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談《三體》:和《星際穿越》二者有相通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三體》是中國版《星際穿越》?劉慈欣:二者有相通

  ■科幻小說《三體》系列。

  ■作家劉慈欣。

  日前,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第73屆雨果獎在華盛頓斯波坎會議中心揭曉,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在國際上摘得雨果獎。本次獲長篇小說類雨果獎的是英文版《三體》系列的第一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故事視角宏大,從中國視角討論科幻的一個基本問題,即人類和宇宙的命運。

  「從中學時代起 雨果獎就伴隨我成長」

  質樸有禮、謙和不卑、低調睿智,劉慈欣與他筆下那些天馬行空的故事相比,顯得平和而務實。日前,在家鄉山西省陽泉市,劉慈欣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那一瞬間,欣喜和感慨的情緒相交織……」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他這樣說。

  「從中學時代起,雨果獎就伴隨我的成長。歷屆雨果獎每一部獲獎作品都是我生命歷程中的重要記憶。」劉慈欣說,「雨果獎在世界科幻文壇具有重要地位,也寄託了自己少年時代的情感記憶。因此,得知獲獎的消息,我非常興奮。」

  劉慈欣謙虛地說,獲獎有一定的偶然性。由於有一部非常有實力的作品宣布中途退賽,《三體》才得以入圍。

  看似偶然的背後,是勤奮力量的匯聚。科幻迷們對《三體》情節認可和喜愛,但劉慈欣並沒有從個人創作的角度自譽,而是向記者介紹了《三體》的出版和推廣團隊為其成功打開海外市場所做出的努力。

  「從最早將《三體》連載刊登的《科幻世界》雜誌,到仔細篩選美國合作夥伴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有限公司,再到出版了《三體》英文版,並將其帶入英語世界的美國託爾出版社,每一個團隊都很敬業和專業,為《三體》的國際化推廣不遺餘力。沒有他們就沒有《三體》的今天。」劉慈欣說。

  此外,劉慈欣對《三體》英文版的譯者劉宇昆稱讚不已。「他精通中英文,對中西方文化有很高的造詣。同時,他是當下美國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尤其對科幻作品的翻譯拿捏得恰如其分。因此,這個獎是我們兩人共同得的。」

  「靈感怎麼來的不知道 如知道就不是靈感了」

  在《三體》中,宏大的、富有張力的想像隨處可見,這些創意為讀者建構了一個讓人震撼的新世界。劉慈欣說,從一個簡單的「想法」演變成令人「腦洞大開」的創意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

  「我寫一部長篇小說,可能寫作只需要三四個月,而積累創意的過程,往往需要三四年甚至更長。同樣,《三體》的創作也是一個煎熬的積累過程。」劉慈欣說,急功近利是出不來好的科幻作品的,要耐得住寂寞,這也是科幻寫作的樂趣所在。

  談及創意的靈感來源,劉慈欣笑著說,靈感怎麼來的,我不知道。如果知道,那就不是靈感了。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每個人的童年、少年時代,都會產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對未來的嚮往。」劉慈欣認為,這種人性最本源的情懷,不應該隨著年齡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加而被磨掉。

  「這個底線守住了,靈感自然會敲門來問候。」劉慈欣以自己為例,已過知命之年的他仍然不改初心,對未來充滿好奇、對未知世界充滿想像。

  「從不推薦家人、朋友看自己的科幻作品」

  從更宏觀的層面,劉慈欣認為,《三體》之所以能夠得到國際科幻界的肯定,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國力的強盛、民族的復興。

  「科幻文學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晴雨表。只有一個朝氣蓬勃、處於穩步發展時期的國家,才能為優秀的科幻文學培育肥沃的創作土壤。」劉慈欣說。

  「從清朝末年科幻文學在中國萌芽,到後來西方科幻文學輸入中國,再到今天中國的科幻文學反向輸出到世界、乃至斬獲國際榮譽,這個曲折歷程中,有太多前輩做出犧牲。」劉慈欣說。

  《三體》的成功,讓讀者對劉慈欣的下一部作品充滿期待。對此,劉慈欣表示並無壓力。他說,《三體》獲得雨果獎為中國科幻作品走向世界架起了橋梁,他期待有更多優秀的中國作品能有機會被世界了解和認可。

  「即使再也創作不出超越《三體》的作品,我也不會感到恐慌。因為自由、平靜的生活,才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境界。」

