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何濤: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6 海右讀書

#科幻小說#科幻作家何濤的新作《進化》,講述了一個跟基因實驗有關的陰謀,其中有科幻,也有懸疑,有沉重的社會問題,也有關於人類未來的遼闊暢想。其中不乏反思,比如對我們通常寄予美好期望的科技,何濤卻對其中可能出現的某些負面影響提出警示。至於中國科幻文學,看上去浪潮洶湧,但身處其中的何濤認為,方興未艾,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科幻立足於現實

目前,全球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一百歲,如果你足夠富有而且捨得花錢,活到二百歲甚至二百五十歲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如今,僅僅依靠外表已經無法判斷人類的真實年齡,大街上和夜店裡那些看似活力四射的青年男女,有可能全是已經超過一百歲的老人。

遺憾的是,高度發達的科技並未消弭貧富差距,反而加速了貧富差距的擴大。智能機器廣泛取代了人工,大批人類找不到工作,失業者就只能依靠政府發放的生活保障金度日,其中就曾包括端木重甲。

——《進化》

新時報:《進化》中寫了科技發展造成社會鴻溝擴大,它是以科幻的名義,對現實提出警示和反思嗎?

何濤:所謂科幻,也就是基於科學的幻想。科幻也是立足於現實的。

《進化》這本書也可以說是對現實的反思吧,在這裡我引用一個數據,就在今年,李克強總理曾公開提到,我國有六億人月收入只有一千元。科技發展彌補了貧富差距嗎?顯然並沒有,相反,科技發展還進一步加大了貧富差距。

科技發展會對人類帶來什麼負面影響,是很多科幻作者都非常關注的話題,我自然也不例外。

新時報:作為一名科幻作家,在您看來,科技所創造的「美好未來」應該是什麼樣子?

何濤:科技創造的美好未來,可能就是類似於《星際迷航》所構想的那種,沒有戰爭、沒有疾病、沒有種族差異、沒有貧富差距的大同世界。

電影《星際迷航》劇照 來自網絡

風險遠大於收益

我說過,我是一名生物學家,喜歡站在生物學的角度看問題。人類只能依賴食用其他生物來維持生命,正是這種生物屬性造就了人類貪婪的本質。越來越發達的科學技術無法改變人類的本性,只能滋生更多的欲望。也許你們早就意識到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滿足。

但是,假如我們更改人類的生物屬性呢?如果人類不再依靠其他生物來獲取營養,不再需要其他生物來維持生命,而是像植物一樣直接獲取太陽能,人類還會這麼貪婪嗎?

——《進化》

新時報:之前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實驗造成轟動,您在社交網絡也轉發關注過,這起事件對您創作《進化》有什麼影響嗎?

何濤: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實驗對於《進化》這本書並沒什麼影響,我記得這起事件發生在2018年11月,而當時《進化》已經快寫完了。

新時報:《進化》裡的基因實驗,初衷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改變人類貪婪的本性,但實際上它卻讓很多生命尤其是孩子的生命受到傷害。這種矛盾該如何理解?

何濤:在這裡我就用賀建奎的基因實驗來做例子吧。他的初衷是讓出生後的嬰兒可以免疫愛滋病的感染,但是,由於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並不完善,其中一例出現了脫靶效應,也就是說,這個嬰兒將來要面對無法預測的遺傳疾病。賀建奎的出發點應該是好的,但是,他的基因編輯實驗所帶來的風險要遠大於收益。

身為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應該明白這種風險,但是他仍然選擇了冒險。而《進化》一書中的大反派,也可以理解為抱有同樣的想法。

何濤 華文天下供圖

人類終將走向太空

我只是一個為了生活四處奔忙的普通人而已。」重甲搖搖頭,放落車窗,揭下那兩張宣傳單,拿在手裡仔細端詳。

「木衛二移民計劃,你有興趣?」

「我已經報名了。」重甲臉上浮出了一抹微笑,「獵戶座計劃委員會通過了我的申請,首批移民共有三千人,我將是其中之一。」

既然無法改變人類的本性,那就努力拓展生存空間。或許,苦難和飢餓並不會降臨地球,人類終將走向太空,在茫茫宇宙開枝散葉。

——《進化》

新時報:「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小說最後的這句話意境遼闊,既有對地球的敬畏和愛意,也有對人類未來無限可能的暢想。這是您對人類未來的一種態度嗎?

