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招生啦!

2021-01-08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當今階段,中國的科幻文化正朝著大眾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為傳播中國科幻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創想未來發展,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將承辦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南京站)高級培訓項目,挖掘和培養科普創作的青年人才。本次培訓將邀請科幻和科普領域的重量級導師,從寫作與發表兩個層面為學員打造更具針對性、成長性的小班化培訓模式,實在地幫助到熱愛科幻和科普創作、具有潛力的青年創作者創作、打磨和發表更多優質科幻科普作品。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承辦單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南京工業大學

協辦單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南京工業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長城(城堡)志願者同盟、、南京工業大學1818科幻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風雲科幻協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社、南京大學科幻協會、東南大學科幻協會

媒體支持:《科普創作》、《科學故事會》、《民主與科學》、《科幻立方》、《科學大眾》、《科普時報》

二、培訓模式

1、授課指導

邀請五位國內著名科幻作家、科幻編輯、科幻學者、科普作家為大家提供科普創作、科幻評論、科幻小說設定世界觀、中國化的科幻寫作、全球時代的科幻小說創作等內容的授課指導,指導大家進行科幻創作。

2、寫作指導

為了針對學員進行個性化創作輔導,邀請七位資深科幻作家、科幻學者、科幻編輯擔任寫作導師,針對學員提供的科幻作品初稿,採用導師與學員小組結對輔導的方式,對學員進行寫作方面線上和線下的指導。

3、答辯考核

本次培訓將設立作品答辯機制,由全體寫作導師出任學員作品的答辯導師,在確保作品完成度的同時做好學員作品的質量和科學性的必要保障。答辯會在培訓後期舉行一次。

4、結業參加徵文

本次培訓班所有創作需統一遵照2019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徵文評比活動的創作要求進行創作,並在培訓結束後統一參加徵文評比。

順利完成本次培訓及作品創作的學員將獲得結業證書。

三、培訓導師介紹

馮偉民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銀獎、臺灣吳大猷優秀科普作品獎等二十多個獎項。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擔任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全國古生物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副理事長,南京科普教育基地應用協會理事長,南京科普創作聯合體副理事長,中科院南京分院科學巡講團副團長。多家科學科普雜誌主編、編委。

拉茲 本名楊國梁,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科幻世界》雜誌主編。四川省期刊協會副會長,四川省科幻學會秘書長,原科幻世界雜誌社圖書部主任、《飛·奇幻世界》副主編,有十餘年從業經驗的資深幻想文學編輯,對幻想文學、神話學有較深研究,曾獲得第26屆銀河獎最佳科幻編輯。主編有《中國科幻年度坐標》《飛·鏡惑》等書,並在雜誌開設「《山海經》鑑真」專欄。

三豐中國科幻研究者、評論家和活動家。前香港大學高級講師,現深圳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首席研究員,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駐粵港澳大灣區聯絡處主任。曾主編幻想文學雜誌《新幻界》,參與創辦星空獎、坐標獎和引力獎,創辦科幻公益項目「久隆計劃」,主編《星雲科幻評論》,為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核心團隊成員和評委。在《中國圖書評論》《文藝報》《科幻世界》鳳凰網等媒體發表科幻評論文章數十篇。

王侃瑜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員,亞洲科幻協會副秘書長。曾獲彗星科幻國際短篇競賽優勝,並多次榮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作受到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拉斯維加斯作家駐留項目的支持,受邀參加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香港美倫星際科幻大會、歐亞經濟論壇、上海國際文學周、中山大學寫作營、北京大學燕京國際論壇、老書蟲文學節、耶魯大學中國科幻周等。小說見於《收穫》《萌芽》《上海文學》《香港文學》《科幻世界》《南方人物周刊》等,並被劉宇昆、胡紹晏等人翻譯成英語收錄於美加等國的選集,亦有作品正在被翻譯至西班牙語、德語和義大利語。出版有個人小說集《雲霧2.2》,即將出版第二本小說集《海鮮飯店》。

墨熊80後科幻作家、輕小說作家,中國作協、江蘇省作協會員,南京市作協理事,於2008年在《科幻世界》雜誌上發表處女作中篇科幻小說《末日禱言》,並正式創立了「混沌之城」系列作品。該系列目前包括長篇小說《地獄獵兵》,中篇小說《末日禱言》、《斑鳩》、《綠海迷蹤》、《卡巴斯基悖論》及《白鳥》等若干短篇,該系列多次入圍星雲獎、銀河獎等國內頂級科幻獎項。除此之外,還出版有《S7》系列長篇兩部:《紅蝕》《黑靈》, 獨立長篇《消失的星國》、《愛麗絲沒有回話》等。於不同雜誌發表若干獨立科幻短篇,《消失的邊界線》、《白鬼夜談》、《海葬》等。

