓他很開心,「科幻小說表達的東西是全世界都可以共同交流的。」新聞事件《三體》登全美百佳圖書榜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熱議和好評。
  • 科幻作家何濤: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科幻作家何濤的新作《進化》,講述了一個跟基因實驗有關的陰謀,其中有科幻,也有懸疑,有沉重的社會問題,也有關於人類未來的遼闊暢想。國內作家比如路遙、陳忠實、王小波、梁曉聲等人的作品都很愛讀,由於喜歡的作品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大劉老師的《三體》三部曲。新時報:《進化》中兩位主人公的名字「端木重甲」和「龍心蘭」,很有武俠風。在小說創作中,您一般如何為主人公取名?
  • 從《海底兩萬裡》到《三體》:科幻文學為何如此打動人心?
    可以說,正是這位有著優美文筆、豐富的歷史知識、工程師般的計算能力、高超的技術眼光,以及博物學家的廣博知識的法國作家,奠定了人類科幻小說的基調。20世紀初,科學和新技術的爆發使科幻文學開始考慮「終極問題」,與凡爾納齊名的俄裔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創作的短篇科幻小說《最後的問題》,探討的正是宇宙的未來這樣一個宏大的,也只可能在20世紀出現的問題,在故事中人類對於這個問題的探究,則是通過利用一部強大的電腦「Multivac」進行計算。
  • 科幻迷很激動 外國人怎麼看《三體》?
    這幾天,美國的科幻迷有點激動。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英文版11日出版。  《三體》第一部英文版《三體問題》去年出版,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收穫四星半評價,口碑相當不錯。美國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普遍認為,《黑暗森林》比第一部水平更高,故事更精彩。
  • 除了《三體》,你還讀過什麼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不要錯過
    ,喜歡科幻的朋友不要錯過,算是圓了小時候的「科幻夢」吧。01三體《三體》的大名已經享譽海內外,作為中國科幻基石圖書,《三體》是第73屆世界科幻雨果獎獲獎作品,銀河獎特別獎,並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作者是劉慈欣,生於六十年代。
  •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近年中國作家揚威海外,先有莫言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又有劉慈欣憑《三體》摘下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雨果大獎。外星人侵略地球,自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星際戰爭》以來,一直是科幻小說歷久不衰的題材。可惜好萊塢的科幻電影,把這個題材拍濫拍爛了,讓一般人一聽見外星人,便自動歸類為只講求觀感刺激,不必深究故事內容。劉慈欣的《三體》回歸硬科幻小說的傳統,以紮實的科學理論為基礎,展開一段橫跨四百年的史詩故事。抬頭望向漆黑的夜空,天上無數星光閃爍,人類是否宇宙中孤單的存在?
  • 向全世界安利三體!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是合理的,沒必要相互理解談起科幻小說,你都會想到哪些?《三體》、《命運》、《鏡子》,繼而又會想到「雨果獎」,而中國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作家——劉慈欣劉慈欣他被譽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你或許知道世界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作家們都是極具想像力的人物,在激發想像力或者激勵人類探索未知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稱顯赫!正如「科技狂人」馬斯克所言,正是科幻小說激勵自己探索未知!6月23日是劉慈欣先生的生日。這一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基地》中文預告播出。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