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名家:重慶有太多的科幻元素可挖掘

2021-01-08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王麗)10月25日,作為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開胃前菜」,首屆重慶科幻論壇舉行。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董仁威、韓松等圍繞「重慶科幻史話」「賽博朋克重慶」「都市文化與科幻」等話題,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

「重慶有著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獨特魅力,為科幻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重慶籍科幻作家韓松說,重慶有太多的科幻元素可以挖掘。韓松說,他從小在長江邊長大,從等候過往的船隻到乘坐盤山而行的公交車,他從來沒想過,重慶會有一個鐵路從天上通過。「我寫過地鐵、高鐵和軌道,但在我的科幻小說裡,我也沒敢想像這樣一個奇特的景象。」

「一場釣魚城之戰就幾乎改變世界歷史。重慶的釣魚城也非常值得科幻作家們去挖掘。」韓松說,自己前不久才參加了「未來科幻大師」的評選,其中有作者寫到了未來宇宙中的終極餐廳,「我就想,這個應該我們重慶來寫。重慶有那麼多美食,今後在宇宙中會是什麼樣?」重慶的汽車、電腦生產基地以及兵工廠等,也讓韓松感覺到了城市的科幻感,「重慶像是個世界工廠的縮影。」

作為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始人之一的董仁威,對於重慶科幻創作的作家群也表達了他的讚賞。他說,現在重慶的年輕科幻作家已經越來越多地湧現了出來。「像蕭星寒,他從一個科幻迷已經成長為非常棒的原創作家。」董仁威表示,蕭星寒在過往作品中,一直把重慶本土元素和科幻結合得非常好。而在今年新推出的中篇科幻小說《紅土地》裡,他又把目前國內最深的地鐵站紅土地變成了地球倖存者們最後求生的地方。

董仁威透露,在即將頒獎的首屆科幻「原石獎」評選中,蕭星寒也有作品得到了評委們非常高的評價。「還有90後的女生段子期,她的科幻劇本《破冰者》此前就已經獲得了『中國新編劇』季度賽冠軍,首屆『原石獎』她也有作品入圍。」

「我們可否以科幻文學作品為載體,推動城市題材文學的發展?」論壇最後,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創始人、著名科幻作家吳巖表示,除了其他獨有的文化元素,中國的城市,也許會成為今後國產科幻電影區別於西方科幻電影的一個重要元素。

「在不少科幻作品中,城市是故事的發生地,是時代的精神母體,更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科幻文學作品的興起,或許能成為助推其發展的一大動力。」吳巖說。

