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科幻名家」談重慶:這座城自帶科幻元素

2020-12-06 騰訊網

10月26日,由新華網、壹天文化、成都時光幻象主辦,海南壹天視界承辦的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盛典在渝舉行。

據了解,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辦於2010年,獎項面對全世界華語科幻領域,每年評選一次,至今已在成都、太原、北京和重慶等地舉辦十屆。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出席並致辭。他表示,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精神世界,我們不僅要跟上時代的變化,甚至要走在時代的前面,所以科幻文學是特別重要的。另外,科幻文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這樣一種思想的、文化的和想像的方式,不僅影響著中國,也影響著世界。

昨日,還舉辦了「2019中國科幻新時代高峰論壇」,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許敏、萬達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國際事業部執行長高群耀、《三體》日文版監製立原透耶分別上臺,圍繞《「人造太陽」點亮能源夢想》《中國試點、世界首創的移動電影院》《日本的中國科幻研究》等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首屆原石獎於昨日揭曉。經過評委們的精心篩選,《王二大爺的奇妙旅程》等5個劇本榮獲劇本類原石獎;重慶籍作家韓松所著的小說《逃出憂山》與重慶籍作家蕭星寒創作的小說《紅土地》等5部作品榮獲小說類原石獎。

10月26日,重慶大劇院,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盛典現場。特約攝影 鍾志兵

對話「科幻四大名家」

10月26日,科幻星雲獎十周年慶典在重慶舉行。其間,就中國科幻文學創作及重慶科幻產業發展等熱點話題,重慶日報記者對話「四大科幻名家」:劉慈欣、韓松、何夕、王晉康。

重慶日報:科幻作品如何將「硬」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增強作品的可讀性?

韓松:每一類科幻小說都有自己的讀者群,不能單一化。科幻作品的讀者少並不是因為內容「硬」、門檻高,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缺少類似《三體》這樣的經典著作。

劉慈欣:人都有求知慾,希望從科幻作品中學到足夠多的知識。在我看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幻也日趨多元化。科幻作家要多創作符合人們需求的作品。

重慶日報:如何看待中國科幻產業的發展前景?

王晉康:科幻產業的發展跟科技、文明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值得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已經投身到科幻文學創作中,中國科幻的未來一定相當光明。

重慶日報:一個好的科幻電影要具備哪些基本要素?

劉慈欣: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兩個明顯的特徵,一個是短視頻迅速發展。另一個特徵就閱讀方式碎片化。讀者希望欣賞更加輕鬆的作品,這就要求我們在創作科幻電影時要注重科學和想像的統一。

何夕:科幻文學和科幻影視都在不斷發展,但是影視的進步比文學更快。要讓公眾真正接受科幻作品,就需要我們創作更多優秀的科幻電影。

重慶日報:重慶發展科幻產業的優勢有哪些?

韓松:重慶這座城市本身就自帶科幻元素,迷人夜景,高山峽谷,天坑地縫,魔幻交通,以及重慶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等,都讓這座城具備了拍攝科幻大片的潛質。

