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沒更新了。
今天我來為大家說一說童年時看過的一部動畫片《小飛龍》。
部分地區譯名《海王子》
這部動畫是根據著名動漫人手塚治虫同名原作漫畫改編而成,我們熟知的《鐵臂阿童木》就出自手塚治虫之手,該片導演則是執導過《機動戰士高達》電視動畫的富野由悠季。
動畫TV版1972年在日本電視臺播放,共27集。
豆瓣評分
總集篇分上下兩集,由執導過《宇宙戰艦大和號》的舛田利雄擔任導演,於1979年在日本上映。
國內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引進播放。
豆瓣評分
故事主要講述13年前在日本一個海邊小漁村附近的洞裡,一名善良的漁夫發現並收養少年阿鍾。同時還有一條白色的海豚出現在阿鍾周圍。
13年後當白海豚又出現時,還尾隨而來巨型海洋怪獸。
原來白海豚叫露卡,阿鍾則是特裡同族最後的男性後裔。五千年前大西洋底邪惡的波頓族向居住在亞特蘭蒂斯大陸的特裡同族發起進攻,在波頓族強大的攻勢之下,雲集著科技與文明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一夜之間沉沒。為了躲避波頓族的迫害,白海豚受阿鍾父母託付,將嬰兒時期的阿鍾藏匿到遠離大西洋的日本小漁村。
為了不連累將撫養自己長大的村子,也為了得到自己親生父母的信息,阿鍾帶著特裡同族的遺物飛龍神劍(長短有點像匕首,會發出紅色光芒)和白海豚露卡啟程去找海龜梅頓。
由此展開了少年阿鍾與海豚露卡大海徵途。一路上不斷被波頓族派出的各路高手圍追堵截。
《小飛龍》經典臺詞「發現阿鍾了」
在向故鄉大西洋前進的戰鬥中,阿鍾得到了同為特裡同族女性後裔美人魚妮妮及其他眾多同伴的支持。
最後,阿鍾倚靠飛龍神劍的威力,移動了波頓族的力量源泉大BOSS波塞冬神像,徹底毀滅了整個波頓族。
故事到此就結尾了。
看《小飛龍》的時候,年紀還比較小。平時的生活娛樂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多彩,除了平時和小夥伴一起玩打仗的遊戲外,在家裡看電視臺播放的動畫片,就是僅有的娛樂項目了。
動畫中展現了廣闊未知的海底世界,眾多奇特的海洋生物,還有酷炫的戰鬥場面,以及波頓族七大將軍釋放的技能大招。
這些對當時的小孩子,太有吸引力了。都想擁有一把阿鐘的飛龍神劍,可以披荊斬棘,踏浪而行,徵戰大洋深處。
故事的內容,現在來看比較簡單淺顯。幼時家庭遭受巨變,雙親罹難,被好心人收養,長至少年時,獲悉事情緣由後,為報仇雪恨,走向了戰鬥之路,並最終打敗了敵人。這樣的情節,古今中外不勝枚舉。
但在動畫的結尾時,波頓族最後說出了兩族間仇恨的原因。
還在亞特蘭蒂斯大陸時期,特裡同族打造了波塞冬神像,並把波頓族人當作祭品獻給神像。有一小部分波頓族人藉助神像的力量活了下來,並在神像的底部建造了城鎮。波頓族向特裡同族復仇的過程中,特裡族人又打造了可以影響神像的飛龍神劍。
而結局就是阿鍾利用飛龍神劍擊中神像,導致神像摧毀,也導致受神像庇佑的波頓族人族滅。
特裡同族最初是施暴者,迫害波頓族,導致波頓族奮起反抗。正邪反轉後,到阿鍾這一代,波頓族變成了施暴者,特裡同族才是受迫害的。冤冤相報何時了?以暴制暴成了唯一出路。
這樣的故事,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信仰民族中,存在太多太多類似事情。也許手塚治虫在創作時,是想通過動畫來表達出一些反思反省。如何才能避免進入冤冤相報的仇恨循環中。
不過,對於此類大命題的思考,不屬於我們。
我只記得,它在我記憶中留存的美好。
向著堅定的目標,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