四、寫作導師介紹:

汪彥中:南京市作協會員,豆瓣閱讀專欄作家。自2010年起開始創作小說,作品見於《科幻世界》、《科幻Cube》、《萌芽》、豆瓣閱讀等雜誌及平臺,其中《伶盜龍復活計劃》、《症候》分別獲得2012、2013年度中國科幻銀河獎。

索何夫:本名李智宇,新疆大學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成員,於2014年起在《科幻世界》,《科學Fans》,《中國科技報》等刊物上發表小說,文學評論及科普文章等作品,共計40篇以上,超過60萬字,曾獲2015年中國科幻銀河獎,2015,2016年三次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本年度(2019)第四次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18年獲全球華語科普優秀獎。

顧非魚:作家,主要創作科幻 懸疑探險類小說。2009——2012年出版系列懸疑探險小說《西夏死書》(共五部,現已改編電視劇),2013——2014年出版系列科幻懸疑探險小說《復活的鄭和艦隊》,2015——2019年創作系列科幻懸疑探險小說《黑軸》(第一部《荒原大字》已在微博連載完,第二部《赤道王朝》正在連載中)

白賁: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委員。自2016年起開始創作小說,作品曾入圍第六屆未來科幻大師獎,獲第四屆晨星科幻文學獎最佳短篇科幻小說獎,作品散見於觀察者網、《科幻世界》《科幻Cube》、《臨界點3》、《中國青年作家報》、《今古傳奇·武俠版》等。

劉媛:文學博士,現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文學院講師、江蘇省科普作協科幻專委會委員。多年來致力於研究科幻文學、科幻電影及大眾文化。在核心期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並出版專著《中國科幻小說史論》。

張潔: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報刊編務總監、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付昌義:江蘇省科普作協科幻專委會主任,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委員,先後在《青春行》、《科普時報》上開設科幻評論專欄,在《新華日報》、《江蘇科技報》、《科學大眾》、《山花》等報刊雜誌發表過多篇科幻評論。

培訓地點:

江蘇省南京市湖北路85號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六樓會議室

報名和培訓時間:

1、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7月16日24時

2、培訓時間:

7月20日(上午8-12點,下午14-17點)

7月21日(上午9-12點)

3、小組研討時間:

7月21日-8月16日,在線為主

4、答辯交流時間:

8月17日(上午9-12點)

七、培訓內容

1、集中培訓:

(地點:江蘇省南京市湖北路85號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六樓會議室)

7月20日(周六)上午:

08:00—08:30:學員報到

08:30—08:45:開班式

主辦方代表講話;承辦方介紹本次培訓;培訓導師、寫作導師基本介紹(含文字、照片和視頻)

08:45—08:50:學員填寫開班調查問卷,導師意向表

08:50—10:20:《從科研到科普創作——以遠古生命的探索叢書為例》

主講:馮偉民老師

10:20—10:30:茶歇

10:30—12:00:《中國化的科幻寫作》

主講:拉茲老師

中午:

12:00—14:00:午餐、休息

下午:

14:00—15:30:《寫評論也能幫我寫好小說嗎?——談科幻評論與創作的互動關係》

主講:三豐

15:30—15:40:茶歇

15:40—17:10:《全球時代的科幻小說創作》

主講:王侃瑜

17:10—19:00:晚餐

7月21日(周六)上午:

09:00—10:30:《科幻小說如何設定世界觀》

主講:墨熊

10:20—10:30:茶歇

10:30—11:00:學員自我介紹(需會前提供個人簡介和照片)

11:00—12:00:集體寫作沙龍(寫作導師)

12:00—13:00:午餐

2、答辯交流

8月17日(周六)上午:

09:00—12:00:學員創作期末答辯,全體導師點評打分(含中場休息)

12:00-13:00:午餐,學員交流

3、考察

時間待定

八、培訓寫作選題(由中國科普作協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徵集遴選)

結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背景,可圍繞的科普科幻主題包括:

防災減災、城市規劃與智慧城市、心理健康、人工智慧、轉基因技術、古生物、航空航天、黑洞、暗物質與暗能量、量子科技、海洋生物、宇宙與星球探測、隱形技術、虛擬與增強現實、新能源與新材料、深海探測、食品安全、機器人、公共安全、大數據、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水土資源與環境保護、顛覆性技術、先進武器、綠色生活、氣候與環境、自救互救、極地與青藏高原、無人機、傳染病、科技與社會、前沿醫學、航空母艦、安全生產、信息安全、科學教育與傳播、安全用藥、智慧醫療、礦產資源、核能、醫學倫理、遙感、現代農業、區塊鏈、軟硬體核心技術、下一代通信技術、大科學裝置、現代交通、腦科學、生殖健康。

九、費用說明

本次培訓免學費,主辦方免費提供學習資料、培訓工作餐、考察科普科幻基地往返交通,學員自行承擔往返培訓地的交通費和住宿費。

十、報名規則

1.報名資格:高級班學員須有科幻科普相關作品創作經歷,發表過作品或者有成熟的創作構想。16-45歲熱愛科普科幻寫作的科研工作者均可通過本頁面報名參加,報名需提交一篇科幻或者科普作品,科普類作品要求1500-5000字,科幻作品要求1500-10000字。科普作品可以是科學童話、科學小品文、科學故事、科學隨筆、科普劇本等多種類型的文字或圖文原創作品。

2、學員名額25人(另有高中學生學員名額5人,不通過網絡平臺報名)

3. 參與2019年「青年科普科幻之星計劃」徵文活動的科研工作者可優先獲得名額。

4、報名途徑:本次報名將統一通過官方報名連結進行。

5、遴選機制:報名學員所遞交的資料經主辦方安排的招生系統通道後,由承辦方組織專家進行遴選,獲得兩位專家籤字認可的學員可成功入選。報名者如有作品請附上(原創或評論),便於優先獲得入學資格。

6、名額珍貴,提交報名信息表後,報名是否成功以收到工作人員確認為準,獲得名額的學員不得缺席,因故不能到場的須提前五天告知主辦方或與主辦方協商轉讓名額。

7、報滿截止,主辦方會在收到報名信息後,依據優先原則逐步公布學員名單。

8、學員在本次培訓中所創作的作品將統一參加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徵文評比活動,獲獎作品將獲得高稿酬及支持媒體的推薦發表機會,並優先授權「科普中國」平臺及本項目刊發使用。