  低調的劉慈欣坦言,他與身邊最親密的家人、朋友,沒有科幻文學方面的交流,也從不推薦看他的作品。

  「我寫科幻,歸根到底是因為我熱愛科幻,而不是為了寫給別人看或者獲獎。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熱愛,才有了今天雨果獎的桂冠。」

  劉慈欣曾將《三體》與《星際穿越》相比較

  談及中國科幻的發展,《三體》作者劉慈欣近日在上海書展表示,「情懷」不可或缺。

  「我總是被問到,為什麼中國的科幻電影比美國的落後很多?」劉慈欣坦言,箇中差距就在於「科幻的情懷」。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劉慈欣解釋道,情懷在於「對科幻的認識」。「美國的科幻總是在向前看、向外面看、向太空看,這就是科幻的情懷。」而這一點,可能是科幻的核心內涵。

  劉慈欣曾將《三體》與《星際穿越》相比較,二者相通的就是「對宇宙的情懷」,包含了敬畏感、好奇心和人類向外探索拓展的願望。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空間維度、時間效應等「高端」劇情曾被定性為只有「理工男」才看得懂,但影片所表達出的人類自我救贖的恢弘情感,讓許多「文科女」在觀影后也感受到了「科幻世界」的魅力。

  期待科幻大片《三體》開啟中國「科幻元年」

  劉慈欣也關注其作品的現實性和人文性。在南京讀書的大三學生聶聰聰是劉慈欣的「超級粉絲」,在她看來,「大劉」的作品能讓人感受到「柔軟的內在」。

  「我讀的第一篇科幻作品就是劉慈欣的《詩云》。」聶聰聰告訴記者,當時還在讀初中的她被故事中的現代科學邏輯所深深吸引,更為那些「中國風」的古典詩意所打動。

  這種「情懷」在劉慈欣的作品中幾乎從不缺席。《鄉村教師》中,貧瘠土地上的鄉村教師帶著沉重的責任感,拼盡全力將現代科學知識篆刻到孩子的腦海裡;《球狀閃電》中,一個「新概念武器」決定了祖國的生死存亡,科幻想像與愛國主義融為一體……

  《三體》就更是如此,獲「雨果獎」之前已經是飽受讚譽的國內「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紮實的科學理論架構上,劉慈欣同時將極具東方特色的人文元素融入了創作中,如秦始皇、墨子等古代人物、中國軍隊等等,讓讀者讀來大呼過癮。

  如今,獲得國際認可的《三體》帶火了科幻題材,也提振了國人對於本土科幻作品的信心。但業內人士紛紛指出,國內科幻創作還很不成熟,高質量的作品少,劉慈欣的成績幾乎是「絕無僅有」。

