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逝世30周年:那時的我們,看不懂《小飛龍》

2021-01-09 澎湃新聞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經意間,日本動漫大師手塚治虫已經過世三十年。1989年2月9日,手塚先生因胃癌在畫桌上逝世,他逝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給我一支鉛筆」。 可以說,他對動漫的熱愛,的確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手塚治虫

提到手塚治虫的作品,《鐵臂阿童木》當然首屈一指。1963年,日本首部自產TV動畫《鐵臂阿童木》播映,獲得高收視率,這也是我國較早引進的一部動畫片。但他的另一部作品,曾經以一個莫名其妙的名字,成為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諸多電視臺競相播放的熱門動畫片。這就是27集的《小飛龍》。

之所以說這個名字莫名其妙,是因為它與日文原名「海のトリトン」與動畫劇情都完全沒有關係,我國臺灣地區將其翻譯做《海王子》(香港翻做《海力童》),或可備一說(為了尊重記憶,以下均稱《小飛龍》)。它作為漫畫誕生於1969年,距離現在也有整整半個世紀了。《小飛龍》是手塚治虫創作的日本第一部正統西式奇幻漫畫,也是第一部公認有深度的動畫原著。根據漫畫所改編的電視動畫《小飛龍》(1972年播出)是被譽為日本動畫界「鬼才」導演富野由悠季第一部執導的處女作,擁有「日本現代動畫原點」的響亮稱號。

《小飛龍》漫畫

對於當年的中國觀眾而言,《小飛龍》稱得上是一部前所未見的海洋動物動畫片。片中的故事背景是大海,除了主人公,有著一頭綠髮異貌的「飛龍族」勇敢少年「阿忠」算是正常人類形象,其他角色幾乎有著動物的淵源。譬如「阿忠」的伴侶,同屬「飛龍族」的「妮妮」是條「人魚」,「阿忠」的「坐騎」露卡是一條白色海豚,至於其他「阿忠」的朋友,不是海龜就是海豹。至於反派(「波頓族」)一方,更是由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組成,令人大開眼界。裡面包括粉紅色的水母、海馬、青蛙、海象、鯊魚、巨型的章魚與鮟鱇魚乃至早已在現實中消亡的蛇頸龍和魚龍……這些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幾乎成為吸引當年的小觀眾們「追劇」的動力之一,畢竟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海洋館」。

《小飛龍》劇照

更吸引觀眾的是《小飛龍》的劇情。英勇的綠髮少年騎著白海豚露卡;「小蘿莉」美人魚妮妮任性嬌氣;海豚三兄弟耍寶搞笑;負責通信的水母老是用觸手一邊敲著海底巖石,一邊嚷嚷著:「阿忠來了!阿忠來了」;各種各樣的海洋怪獸面目猙獰,以「幹盡壞事為己任」……這些個性鮮明生動的角色以廣闊無邊的藍色大海為舞臺,上演了一個肩負歷史使命的少年復仇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說和中國動畫中的哪吒故事、沉香故事、嶽飛故事、楊家將故事等幾乎「一脈相承」,和美國的《獅子王》幾乎如出一轍。手塚治虫的靈感可能來自古代歐洲的「亞特蘭蒂斯」傳說。5000多年前的大西洋上有一塊叫做「亞特蘭蒂斯」的大陸上的人類建立了高度的文明。某天,亞特蘭蒂斯大陸神秘地沉沒在了大西洋中。亞特蘭蒂斯人「飛龍族」的末裔被託付給了白海豚露卡,露卡將這個小男孩送到了一個日本小漁村附近懸崖下的山洞裡,小男孩被一個漁夫發現並收養。13年後,這個小男孩長成為一個天生綠髮,具有人類勇氣跟智慧的少年,被起名為「阿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來,當年的「飛龍族」建造了帶有神力或者說巨大能量的普西頓神像,並且將大陸上的另一個民族「波頓族」作為獻給神像的祭祀品。波頓族不斷反抗「飛龍族」的統治,並利用普西頓神像的巨大能量發動了大規模的海底地震和火山爆發,使亞特蘭蒂斯大陸沉入海底,摧毀了「飛龍族」建立的亞特蘭蒂斯文明。雖然這個時候「飛龍族」已經打造出了可以與普西頓神像抗衡的另一個神器——「飛龍神劍」,但為時已晚。「飛龍族」的末裔阿忠遭到「波頓族」派出怪獸追殺,阿忠終於明白了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在露卡等眾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幫助之下,歷經千難萬險,最後殺回大西洋亞特蘭蒂斯的舊址,最終摧毀了「波頓族」能量的來源普西頓神像,毀滅了整個波頓族,為自己的民族報仇雪恨。