相關焦點

  • 「四大科幻名家」談重慶:這座城自帶科幻元素
    10月26日,由新華網、壹天文化、成都時光幻象主辦,海南壹天視界承辦的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盛典在渝舉行。 據了解,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辦於2010年,獎項面對全世界華語科幻領域,每年評選一次,至今已在成都、太原、北京和重慶等地舉辦十屆。
  • 打開腦洞跟隨科幻作家走進科幻世界
    科幻作家江波(左)和E伯爵為大家帶來分享。本報訊(記者冉冉攝影報導)11月10日,科幻文學是未來的影子·科幻文學分享會在新華書店·九龍書城開啟。本期分享會邀請到了科幻作家江波和E伯爵,帶領讀者走進奇幻的科幻世界。該活動是「九龍悅讀——百本好書送你讀」名家九龍行系列活動之一。
  • 打造中國科幻名家超震撼合集,《小幻想家》為中國青少年築夢未來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腳步,中國科幻文學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誕生了包括劉慈欣在內的一大批優秀科幻作家。當然,無論是科技創新、探索未來,還是科幻文學領域的薪火相傳、發展壯大,青少年永遠是核心基礎。基於此,由中國知名科普作家董仁威主編,四川教育出版社、博峰文化合作出版的《小幻想家》的問世具有非凡意義。
  • 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揭曉 成都元素科幻小說獲一等獎
    昨日,第七屆未來科幻大師獎頒獎暨科幻創作主題論壇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文華活動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文自7月12日正式啟動,10月10日截稿,共收到參賽作品319篇。大賽首次採取了現場直播的評審模式,劉慈欣、鄒禾、韓松、何夕等知名科幻作家擔當大賽終審評委。
  • 科幻電影海報的視覺元素!
    科幻電影海報中的色彩元素具有著極強的的心理感染力與視覺衝擊力,同時也與其他類型電影海報有著明顯差異。從科幻電影海報中色彩元素的獨特性來看,電影海報中的色彩具有著明顯的主觀性特徵,並且色彩選用方面也具有著非現實性特性,即在色彩元素設計中往往需要對實際的色彩進行再創造。
  • 《流浪地球》帶紅了一票科幻元素!科幻遊戲:為什麼我們不行?
    《流浪地球》帶紅了一票科幻元素!科幻遊戲:為什麼我們不行?短短6天時間,電影《流浪地球》綜合票房已經超過20億人民幣。在中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部科幻電影有過如此的待遇。與此同時,《流浪地球》也成功帶火了一大票科幻元素,包括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對外太空的探索等等。
  • 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
    地下空間一直都是科幻作家筆下的寵兒,既神奇美麗,同時也危險恐怖,這種類似《流浪地球》科幻情節的主角——國產大型盾構機正是在我們鄭州設計組裝的。走!跟著科幻作家掘進地下城,探尋河南硬核科幻元素。為了更好地將國有企業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科技創新成果呈現給公眾,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中央網信辦舉辦「科幻作家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邀請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主流媒體、網絡媒體、走進新國企。5月21日至22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跟隨他們一起來到位於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探尋鋼鐵「穿山甲」盾構機的掘進之謎。
  • 今年讀了6部國產科幻小說,軟、硬科幻各具特色,腦洞獨具匠心
    2020年已經過了大半了,今年又出版了什麼好看科幻小說呢,尤其是本土創作方面的。跟隨小編梳理一番吧,說不定會有你喜歡的哦!《詭秘之主》 愛潛水的烏賊 著蒸汽朋克的奇幻克蘇魯世界!魔女的滋味真不錯~《詭秘之主》作為近期最熱門的網文,創作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其設定完整、多樣和新奇,相信會對未來的西幻題材有很大影響。克蘇魯和蒸汽朋克,是原本就小眾的科幻裡更小眾的元素,能如此大放光彩,真是令科幻迷激動啊。《廚房裡的海派少女》梁清散 著梁清散帶著他的晚清科幻又回來了。這次居然開飯館了!
  • 「書展2019」杜漸李偉才陳浩基譚劍出新作 科幻推理文學大放異彩
    陳浩基,近年來灸手可熱的名字,任何一間出版社如果籤到他出書,簡直如魚得水。陳浩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器科學系,喜愛作家有柯南.道爾、京極夏彥等等。他在十年前,即2009年以〈藍鬍子的密室〉入圍第七屆「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決選並得首獎。兩年後,2011年,他以《遺忘刑警》膺第二屆「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首獎,可說已經相當矚目。
  • 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由於本次集中授課導師均為科普科幻領域名家,很多沒能入選的報名者都希望能旁聽學習,主辦承辦單位決定向大家開放集中授課的旁聽席,當天共有50多名科普科幻創作者參加了培訓。  開班儀式由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社長侯俊琳主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陳玲、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秘書長嚴俊分别致辭,她們都強調了培養原創能力對我國科普科幻事業發展的重要性。
  • 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原標題:科幻電影中的星際元素  近日,關於太空的新聞很多。繼科幻片《地心引力》上映後在網友中掀起太空大討論,中國首輛月球車得名「玉兔」,也將在12月上旬作為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月面上進行為期約3個月的科學探測。
  • 「科幻世界」拍科幻電影這件事好科幻
    時光網訊   創刊40周年,「科幻世界」首次主動「觸電」。6月22日,科幻電影《我們的科幻世界》於「上海電影節·科幻產業論壇」進行了網絡影視改編授權儀式,預計於2019年9月至10月開機,並將在頭部視頻網站獨播發行。
  • 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國元素亮了
    在北美上映後連續四周佔據票房榜首,還未上映就被公認為是今年年度最佳影片的有力衝擊者,繼《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之後,又一部把鏡頭對準太空的科幻大片來了。25日,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等聯袂出演的科幻片《火星救援》將在中國內地上映。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回顧這位中國當代科幻小說名家的寫作之路,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和題材的科幻佳作行世,《宇宙墓碑》《火星照耀美國》《暗室》《再生磚》等科幻小說陸續得到銀河獎、星空獎、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小說類首獎、全球華語星雲獎最佳短篇小說金獎等國內外科幻獎項的肯定。更重要的是,韓松的科幻寫作確立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氣質,對於華語科幻寫作有著某種「顛覆」與推動意義。
  • 法式科幻的成敗:從《第五元素》到《星際特工》
    一部精彩的科幻電影,不只需要充滿想像力的原創視覺語言和劇本,還要有強大而獨立的重工業電影體系作為支撐。好萊塢模式之外,法國電影是否走得通一條不一樣的路?
  • 重慶:科幻、懸疑中的3D立體空中之城
    也就是因為去了一次重慶,從此我愛上了麻辣,很可惜,東北沒有正宗的麻辣火鍋,吃過幾次川菜館,應該是地道的東北川菜。今天與大家分享E伯爵著的《重慶迷城》。作者是重慶市作協會員,著名科幻、奇幻、懸疑作家,《重慶迷城》是作者對故鄉的獻禮之作。已出版作品有《七重紗舞》《異鄉人》《紫星花之詩》等,令人佩服。
  • 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元素羅列
    都有哪些科幻元素,存在於《流浪地球》中呢?很多人表示沒有燒腦的科幻,勝在敘事,你們說的都對,但我還是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起來看看。地球發動機能控制地球的轉動,推進地球行動,這個設想很大膽。全覆蓋通話想呼叫誰就呼叫誰,只要他在基地附近,車附近,或者任何物聯網能控制的物件附近,我覺得他們衣服上就應該有這個通訊設備,不能做到點對點有點尷尬,讓主人公多次也沒找到兒子。
  • 科幻題材稀缺年 《太空一號》重回「元素」風格
    科幻題材稀缺年 《太空一號》重回「元素」風格     由呂克·貝松監製,詹姆斯·馬瑟、史蒂芬·聖·萊傑執導,好萊塢硬派型男蓋·皮爾斯主演,女主角由
  • 淺析「太空歌劇」對西方科幻的影響
    但比凡爾納早一個世紀的瑪麗·雪萊,1818年寫的《弗蘭肯斯坦》,早期也是被當科幻小說的。不管是瑪麗·雪萊,還是凡爾納和他同為「科幻小說之父」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歐美的科幻小說冒出的時間很早,早在19世紀就開始名家和經典輩出。這有了前輩打的基礎,才有後來20世紀歐美科幻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