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2021-01-07 光明網新聞中心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此次北京地區高級培訓班,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聯合主辦,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科學出版社承辦,中國科學院科普作家協會、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協辦,共招收25名正式學員,6月15日為集中授課時間。由於本次集中授課導師均為科普科幻領域名家,很多沒能入選的報名者都希望能旁聽學習,主辦承辦單位決定向大家開放集中授課的旁聽席,當天共有50多名科普科幻創作者參加了培訓。

  開班儀式由科學出版社科學人文分社社長侯俊琳主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陳玲、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秘書長嚴俊分别致辭,她們都強調了培養原創能力對我國科普科幻事業發展的重要性。清華大學教授劉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葉盛,著名科普作家星河、著名科幻作家陳楸帆、果殼網副總編吳歐等科普科幻名家,為學員們帶來了科普科幻創作的經驗分享。

  課上,劉兵教授以《科普創作選題與寫作》為題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講座。他強調,在科普創作中,選題的合適與否,關乎到科普作品的成功。同時,在不同的選題形式下,寫作方式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他指出,公眾科學素養亟需提高,科普工作意義重大,培養科學思維對人的一生影響深遠。

  葉盛教授則以《「科」姓三兄弟的愛恨情仇》為題為學員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一堂課。他結合自身科研、科普和科幻創作的實踐經驗,帶領學員們梳理這三者的聯繫與差異。雖然它們有著共同的出發點,但是卻也有著迥異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呈現效果。作為創作者必須了解三者各自的特點,才能產出好的作品。

  星河老師在《悠長的回聲:科幻文學與影視》的課上對經典科幻小說與電影進行了梳理性介紹。他結合不同的科幻創作類型,對科幻文學中的文學構思、敘述方式、科技內涵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揭示其創作基礎及創作理念。他強調科幻作品一定要有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維等科學內核,同時指出初學者在科幻創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供了避免方法。

  陳楸帆老師以《從科幻到科普寫作》為題,為大家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科幻和科普的概念及歷史。他首先針對科幻創作談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創新之路還是應該腳踏實地,科幻寫作之路依然任重道遠。說到科普,他提醒大家:科普的意義在於傳播知識、科學精神、激發興趣、擊敗謠言。進行科普創作要積累知識,建立自身的知識體系,並注意不斷去創作,只有不斷創作才會有好的作品。

  吳歐老師為學員們講解了《從科研到科普:如何轉化表述方式》的相關知識。她向學員解釋了科學家創作的科普作品晦澀難懂的原因,並提出科研工作者如何從自己的研究中,尋找可以轉化為科普的內容這一問題,啟發學員思考。她結合自身科研與科普實踐,總結出一套方法論,讓學員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科普方式。