  「要說中國科幻電影的前景,我看基本上希望都在《三體》身上了。」科學史專家江曉原在上海書展上笑言。由文本到電影,眾多粉絲對國產科幻的又一步前進都在翹首以待。江曉原也表示:「非常期待一部本土科幻大片來開啟中國的『科幻元年』。」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三體》? 別開國際玩笑了
    》和沒看過」兩撥人群的話,在科幻迷的眼中,也只有「看過《三體》和沒看過」兩種。恰巧,就在《星際穿越》於11月12日登陸中國院線的前一天,《三體》英文版(左圖為封面)正式在美國發售。我們在理解諾蘭美式科幻的同時,美國讀者也在試圖理解劉慈欣的中式科幻。甚至有中國科幻迷將《星際穿越》稱為「小三體」,「諾蘭一定是看過《三體》」「美國在看《三體》,我們在看『小三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星際穿越》是不是「小三體」呢?
  • 電影《三體》能否超越《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中的經典?
    《星際穿越》熱映的時候,曾經有媒體採訪到了《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劉慈欣表示《星際穿越》的很多情節他看不懂,為什麼五維空間是那樣的?為什麼人能完整無缺的進入黑洞?為什麼那個星球上時間過得那麼慢?相信很多《星際穿越》的觀眾看過影片之後都有很多的懵懂,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當前的科幻電影之中絕對可以列入三甲之列。
  • 拍好《三體》有多難?約等於連拍6,7部《星際穿越》
    想拍好《三體》很難,難度差不多是連續拍6、7部《星際穿越》。即使是好萊塢的頂級導演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它,因為要把三體電影拍好,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如何把小說變成電影劇本?這是第一個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劇本,即使導演和劇組實力再強大,也可能會把《三體》搞爛。因此,要拍好《三體》電影,首先要有好的劇本。
  • 《星際穿越》又火了,電視劇《三體》開拍,你有科幻片必看片單嗎?
    無獨有偶,8月3日,電視劇版《三體》官宣主演陣容,面對劉慈欣這部科幻巨製,近年來影視界屢次放風要拍攝影視劇,卻讓書迷在一次又一次的「放鴿子」中被傷透了心。真正的經典科幻片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我國目前的影視拍攝水平能否支撐起《三體》這種體量的科幻小說?不管是科幻迷、影迷還是業內人士,都有話要說。
  • 2014年老片居然打敗《1917》,《三體》電影該對標《星際穿越》嗎?
    據燈塔專業版和貓眼專業版顯示,《星際穿越》重映首日就以近2000萬元票房打敗新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衝到第一位,8月7日《1917》上映後曾短暫降至第二位,第三天再度反超。在排片率、場次都不及《1917》的情況下,票房一路領先,足見《星際穿越》的魅力。
  • 《三體》漫畫即將上線,劉慈欣這樣說
    《三體》漫畫將在騰訊動漫和波洞星球連載,來看看劉慈欣是如何看待的。本文來自騰訊科技,作者孫實儘管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問到「中國最偉大的科幻作品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恐怕很多人的會異口同聲回答——《三體》。
  • 《星際穿越》持續熱映 片中詩歌引翻譯熱潮
    2 《三體》和《星際》哪個強?  《科幻世界》副總編  都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延續  隨著《星際穿越》的熱映,很多中國科幻愛好者把它跟劉慈欣的《三體》進行比較。《三體》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有網友說:「沒看過《三體》的人會覺得這是一部神片,看過《三體》的會覺得劉慈欣探討宇宙生存下的人性更加宏偉和深刻。」
  • 腦洞成為黑洞,《三體》就是奇點——讀劉慈欣小說《三體》
    總算啃完了劉慈欣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三體》。 小半條命差點搭上,燒腦費神。像是一場太空激戰殘留下的廢墟和塵埃,腦海一片昏天黑地,地老天荒。木然地回到現實,決定寫一篇,算是一名後進的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但我從《三體》裡能畢業了嗎? 《三體》是建立在人類文明視角上展現星際衝突,拷問宇宙法則的巨製,源於人類地球,高於人類地球,如深空一般暗夜無邊,深邃迷離。
  • 卡梅隆對談劉慈欣:中國應該拍《三體》,要拍的好得六部曲
    卡梅隆與劉慈欣親切交談暢聊電影創作搜狐娛樂訊(哈麥/文 玄反影/圖) 2月18日,來華宣傳自己擔任編劇兼製片人的科幻新片《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詹姆斯-卡梅隆對談中國科幻名作家劉慈欣。劉慈欣提問卡梅隆,今年中國春節有兩部成本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可能是中國科幻電影良好的開端。如果中國科幻片繼續發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卡梅隆說:「我覺得應該要拍《三體》。」卡梅隆還表示,自己是《三體》的讀者。「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三體》在美國銷量突增,一定是我推薦了。」
  • 只讀過《三體》還不足以談劉慈欣