何濤: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這是很多科幻作者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生之年能看到人類飛向太空,是我最大的願望。

新時報:星際移民和人工智慧似乎經常出現在您的科幻創作中,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開啟了某顆星球的移民計劃,您會申請作為首批人員去為人類探險新的生存環境嗎?您對人工智慧的想像上限是什麼?

何濤:如果年齡允許,肯定會。至於人工智慧會發展到何種程度,這個很難預計,假如人工智慧真的超越了人類,那麼他將是一個全新的物種,很難用人類的思維來衡量。

中國科幻文學方興未艾

星辰大海曾經是人類的夢想。人類已經變得越來越現實,活在當下,如何讓自己活得更舒服更開心才是人們最關心的。好像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類早已放棄了星辰大海。

重甲對這一切深感厭倦,但他無能為力。

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娛樂至死的世界,每天爆炸的信息流和泛娛樂的內容正在將我們的喜怒哀樂逐漸化為麻木不仁。

只有這個時代,段子手才會橫行,人人都是逗比,笑點越來越高,精神越來越脆弱,情緒越來越扁平……我們總是說,生活太過艱難,所以休閒時間當然要瘋狂娛樂。

——《進化》

新時報:《進化》的閱讀體驗有點像硬漢派偵探小說。您平時喜歡閱讀哪些作家的作品?

何濤:最喜歡讀的外國作品是美國作家米切爾的《飄》(亂世佳人),然後還有雨果、大仲馬、顯克微支、陸德倫、貴志佑介等等。比如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系列;顯克微支的《火與劍》系列;陸德倫的《伯恩的身份》(諜影重重系列),貴志佑介的《來自新世界》。

國內作家比如路遙、陳忠實、王小波、梁曉聲等人的作品都很愛讀,由於喜歡的作品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大劉老師的《三體》三部曲。

新時報:《進化》中兩位主人公的名字「端木重甲」和「龍心蘭」,很有武俠風。在小說創作中,您一般如何為主人公取名?

何濤:兩位主角的名字確實很有武俠風,估計是因為我小時候特愛讀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不知不覺中就受了感染。其實給主角起名字對我來說是很麻煩的,我最常用的一個辦法就是讓不同文章裡的主角用同一個名字,算是比較偷懶的做法。

新時報:近幾年,中國科幻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每到科幻獎項的頒獎時刻,科幻文學便會成為話題,關注度驟然升起。作為一名身處其中的科幻作家,您如何看待近幾年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

何濤:隨著大劉老師《三體》系列的熱賣,國內科幻文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少人認為中國科幻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我個人感覺從事科幻創作的作者還是太少了,中國科幻文學方興未艾,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簡介

何濤:2014年開始從事科幻文學創作。曾在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科幻光年獎等賽事中獲得獎項。

