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2020-12-05 齊魯的大妞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三體》系列的作品其中主要講述了地球的文明與文中虛構的「三體」文明之間從最初的信息交流到最終的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三體》的出現對中國科幻小說界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許多的讚譽,而且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之後,同樣的風靡海外,在海外圈粉無數,同時將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收入囊中,這不僅有效地改變了中國科幻界長期以來處於的單向交流的尷尬局面,更是我國文化成功走出國門的典範。

在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的時候,第73屆的雨果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這次的頒獎典禮是由來自地球之外350公裡處的國際空間站中的太空人凱爾·林格倫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 全球宣布的,來自中國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著《三體》第一部獲得了最佳長篇故事將。同時他也是這個獎項自成立以來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

當這個消息傳出時,全球科幻界開始沸騰不已,而在這個重磅消息公布的同時,我們的大獎得主劉慈欣卻正在他生活的城市中的一條泥濘小路上開著車,他也成了50多年以來唯一一位沒有到場領獎的雨果獎得主。代他領獎的是《三體》的英文版譯者,華裔科幻小說家劉昆,他代替劉慈欣領獎並致辭: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夠獲得這個獎項。

其實對於劉慈欣獲得雨果獎這件事,有一些人並不顯得驚訝。因為,早在2010年的時候劉慈欣就已經是中國科幻銀河獎蟬聯九屆的得主了。當時復旦大學的嚴鋒教授就對他有一句標誌性的評價「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界的水平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準」,可以說十分的有預見性了。《三體》的獲獎真正的帶領著本土的科幻文學從曾經的亞文化大步地走向了大眾文化與國際舞臺。

劉慈欣所寫的《三體》其主要創意來源於一部有關於天體力學的書籍,裡面有提到過一個「三體問題」:如果將宇宙簡化成為三個有質量的點,讓這三個點引力的作用下進行完全無規則的運動。這樣的現實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之後又受到來自吳巖書寫的《中國軌道》裡所描寫的人類對太空不顧一切探索的啟發,最後劉慈欣結合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在腦海中展開了關於「三顆無規則運行恆星的恆星系」的構想,他將其中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了20世紀60年代到500年後人類所經歷的一段特殊歷程上。

