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科幻嘉年華助力中國科幻走向世界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 由新華網、時光幻象及壹天文化主辦的「2017科幻嘉年華」活動於2017年11月18日-19日在京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幻走向世界」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大陸科幻作家vs臺灣科幻作家——海峽兩岸的科幻之路沙龍」以及「大手拉小手——華語少兒科幻老作家與新銳作家對話沙龍」四部分組成。

        國際科幻高峰論壇和頒獎典禮活動對廣大科幻愛好者開放,劉慈欣、陳楸帆、劉宇昆、郝景芳等知名科幻作家、科幻活動家、科學家、科幻影視圈編劇導演及科幻產業相關人士共襄盛舉,從科幻文學、科學與科幻的融合、科幻產業道路發展等方面探討新時代下中國科幻走向世界的機遇與挑戰。

        新華社副社長、黨組成員劉思揚、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徐延豪、中國科普作協理事長周忠和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李景富等出席「國際科幻高峰論壇」並講話。科幻出版人姚海軍、中國科幻作家陳楸帆、華納兄弟執行副總裁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趙方、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HXMT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等嘉賓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中國科幻的未來發展之路以及科學與科幻的融合之美。圓桌對話環節中,與會嘉賓圍繞「與未來對話」、「科幻:人類偉大的共情藝術」等話題展開深度討論,為科幻迷奉獻了一場精彩的科幻思想盛宴。

        新華網董事長、總裁田舒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華納兄弟中國區執行副總裁趙方、北京壹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甘偉康、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始人之一董仁威共同啟動科幻IP平臺,該平臺由新華網及壹天文化共同創辦,以完善科幻IP開發產業鏈、推動科幻產業發展為宗旨,致力於打造集展示、宣傳、推廣、孵化、交易等於一體的開放合作平臺。

        第八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同期舉行,本屆星雲獎共設七大獎項及科幻電影創意獎、青少年優秀作品獎兩項專項獎。「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著名科幻作家韓松憑《驅魔》獲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和科幻電影創意金獎。張嘉琪憑《人類復活學院》奪得青少年優秀作品金獎。最佳少兒中長篇小說金獎由著名少兒科幻作家馬傳思的《冰凍星球》獲得。蘭世韜憑《十三層空間》封面獲最佳美術作品金獎。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姚義賢、王衛英主編的《百年中國科幻小說精品賞析:全五冊》獲最佳非虛構類作品金獎。最佳短篇小說金獎由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的《浮生》奪得。著名科幻作家阿缺的《再見哆啦A夢》獲得最佳中篇小說金獎。最佳少兒短篇小說金獎空缺。

        本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亮點紛呈,中國當代科幻「四巨頭」劉慈欣、王晉康、韓松、何夕齊聚亮相紅毯環節,眾多來自國內外的華語科幻作家受到「科幻迷」的熱烈追捧。頒獎典禮現場,中國樂隊的表演以及一段極具科技感的多媒體雷射秀點燃了現場火熱氣氛,效果震撼。著名科幻活動家、科幻作家吳巖、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等諸多科幻名家作為頒獎嘉賓出席盛典,吸引了千餘名科幻愛好者前來參加。