  老師們都為本次課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內容豐富又有體系,針對性強,講解生動有趣。學員們認真聽講後,踴躍舉手互動交流,課堂氣氛十分熱烈。課後,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穫巨大,給他們後續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據了解,高級班學員參加培訓和指導後,需在培訓結束前至少完成一篇科普或科幻作品,並投稿參加2019年「青年科普科幻之星計劃」徵文活動。6月16日—7月19日,導師將對每位學員進行一對一輔導,通過反覆修改和打磨,指導學員最終完成結業作品。培訓結束後,學員還將獲得主辦方頒發的高級班培訓結業證書。(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盛明)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圍觀:聽說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上海站)高級班學員有點牛?
    6月16日,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上海站)高級班的開班儀式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員履歷,或者是他們的自我介紹,都透露出「這屆學員很優秀」的信息。有同學創作了一些小劇本;有同學是豆瓣寫作小組的培訓老師,也是編劇;有同學已經發表科普文章上百篇,期待這個培訓班已三年;有同學組織了短篇科幻小說大賽,要帶領同學,一起成長一起飛翔;有同學2018年第一次參加高級培訓班後,發表了科幻小說《滲透》,並被邀請參加2018年中國科幻大會;有同學已經參加了很多次公益自然教育活動,
  • 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招生啦!
    當今階段,中國的科幻文化正朝著大眾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為傳播中國科幻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創想未來發展,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將承辦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項目,挖掘和培養科普創作的青年人才。
  • 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圓滿舉辦
    6月4日下午,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協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主任王衛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副秘書長、清大紫育副總裁陳柳岐,以及北京市重點中學優秀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及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出席了會議。
  • 劉慈欣出席2019中國科幻大會 為科普科幻作文獲獎師生頒獎
    【觀察者網訊】11月2日下午,2019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學普及和科幻創作」專題論壇在北京市園博園舉辦。本次專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故事會》《北京科技報》協辦。
  • 2020中國科幻大會北京開幕 聚焦科幻影視和科幻產業
    11月1日電 (孫自法 應妮 陳杭)聚焦科幻影視發展和科幻產業集聚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11月1日在北京首鋼園開幕。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中國科技界、科幻界、影視界和科幻愛好者等代表300多人與會,10餘位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科學家、科幻作家、科幻界和全球科幻機構及組織代表通過線上參會交流。2020中國科幻大會,懷進鵬致辭。 孫自法 攝  2020中國科幻大會主題為「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
  • 科學家為青少年量身創作科普作品 評科幻文學應以"科"為先
    新華網 王志豔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王志豔)「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還有沒有像地球一樣可以供人居住的星球呢?」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何香濤拋出的問題吸引了現場小朋友的注意力,他們爭相搶答起來。這是中國科學院第十二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上的一幕,也是5月14日開幕的2016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
  • 新餘一中喜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近日,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傳來喜訊,該校榮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
  • 科幻懸疑片《緝魂》上映 激勵更多青少年科幻創作
    科幻大咖重視青少年科幻創作作為中國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科幻創作的鼓勵,他曾在專訪中談到,「回顧一下自己步入科幻小說殿堂的過程,事實上在1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閱讀科幻小說了。」2019至今,江波連續兩年受邀參與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分論壇上,對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進行指導交流。
  • 中國科幻小說創作中的科普問題
    由於當時能夠進行科幻小說創作的作家,大多為兒童文學家或科普創作者,他們習慣了用簡單活潑的語言講清晰易懂的道理,不擅長開掘個人情感來書寫人性,而是更注重響應時代號召,將科學知識傳達給青少年讀者,幫助小讀者樹立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的信心。
  • 《創意寫作七堂課》:凌晨老師的科幻創作經驗談
    ,針對廣大科幻愛好者和有志於科幻創作、創意寫作的讀者朋友創作的一本寫作指導類書籍。在很多創作愛好者看來,創意寫作,尤其是科幻寫作由於其特殊的文體特性,一直有一定的創作門檻。但是近年來的科幻熱潮,又在不斷吸引更多的寫作愛好者加入科幻寫作的隊伍,而且大量科幻文學獎項,也在不斷給這個群體以鼓勵。這種情況下,細緻地了解科幻文學的前生未來,明了科幻創作的關鍵要點,掌握一些科幻創作技巧,成為許多人急需的知識。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記者覃勇)「以好奇為指引,探科幻之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在內的眾多知名專家學習和作家齊聚一堂。
  • 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評審研討會圓滿舉辦
    6月4日下午,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由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協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主任王衛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副秘書長、清大紫育副總裁陳柳岐,以及北京市重點中學優秀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及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出席了會議。
  • 浦東科幻論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最近幾年高考題當中的科幻題,以科幻作文或者科幻閱讀的形式出來的非常多,特別是在北京和天津兩地,在中考題、在高考卷裡出來的科幻相關的題目也越來越多了,主要就是科幻寫作和科幻閱讀。讓大家覺得比較不可思議的其實是前幾年北京市的中考考綱,裡頭出現了科幻題。
  • 科幻迷的福音到!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對於科幻愛好者而言,如果能在一個地方看到科幻大咖的手稿,一定會膜拜之至。1月13日下午,時光幻象科普博物館在溫江開館,50多位科普科幻界人士到場祝賀。眾多科幻大咖捐贈的藏品和手稿,令人大開眼界。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亮相2020服貿會 為科普科幻產業助力
    作為連續兩年被教育部認可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首次亮相北京國際圖書節。展出期間,清大紫育以「弘揚科學,暢想未來」為主題,為參觀者呈現了一場有關科幻形勢和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的盛宴。
  • 6名北京中學生獲全國科幻作文大獎 偶像劉慈欣親自頒獎
    2019中國科幻大會明天就將在北京園博園開幕。今天下午,包括展覽、專題論壇在內的一波活動已經率先「熱身」。記者在現場見到了當代著名科幻作家、《流浪地球》、《三體》等知名科幻作品的作者劉慈欣,他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的獲獎者頒獎。
  • 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京開幕 聚焦科幻影視和產業發展
    他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科幻創作,涵養生態雨林、推動事業發展,引育科幻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倡導開放互鑑、增進包容文明,建設有利於科幻繁榮發展的開放合作高地、創意創造高地、創投創業高地、人才集聚高地。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當時科幻還屬於播種期,需要不斷去宣傳、深入到校園裡,把全國的科幻迷團結起來。」時光再倒退二十年。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京召開,「科學的春天已經到來」。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國科幻在經歷十餘年的沉寂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迸發。1979年5月,由四川省科普創作協會主編的《科學文藝》叢刊(《科幻世界》前身)在成都學道街39號(今四川省科技廳)創刊。
  • 2019中國科幻大會科幻影視創投會30強名單揭曉
    30強入圍名單網易娛樂10月22日報導 由國家電影局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將於11月2日-3日在北京豐臺區園博園舉辦。此次大會規模空前,以「科學夢想、創造未來」為主題,活動將涵蓋「科幻+文化」「科幻+科技」「科幻+科普」「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青少年」等科幻產業鏈各個環節,打造政府與民間對話、國內與國外交流、圈內與圈外溝通的橋梁。其中由微像文化承辦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首屆科幻影視創投會作為「科幻+影視」的重要環節,也將於11月3日在園博園舉行。
  • 課程|丁子承老師漫談科普科幻創作,沒用你就diss我!
    先談科普創作劃重點科普創作需要避免2個極端、5個陷阱,若干誤區。科普創作要掌握正確的材料查找、引用方法與途徑。科普與科幻作品需要分開。怎樣訓練創作思維。 科普創作可以分成以下幾個環節,即選題、對象、資料、動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