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記者覃勇)「以好奇為指引,探科幻之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在內的眾多知名專家學習和作家齊聚一堂。
-
以好奇為指引 專家學者暢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堂江以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在內的眾多業內專家學者、知名作家齊聚一堂,圍繞」中國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
科幻懸疑片《緝魂》上映 激勵更多青少年科幻創作
1月15日,科幻懸疑片《緝魂》上映,該片被看過點映場的影迷稱為「1月的最大黑馬」「國產科幻懸疑的良心之作」,同時,諸多科幻圈大咖也在為影片打CALL。科幻大咖重視青少年科幻創作作為中國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科幻創作的鼓勵,他曾在專訪中談到,「回顧一下自己步入科幻小說殿堂的過程,事實上在1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閱讀科幻小說了。」2019至今,江波連續兩年受邀參與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分論壇上,對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進行指導交流。
-
科幻作家陳楸帆:科學、技術與科幻三者關係是相互融合、促進的嗎?
綜上可見,如今科幻文學、影視劇、藝術已然成為熱門話題,其周邊產品亦圈粉不少,很多人都在認真思考這一問題:科幻作品如此受關注,中國科幻的黃金年代是否已再次來臨?未來,中國科幻產業會迎來大爆發嗎? 由此引發的進一步思考是:科學與科幻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它們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影響?它們的界限在哪裡?
-
科幻作家與科學家的「交鋒」:中國人缺乏想像力嗎?
對話的雙方,一方是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一方是天體物理學家、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起源太空創始人兼CEO蘇萌。而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教授、著名科幻作家吳巖,將作為特別主持參與到本場對話中。類似他這樣的作家還有夏笳、郝景芳、飛氘、寶樹、江波、阿缺…… 人太多了。青年作家是科幻的希望,楸帆是個領頭羊!騰云:還有蘇萌老師,他是本場對話中的唯一的科學家,也是一位科幻迷。
-
打造中國科幻名家超震撼合集,《小幻想家》為中國青少年築夢未來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腳步,中國科幻文學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誕生了包括劉慈欣在內的一大批優秀科幻作家。當然,無論是科技創新、探索未來,還是科幻文學領域的薪火相傳、發展壯大,青少年永遠是核心基礎。基於此,由中國知名科普作家董仁威主編,四川教育出版社、博峰文化合作出版的《小幻想家》的問世具有非凡意義。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何夕與《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等悉數到場,加油助威。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著名科幻學者吳巖、著名科幻評論家嚴鋒、宋明煒以及科幻世界首任社長楊瀟等多位科幻大咖也通過視頻,表達了自己對成都申幻的美好祝福和強烈期待與支持。
-
浦東科幻論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剛剛過世的葉永烈先生,他的《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文革結束以後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一部少兒科幻作品,不但當時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現在看來也簡直不可思議。當時首印就印了150萬冊——因為上海這邊來不及印刷,外地有很多租賃的,就是把片子拿到各地去印。所以說在當時真的是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閱讀高潮。
-
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需孕育非功利的土壤
「好奇心」,在11月1日開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這個詞幾乎出現在每位專家的發言中。作為科幻事業和科學研究的生力軍,青少年的科普和科幻教育備受關注,而無論是做科幻還是做科普,好奇心的激發和保護又是最被大家看重的。「好奇心引發的對科學的興趣和想像力,像小樹苗一樣珍貴而脆弱。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就科幻作品的未來方向,科幻作家星河作出上述表示。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和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公益活動「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日前邀請科幻作家星河做客中國作家網文學直播間,通過經典的科幻電影和文學作品講述人類與流行病的抗爭和對外太空的探索故事。
-
「打開宇宙的另一扇門」青少年科幻小說在深圳福田落地生長
9月26日下午,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福田文明學院」總部舉行的「閱讀寫作傳遞城市文明之光——《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深圳卷)》科幻小說分享會」上,該科幻小說書系五位作者代表,與廣大科幻小說愛好者、研究專家現場交流,分享了他們科幻文學閱讀創作點滴和人生成長故事。
-
劉慈欣出席2019中國科幻大會 為科普科幻作文獲獎師生頒獎
【觀察者網訊】11月2日下午,2019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學普及和科幻創作」專題論壇在北京市園博園舉辦。本次專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故事會》《北京科技報》協辦。
-
劉慈欣等國內外科幻大咖打Call,助力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中國科幻圈內有一句話:「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凹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成都一向有著「中國科幻之都」的美譽。這座城市也正全力推動本土科幻與世界科幻的交流互鑑。目前,成都也作為中國第一個提出申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引發科幻迷的高度關注。
-
從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賽說起
Wells 「創意」不一定是科學研究的專利,在文學創作中,「創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元素;本年度香港青少年科幻小說創作大賽已經進入第四屆,這是香港學界科學小說創作的最大盛事,參賽學校和同學愈來愈多,本年度比賽的報名人數創出新高,共收到311份作品,分別為小學組130份、初中組102份及高中組79份,參賽者的水平也愈來愈高。
-
科幻電影一定要「燒腦」嗎?《三體》何時搬上大銀幕?聽聽大咖們...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系列活動——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在鄭州召開,編劇、作家、行業研究者展開對話,共同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未來。
-
科學家為青少年量身創作科普作品 評科幻文學應以"科"為先
當日,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策劃的「青少年科學素養文庫·科學家原創系列」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正式發布了首批四部圖書——《探秘遠古人類》、《追逐類星體》、《叩開免疫之門》和《一念非凡——科學巨擘是怎樣煉成的》。
-
「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 ——科學和科幻的激情碰撞
8月15日上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學家帶你讀科幻」系列叢書在上海書展舉辦新書發布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浦東科幻協會會長顧備、著名科幻作家丁丁蟲等出席發布會。通過有趣的科幻故事打開視野,同時通過科普解讀,講解劉慈欣等著名作家的科幻作品是藉助什麼科學知識起飛的。這套叢書既有對人類文化傳承的接收,同時也有助於小讀者打破常規,放飛想像,在現有的基礎上描繪更加美好的未來。「通過這套書,我們實現了創新思維的多元碰撞,科學人文的跨界交流。」本套書系的主編尹傳紅說道。
-
中國科幻迎來「黃金時代」?聽劉慈欣這些大咖們怎麼說
2019中國科幻大會日前在京舉行,科學家、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和不少熱愛科幻、從事科幻的人們聚在一起,詮釋他們眼中中國科幻的時代命題。中國科幻,本土?未來?雨果獎的兩度殊榮,讓中國科幻作家蜚聲國際、令科幻讀者振奮不已。北京、深圳、成都各地科幻盛典繁榮開展,大咖雲集、論壇爭鳴……人們歡呼,「中國科幻的春天已經到來」。
-
「四大科幻名家」談重慶:這座城自帶科幻元素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出席並致辭。他表示,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精神世界,我們不僅要跟上時代的變化,甚至要走在時代的前面,所以科幻文學是特別重要的。另外,科幻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這樣一種思想的、文化的和想像的方式,不僅影響著中國,也影響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