記者:黃琪奧

編輯:崇雲豐

校對:王君

審核:盧志民

相關焦點

  • 科幻名家:重慶有太多的科幻元素可挖掘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麗)10月25日,作為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開胃前菜」,首屆重慶科幻論壇舉行。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董仁威、韓松等圍繞「重慶科幻史話」「賽博朋克重慶」「都市文化與科幻」等話題,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重慶有著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為科幻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
  • 重慶:科幻、懸疑中的3D立體空中之城
    我去過重慶,吃過地道的重慶火鍋。記得那次去重慶已經是深秋時節了,到重慶後,先去了一個小飯店,要了一碗麵條,與服務員聲明我是北方來的,吃不慣麻辣,服務員說好,結果上來麵條一看,紅呼呼的一層,服務員還一再強調沒放麻椒。結果我吃一口麵條舌頭就麻了,吃完整碗麵條,連嘴唇都麻了。
  • 打造中國科幻名家超震撼合集,《小幻想家》為中國青少年築夢未來
    這部彙編了鄭文光、葉永烈、楊鵬、劉慈欣、董仁威、超俠六大科幻名家代表作的圖書,是為中國青少年築夢的動力。六部系列作品不僅都是中國科幻名家的經典作品,其內容題材方面也包羅萬象,既有硬核的物理設定,又蘊藏著極致的人文關懷,更不乏精彩的故事與鮮活的人物。可以說,這是一部囊括影響幾代人的科幻名家震撼合集,更是為中國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少兒科幻文學最強音。
  • 打開腦洞跟隨科幻作家走進科幻世界
    科幻作家江波(左)和E伯爵為大家帶來分享。本報訊(記者冉冉攝影報導)11月10日,科幻文學是未來的影子·科幻文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九龍書城開啟。本期分享會邀請到了科幻作家江波和E伯爵,帶領讀者走進奇幻的科幻世界。該活動是「九龍悅讀——百本好書送你讀」名家九龍行系列活動之一。
  • 「書展2019」杜漸李偉才陳浩基譚劍出新作 科幻推理文學大放異彩
    另一本是一本合著作品,《偵探冰室》,是由星夜出版出版的,這本書結合了六位善寫推理的作家,以香港本土元素例如一些場景:重慶大廈、李氏力場、二樓書店、動漫節、地下鐵路和豪宅,來上演推理故事。另一位同樣大名鼎鼎的作者是譚劍,他同樣也是在兩間出版社出版作品,一本是上述提及的《偵探冰室》,在星夜出版同時推出個人作品──《免費之城焦慮症》。
  • 法式科幻的成敗:從《第五元素》到《星際特工》
    這是呂克·貝松(Luc Besson)2016年在拍攝《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期間說過的話。那段故事如今已經人盡皆知:2007年他就曾完成了一稿《星際特工》劇本,之後他被卡梅隆邀請去《阿凡達》的片場探班,受到了極大震撼,回來後他把劇本扔進了垃圾桶,決定嘗試將他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視覺特效變成可能。
  • 科幻電影海報的視覺元素!
    科幻電影海報中的色彩元素具有著極強的的心理感染力與視覺衝擊力,同時也與其他類型電影海報有著明顯差異。從科幻電影海報中色彩元素的獨特性來看,電影海報中的色彩具有著明顯的主觀性特徵,並且色彩選用方面也具有著非現實性特性,即在色彩元素設計中往往需要對實際的色彩進行再創造。
  • 劉慈欣談中國科幻
    光明悅讀【劉慈欣談中國科幻】劉慈欣: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之中,我認為中國科幻的真正使命應該是去展示我們當代中國人和我們現代化的新風貌,展現中國人對未來、對星空、對宇宙的想像力。科幻的使命,應該是展現中國人心目中的未來。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開幕,首鋼園將打造「科幻之城」
    ,格外精彩,特別是北京石景山區推出全國首個促進科幻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設立千萬級專項資金鼓勵和推動科幻產業健康發展,將圍繞科幻產業集聚區建設,力爭10年內在首鋼園打造一座「科幻之城」。據統計,2019年科幻閱讀市場總體產值約為20.1億元,同比增長13%,市場規模較2018年有所增長,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年初《流浪地球》電影熱映的帶動。據介紹,2019年,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累計票房為195.11億,相比2018年累計209.05億的成績減少約6.67%。
  • 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呂客貝松執導
    久違20年,法國導演呂客貝松(Luc Besson)再次執掌星際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可謂是繼1997年《第五元素》後面臨的一大挑戰,一方面當年《第五元素》所締造經典在近代影壇仍難以突破,這讓許多觀眾在進場還真因此繼期待又怕受傷害,另一方面
  • 《核心元素》:給海外市場做一款科幻手遊
    當獵戶座、阿基森星系、梅裡人、機甲、指揮艦、X元素、神經元素這些詞彙出現在一起時,你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至少我的第一反應是《異形》《星際迷航》《第三類接觸》《星際穿越》這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好萊塢科幻大片。但是在北京的一個初創公司裡,有25個人想把這些元素攢成一個「真正的科幻手遊」。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由於本次集中授課導師均為科普科幻領域名家,很多沒能入選的報名者都希望能旁聽學習,主辦承辦單位決定向大家開放集中授課的旁聽席,當天共有50多名科普科幻創作者參加了培訓。  開班儀式由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社長侯俊琳主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陳玲、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秘書長嚴俊分别致辭,她們都強調了培養原創能力對我國科普科幻事業發展的重要性。
  • 「科幻世界」拍科幻電影這件事好科幻
    時光網訊   創刊40周年,「科幻世界」首次主動「觸電」。6月22日,科幻電影《我們的科幻世界》於「上海電影節·科幻產業論壇」進行了網絡影視改編授權儀式,預計於2019年9月至10月開機,並將在頭部視頻網站獨播發行。
  • 《蝕刻》評測: 科幻冒險玩法 運動元素豐富
    【17173VR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遊戲名稱:《蝕刻:光之邊緣》題材:科幻支持VR平臺:Daydream(支持Daydream控制器)繼承了許多《遺忘邊際》的經典元素;缺點:1. Daydream手柄的操控不太穩定;2. 遊戲運行不夠流暢;3.
  • 為什麼香港這幾年很少拍出像《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大片?
    也正是這一點,成了許多讀者和影迷期盼的對象。一定要強調的是,談香港科幻片,如果不放在全球視野並列來談,其實是沒有意思的。但倪匡之後的代表作者?也許杜漸,也許黃易,也許李偉才。但杜漸更以翻譯、研究及推廣科幻為主,李偉才以科普為大宗,黃易則以武俠及玄幻稱王,似乎並未在其他方面展露人氣。
  • 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
    地下空間一直都是科幻作家筆下的寵兒,既神奇美麗,同時也危險恐怖,這種類似《流浪地球》科幻情節的主角——國產大型盾構機正是在我們鄭州設計組裝的。走!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為了更好地將國有企業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成果呈現給公眾,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央網信辦舉辦「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邀請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主流媒體、網絡媒體、走進新國企。5月21日至22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位於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探尋鋼鐵「穿山甲」盾構機的掘進之謎。
  • 親子共繪科幻版「天空之城」
    親子共繪科幻版「天空之城」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5.10 星期四     近日,市南區實驗小學舉行了一場獨具創意的親子共繪活動,前期在校園「慧創杯——首屆科幻畫大賽」中獲特別獎的35名「小畫家」及父母,受到學校「慧創城」兒童大學藝術學院的邀請,共同參加「慧創——天空之城」親子彩繪活動。
  • 《流浪地球》帶紅了一票科幻元素!科幻遊戲:為什麼我們不行?
    《流浪地球》帶紅了一票科幻元素!科幻遊戲:為什麼我們不行?短短6天時間,電影《流浪地球》綜合票房已經超過20億人民幣。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部科幻電影有過如此的待遇。與此同時,《流浪地球》也成功帶火了一大票科幻元素,包括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對外太空的探索等等。
  • 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揭曉 成都元素科幻小說獲一等獎
    昨日,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頒獎暨科幻創作主題論壇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文華活動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文自7月12日正式啟動,10月10日截稿,共收到參賽作品319篇。大賽首次採取了現場直播的評審模式,劉慈欣、鄒禾、韓松、何夕等知名科幻作家擔當大賽終審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