    有強大的網友總結:《流浪地球》中劉培強撞擊木星的創意,移植自《全頻帶阻塞幹擾》;周倩的角色設定來自《球狀閃電》中的林雲;老何那句「哪有什麼七天,一天,氧氣就會耗盡啦!」照搬了短篇小說《山》;凍結在蘇拉威西轉向發動機前面的那頭巨鯨則可以溯源到劉慈欣發表於1999年的處女座《鯨歌》……更有類似前進三、4.2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那三顆金色恆星這些來自《三體》的元素。
  • 卡梅隆對談劉慈欣:中國應該拍《三體》,要拍好的話能紅
    擔任編劇兼製片人的科幻新片《阿麗塔:戰役天使》的詹姆斯-卡梅隆對談我國科幻名作家劉慈欣。 劉慈欣發問卡梅隆,本年我國新年有兩部本錢很高的科幻電影上映,且獲得巨大的成功,這或許是我國科幻電影良好的初步。假如我國科幻片持續開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樣的科幻片?
  • 看完《星際穿越》,再來拜讀高階科幻小說 對宇宙的探索上 小說比...
    原標題:看完《星際穿越》,再來拜讀高階科幻小說 對宇宙的探索上 小說比電影先走了幾十年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正在熱映,並且點燃了科幻作品的討論熱情,網上各種分析解密文章也層出不窮。
  • 劉慈欣又有三部科幻將拍大電影
    ,並在會上發表了對中國科幻電影的一番看法:「拍科幻電影總得嘗試,不能要求拍第一部就和《星際穿越》一樣。」6000萬美元       劉慈欣素有「中國科幻第一人」之稱,而他的經典作品《三體》也在國內擁有眾多書迷,《三體》和《鄉村教師》早前就已經分別被遊族影視和小馬奔騰買下電影改編權,《三體》或將由《密室之不可告人》導演張番番執導,而《鄉村教師
  • 高曉松與劉慈欣談《三體》,全程被懟,網友戲稱:「有點尬」
    《三體》這本書,沒讀過的人覺得很遙遠,但看完的人都覺得有一種距離感,對於劉慈欣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政治、經濟、哲學思想的科幻巨著,很少有人能夠系統、邏輯地描述整部小說。為什麼他在《三體》中看到黑暗和絕望?這可能取決於不同人的領域。正如高曉松本人所說,他和劉慈欣受了兩種不同體系的影響,一種是文學藝術,另一種是物理科學。然而,《三體》使高曉松對科幻有了新的認識,甚至有了一種類似於宗教的崇拜。而劉慈欣說,通過這次談話,他發現自己世界和高曉松有很多重疊之處。
  • 劉慈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三體》那麼火
    」然而,這不會改變《三體》作為目前中國唯一最大科幻IP的地位。說《三體》的爆紅沒帶動劉慈欣其他作品的火爆,當然有謙虛的成分。但其他作家的小說銷量顯然沒能在這場科幻熱裡分一杯羹。《三體》與科幻之間的矛盾就在這裡。
  • 劉慈欣來渝談《三體》電影改編:不介意和小說劇情天差地別,只要夠...
    劉慈欣聊《三體》11月3日,由新華網、壹天文化、時光幻象和重慶市渝中區政府主辦,重慶重百商社電器、國美零售控股和清大紫育協辦的2018科幻高峰論壇暨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將在重慶舉行。作為與會嘉賓,11月2日晚,科幻小說《三體》作者,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的劉慈欣抵達重慶。
  • 《三體》打開中國科幻的大門!為何劉慈欣還沒唐家三少賺得多?
    以小說《三體》而著名劉慈欣和以網絡小說《鬥羅大陸》而出名的唐家三少別佔據了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但是兩人所獲得的利益卻不一樣,一個千萬,一個億,為什麼這兩人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在廣大民眾的眼中,科幻只是給小孩子看的幼稚東西,除了哄小孩子的的科幻,就只剩美國大片,在各種星際裡穿越,但,這並不是屬於中國的科幻市場。他深邃的思想和宇宙的維度,展現出一個精神世界的宏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體確實是第一次真正的見到科幻的深邃。眾多網友對於三體的評價只能用神作二字來概括,我想是的,是他真正開啟了中國科幻的大門。然而,為什麼收入差距會有這麼大呢?
  • 劉慈欣訪談錄(上):《三體》創作與修改秘聞
    ▲ 2016年7月10日,在山西太原,呆子刀和劉慈欣展開了一場深度的對話。【呆子刀系列訪談提要】《三體》中著名的三星到底在哪裡?原稿為何被修改?新版《三體》到底修改了什麼?為什麼修改?《三體》有什麼漏洞?《三體》是怎麼火起來的?劉慈欣如何看待宇宙中的叢林法則?劉慈欣為何喜歡寫木星?劉慈欣如何評價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
  • 觀影《星際穿越》帶動了科學熱
    由《盜夢空間》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並執導的「燒腦」大片《星際穿越》,在中國內地取得3天票房過億的搶眼成績,更難得的是,票房和好評「齊飛」。在著名的「知乎」網站,專門成立了《星際穿越》討論區,「《星際穿越》裡的劇情如何理解?」「《星際穿越》有哪些錯誤?」「五維空間裡的生物是什麼樣的?」,這些主題帖一經發布便引發幾百甚至數千條回復,許多帖子甚至引用大量數學公式予以證明。
  • 卡梅隆想看《三體》電影,劉慈欣說你得等
    卡梅隆劉慈欣對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攝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2月18日,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來華為其監製的新作《阿麗塔:戰鬥天使》宣傳,當日下午,他與科幻小說家劉慈欣進行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對談。