從誤解、責任、逃避到接受命運的安排,去報國讎家恨,消滅敵人,這樣的故事令一代少年熱血沸騰。阿忠抽出飛龍神劍衝向敵人大喊「飛龍神劍,大放光芒」,人擋殺人,魔擋殺魔,戰無不勝,所向無敵的場景也被當年的小學生們在校園裡無數次「重現」。按現在的眼光看,這部動畫片和中國的《黑貓警長》、《葫蘆娃》和《哪吒鬧海》一樣可以稱為充斥著「暴力」元素。更有甚者,與稍後播出的《聖鬥士星矢》裡打不死的「五小強」不同,《小飛龍》中的正義一方付出了不少犧牲;至於反派一方更是全滅,諸多雜兵在「飛龍神劍」下一劍斃命自不待言,就連「波頓族」的大將們也都下場悲慘;譬如擔任北太平洋司令官的「海魔女」杜莎由於與小飛龍決鬥失敗,不得不照族規駕馭銀鮫投身於海底火山謝罪自盡。而管轄南太平洋的司令官「布列斯(形象是一條人形鯊魚)」也因為未能在時限內捉到小飛龍,被波頓王派來督促的海馬射出毒針身亡。除此之外,片中還不止一次出現了人體骷髏的畫面,至於「幽靈船上的吸血鬼」一集(第9集)更是堪稱恐怖至極,無論是那艘客船上的人因為聽了吸血鬼的歌聲而像木偶一般地搭上通板自動走入幽靈船被吸血鬼吸血殺死,還是之後醜陋的老太婆從吸血鬼真身再到醜陋老太婆的變身,毫無疑問地給小觀眾們留下了「童年陰影」。

「海魔女」杜莎

布列斯

但這偏偏就是手塚治虫的風格。他創作的《怪醫秦博士》中的病患常常承受刀割肢解之痛。《告知阿杜魯夫》中峠草平也遭遇了蓋世太保的刑訊逼供,奄奄一息。可以說,手塚治虫的漫畫並不避諱暴力:殺人、斷肢、刑訊甚至姦淫。這些殘酷的表現使他的漫畫有時候看起來觸目驚心。

只不過,這個看起來觸目驚心的「阿忠打怪獸」復仇故事卻有著一個不同尋常的結尾。原來,所謂的反派「波頓族」其實一開始是「飛龍族」暴政的受害者,作為祭神的犧牲品,一小部分「波頓族」在普西頓神像的神力倖存了下來,躲在海底苟延殘喘。他們反抗「飛龍族」的統治,毀滅阿特蘭蒂斯的目的也是為了自身民族的解放。甚至那些怪獸也是「波頓族」利用普西頓神像的神力,將很多動物或者人類變成自己的爪牙。最後阿忠毀滅了普西頓神像,自然也就毀滅了最後的「波頓族」的庇護所……

在動畫片的最後,在目睹了「波頓族」的徹底滅亡之後,阿忠和妮妮,與白海豚露卡等眾海豚一起「踏上新的旅行」。這個顯得有些戛然而止的結尾實在是讓當年的小觀眾心生狐疑:到底怎麼回事?阿忠不是「好人」嗎,怎麼「飛龍族」幹過這麼多「壞事」?「波頓族」是受害者啊,那怎麼追殺「阿忠」時顯得如此兇殘?

當年的《小飛龍》卡通書

這是因為那時候的中國觀眾不知道,動畫片中的這一結局其實還算是比較「陽光」的。在手塚治虫的漫畫版裡,阿忠對這個無法區分正義與邪惡的結局感到掙扎,最後鬱郁回到那個日本的小漁村。整部漫畫的收尾部分,「海王子」戰敗了千百年的宿敵,最後反而與人類再度對抗。手塚治虫在此時再度將人性中的醜陋一面表露無遺。最終阿忠還是犧牲了,孩子們則延續他的血脈繼續保衛海洋,這個帶有幾分悲劇色彩的結局較之大團圓更令人印象深刻。看過手塚治虫漫畫的人都會發現,悲劇是手塚治虫漫畫的主要基調。在他的漫畫作品中,生命之所以有尊嚴,是因為它遭遇了傾軋、踐踏、蹂躪,仍然頑強不屈、努力地活下去。