十一、聯繫方式

1、江蘇省科普作協 王麗華 02552230684

2、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

付昌義 13951829717 劉媛 15952020303

附地圖

相關焦點

  • 圍觀:聽說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上海站)高級班學員有點牛?
    6月16日,2019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上海站)高級班的開班儀式上,無論是老師,還是學員履歷,或者是他們的自我介紹,都透露出「這屆學員很優秀」的信息。毛哲欽:連續三年參加培訓班,只要知道有新的培訓,就一定要來。作為工程師,重視實際問題的解決,喜歡從一些從實際問題出發,回到實踐中去。感到非常幸運進入科普作家協會。2017年,在「上海青年科普文創培訓班」時,參觀了上海光源,讓自己大開眼界,熱血沸騰,並創作了科幻小說《城市之光》。
  • 科幻愛好者的福音:2019科普科幻創作北京高級培訓班正式開課
    6月15日上午,2019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北京)高級班在科學出版社正式開課。為培養更多科普科幻創作人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年來在全國各地組織了「科普文創—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系列培訓活動,201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天津、長春等地組織了科普科幻創作高級培訓班、初級培訓班和科普編輯培訓班。
  • 劉慈欣出席2019中國科幻大會 為科普科幻作文獲獎師生頒獎
    【觀察者網訊】11月2日下午,2019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學普及和科幻創作」專題論壇在北京市園博園舉辦。本次專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故事會》《北京科技報》協辦。
  • 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
    原標題:第五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暨2018年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寫作夏令營 一、活動背景 國家2006年制定的2006-2020年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17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報名中
    3、第七屆全國中學生基礎學科創新能力大賽決賽夏令營報名開始 2017年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夏令營 暨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決賽-高中組 一、活動背景 國家2006年制定的2006-2020年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 有道精品課牽手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讓學生看見更大世界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楊月)近日,有道精品課與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將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科普遇上文創,一場關於火星的太空創想
    與此同時,面向全國的&34;航天科教文化系列活動在文昌舉行,科普活動遇上航天文創,航天少年研學營、火星叔叔直播講科普、羽西產品聯合發布、探路者試驗隊服裝捐贈、晁然直播賣衛星、向洪水災區公益捐贈等重磅節目相繼上演,共同助力天問一號任務圓滿成功。
  • 《天行計劃·OFFER》把航空科普帶到我們每一個人身邊
    發布會上,播放了《天行計劃·OFFER》主題短片,航空工業文化中心相關領導、項目發起人以及研發團隊分別介紹了航空工業發展歷程、《天行計劃·OFFER》的研發背景,並就媒體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交流。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以及各大解謎體驗中心創始人通過視頻送上祝福。
  • 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南京考點)舉辦
    10月20日上午,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南京考點)在南京市舉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科普時報》總編輯尹傳紅、江蘇省科協二級巡視員楊文新、江蘇省科協副秘書長、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主任夏軍、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迎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大賽開幕式。
  • 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牽手有道精品課 頂尖科幻作家在線授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張膠)9月17日,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單位清大紫育與有道精品課在京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湘潭市一中學生獲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一等獎
    在七月底舉行的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湘潭市一中高二學生楚海諝憑著自身實力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名選手較量,榮獲全國一等獎。第四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全國總決賽於7月27日在北京聯合大學昌平校區舉行,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世界華人科幻協會主辦。本次比賽湖南省共有十名選手獲得一等獎,楚海諝是湘潭市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
  • 新餘一中喜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近日,從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傳來喜訊,該校榮獲「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培養基地」稱號。 據悉,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
  • ...2020年青少年科普雜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開始訂閱了!三大...
    現在 開始訂閱啦! 開始訂閱啦! 開始訂閱啦!,曾獲97國際科幻大會頒發的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終生成就獎 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兼宣傳外聯組組長。
  • 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用科幻推動創新
    「七年前,我們為什麼要策劃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其實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為推動創新來做點什麼事情。」9月17日,在「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合作發布儀式上,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向記者這樣說到舉辦比賽的初衷。
  • 有道精品課成「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
    網易有道高級副總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圖左);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圖右)未來我國多位頂尖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將通過有道精品課給全國中學生開設科幻作文課,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想像力與科技創新能力。據了解,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經教育部公示批准為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全國性競賽活動。
  • 科技節 | 十佳科普之星
    職位:天文社執行社長科普工作:1. 管理並跟進社內大小事務,針對性地對各個部門進行工作任務安排。2. 平均每周組織兩次社團培訓工作,旨在拓展社內成員天文方面的知識。3. 組織學校初中部及高中部共120人前往清遠參加校外觀星活動。4.
  • 「科普科幻與閱讀」大賽舉辦
    本報訊 由中學時事報、北京少年報及北京市東城區青少年科技館聯合主辦,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普科幻與閱讀」大賽決賽日前在京舉行。大賽以「神奇的海洋生物」為主題,以《DK兒童海洋百科全書》《海底100天》《企鵝爸爸了不起》《揭秘海洋》《海底歷險記》等海洋科普圖書為素材創設題庫,來自北京六個區十一所中小學的百餘名師生共同參與了這場科普閱讀盛宴。經過激烈角逐,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裡第四小學獲得了小學組冠軍,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獲得了中學組冠軍。
  • 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圓滿舉辦
    6月4日下午,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在京順利召開。為了幫助新時代高中生搭建一個展示科學素養、想像力、創造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清大紫育承辦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至今大賽已成功舉辦5屆,培養了一批科普科幻創作人才,大賽的獲獎選手也在名校多元升學中更具競爭優勢。今後,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將繼續推動科普科幻教育的發展,為繁榮祖國的科普科幻創作事業作出貢獻。
  • 有道精品課牽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開辦作文課 頂尖科幻作家將在線...
    網易有道高級副總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圖左);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圖右)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經教育部公示批准為2020-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大賽覆蓋300萬高中生,可以影響數十萬家庭、數千所學校以及上萬名教師。有道精品課是賽事舉辦多年來,首家在線教育合作夥伴,將全程參與賽事舉辦過程中的大賽初賽、決賽、專家研討會、師資培訓會等環節。
  • 知識時代,網際網路科普,入場趁現在
    「科普中國融創學院培訓」科普創作與傳播培訓第一期,將邀請三位科普中國融創導師圍繞在新媒體時代如何把科普做到有趣有料,分享他們的科普創作經驗和技巧。這個培訓為什麼值得參加?培訓背景自2014年起,中國科協以「科普中國」品牌為統領,會同社會各方面大力推動實施「網際網路+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著力科普內容建設,促進傳統科普與信息化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