《三體》的問世在科幻愛好者中掀起了一股追書熱潮,此時有恰逢中國新媒體剛剛興起,在微博、貼吧、豆瓣等等新形態的網絡空間中遍地開花,其熱度一時無兩。小說中的幾句經典語句「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在網上瘋狂流傳,而作者劉慈欣本人更是時常在網上與科幻愛好者們進行友好的交流討論。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小卡片進行購買閱讀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本報北京8月23日電(記者陳馨瑤)北京時間23日下午1時許,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的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授予了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小說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三體》紅到歐美 劉慈欣:科幻小說是可以共同交流的
    原標題:中國科幻小說紅到歐美導讀:劉慈欣被不少讀者和科幻作家親切地稱為「大劉」,當然更多的科幻迷們是帶著幾乎崇敬的心情將劉慈欣稱為「中國科幻教父」。稱其保留了小說的原意,而歐美的讀者對這本書的翻譯也都很稱讚。據新華社報導,自2014年11月中旬面向全球讀者發售後,《三體問題》的英文版在不到3個月裡引起了西方社會、特別是科幻界的較大關注,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一中國當代長篇科幻的代表作被美國科幻出版界接受,本身就是一個「大事件」。《三體問題》出版前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出版商周刊》等進行了一系列報導。
  • 劉慈欣:創作《三體》榮獲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首位亞洲人
    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於北京,祖籍是信陽市羅山,在山西陽泉長大,畢業後在山西省陽泉市的娘子關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他利用工作中的點滴時間及業餘時間,寫科幻類型的小說,2015年8月,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
  • 經濟學人 | 中國科幻正在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正式上線 Netflix,也讓該片成為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這是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今年5月,在拿下超過7億美元的電影票房(主要是在中國)後,該片在 Netflix 上線,成為了首部走向世界的中國科幻電影。
  • 科幻迷的福音到!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著名科普作家和翻譯家、中國最高科普圖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卞毓麟,委託朋友捐贈了他於1980年翻譯阿西莫夫科普名著《走向宇宙盡頭》的手稿,以及科普大師卡爾薩根著名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分鏡頭腳本現存中譯稿本。科幻雜誌1904年被科幻迷們稱之為中國原創科幻小說的元年。
  • 歐巴馬為看《三體》向作者催稿,外國同行為劉慈欣獲獎打抱不平!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吸引了不少的大咖粉絲。例如,騰訊的馬化騰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他在讀什麼書,他連想都沒想,直接回答說,《三體》和劉慈欣的一些短篇小說。而小米董事長雷軍甚至在朋友圈留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閱讀《三體》的感受,它的理念對制定公司3-5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 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推向世界級水平—劉慈欣與《三體》
    這是人類文明自遠古時期到現在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許許多多的科幻作品都圍繞著這方面來展開,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歐美作品。在歐美作品佔領科幻文學之時,劉慈欣站出來了;他靠著他的《三體》硬生生的在歐美作品當道的科幻界之中殺出了屬於中國的一席之地。劉慈欣——一個宇宙深處孤獨的守望者、宏大史詩的創作之人。他用著厚重又極端空靈的文筆譜寫了一段恢弘的宇宙篇章。
  • 劉慈欣的《三體》在科幻世界處於什麼地位?有怎樣的影響力?
    劉慈欣《三體》的意義在於,作為亞洲第一個獲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品,不僅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青睞,而且憑藉宏大的格局,深邃的思想,對當下的科幻小說完全進行了一次降維打擊。就像其中描繪的執劍人羅輯一樣,以一部作品挑起了東方科幻的半壁江山。完全稱得上與阿瑟·克拉克、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等大師經典作品齊名的偉大作品。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強IP《三體II:黑暗森林》改成舞臺劇...
    春節期間,原本不被看好的中國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最終以46億元的票房收官。不僅把觀眾帶進了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未來,也為中國科幻電影打開了全新的大門。這背後當然少不了原著作者劉慈欣「大劉」的功勞。現在一躍成為了中國科幻界的領軍人物。他的作品,能組成一個「宇宙」。2000年,37歲的劉慈欣憑藉《流浪地球》拿下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這是他「瘋狂人生」的開始。6年之後,劉慈欣最偉大的IP《三體》開始連載。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但作為劉慈欣這類科幻作家而言,地球文明只是他小說裡一道不起眼的星光,億萬年遵循固定的運行規律,默守在浩瀚的宇宙深空。 科幻的工具是想像,本質則是超越。無論作者是誰,身居何方,什麼職業,不僅要超越作者自身的視野局限,更要超越人類現實的羈絆,將想像的觸角延伸至宇宙深處,構築起四面八荒的時空故事。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做到了。
  • 為什麼科技大佬喜歡推薦科幻小說《三體》,劉慈欣在裡面藏了什麼
    《流浪地球》中體現的中國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隨著電影的爆火,作者劉慈欣也從小圈子裡火到了大圈子裡。他獲得了無數的花環2015年,劉慈欣筆下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這一科幻界的巨獎,在科幻圈聲名鵲起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 《三體》作者劉慈欣推出面向少年兒童的科幻作品
    原標題:《三體》作者劉慈欣推出面向少年兒童的科幻作品  新華網北京11月28日專電(記者隋笑飛)「劉慈欣少年科幻科學小說系列」日前正式與讀者見面,該作品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青少年文化品牌「神秘島」推出的首部重要作品。
  • 《三體》英文版突出女權色彩
    [摘要]劉慈欣憑《三體》(英文版)獲得雨果獎,可以說中國科幻已經走出了本土,並為世界科幻貢獻出了一位大家級的作者。這不但是中國科幻作家第一次獲得這一美國的科幻小說褒獎,也是亞洲人第一次贏得雨果獎。由此,可以說中國科幻已經走出了本土,並為世界科幻貢獻出了一位大家級的作者!雨果獎和星雲獎一起,並稱美國(其實也就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兩大科幻獎項。其中星雲獎接近於專家獎,因為評委都是專業的科幻作家;而雨果獎更像是讀者獎——只要交了40多美元的會費,加入世界科幻協會的會員都可以參與投票。
  • 劉慈欣談《三體》:和《星際穿越》二者有相通
    日前,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在國際上摘得雨果獎。本次獲長篇小說類雨果獎的是英文版《三體》系列的第一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
  • 不懂科學都能看懂的科幻小說,雨果獎神作《三體》到底有多驚豔
    2018年由郭帆執導的、吳京和吳孟達主演的科幻片《流浪地球》上映後好評如潮,被譽為中國科幻片的開山之作,印度媒體甚至稱讚《流浪地球》超越了好萊塢標準。而《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正是改編自劉慈欣所著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
  • 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透露 正創作與《三體》風格不同的科幻小說
    今日(11月3日)上午,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採訪,透露了他正在進行的科幻創作,他計劃寫出和《三體》風格和題材都不一樣的科幻小說。談到成都,劉慈欣非常熟悉,這裡有孕育了很多科幻作家的《科幻世界》,有非常濃厚的科幻色彩,他說:「《科幻世界》在成都落戶有很多歷史的原因,它也讓成都成為了一個和科幻很密切的城市。而且成都市政府對科幻產業非常的重視,對於全國其他城市來說,這方面的科幻色彩就少了一些。」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剛剛拿下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的中國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引發熱議之餘,意外鉤沉出同名原著小說作者劉慈欣的一段電力從業往事。
  • 劉慈欣:《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
    《三體》英文版   《三體》獲「雨果獎」,鈦媒體對話劉慈欣:《三體》電影要麼大成要麼被罵死  中國作家劉慈欣憑《三體》獲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獎。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 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也是中國科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由於 劉慈欣 並未親自前往美國參加本屆世界科幻大會,作為譯者的 劉宇昆 代表劉慈欣上臺領獎。  劉宇昆表達了獲獎的興奮和期待:「翻譯科幻作品很少進入美國作品,更不用說獲得雨果獎了。
  • 潘石屹:我把《三體》讀了3遍!劉慈欣:看看就行,我寫著玩兒的
    說起國內的科幻小說,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體》。這部由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這部精彩的科幻小說,不僅僅俘獲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心,甚至被一些商業巨賈所追捧,很多人都覺得,《三體》絕不僅僅是一本科幻小說,越是深讀,越能在其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