為什麼手塚治虫會設計這樣一個絕對出乎意料的結局?這恐怕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1945年,17歲的手塚治虫考取了大阪醫學部。那一年的大阪多次受到美軍的大空襲。「一路上,在燒得倒塌的房屋邊,可以看到很多屍體。有的已經被燒焦了,分不清是男是女。澱川的堤防邊,趴著死去的牛。當然也是被燒死的,發出難聞的味道。」 正如手塚治虫後來在自傳中所說:「那個體驗(指見到大阪空襲後的夜景)對我而言真的是非常震撼,只要我一創作,那樣的感慨(指『能活著真好』的感慨)就不知不覺地出現在作品中。」

在這場戰爭中九死一生的手塚治虫,對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創痛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因此他的作品經常表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擔憂。《小飛龍》漫畫裡就有著這樣一句話,「世界總是有戰爭,就算有和平也是虛偽的和平……所以人類永遠在死亡的陰影下」。正是因為手塚治虫徹底反對戰爭,所以《小飛龍》中的戰爭才毫無正義可言:「飛龍族」壓迫「波頓族」是不合理的;「波頓族」追殺阿忠是不合理的;「阿忠打怪獸」呢?同樣也就談不上絕對正義了。

當年的《小飛龍》小畫片

與反對戰爭同樣存在的是對生命生生不息的讚嘆,以及對踐踏生命行為的痛恨。在手塚治虫的其他作品中,《森林大帝》裡獅王雷歐為了讓科學家朋友希蓋安然走出暴風雪,犧牲了自己。雷歐雖然死了,它的兒子卻將他的血脈延續了下去。在《火鳥》裡,為了狩獵能使人永生的火鳥,愚圖和比奈久夫婦被困在谷底幾十年,最後他們的大兒子終於爬出了谷底,回歸到廣闊的世界中去……此類例子在手塚的漫畫作品中常見不鮮,在他看來,對生的渴求是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的權利——在《小飛龍》中,無論是「飛龍族」還是「波頓族」,乃至普普通通的海洋生物,都應當如此。