新時報記者:江丹

編輯:江丹

校對:楊荷放

相關焦點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出圈史:從日漫名句到中國航天夢
    這句話仿佛已經成了我國航天事業與科幻作品的代名詞,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它來自一個日本人寫的科幻小說中的「外星德國人*」。 2010年,知名作家今何在出版了一本講述陸遜的複製人在宇宙時代的命運的小說,標題叫《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這個時候還是「我的」,不是「我們」 2014年,花千芳出版了一部講述中國近代史的作品《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16 16: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少女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什麼意思什麼梗? 意思是:少女應追尋的是燦爛、美好的未來。
  • 科幻詩歌:遠航.星辰大海的徵途
    中子星點亮宇宙的心燈引力波召喚著勇者揚帆起航星光燦爛的深處有無窮的秘密那在量子潮水中捲曲著的弦等著誰去將它彈起今後宇宙中將充滿了人類的歌聲傳遍每一個未知的角落引起不同時空不同智慧的共鳴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讓人激動不已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
    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電影《星際探索》名字的原文為「AD ASTRA」,來自於一句著名的拉丁文諺語:「Per aspera ad astra」, 意為:「循此苦旅,以達天際」。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一篇關於《星際穿越》的非典型影評
    我想像諾蘭一樣大聲疾呼:為了子孫後代,為了人類的未來和福祉,請不要沉湎於眼前的安樂吧,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上面最後的這句豪邁宣言,據說出自普希金的《致大海》,被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引用過,被《海賊王》引用過,被今何在在同名科幻作品中引用過,也被《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引用過。幾乎可以說,在所有「太空奧德賽」主題的科幻作品中,這是永恆的主題。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科幻類網文史上最經典的三部小說!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科幻類網文史上最經典的三部小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喜歡這類小說的小夥伴們,趕緊收藏哦。1. 《小兵傳奇》作者:玄雨簡介:他自小就有野心,希望當一個統領天下兵馬的元帥。《小兵傳奇》開創了機甲科幻類小說的先河,是第一次有人從宇宙爭霸的角度來寫網絡小說。在這部小說中,充滿了對未來文明的探討。作者的立意很奇,行文思路很奇,小說的世界觀也很宏大。而且寫這類宇宙爭霸類型的小說需要對科技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要有非常強的想像力。可以說,《小兵傳奇》在那個年代激發了無數人對宇宙的嚮往與熱愛。
  • 大國徵途 | 星辰大海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中國正在開啟宇宙『新長徵』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在此,借一組數字和圖片致敬每一位百折不撓的航天人(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成都,科幻之都的自我修養·AI 衛星「科幻世界號」:我們的徵途是...
    1979 年,《科幻世界》雜誌創刊;2019 年,全球首顆以科幻機構命名的衛星——「科幻世界號」AI 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衛星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製,標誌著全體中國科幻人和科幻迷們從此有了一顆屬於自己的衛星,成都也開啟了一段嶄新的科幻徵途。
  •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旅行者一號衝出太陽系: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衝鋒耗 • 2014-09-15 16:46:31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猶如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一般,各個國家爭先恐後的開始了對未知宇宙的探索,不過這次我們中國並沒有像大航海時代那時落於人後。看著火箭伴隨著巨大的轟鳴以第一宇宙速度帶著自豪與榮耀飛向太空,我們終於可以仰著頭大聲喊出——我們也能探索太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央視快評」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這一偉大成就,必將為我們再攀世界航天科技高峰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今年6月23日,伴隨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全球導航系統。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作者何濤的短篇《黑暗星空》和中篇《守護者刺殺者》統統入選二等獎,實在是讓人羨慕到二維化~~原來,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了,下面就快來認識一下何濤老師叭!何濤2014年開始從事科幻文學創作。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再憶經典動畫《小飛龍》
    部分地區譯名《海王子》 這部動畫是根據著名動漫人手塚治虫同名原作漫畫改編而成,我們熟知的 由此展開了少年阿鍾與海豚露卡大海徵途。一路上不斷被波頓族派出的各路高手圍追堵截。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海洋能源有多重要
    其實現在不僅僅是我們國家,現在許多的國家在能源上面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也是很急切的,要知道許多國家的國內是沒有過多的能源,隨著能源的開採,早就已經變得入不敷出,十分拮据,而能源的作用非常的大,事關國家的經濟還有未來,種種的領域都不能離開能源作為動力,所以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希望能夠開發新的能源,開發出新能源的意義也變得非常巨大,但是陸地上的能源無非幾種,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等,這些早已經被開發,而在我們人類近年來也是十分好奇的海洋中有沒有什麼神秘的能源呢
  • 航天人打贏「翻身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即將到來的2020年,嫦娥工程將實施嫦娥五號任務,實現月面取樣返回;空間站天和一號核心艙和火星探測器也將發射升空,這些航天任務都離不開「胖五」的支撐。我們堅信,在中國航天精神的感召下,中國航天事業必將繼續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原標題: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盤點6本讓你熱血沸騰的星際科幻小說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在晴朗的夜晚看到夜空中的星辰時,你會不會想起這麼一句話?是的,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四十不惑」的年齡,但每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禁不住熱血沸騰。從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太陽系歷險記》開始,到國內的新生代科幻主要代表作家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我想,你應該讀過不少的科幻小說了吧。除了「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這樣讓你感動的語句之外,還有哪些讓你熱血沸騰的星際科幻小說呢?
  • 畢業季 | 海醫大紀念版《我記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遠方是詩和田野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可是當它真的來臨時,我們又是那麼驚慌失措。聚也不是開始,散也不是結束,同窗數載凝聚的無數美好瞬間,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之中。未來的路或許很長,亦或許會少了彼此的陪伴,但是那份成長的回憶一直在,感謝上天讓我們遇見彼此。我們陌生時相逢,我們熟悉後分手。
  •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地心引力好看嗎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時間:2016-07-01 01:23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767年,發現大溪地島的沃利斯探險隊宣稱,他們曾在太平洋落日的餘輝中瞥見過南邊大陸的群山。兩年後,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詹姆斯庫克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場長徵。
  • 盤點十大科幻類桌遊——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在我們所能理解的知識範圍內,最大可能地放飛想像力,去構建一個擁有科學邏輯的世界和故事,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春節檔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一騎絕塵的態勢,顯示出了人們對於國內科幻題材的認同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