        頒獎儀式結束後,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第九屆籌委會主席兼第八屆組委會主席董仁威宣布,第九屆組委會主席由陳楸帆擔任,陳楸帆宣布了第九屆組委會主席團名單。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作為中國華語科幻的權威獎項,致力於在全世界範圍內發掘、評選和獎勵優秀的華語科幻作家、作品、編輯、出版機構等,旨在營造良好的科幻氛圍、打造科幻創新亮點,同時進一步向全球展示華語科幻文化成果,推進華語科幻文化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 | 中國科幻正在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正式上線 Netflix,也讓該片成為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這是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今年5月,在拿下超過7億美元的電影票房(主要是在中國)後,該片在 Netflix 上線,成為了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頂尖科學家論壇之「科學嘉年華」丨科幻電影有多少將成真?這些大師...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開,論壇官方活動上海國際傳媒港首屆「科學嘉年華」也在11月1日如約而至。「科學嘉年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與論壇發起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聯合舉辦,全球頂尖科學家、中國知名院士、青年科學家以及青少年科學愛好者走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國際傳媒港,參加「青年科學家TED演講」「大師分享會」及「我是小科學家」互動展等趣味科普交流活動。當天下午的大師分享會以「影視裡的科學」話題和強大的嘉賓陣容,掀起上海國際傳媒港「科學嘉年華」的最高潮。
  • 全球科幻大咖共助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落地成都
    事實上,2007年也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來到亞洲,主會場是日本橫濱,在北美也設有分會場,在成都舉辦的這場盛會,則被很多科幻迷視為精彩的序幕,並稱之為「pre-Worldcon」。如果成都2021年能成功申辦2023年的世界科幻大會,就將成為第一個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中國城市。因此,明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79屆世界科幻大會,對中國、對成都來說,意義非凡。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中國新聞網  作者:高凱  2020-12-02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不斷深入
  • 劉慈欣等國內外科幻大咖打Call,助力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甘昕禕中國科幻圈內有一句話:「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凹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成都一向有著「中國科幻之都」的美譽。這座城市也正全力推動本土科幻與世界科幻的交流互鑑。目前,成都也作為中國第一個提出申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引發科幻迷的高度關注。
  • 世界科幻大會不缺中國面孔 盤點全球知名科幻獎項
    中國網新聞8月23日訊(記者戚易斌)日前,世界科幻協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了第75屆世界科幻小說大會,75屆雨果獎也在大會上揭曉。雖然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三體Ⅲ·死神永生》未能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但出席現場的100多個中國人成為大會亮點,這也是首次有這麼多中國面孔現身這個世界科幻展示平臺。
  • 融創文化攜手科幻世界成立「融幻影業」,助力中國科幻產業發展
    融創文化集團與科幻世界本次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共同成立的融幻影業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專業的科幻文學挖掘、開發再創作機構。 科幻世界是融創文化集團進入產業鏈上遊,衍生科幻文學價值的重要載體。作為中國科幻出版領域最專業、最具影響力的機構,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旗下擁有《科幻世界》等科幻出版期刊,同時具備國內最大的科幻作品版權資源庫,劉慈欣的《三體》長篇系列、《流浪地球》均首發刊登於此,通過「銀河獎」走出去的王晉康、何夕、韓松等已成為中國科幻中堅力量。在培育作家作品的同時,科幻世界也培養了龐大的科幻迷群體。
  • 2017最新科幻大片推薦 2017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小編知道對於喜愛科幻電影的網友朋友們來說,2017年絕對是值得興奮的一年。因為今年將會有不少好看的科幻電影登錄熒幕,從《金剛狼3》開始到《正義聯盟》讓你全年都能沉浸在科幻電影的世界之中。2017最新科幻大片推薦 2017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金剛狼3:殊死一戰》  上映時間:2017-03-03(中國大陸)  故事背景設定在2024年,講述了邁入暮年的金剛狼漸漸失去了體內的自愈因子,當一個與他能力相似的變種人蘿拉出現,金剛狼決定出山保護蘿拉的故事
  • 科幻成都①|《科幻世界》姚海軍:成都是「中國科幻的延安」
    當時,《科幻世界》之外的中國科幻仍一片昏暗,《星雲》為全國的科幻作者、編輯、讀者和研究者之間搭建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平臺,間接促進了中國科幻圈的形成。雜誌從早期的手刻蠟紙、油印,到鉛字、數碼,排版的升級也見證了中國科幻從低谷爬出的全過程。
  • 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成立 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成都7月28日電 (王鵬)「成都申幻動員大會」28日上午在成都舉行,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正式成立。據了解,成都正全力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此次大會在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開幕前一天舉辦,意在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幻迷展現成都申辦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的意願和決心。
  • 2023年世界科幻大會,成都來了!成都申幻委員會正式成立
    在許多科幻迷的心目中,2007年在成都舉辦的那場「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無疑也是一場世界級的科幻盛會:羅伯特·索耶、尼爾·蓋曼、南希·克雷斯等多位著名作家親臨現場,舉辦精彩演講,與從全國各地奔赴成都的中國科幻迷們熱情互動。
  •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時間:2017-03-02 04: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來啦,2017年都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呢?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原標題: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作家星河 供圖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類探索宇宙的不斷深入,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
  • 吳京首演太空人 助力中國科幻電影
    主演吳京:給自己,也給中國科幻電影一個機會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地球正在遭遇一場波及全人類的危機,為此人類不得不開啟「流浪地球計劃」,頑強自救、冒險一搏。今年4月在青島院線推介會上,談及為什麼會參演《流浪地球》,吳京表示在看過劇本後,被其中的人物、故事、場景,以及這場前所未有的人類冒險所打動,「哭得稀裡譁啦的,也從心裡認可了這部電影」。
  • 我與《科幻世界》
    也就是說,在1983年科幻被當作「精神汙染」遭到清除之前,它就已經衰落了。「清汙」致使科幻進一步走向末途,全國科幻雜誌紛紛停刊。1983年,《科學文藝》的發行量僅剩下一萬冊。但那時候,像我這樣的作者,都還在埋頭寫。劉慈欣他們也在埋頭寫。不明白為什麼要寫科幻。也許是年輕人覺得未來還有希望吧。雜誌苦苦支撐,畢竟沒倒。
  • 科幻迷的福音到!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著名科普作家和翻譯家、中國最高科普圖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卞毓麟,委託朋友捐贈了他於1980年翻譯阿西莫夫科普名著《走向宇宙盡頭》的手稿,以及科普大師卡爾薩根著名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分鏡頭腳本現存中譯稿本。科幻雜誌1904年被科幻迷們稱之為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元年。
  • 《2018科幻產業發展報告》:科幻電影將成中國電影新增長點
    ;積極聯合文學界、影視界、學術界、產業界等,組建科幻聯盟,共同推出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科幻品牌和科幻大獎;大力培養科幻人才,推動科幻教育進課堂,積極促進中國科幻新生力量的成長繁榮。 科幻閱讀市場的2017年產值總和為9.7億元,而2018年半年總量已接近9億元;在傳統出版物方面,2018年上半年圖書整體碼洋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讀客、《科幻世界》等機構出版的科幻系列銷售碼洋已追平甚至超過了2017年全年總額,期刊碼洋近1300萬元,較2017年同期增加16%。
  • 《科幻世界》四十歲
    1985年,《科學文藝》與另一家科普刊物《智慧樹》共同創辦銀河獎,但未及頒獎,《智慧樹》就於1986年停刊了,銀河獎從此由《科學文藝》(後更名《科幻世界》)獨家舉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是中國內地唯一的科幻小說獎項。1991年,在時任《科學文藝》主編楊瀟的努力下,世界科幻協會年會在成都舉行,這讓世界上許多科幻迷從此知道了中國也有一本科幻雜誌。
  • 《西部世界》第三季:當科幻走向現實——AI與人類
    伴隨著第八集的播出,《西部世界》第三季終於迎來了收官。縱觀全季,導演諾蘭不光是將劇情發生地由西部世界園區搬到了現實世界,而且探討的是關於AI(人工智慧)與人類關係的宏大哲學命題,在劇情的深度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