但這個凝重的主體,對於當年的中國小觀眾而言的確太過深奧了。所以,《小飛龍》在腦海中留存至今的印象,仍舊只是「阿忠」瀟灑地騎在白海豚上,拔出「飛龍神劍」,衝向敵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手塚治虫《怪醫黑傑克》設定發售(圖)
    詳細介紹手塚治虫《怪醫黑傑克》作品魅力的資料集《怪醫黑傑克大解剖》已經由三榮書房正式發售。本書在手冢工作室的監修下,收錄了沒有公開的原畫以及相關人員採訪等珍貴的資料,一共140頁。  書中除了收錄原作者手塚治虫生前非常喜歡的《怪醫黑傑克》中的《夜鶯與少年》全篇之外,還收錄了沒有公開的20幅原畫。此外還有手塚治虫的兒子、視頻製作人手冢真,以及《哥普拉》作者寺澤武一和《天上的彩虹》作者裡中滿智子等名人的採訪,由他們向大家介紹《怪醫黑傑克》這部作品。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再憶經典動畫《小飛龍》
    今天我來為大家說一說童年時看過的一部動畫片《小飛龍》。 部分地區譯名《海王子》 這部動畫是根據著名動漫人手塚治虫同名原作漫畫改編而成,我們熟知的
  • 日本科學家用AI復活「手塚治虫」!時隔30年,漫畫之神再出新漫畫
    但是,若要說到整個日漫界的瑰寶和皇冠,那今天重點介紹的這位被稱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就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存在了。手塚治虫大師出生在上世紀20年代末期,其在未滿20周歲的時候就已經憑藉《新寶島》漫畫開創並奠定了日本漫畫往後1個世紀的劇情敘述方式。
  • 懷舊動畫系列——小飛龍
    今天來聊個老動畫片,今天來聊聊小飛龍。其實應該翻譯為海王子才對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叫小飛龍,難道是聽起來比較帥氣一些?這部動畫片製作於1972年,現在看也許感覺一般般,但是在當時的名頭可不小,有著「日本現代動畫原點」的響亮稱號。
  • 一部青少年個人英雄史詩動畫片《小飛龍》,結局至今耐人尋味
    一部青少年個人英雄史詩動畫片《小飛龍》,結局至今耐人尋味 2019-02-09 10:53  我就是個碼字的
  • 一部反應靈魂深度的小說,多次被改編成漫畫,手塚治虫畫出其精髓
    唯有號稱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改編的同名漫畫《罪與罰》,才算畫出了故事真正精髓。在手塚治虫的《罪與罰》裡,大部分劇情都遵照了原著,唯獨把斯維德裡蓋洛夫這個角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讓他變成了一個行動派。手塚治虫漫畫《罪與罰》這裡,就很好地體現了手塚治虫對《罪與罰》理解的深度,他深知拉斯柯爾尼科夫缺乏的正是行動。按人物自己的說法,他寧可自己在自己的鬥室裡睡上幾個月,也不願意去做一點務實的事情。
  • 宮崎駿向他虛心請教,手塚治虫狂刷20遍他的電影,他是?
    黑澤明和手塚治虫 在黑澤明和手塚治虫同時在世的時候,二人的交往很少引起關注。也難怪漫畫家竹熊健太郎會表示,當他在手塚告別儀式的電視新聞中,看到來自黑澤明的花環時感到了驚訝。
  • 《一人之下》中手冢治龍的因人理論和柯南的案例解釋是真實的嗎?
    或者說真實的手塚治虫和《名偵探柯南》有什麼必然聯繫嗎?早先菜鳥在查閱一些資料的時候居然還看到有網友關於這段劇情大噴米二的,說他不僅把手塚治虫的照片不禮貌的畫在了漫畫中,而《名偵探柯南》這部作品和「因人」理論完全沒任何聯繫!實際在菜鳥分析後,這兩者本身確實沒有關聯,但對於「因人」理論菜鳥還是有一種解釋的。那麼我們先說說手塚治虫吧!
  • 30多年前,日本動畫片中的媽媽們
    聰明的一休借5月8日母親節之機,我們再次回顧這些催人淚下的故事,祝每一位媽媽節日快樂。  《小飛龍》:紅衣少年橫跨四大洋探尋身世之謎  時間:1972年  出品製作:Animation Staff Room  中國播出概況:27集(全劇完整引進)  1989年,根據手塚治虫漫畫名作改編的這部動畫片在我國播出,不久便引起強烈反響,只是當時的中國電視觀眾並不知道這部作品在1972年就已誕生。
  • 30部「瘋房子」早期劇場版動畫盤點,你看過的有幾部?
    瘋房子的番劇之前已經為大家把全部統計完畢了,所以這次我們就直接開始統計瘋房子所製作的劇場版動畫。由於瘋房子的前身是早期日本大名鼎鼎的蟲製作公司(手塚治虫),曾經製作過日本第一部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我們也都在少兒頻道看到過,不過我們看到的是彩色版了,當時日本還是黑白版的)。
  • 動漫大師手冢的動漫作品,尊重生命,處處體現了生命的意義
    在手冢全部的作品中,貫徹著他一生創作的共有主題就是尊重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手冢他會如何闡述生命的意義呢?生命的短暫與可貴「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在永恆的生死法則面前,從九五之尊到販夫乞兒,無人能夠逃過。
  • 小飛龍與私家車搶小區車位 非法營運小飛龍「露頭就打」
    中國江蘇網2月12日無錫訊 在春節前夕,交警、城管組成了聯合執法隊伍對違法運營小飛龍實施整治,在巡查至濱湖區錢榮路動物園附近時,發現有一輛小飛龍正在公交站臺附近候客,發現執法車輛靠近後,該小飛龍立即飛速逃竄,並在前方紅綠燈路口逆行調頭,執法人員緊追不捨,最後該車輛逃竄進了梅茶一路附近消失了蹤影
  • 寶冢歌劇版《凡爾賽玫瑰》上演45周年 官方有新動作
    寶冢歌劇版《凡爾賽玫瑰》上演45周年 官方有新動作 2018-03-14 15:28:24   來源:騰訊動漫
  • 以蟲治蟲——害蟲,看你往哪裡逃
    快和糰子老師一起學習下《夢溪筆談》中的經典篇目《以蟲治蟲》,看看這場田野裡的蟲蟲大作戰吧:以蟲治蟲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xiē),其喙(huì)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ráng)。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páng)不肯」。
  • 大衛·鮑伊逝世一周年 我們才知道他「最後五年」的故事
    (原標題:大衛·鮑伊逝世一周年 我們才知道他「最後五年」的故事)
  • 高以翔逝世一周年又出人命!親密好友倒在墓地,在祭拜中與世長辭
    去年11月27日,知名影星高以翔在浙江寧波錄製節目《追我吧》時突然昏倒猝死 ,一時間在國內引發巨大轟動,無數網友為其鳴不平,深感惋惜 ,而其英年早逝也讓親朋好友都難以接受,沒想到時間這麼快,轉眼間已經是他逝世一周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